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轮生态滚水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7968阅读:9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滚轮生态滚水坝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环境治理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滚轮生态滚水坝。



背景技术:

滚水坝主要在河道、湖泊等自然水体中起到抬高上游水位、拦蓄泥沙、调控流量的作用。常规的滚水坝功能较为单一不具备水质净化能力且在水流较快的河道中对泥沙的拦截能力有限,在水体生态修复领域受到了一定限制;在水体生态修复领域常常用渗滤坝来代替滚水坝,和生态浮床、水生植物种植结合实施,但由于河道普遍存在泥沙、无机或有机废物等悬浮物含量较高的问题,渗滤坝较易出现堵塞;又由于渗滤坝一般由块石堆砌而成,对水流抗冲击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研究一种沉沙效果好,水质净化能力强的滚水坝系统甚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沉沙效果好,水质净化能力强的滚轮生态滚水坝。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一种滚轮生态滚水坝,包括坝体,坝体内设置有与水平面呈设定角度的若干个过水斜管,各个过水斜管沿坝体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过水斜管的进水端位于坝体的迎水坡,过水斜管的出水端位于坝体的背水坡,过水斜管的进水端低于过水斜管的出水端,过水斜管的出水端至坝体的背水坡的坡底依次设置有加药管和若干个生态滚轮单元,加药管与加药罐连接,生态滚轮单元位于开设在坝体的背水坡上的滚轮安装槽内,坝体的背水坡的坡底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砾石带和水生植物带,坝体的迎水坡的坡底设置有集泥坑。

如上所述的加药管与坝体的长度方向平行,加药管上设置有若干个加药孔。

如上所述的生态滚轮单元包括滚轮中心杆和活动套设在滚轮中心杆上的若干个滚轮,滚轮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叶片,叶片上设置有纤维织物载体。

如上所述的过水斜管为UPVC六角蜂窝斜管。

如上所述的纤维织物载体为单丝纤度≤1.8dtex的玻璃纤维棉或单丝纤度≤1.8dtex的陶磁纤维棉或单丝纤度≤1.8dtex的聚丙烯纤维棉。

如上所述的水生植物带为菹草或苦草或狐尾藻或黑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采用过水斜管进行过水,配合集泥坑,拦蓄泥沙效果好,能有效降低滚轮生态滚水坝下游水体泥沙量,有利于下游水生植物的生长。

2、本实用新型背水面设多级生态滚轮单元,生态滚轮单元有一定的水质净化能力且能对水体进行滚动曝气,并对水流消能,降低下游水流流速,为下游水生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3、本实用新型设有加药系统,药剂通过多级生态滚轮单元充分混合后能更均匀的投放,当投放药剂为微生物菌剂时还能促进生态滚轮表面微生物膜的生长。

4、本实用新型末端设水生植物生长带,进一步提升了滚轮生态滚水坝的水质净化能力和生态效果,整体景观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生态滚轮单元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坝体;2-过水斜管;3-生态滚轮单元;4-滚轮安装槽;5-集泥坑;6-砾石带;7-水生植物带;8-加药管;9-加药罐;10-叶片;11-纤维织物载体;12-滚轮中心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一种滚轮生态滚水坝,包括坝体1,坝体1内设置有与水平面呈设定角度的若干个过水斜管2,各个过水斜管2沿坝体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过水斜管2的进水端位于坝体1的迎水坡,过水斜管2的出水端位于坝体1的背水坡,过水斜管2的进水端低于过水斜管2的出水端,过水斜管2的出水端至坝体1的背水坡的坡底依次设置有加药管8和若干个生态滚轮单元3,加药管8与加药罐9连接,生态滚轮单元3位于开设在坝体1的背水坡上的滚轮安装槽4内,坝体1的背水坡的坡底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砾石带6和水生植物带7,坝体1的迎水坡的坡底设置有集泥坑5。

加药管8与坝体1的长度方向平行,加药管8上设置有若干个加药孔。

生态滚轮单元3包括滚轮中心杆12和活动套设在滚轮中心杆12上的若干个滚轮,滚轮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叶片10,叶片10上设置有纤维织物载体11。

过水斜管2为UPVC六角蜂窝斜管。

纤维织物载体11为单丝纤度≤1.8dtex的玻璃纤维棉或单丝纤度≤1.8dtex的陶磁纤维棉或单丝纤度≤1.8dtex的聚丙烯纤维棉。

河道水体由设于坝体1上的过水斜管2穿过坝体1,通过坝体1的背水坡上的生态滚轮单元3净化、曝气、消能后再经砾石带6和水生植物带7进一步净化后流至下游。

坝体1可以采用浆砌块石或毛石混凝土结构。

坝体1的背水坡上设置有多级生态滚轮单元3,生态滚轮单元3位于过水斜管2出口端的下游,生态滚轮单元3安装于滚轮安装槽4中,滚轮安装槽4的横断面为半圆形,在沿水流方向第一级的生态滚轮单元3的滚轮安装槽4前端设一根加药管8。

