一种用于提升液体的脉冲气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0129阅读:8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涉及提升液体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提升液体的脉冲气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废水处理中,有各种流体需要提升输送,如初沉池含砂废水、好氧池回流液、二沉池回流液、连续流砂滤含砂废水等。通常使用的设备有泵及气动提升装置。气动提升装置因为其结构简单、管理方便、投资费用少,为废水处理中所常用。常用的气动提升装置是利用装置升液管内、外液体的密度差而使液体提升,但提升高度受到密度差的限制,并且,提升管中气液混合在一起造成提升的液体中溶解氧含量过高,不利于后续厌氧及缺氧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提升液体的脉冲气提装置,解决目前的气提装置液体提升高度受限、流量受限、气液分离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提升液体的脉冲气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供气系统、气提系统及释放系统;供气系统与气提系统连接,用于给气提系统供气;

所述气提系统包括外筒、上壁开口的内筒和提升管,内筒位于外筒内,并且内筒不与外筒接触,提升管的进口依次穿透外筒上壁、内筒下壁和外筒下壁,提升管的出口伸出液体液面并与释放系统连接,外筒上壁连接有一个内隔板,内隔板围合在提升管外,并且内隔板插入内筒中且不与内筒接触,内隔板将内筒分为内气室和靠近提升管的出气室两个空腔,提升管上对应于出气室的位置加工有出气孔;

所述释放系统包括释放槽和排放管,释放槽与提升管上部连通,排放管位于释放槽一侧。

所述供气系统包括供气管,供气管从外筒上方与外筒连通。

所述供气系统包括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供气量的大小。

提升管进口超出外筒下壁高度30cm~50cm。外筒直径是提升管直径的2~3倍。内筒直径是提升管直径的1.2~1.5倍。释放槽顶部距离提升管出口高度25~50cm。

排放管坡度大于1%,坡向排放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脉冲气提装置采用气弹推动方式,液体提升高度大。

2、本实用新型脉冲气提装置的液体提升流量大小可调,可满足不同场合液体提升流量的要求,气提流量是常用气提的2倍以上;并且,排放液不含气体,不会造成液体中溶解氧含量的增加。

3、本实用新型适用范围广,用于各种液体的脉冲气动提升,尤其适用于污水处理中污水提升、泥水、砂水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脉冲气提装置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1—供气系统,2—气提系统,3—释放系统;

1-1—供气管;

2-1—外筒,2-2—内筒,2-3—提升管,2-4—内隔板,2-5—内气室,2-6—出气室,2-7—出气孔,2-8—气提腔,2-9—进气室;

3-1—释放槽,3-2—排放管。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排放管3-2坡度大于1%,在工程技术领域已有明确定义,故未做特殊说明。

实施例1:

遵从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给出一种用于提升液体的脉冲气提装置,装置包括供气系统1、气提系统2及释放系统3;供气系统1与气提系统2连接,用于给气提系统2供气;气提系统2包括外筒2-1、上壁开口的内筒2-2和提升管2-3,内筒2-2位于外筒2-1内,并且内筒2-2不与外筒2-1接触,提升管2-3的进口依次穿透外筒2-1上壁、内筒2-2下壁和外筒2-1下壁,提升管2-3与外筒2-1及内筒2-2紧密接触,提升管2-3的出口伸出液体液面并与释放系统3连接,外筒2-1上壁连接有一个内隔板2-4,内隔板2-4围合在提升管2-3外,并且内隔板2-4插入内筒2-2中且不与内筒2-2接触,内隔板2-4的作用主要是将内筒2-2分为内气室2-5和靠近提升管2-3的出气室2-6两个空腔,提升管2-3上对应于出气室2-6的位置加工有出气孔2-7,液体通过出气孔2-7进入提升管2-3。气提系统2的设计可以实现采用气弹推动的方式提升液体,供气管1-1与外筒2-1上方连通,液体提升高度较采用密度差法大大提高。

释放系统3包括释放槽3-1和排放管3-2,释放槽3-1与提升管2-3上部连通,释放槽3-1用来储水,排放管3-2位于释放槽3-1一侧,排放管3-2坡度大于1%,利于释放槽3-1中的液体沿排放管3-2排出。

供气系统1包括供气管1-1及控制装置(附图中未列出控制装置,可以采用编程语言和一般现有的控制装置来实现),供气管1-1与外筒2-1连通,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供气量的大小来调整提升液体流量的大小,可满足不同场合液体提升流量的要求。

提升管2-3进口超出外筒2-1下壁高度30cm~50cm,外筒2-1直径是提升管2-3直径的2~3倍,内筒2-2直径是提升管2-3直径的1.2~1.5倍,释放槽3-1顶部距离提升管2-3出口高度25~50cm,以上的尺寸设计均是综合考虑到保证装置的功能实现性及节约材料,为最佳的选择。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将外筒2-1内部的空腔称为气提腔2-8,装置在未工作状态时,气提腔2-8充满液体。在工作时,外部气源由供气管1-1输入,形成进气室2-9,提升管2-3外依次排布出气室2-6、内隔板2-4、内气室2-5及进气室2-9。随着气体源源不断的进入,进气室2-9容积扩大,液体排出外筒2-1,内气室2-5液体通过出气孔2-7排入提升管2-3。随着进气室2-9容积的进一步扩大,进气室2-9与内气室2-5液位持续降低,当液位降低到内隔板2-4下沿时,进气室2-9的气体迅速进入出气室2-6并通过出气孔2-7进入提升管2-3形成气弹,气弹推动提升管2-3上的液体流入释放槽3-1中。当气弹到达提升管2-3上沿,即提升管2-3的出口时,自动破灭,气体释放入大气,液体跌入释放槽3-1中,气液得以分离。释放槽3-1的液体通过排放管3-2自流入需要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