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式的固液分离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0868发布日期:2018-10-02 18:56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余垃圾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传动式的固液分离机构。



背景技术:

厨余垃圾通常由炒菜过程中择掉的坏菜以及餐后的剩菜剩饭组成,厨余垃圾相对于其他生活垃圾而言,常伴有其独特的异味,且更易吸引蝇虫,因此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如果不及时对厨余垃圾进行处理,其还会迅速发霉,滋生细菌等,所以对厨余垃圾进行快速的处理变得极为重要。

目前,对厨余垃圾进行处理时,常会用方便袋对一部分垃圾进行盛装,扔进外面的垃圾桶,另一部分可冲掉的细小垃圾,如米饭,有时会直接冲进下水道。然而,将垃圾用方便袋打包扔掉和冲进下水道的处理方法,过程麻烦,并且不具有环保性,由于厨余垃圾是由可以食用的食物组成,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将其直接扔掉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

因此,有些对厨余垃圾进行处理的方式是将厨余垃圾进行和水打碎,然后将掺杂水的呈碎屑状的厨余垃圾进行固液分离后烘干,后将烘干的厨余垃圾进行再利用,但是现有技术中对厨余垃圾进行固液分离时,常会出现水分分离不干净和太对碎细残渣随水分一起流失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传动式的固液分离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厨余垃圾中,无法有效将液体过滤出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传动式的固液分离机构,包括分离箱,所述分离箱的侧壁中设有供厨余垃圾进去的进口以及供液体流出的出口;所述分离箱的内部设有传动带,所述分离箱的进口位于所述传动带的上方,所述分离箱的出口位于所述传动带的下方,所述传动带的上方设有挤压轮,所述挤压轮位于所述传动带的上方,且抵压着所述传动带;所述分离箱的侧壁形成有缺口,所述分离箱的缺口位置形成有刮板,所述刮板抵压着所述传动带,沿所述传动带的传输方向,所述刮板位于所述挤压轮的前方。

进一步的,沿所述传动带的传输方向,所述分离箱的进口位于所述挤压轮的后方。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带的传动轴向与所述挤压轮的滚动轴向相互平行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带的上表面形成有凹槽条,所述凹槽条沿着所述传动带的传输方向延伸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条呈封闭环状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带上设有多个所述凹槽条,多个所述凹槽条呈相间隔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缺口形成在所述分离箱的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刮板由所述分离箱的下部自上而下延伸,形成有自下而上延伸的刮取端,所述刮板的刮取端沿所述传动带的宽度方向延伸布置。

进一步的,沿所述刮板自下而上的方向,所述刮板的厚度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刮板朝向所述传动带的内表面设有两个限位条,两个所述限位条相间隔布置,且所述传动带位于两个所述限位条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动式的固液分离机构,厨余垃圾通过分离箱的进口进入分离箱,在传动带的作用下,厨余垃圾经过挤压轮,挤压轮对厨余垃圾进行挤压,挤出厨余垃圾内液体,使厨余垃圾的液体向下滴落,流至分离箱的出口;挤压轮的前方设有刮板,经过挤压轮挤压后的厨余垃圾随传动带继续向前移动,厨余垃圾移动至挤压轮的前方,在刮板的作用下,刮除传动带上的厨余垃圾,进而对经挤压轮挤压后的厨余垃圾进行收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动式的固液分离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动式的固液分离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动式的固液分离机构的刮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动式的固液分离机构的传动带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照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较佳实施例。

传动式的固液分离机构,解决厨余垃圾无法有效将液体与固定分离出来的问题。

传动式的固液分离机构,包括分离箱10,分离箱10的侧壁中设有供厨余垃圾进去的进口20以及供液体流出的出口30,人们可以通过分离箱10的进口20,把厨余垃圾倒入分离箱10;分离箱10的内部设有传动带50,分离箱10的进口20位于传动带50的上方,这样,进入到分离箱10的厨余垃圾可以通过传动带50在分离箱10内移动,分离箱10的出口30位于传动带50的下方,由于重力的因素,设置在下方的出口30更易于对厨余垃圾内的液体进行收集。

传动带50的上方设有挤压轮40,厨余垃圾在传动带50的作用下,在分离箱10里移动,由于挤压轮40位于传动带50的上方,且抵压着传动带50,因此,厨余垃圾经过挤压轮40时,挤压轮40会对厨余垃圾进行挤压,使厨余垃圾内的液体更易分离出来,在重力作用下,厨余垃圾向下滴落,从分离箱10的出口30流出。

分离箱10的侧壁形成有缺口,分离箱10的缺口位置形成有刮板60,刮板60抵压着传动带50,沿传动带50的传输方向,刮板60位于挤压轮40的前方,经过挤压轮40挤压后的厨余垃圾随传动带50继续向前移动,在刮板60的作用下,使挤压后的厨余垃圾与传动带50分离,进而对挤压后的厨余垃圾进行收集。

