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合加热和净化为一体的净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07706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合加热和净化为一体的净水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水机,特别涉及一种集合加热和净化为一体的净水机。



背景技术:

水是生命之源,水对人的重要性人人皆知。人类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饮水方式也发生了几次重要革命。19世纪以前,人们喝的是江河、湖泊的自然水,因为,当时没有现代的化工有机污染,水清澈,甘醇,可以直接饮用。但是水中有微生物的污染,如细菌,病毒,能够引起人腹泻,感染霍乱,瘟疫等传染病。1902年,比利时人发现用氯可以去除水中的微生物污染,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方法制作自来水,由此引发了第一次饮水革命。并且这种方法一致在自来水处理厂延用至今,目前自来水在全世界范围内普及,随着人类在航天领域的发展,尤其是空间站的建立,人类可以在太空中生活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然而有一个重要问题始终困扰着科学家们,因为航天飞机在升空时有一定的负载限制。因此,宇航员的生活用品就得少带或变相配带。比如压缩食品的产生。然而占人体70%的水是无法压缩的,因此在太空时间久了,宇航员饮用水就是一个致命的问题。所以美国政府,与美国航天署花了2亿多美元研制出了RO反渗透膜。RO膜能够让所有液体透过反渗透功能变成宇航员能够直接喝的饮用水,也就是把宇航员的尿液,洗刷水等经过RO反渗透技术变成了可以直接饮用水的过程。由于此技术的发明,实践,确实是对人类饮用水一项质的改变。每个国家在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水源也受到了非常严重的污染。种种的污染问题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目前水污染已经变成世界性的问题。为了全面解决饮用水问题,人们发明并制造了许多的净水机,也包括使用RO反渗透膜技术的家用净水机,这些家用净水机具有现制现饮,干净,卫生,安全,方便等优点,从而引爆第三次饮水的革命。

但是人对于饮用水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例如在夏天人们希望饮用温度低的凉水,而在冬天希望饮用温度高的热水,而目前绝大多数净水机只是单纯的将水体净化,并没有对水体加热的功能,如果需要加热纯净水需要使用热水壶,因此一些纯净水的饮用人员和净水机的研发人员都希望有一种净水机,可以自动的进行净水以及对净水加热,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人们的生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合加热和净化为一体的净水机,解决了目前净水机只能单纯的净化水体,不具备加热功能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集合加热和净化为一体的净水机,可以通过净水机就能喝到开水,从而还能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包括自来水入口、致密PP棉过滤罐、颗粒活性炭过滤罐、压缩活性炭过滤罐、增压泵、陶氏RO膜过滤罐、调节压力桶、后置活性炭过滤罐、开水箱和水温调节龙头,所述自来水入口通过导管依次导通串联所述致密PP棉过滤罐、所述颗粒活性炭过滤罐和所述压缩活性炭过滤罐,所述压缩活性炭过滤罐的出水口导通连接进水电磁阀的一端,所述进水电磁阀的另一端导通连接所述增压泵的进水口,所述增压泵的出水口导通连接所述陶氏RO膜过滤罐的进水口,所述陶氏RO膜过滤罐的出水口通过分支导管分别导通连接自动冲洗电磁阀和高压开关,所述自动冲洗电磁阀导通连接废水排放管,所述高压开关通过分支导管导通连接压力桶球阀的一端和所述后置活性炭过滤罐的进水口,所述压力桶球阀的另一端导通连接所述调节压力桶,所述后置活性炭过滤罐的出水口通过分支导管分别导通连接生水管和所述开水箱的进水口,所述开水箱的出水口导通连接开水管,所述生水管和所述开水管汇通接所述水温调节龙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开水箱内腔的底端固定设有电加热线圈,所述电加热线圈连接设有插头,所述开水箱内腔的顶端设有水位限定标识,所述开水箱的外部的顶端设有蒸汽排放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压力桶的顶端设有压力表,所述开水箱的表面设有水温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水电磁阀、所述增压泵、所述自动冲洗电磁阀和所述插头均通过导线电性连接电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致密PP棉过滤罐内盛装有致密PP棉过滤层,所述颗粒活性炭过滤罐内盛装有颗粒活性炭,所述压缩活性炭过滤罐和所述后置活性炭过滤罐内盛装有压缩活性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陶氏RO膜过滤罐中盛装有若干层陶氏RO膜。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精密、操作简单,解决了目前净水机只有纯净水的,没有冷热集合的净水机,到了冬天就容易产生工作和生活效率低下和饮水不方便的问题,设置一个开水箱,开水箱内设有插头和电加热线圈加热,内部顶端设有水位限定标识,外部顶端设有蒸汽孔,开水箱通过开水管流通至水温调节龙头,实现本实用新型对开水箱进行快捷、稳固的连接,因此获得集合加热和净化为一体的厨房用净水机,从而提高饮水质量和工作和生活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各部件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开水箱结构示意图;

