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钢球自动抛光联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0252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密钢球自动抛光联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球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精密钢球自动抛光联线。



背景技术:

在钢球的制造过程中,需要经过冷镦、光球、热处理、硬磨、粗研、探伤、精研和清洗等几大工序。在粗研工序后,送入探伤工序之前,需要首选对钢球表面进行清洗,以便去除表面粘附的影响质量的磨渣等颗粒及研磨液,同时,可以及时检查钢球外观缺陷,防止磨渣、研磨液进入下道工序。

当前传统的抛光工序依然采用传统三步骤抛光工艺,即玉米芯进行除油抛光、使用油酸钠皂进行加热烫煮、再用布角进行抛光生产,这种抛光工艺表面亮度达到探伤的要求,但清洁度达不到要求,布腻粉尘给探伤管理及生产带来较大的困扰,影响探伤的效果,同时在环境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缺点:1、产生大量的废玉米芯、废布角等固体废弃物;2、噪音大;3、烫煮液使用周期短,一周左右就失效,不仅加工成本高,而且废液难以处理,无法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精密钢球自动抛光联线,在确保工艺要求的基础上,减少布腻的影响,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且能够完全满足涡流探伤对钢球表面清洁度、亮度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精密钢球自动抛光联线,其创新点在于:包括

一清洗单元,所述清洗单元包括一清洗圆筒,该清洗圆筒为一上端开口的空心圆柱体结构,在清洗圆筒的底端具有一清洗出水口,所述清洗圆筒可由倾倒机构驱动进行摆动;

一分选单元,所述分选单元包括一分选筛,该分选筛设置在清洗圆筒的出料端处,在分选筛的上端还设置有一风刀A;

一加热输送单元,所述加热输送单元设置在分选筛的出料端处,包括一输送履带,在输送履带的上端设置有一对沿着输送履带的输送方向并列分布的风刀B,在输送履带的下端设置有一加热管。

进一步的,所述倾倒机构具体为:清洗圆筒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固定在一圆筒支架上,该清洗圆筒可由驱动缸推动沿着清洗圆筒与圆筒支架的连接点进行摆动。

进一步的,所述分选筛包括

一钢球缓存单元,所述钢球缓存单元设置在热处理生产线的出料口端,包括一接料盘,在接料盘的两端均设置有挡料板,所述接料盘具有数个呈一字型并列分布的出料口;

一筛分单元,所述筛分单元设置在接料盘的出料口端,包括与接料盘的出料口一一对应的筛分组,每组筛分组由两个并列分布的筛分杆共同构成,两个筛分杆之间留有容钢球通过的间隙,且两个筛分杆之间的间隙可由调节机构进行调节;

一接料单元,所述接料单元包括位于筛分杆下方的小口径钢球接料箱A及位于筛分杆侧端的大口径钢球接料箱B。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与各个筛分组中任一筛分杆相连的驱动缸,且可由驱动缸驱动远离或者靠近同组中的另一筛分杆。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一联动杆,该联动杆与各个筛分组中位于同一侧的筛分杆相连,所述联动杆由驱动缸驱动沿着筛分组的分布方向进行往复移动。

进一步的,每组筛分组中的两个筛分杆的外侧均设置有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管为一沿着输送履带的输送方向延伸的S形管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对传统的抛光处理进行改进,先利用清洗圆筒对钢球进行清洗,再利用风刀A对钢球表面水进行预清除,最后对钢球进行表面残余水进行烘干,并在烘干的过程中利用风刀B对钢球进行翻滚,保证烘干效果,采用上述这种处理过程,能够在确保工艺要求的基础上,减少布腻的影响,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且能够完全满足涡流探伤对钢球表面清洁度、亮度的要求。

通过倾倒机构的设置,可将整个清洗圆筒翻转,从而方便将清洗圆筒内的钢球倒入下道工序。

对于分选筛的设置,利用筛分杆对通过钢球进行筛分, 将不同规格的两种钢球筛分出来,并分类存储,将需要的口径的钢球送至后道工序进行加工,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从热处理生产线送至下道工序中的钢球中存在着两种规格,影响加工的顺利进行。

对于调节机构的设置,可以通过一个驱动缸对应一个筛分杆进行独立的调节,也可以采用一个驱动缸对所有的筛分杆进行同步调节,可根据具体的工况自由选择,从而可实现调节的多样化。

