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带除尘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12191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载带除尘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载带清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载带除尘箱。



背景技术:

目前载带产品因为具有静电,所以容易吸附灰尘等异物,进而会造成电子元器件断路。由于载带中用于承载电子元器件的口袋尺寸较小,所以采用传统的清洁方式清理载带表面异物无法满足清洁要求。此外,如果利用吸尘器逐一清除载带表面及其冲孔中的灰尘则十分耗时费力,不仅清洁效率低下还会因为某些异物因牢牢粘结于载带表面难以被吸尘器吸除而不能达到预期清洁目的。

由此可见,如何研究出一种载带除尘箱,具备载带清洁效率高、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等优点,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载带除尘箱。

本实用新型一种载带除尘箱,包括由从上至下密封相连的顶盖、侧壁和底板构成的箱体,所述底板上端面焊接安装架,所述安装架沿水平方向由上至下依次并列固定有两个毛刷,所述毛刷与所述安装架转动连接。

位于所述毛刷正前方的所述底板上固定设有吹尘器,所述吹尘器与所述毛刷直接相对的侧面上部和下部开设有等间距分布的出气孔,所述吹尘器上端和下端开设有用于连接压缩空气输送管的进气口。分别与所述毛刷相互平行的两个所述侧壁以及所述吹尘器侧面上开设有用于传输载带的通孔,所述通孔与两个所述毛刷外缘相切缝隙位于同一高度。

所述顶盖、侧壁和底板的内侧端面上开设有吸尘孔,所述顶盖、侧壁和底板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固定安装真空吸尘组件;所述载带通过所述侧壁通孔进入两个所述毛刷缝隙间清扫异物,再通过所述出气孔排放的压缩空气分离载带表面异物,并通过所述真空吸尘组件将悬浮于所述箱体中的异物通过所述吸尘孔吸收至所述真空吸尘组件的收集腔中,随后洁净的所述载带由另一所述侧壁通孔输出。

进一步地,所述侧壁和所述底板通过无缝焊接方式密封连接,所述顶盖与所述侧壁扣合界面处安装有密封垫圈。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容纳腔中的所述真空吸尘组件与所述顶盖、侧壁和底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上端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箱体通过合页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毛刷中心轴与所述安装架通过轴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毛刷中心轴末端传动连接电动机。

进一步地,所述真空吸尘组件通过导线电连接供电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侧壁和底板的材质为不锈钢材料。

本实用新型一种载带除尘箱,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载带除尘箱中的所述毛刷可以快速并有效清扫所述载带上表面、下表面及其冲孔中的异物,穿过所述毛刷的载带通过吹尘器可以使附着在载带表面异物与载带快速分离,同时吹尘器还能够将附着在毛刷表面的灰尘等异物从所述毛刷表面吹离;为了及时清除所述箱体内的悬浮异物,所以在所述箱体的顶盖、侧壁和底板上开设有吸尘孔,利用真空吸尘组件将这些异物通过真空吸附作用高效清除,以免因浮尘外溢而发生二次污染。

由此可见,该设计使得载带表面及其冲孔中的异物可以快速高效的清除掉,进而避免其因静电吸附而导致电子元件出现短路的情况。此外,该载带除尘箱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高效除尘的前提下还降低了除尘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盖体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盖,2、侧壁,3、底板,4、毛刷,5、吹尘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载带除尘箱,包括由从上至下密封连接的顶盖1、侧壁2和底板3构成的箱体。所述底板3上端面焊接安装架,所述安装架沿水平方向由上至下依次并列固定有两个毛刷4,通过所述毛刷4可以对粘结在所述载带表面及冲孔中的异物进行强力清扫。

为了使所述毛刷4与所述安装架之间的磨损程度有效降低,所以将所述毛刷4中心轴与所述安装架设计为通过滚动轴承固定连接。为了使所述毛刷4具有良好的动力供应,所以将所述毛刷4中心轴末端通过皮带、链条或齿轮等零部件传动连接电动机。

位于所述毛刷4正前方的所述底板3上固定设有吹尘器5。所述吹尘器5与所述毛刷4直接相对的侧面上部和下部开设有等间距分布的出气孔。所述吹尘器5上端和下端开设有用于连接压缩空气输送管的进气口。这样压缩空气通过所述进气口顺利进入所述吹尘器5内再由所述出气孔均匀快速排出,以达到有效清除载带和毛刷4表面异物的目的。

为了使载带顺利通过所述箱体进行除尘工作,所以在分别与所述毛刷4相互平行的两个所述侧壁2以及所述吹尘器5侧面上开设有用于传输载带的通孔。为了降低所述载带通过所述箱体的阻力,所以将所述通孔与两个所述毛刷4外缘相切缝隙设在相同水平高度上。

为了使悬浮在所述箱体内的浮沉异物快速被清理掉,以防出现二次污染,所以在所述顶盖1、侧壁2和底板3的内部侧面开设有吸尘孔,所述顶盖1、侧壁2和底板3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固定安装真空吸尘组件,所述真空吸尘组件通过所述吸尘孔快速吸入所述真空吸尘组件的收集腔中。

为了提高所述箱体的机械强度,所以将所述顶盖1、侧壁2和底板3的不锈钢板制备而成。其中,所述侧壁2和所述底板3通过无缝焊接方式密封连接。所述顶盖1与所述侧壁2则在扣合界面处垫设弹性密封垫圈实现密封连接。该设计为真空除尘工作提供便利,并且为避免浮沉外溢至所述箱体外侧提供了保障。

为了使所述真空吸尘组件的定期进行维护清理工作顺利进行,所以将位于所述容纳腔中的所述真空吸尘组件与所述顶盖1、侧壁2和底板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该设计为所述真空吸尘组件与所述箱体的安装拆卸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另外,为了使所述箱体对所述真空吸尘组件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所以在所述容纳腔上端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箱体通过合页相连接。为了使真空吸尘组件具备充足的工作动力,所以所述真空吸尘组件通过导线电连接供电电源。所述真空吸尘组件包括真空泵、与真空泵密封连接的吸管和与所述吸管相连接的所述收集腔,所述吸管与所述吸尘孔对应连接。

所述载带除尘箱的具体工作原理为:所述载带通过所述侧壁2中的通孔进入两个所述毛刷4缝隙间清扫异物,穿过所述毛刷4后再通过所述出气孔排放的压缩空气分离载带表面异物,并通过所述真空吸尘组件将悬浮于所述箱体中的异物通过所述吸尘孔吸收至所述真空吸尘组件的收集腔中,随后所述载带再穿过所述除尘器5,最后洁净的所述载带由另一所述侧壁2通孔输出,至此完成载带表面异物清洁工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