在传动带50的作用下,厨余垃圾可在分离箱10内自行移动,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将厨余垃圾放入进口20,即可实现厨余垃圾内的液体与固体分离,操作简单、便捷;厨余垃圾通过挤压轮40的挤压,使厨余垃圾内的液体与固定分离的更加彻底,从而满足厨余垃圾固体、液体分离的要求;分离箱10下方设置有出口30,有助于对厨余垃圾内的液体进行收集,同时避免多余的厨余垃圾内的液体滞留在分离箱10的内部;沿传动带50的传输方向,刮板60设置在传动带50的末端,从而对传动带50上的分离液体后的厨余垃圾进行刮除,进而通过出料口进行收集,刮板60能有效的防止厨余垃圾残留在传动带50上,对传动带50的工作造成影响,同时,对分离液体后的厨余垃圾进行刮除,能有效降低传动带50的负荷,进而对其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施例中,沿传动带50的传输方向,分离箱10的进口20位于挤压轮40的后方,这样,进入分离箱10内的厨余垃圾才能沿传动带50的传输方向全部都经过挤压轮40,从而保证厨余垃圾的液体与固体分离的更加彻底,有效避免厨余垃圾未经挤压轮40,影响分离箱10对厨余垃圾的分离效果。

为了方便厨余垃圾进入分离箱10,分离箱10的进口20烟上部方向,朝上倾斜布置,在重力的作用下,使进入进口20的处于垃圾更易于进入分离箱10,同时,避免厨余垃圾滑出分离箱10的进口20,导致掉落至分离箱10外部,从而造成厨余垃圾液体、固体分离步骤繁琐,并且造成周围环境脏乱。

为了使挤压轮40便于对厨余垃圾的挤压,传动带50的传动轴向与挤压轮40的滚动轴向相互平行布置,这样,进入到分离箱10的厨余垃圾都会经过挤压轮40,从而对厨余垃圾内的液体、固体进行分离,由于传动带50的传动轴向与挤压轮40的滚动轴向相互平行布置,因此,当挤压轮40在对厨余垃圾进行挤压时,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挤压轮40与传动带50之间相互造成的阻力,在相同的条件下,降低挤压轮40与传动带50的承受压力,从而提高挤压轮40与传动带50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分离箱10的分离效率。

本实施例中,传动带50的上表面形成有凹槽条51,凹槽条51沿着传动带50的传输方向延伸布置,当厨余垃圾受到挤压轮40的挤压,厨余垃圾的液体与固体会分离,厨余垃圾的液体流进凹槽条51内,厨余垃圾的液体顺着凹槽条51沿着传动带50的传输方向流出或溢出凹槽条51,向传动带50的两侧流出,这样,在受到挤压轮40的挤压时,厨余垃圾不会杂乱无章的随意乱流,这样,对于厨余垃圾的液体收集造成很大的不便。

另外,凹槽条51呈封闭环状布置,这样,凹槽条51能随着传动带50的移动而移动,并且环形移动,这样则可多次循环使用;同时当凹槽条51移动至分离箱10的下部时,厨余垃圾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则会全部向下滴落,流至出口30,便于人们对厨余垃圾的液体的收集。

本实施例中,传动带50上设有多个凹槽条51,多个凹槽条51呈相间隔布置,这样,当厨余垃圾受到挤压轮40的挤压后,厨余垃圾的液体与固体将会分离,厨余垃圾的液体流进凹槽条51内,当液体增多,凹槽条51不足以承载时,则会溢出,流入相邻的凹槽条51,厨余垃圾的液体层层递进,左后流出传动带50,从而被收集,在多个呈相间隔布置的凹槽条51的作用下,对厨余垃圾的液体的流量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厨余垃圾的液体在分离箱10内随意喷洒,造成收集的不便,同时,在相同环境下,有助于收集更多的厨余垃圾的液体,从而使固液分离机构对厨余垃圾的固液分离更加彻底。

本实施例中,缺口形成在分离箱10的上部,这样,受挤压轮40挤压后的厨余垃圾更易于收集,刮板60在刮除沾附在传动带50上的厨余垃圾,通过分离箱10的上部缺口进而对分离后的厨余垃圾的固体进行收集。

为了方便刮板60对沾附在传动带50厨余垃圾进行刮除,刮板60由分离箱10的下部自上而下延伸,形成有自下而上延伸的刮取端61,从而对沾附在传动带50上的厨余垃圾进行刮除;刮板60的刮取端61沿传动带50的宽度方向延伸布置,这样能使刮板60全面覆盖传动带50,保证刮板60对沾附在传动带50上的厨余垃圾的刮除效果。

另外,沿刮板60自下而上的方向,刮板60的厚度逐渐减小,沿传动带50的传动方向,刮板60上部先接触沾附在传动带50的厨余垃圾,因此,刮板60上部厚度减少,有助于增加刮板60的刮除能力,同时,当刮板60对传动带50上的厨余垃圾进行刮除时,能减低传动带50对刮板60的阻力,使刮板60更易对沾附在传动带50上的厨余垃圾进行刮除,从而保证分离箱10对厨余垃圾的液体、固体的分离效果。

本实施例中,刮板60朝向传动带50的内表面设有两个限位条62,两个限位条62相间隔布置,且传动带50位于两个限位条62之间,这样设置的好处是,两个限位条62能有效使刮板60全面覆盖传动带50,从而保证刮板60对沾附在传动带50的厨余垃圾进行全面刮除,避免传动带50上的厨余垃圾刮除的不彻底,从而影响传动带50的正常工作,影响分离箱10的分离效果;同时使结构更加紧凑,有效防止传动带50与刮板60在工作中,间距产生偏移,影响刮板60的刮除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