生态滚轮单元3的滚轮能围绕滚轮中心杆12自由转动,生态滚轮单元3整体呈圆柱状,滚轮中心杆12的长度和坝体1的长度适配,叶片10为弧形塑料材质。

滚轮中心杆12采用空心不锈钢复合管,两端分别固定于坝体两侧,滚轮活动套设在滚轮中心杆12上并能绕滚轮中心杆12自由转动。

加药罐9内设置有水质净化药剂或植物生长药剂等药剂。

砾石带6位于坝体1的背水坡的坡底处,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消能及去除上游来水的SS浓度(固体悬浮物浓度),提升水生植物带植物生长环境。

水生植物带位于砾石带下游,主要种植沉水植物,为菹草、苦草、狐尾藻、黑藻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实施例2:

一种滚轮生态滚水坝,

坝体1的长度为4m;

集泥坑5深度为0.5m,集泥坑5沿坝体1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为4m,集泥坑5的宽度为0.8m;

坝体1的迎水坡的坡度为1:0.67,坝体1的背水坡的坡度为1:2;

过水斜管2之间的间隔为0.3米,过水斜管2的横截面面积为0.125平方米,过水斜管2中的六角蜂窝的内切圆直径为30毫米,过水斜管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度;

叶片10的旋转外径为0.2米;每个滚轮上的叶片10为6片;

纤维织物载体11的厚度为3毫米;

滚轮安装槽4横断面为直径为0.22米的半圆形,相邻的滚轮安装槽4的间距为0.25米;

加药管8为DN50的塑料管,加药孔的直径为5毫米,加药孔沿加药管8的长度方向间距为0.3米,加药管8长4米;

加药罐9的容量为50升,加药罐9材质为的PE材质;

砾石带6的粒径为10毫米,砾石带6的平均厚度为0.2米,砾石带6的沿坝体1长度方向的长度为4米,宽度为1.5米;

水生植物带7为菹草,种植密度为30株/平方米,水生植物带7沿坝体1长度方向的长度为4米,水生植物带7沿水流方向的宽度为2米。

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2的滚轮生态滚水坝设置在4m宽的河道内,实施例2建成后滚轮生态滚水坝上游水深1.4m,下游水深0.4m。实施例2运行2个月以来,水生植物带7生长良好,滚轮生态滚水坝下游SS浓度明显减少,水质净化效率稳定。

表1利用实施例2处理后的河道水质监测结果对照表

实施例3:

一种滚轮生态滚水坝,

坝体1的长度为4.5m;

集泥坑5深度为0.6m,集泥坑5沿坝体1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为4.5m,集泥坑5的宽度为1.0m;

坝体1的迎水坡的坡度为1:1,坝体1的背水坡的坡度为1:2.5;

过水斜管2之间的间隔为0.35米,过水斜管2的横截面面积为0.24平方米,过水斜管2中的六角蜂窝的内切圆直径为50毫米,过水斜管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度;

叶片10的旋转外径为0.3米;每个滚轮上的叶片10为8片;

纤维织物载体11的厚度为5毫米;

滚轮安装槽4横断面为直径为0.32米的半圆形,相邻的滚轮安装槽4的间距为0.3米;

加药管8为DN50的塑料管,加药孔的直径为15毫米,加药孔沿加药管8的长度方向间距为0.4米,加药管8长4.5米;

加药罐9的容量为80升,加药罐9材质为的PE材质;

砾石带6的粒径为30毫米,砾石带6的平均厚度为0.3米,砾石带6的沿坝体1长度方向的长度为4.5米,宽度为2.5米;

水生植物带7为菹草或狐尾藻,种植密度为40株/平方米,水生植物带7沿坝体1长度方向的长度为4.5米,水生植物带7沿水流方向的宽度为30米。

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的滚轮生态滚水坝设置在4.5m宽的河道内,实施例3建成后滚轮生态滚水坝上游水深1.8m,下游水深0.5m。实施例3运行2个月以来,水生植物带7生长良好,滚轮生态滚水坝下游SS浓度明显减少,水质净化效率稳定。

表2利用实施例3处理后的河道水质监测结果对照表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