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5628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水器。



背景技术:

净水器也叫净水机、水质净化器,是按对水的使用要求对水质进行深度过滤、净化处理的水处理设备。

如今人们对于健康越来越重视,很多家庭都会使用净水器对自来水进行净化,如图1所述现有净水器90净化作业时,水由进水管91流入于净水器90内,并由净水器90内的过滤材料92过滤后,再由排水管93流出,现有净水器90清洗时,需以手动的方式将排水管93与净水器90分离,再通过进水管91灌入强大的水流至净水器90内,以达到清洗过滤材料92的目的,此种清洁方式,费时费力,且清洁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净水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清洗净水器,费时费力,且清洁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一种净水器,包括:腔体,进水管,污水排水管,过滤材料排水管,净水排水管,第一止回阀,第二止回阀,第三止回阀,第四止回阀;

所述腔体内设置有耗材,所述腔体上设置有第一入水口、第二入 水口、第一排水口、第二排水口以及第三排水口,所述第一入水口与第一排水口相邻设置于所述腔体的顶部并与所述腔体内部连通,所述第二入水口设置于所述腔体侧面的下端位置处,所述第二排水口设置于所述腔体另一侧面的上端位置处,所述第三排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入水口与第二排水口间的腔体上端位置处,并延伸连通至所述过滤材料;

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腔体的侧面,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入水口及第二入水口连接;

所述污水排水管位于所述腔体的侧面且与所述第二排水口连接;

所述过滤材料排水管位于所述腔体的侧面,且与所述第三排水口连接;

所述净水排水管位于所述腔体的顶面位置且与所述第一排水口连接;

所述第一止回阀设置于所述进水管上且邻近于所述第一入水口;

所述第二止回阀设置于所述进水管上且邻近于所述第二入水口;

所述第三止回阀设置于所述污水排水管上且邻近于所述第二排水口;

所述第四止回阀设置于所述过滤材料排水管上且邻近于所述第三排水口。

所述污水排水管内设置有滤网。

所述过滤材料设置为活性碳或者石英砂。

所述净水排水管一端设置有滤菌器。

从所述腔体顶面向下看,所述第二入水口位于所述腔体的9点钟方向,所述第二排水口与第三排水口分别位于3点钟方向及6点钟方向。

本实用新型一种过滤器不用对过滤器进行拆装即可完成清洗,清洗简单便捷,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净水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净水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净水器过滤工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净水器清洗工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净水器更换过滤材料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净水器设置滤菌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净水器10包括腔体20、进水管30、污水排水管31、过滤材料排水管32、净水排水管33、第一止回阀40、 第二止回阀41、第三止回阀42、第四止回阀43。

其中,腔体20内设置有过滤材料60,腔体20上设置有第一入水口21、第二入水口22、第一排水口23、第二排水口24以及第三排水口25,第一入水口21与第一排水口23相邻设置于腔体20的顶部并与腔体20内部连通,分别用于输入未过滤前的使用水以及输出过滤后的净水。

第二入水口22设置于腔体20侧面的下端位置处,第二排水口24设置于30腔体另一侧面的上端位置处,而第三排水口25设置于第二入水口22与第二排水口24间的腔体20上端位置处,自腔体20顶面向下看,第二入水口22位于腔体20的9点钟方向,则第二排水口24与第三排水口25分别位于3点钟方向及6点钟方向,此种设置使得各管路方便连接至各排水口,且不发生干涉。

进水管30位于腔体20的侧面位置,且分别与第一入水口21及第二入水口22连接,并可延伸连通至过滤材料60中,用于输入未过滤前的使用水;污水排水管31,位于腔体20的另一侧面,且与第二排水口24连接,用于排出净水器10内存滞的污水。

过滤材料排水管32位于腔体20的侧面,与第三排水口25连接,用于排出净水器10内的过滤材料60以及净水器10内存滞的污水;

净水排水管33位于腔体20的顶面位置,且与第一排水口23连接,用于输出过滤完成的净水。

污水排水管31位于腔体20的侧面,且与第二排水口24连接,用于排出存留于腔体20底部的污水。

第一止回阀40设置于进水管30上,且邻近于第一入水口21,用于控制进入第一入水口21水路的启闭。

第二止回阀41设置于进水管30上,且邻近于第二入水口22,用于控制进入第二入水口22水路的启闭。

第三止回阀42设置于污水排水管31上,且邻近于第二排水口24,用于控制污水排水管31的启闭。

第四止回阀43,设置于过滤材料排水管32上,且邻近于第三排水口25,用于控制过滤材料排水管32的启闭。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净水器10使用时,开启净水器10的第一止回阀40,第二止回阀41、第三止回阀42以及第四止回阀43均为关闭的状态,因此仅有进水管30至第一入水口21为通路,由进水管30送入的使用水将由第一入水口21进入于腔体20内并通过过滤材料60加以过滤后,再通过第一排水口23自净水排水管33输出过滤后的净水,而供使用者使用。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净水器10清洗作业时,第一止回阀40关闭,并开启第二止回阀41以及第三止回阀42,此时进水管30至第二入水口22为通路状态,且污水排水管31同样为通路的状态,因此由进水管30送入的使用水将由第二入水口22自腔体20下方进入并通过过滤材料60,且向上流动至第二排水口24,并通过污水排水管31流出,此种方式可彻底清洗底部的脏污,并排出净水器10内存滞的污水,以使净水器10保持洁净;

本实施例中,在污水排水管31内设置有滤网(图中未示),用以 阻拦过滤材料60,可避免过滤材料60流出。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净水器10更换过滤材料60时,开启第二止回阀41以及第四止回阀43,其余皆为关闭状态,此时进水管30至第二入水口22为通路的状态,且过滤材料排水管32为通路的状态,因此由进水管30送入强大的水流可将过滤材料60经第三排水口25自过滤材料排水管32冲出,而达到方便更换过滤材料60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过滤材料60设置为活性碳或者石英砂。

如图6所示,净水排水管33一端设置有滤菌器70,使经过过滤材料60过滤后的水可进一步通过滤菌器70将坏菌滤除。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