通过在筛分杆的外侧设置挡板,可以避免钢球在通过筛分杆时,大口径的钢球从侧端掉落至小口径钢球接料箱A中,确保接料箱内的钢球为同一种规格。

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于加热管的设置,通过将其设计为沿着输送履带的输送方向延伸的S形管状结构,也是为了能够均匀的对输送履带上输送的钢球进行加热,确保加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精密钢球自动抛光联线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分选筛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机构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结构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精密钢球自动抛光联线,包括

一清洗单元,该清洗单元包括一清洗圆筒102,该清洗圆筒102为一上端开口的空心圆柱体结构,在清洗圆筒102的底端具有一清洗出水口101,清洗圆筒102可由倾倒机构驱动进行摆动。

倾倒机构具体为:清洗圆筒102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固定在一圆筒支架上,该清洗圆筒102可由驱动缸推动沿着清洗圆筒102与圆筒支架的连接点进行摆动。通过倾倒机构的设置,可将整个清洗圆筒102翻转,从而方便将清洗圆筒102内的钢球倒入下道工序。

一分选单元,该分选单元包括一分选筛103,该分选筛103设置在清洗圆筒102的出料端处,在分选筛103的上端还设置有一风刀A104。

如图2所示的示意图可知,分选筛103包括

一钢球缓存单元,该钢球缓存单元设置在清洗圆筒102的出料口端,包括一接料盘1,在接料盘1的两端均设置有挡料板,接料盘1具有数个呈一字型并列分布的出料口2。

一筛分单元,该筛分单元设置在接料盘1的出料口端,包括与接料盘1的出料口一一对应的筛分组,每组筛分组由两个并列分布的筛分杆4共同构成,两个筛分杆4之间留有容钢球通过的间隙,且两个筛分杆4之间的间隙可由调节机构进行调节。

每组筛分组中的两个筛分杆4的外侧均设置有挡板。通过在筛分杆4的外侧设置挡板,可以避免钢球在通过筛分杆时,大口径的钢球从侧端掉落至小口径钢球接料箱A中,确保接料箱内的钢球为同一种规格。

在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机构有两种不同的结构,第一种为独立调节结构,其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与各个筛分组中任一筛分杆4相连的驱动缸A11,驱动缸A11通过连接杆A12与筛分杆4,且筛分杆4可由驱动缸A11驱动远离或者靠近同组中的另一筛分杆4。

第二种为联动调节结构,其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一联动杆21,该联动杆21与各个筛分组中位于同一侧的筛分杆4相连.联动杆21与筛分杆4之间通过连接杆B22相连,联动杆21由驱动缸B23驱动沿着筛分组的分布方向进行往复移动。

通过设置两种不同的调节机构,可以通过一个驱动缸对应一个筛分杆进行独立的调节,也可以采用一个驱动缸对所有的筛分杆进行同步调节,可根据具体的工况自由选择,从而可实现调节的多样化。

一接料单元,接料单元包括位于筛分杆4下方的小口径钢球接料箱A3及位于筛分杆4侧端的大口径钢球接料箱B5。

一加热输送单元,加热输送单元设置在分选筛103的出料端处,包括一输送履带105,在输送履带105的上端设置有一对沿着输送履带105的输送方向并列分布的风刀B107,在输送履带105的下端设置有一加热管106,在输送履带105的出料端处设置有一出料盘108。

加热管106为一沿着输送履带105的输送方向延伸的S形管状结构。对于加热管106的设置,通过将其设计为沿着输送履带105的输送方向延伸的S形管状结构,也是为了能够均匀的对输送履带105上输送的钢球进行加热,确保加热效果。

工作原理:首先,将钢球倒入清洗圆筒102内对钢球进行清洗,从清洗圆筒102清洗好的钢球首先会进入接料盘1内,并且接料盘1中 的钢球分别从各个出料口2出料,在经过筛分组时,根据前后加工的两种不同规格的钢球的尺寸,利用调节机构调节好同一组中的两个筛分杆4之间的间隙,钢球在通过筛分杆4时,小口径的钢球会直接从两个筛分杆4之间掉落至小口径钢球接料箱A3中,而大口径的钢球会从筛分杆4上一致滚动,直至掉落到位于筛分杆侧端的大口径钢球接料箱B5内,在进行筛分的过程中,会利用风刀A104对通过的钢球表面的水进行预清除,然后根据需要将小口径钢球接料箱A3或大口径钢球接料箱B5中的钢球送至输送履带105上输送,在输送的过程中,利用加热管106对通过的钢球进行烘干,并在烘干的过程中,利用风刀B107对钢球进行翻滚,以保证烘干效果,烘干结束后的钢球进入出料盘108内,完成抛光处理。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