图中:1、自来水入口;2、致密PP棉过滤罐;3、颗粒活性炭过滤罐;4、压缩活性炭过滤罐;5、进水电磁阀;6、增压泵;7、陶氏RO膜过滤罐;8、自动冲洗电磁阀;9、废水排放管;10、高压开关;11、压力桶;12、后置活性炭过滤罐;13、开水箱;14、蒸汽孔。15生水管;16、开水管;17、水温调节龙头;18、压力桶球阀;19、插头;20、水位限定标识;21电加热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合加热和净化为一体的净水机,包括自来水入口1、致密PP棉过滤罐2、颗粒活性炭过滤罐3、压缩活性炭过滤罐4、增压泵6、陶氏RO膜过滤罐7、调节压力桶11、后置活性炭过滤罐12、开水箱13和水温调节龙头17,自来水入口1通过导管依次导通串联致密PP棉过滤罐2、颗粒活性炭过滤罐3和压缩活性炭过滤罐4,压缩活性炭过滤罐4的出水口导通连接进水电磁阀5的一端,进水电磁阀5的另一端导通连接增压泵6的进水口,增压泵6的出水口导通连接陶氏RO膜过滤罐7的进水口,陶氏RO膜过滤罐7的出水口通过分支导管分别导通连接自动冲洗电磁阀8和高压开关10,自动冲洗电磁阀8导通连接废水排放管9,高压开关10通过分支导管导通连接压力桶球阀18的一端和后置活性炭过滤罐12的进水口,压力桶球阀18的另一端导通连接调节压力桶11,后置活性炭过滤罐12的出水口通过分支导管分别导通连接生水管15和开水箱13的进水口,开水箱13的出水口导通连接开水管16,生水管15和开水管16汇通接水温调节龙头1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具体工作流程是:自来水入口1通过致密PP棉过滤罐2过滤固体杂质,通过颗粒活性炭过滤罐3吸附有机物,通过压缩活性炭过滤罐4除去有机化合物,压缩活性炭4后连接设有进水电磁阀5,进水电磁阀5后方连接设有增压泵6,增压泵6后方连接陶氏RO膜过滤罐7过滤水中的金属离子,陶氏RO膜7通过自动冲洗电磁阀8将废水排出至废水排放管9,排出多余的杂质,陶氏RO膜7分别又通过高压开关10连接压力桶球阀18,压力桶球阀18可调节压力桶11水位,高压开关10分别又连接后置活性炭过滤罐12进一步过滤,后置活性炭过滤罐12分别连接开水箱13和生水管15,开水箱13对过滤后的水体加热,便于人们使用,实现了本实用新型对过滤的纯净水自动加热的目的,生水管15连接开水管16和水温调节龙头17,水温调节龙头17用于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者选择对所需要热水的温度进行调节。

进一步,开水箱13内腔的底端固定设有电加热线圈21,开水箱13内腔的顶端设有水位限定标识20,用于对水位进行限定,避免水体过量而溢出,开水箱13的外部的顶端设有蒸汽排放孔14用于排出多余的热蒸汽,避免开水箱13因为加热过量而爆炸。

进一步,调节压力桶11的顶端设有压力表,可以显示调节压力桶11的压力,开水箱13的表面设有水温表,用于显示开水箱13当前的水温。

进一步,进水电磁阀5、增压泵6、自动冲洗电磁阀8和插头19均通过导线电性连接电源,电能通过控制器指令各部件的动作令本实用新型正常的工作。

进一步,致密PP棉过滤罐2内盛装有致密PP棉过滤层对自来水进行初步过滤,颗粒活性炭过滤罐3内盛装有颗粒活性炭对自来水进行进一步过滤,压缩活性炭过滤罐4和后置活性炭过滤罐12内盛装有压缩活性炭对自来水进行高精度的过滤。

进一步,陶氏RO膜过滤罐7中盛装有若干层陶氏RO膜,陶氏RO膜可以很好地将水体中的溶解物与水体分离出来,实现了本实用新型高度净化水体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依次设置致密PP棉过滤罐2对自来水进行初步过滤,颗粒活性炭过滤罐3对自来水进行进一步过滤,压缩活性炭过滤罐4对自来水进行高精度的过滤,过滤后的自来水再次经过陶氏RO膜过滤罐7将水中的金属离子去除,以及设置后置活性炭过滤罐12对净化后的水体补充过滤得到纯净的过滤水,过滤后的纯净水再经过一个开水箱13内进行加热至合适的温度,从而方便人们饮用,具有净化能力高效和使用方便的优点,因此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