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曝气生物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4463发布日期:2018-11-07 20:18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曝气生物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曝气生物池。



背景技术:

曝气生物滤池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一体的新工艺,不仅可用于水体富营养化处理,且还广泛应用于城市预处理水、小区生活预处理水、生活杂排水和食品加工废水、酿造和造纸等高浓度废水处理,及中水处理等。

传统的曝气生物滤池的反应器内装填有活性污泥颗粒,以提供微生物膜生长的载体,废水由上向下或者由下向上流过滤料层,在滤料层下部鼓风曝气,使空气与废水逆向或者同向接触,从而废水中的有机物与活性污泥颗粒表面生物膜通过生化反应得到降解,经过活性污泥净化作用后的混合液进入二次沉淀池沉淀,使混合液中悬浮的活性污泥和其他固体物质沉淀与水分离,得到净水。然而,采用活性污泥颗粒,其表面生物膜的附着量小,导致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比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污水处理效果更好的曝气生物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曝气生物池,包括斜管沉淀池和与所述斜管沉淀池相连的曝气生物滤池,所述曝气生物滤池中设置有中心筒,所述中心筒的顶部设置有布水器,所述曝气生物滤池中设置有填料层,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沉降斗,所述第一沉降斗的上部铰接有反冲门,所述反冲门的上部依次设置有喷淋管和喷气管。

更进一步的,所述斜管沉淀池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斜管,所述斜管沉淀池的顶部设置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通过动力泵与所述布水器相连。

更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生物滤池内设置有喷连管,所述喷连管上设置有若干喷淋孔,所述喷淋管的一端连接有喷淋泵。

更进一步的,所述喷气管上设置有若干密布的排气口,所述喷气管的一端连接有风机。

更进一步的,所述斜管沉淀池的下部设置有第二沉降斗,所述第一沉降斗和所述第二沉降斗的底部分别连接有排污管。

更进一步的,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的上部设置有反冲出水口。本实用新型的曝气生物池,污水先进入斜管沉淀池,大颗粒的污物在斜管沉淀池中分离,从溢流口溢出的水进入曝气生物滤池中,由中心筒的布水器布水后,经过填料层,空气从喷气管进入曝气生物滤池,污水经曝气后形成循环,从曝气生物滤池的周向溢流出水,在喷气管的下方设置喷淋管,进行反复冲洗操作,闭合反冲门时,水流自下而上,冲刷堆积的污物,最后从反冲出水口出水;反冲门可以防止在反冲操作时,第一沉降斗中的污泥会随着射流被带到所述曝气生物滤池上部,污染所述填料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曝气生物池的生物池单元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斜管沉淀池1,斜管11,溢流口12,动力泵13,第二沉降斗14,排污管15,曝气生物滤池2,填料层21,第一沉降斗22,反冲门23,喷淋管24,喷气管25,喷淋泵26,风机27,反冲出水口28,中心筒3,布水器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曝气生物池,包括斜管沉淀池1和与所述斜管沉淀池1 相连的曝气生物滤池2,所述曝气生物滤池2中设置有中心筒3,所述中心筒3 的顶部设置有布水器31,所述曝气生物滤池2中设置有填料层21,所述曝气生物滤池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沉降斗22,所述第一沉降斗22的上部铰接有反冲门23,所述反冲门23的上部依次设置有喷淋管24和喷气管25。

所述斜管沉淀池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斜管11,所述斜管沉淀池1的顶部设置有溢流口12,所述溢流口12通过动力泵13与所述布水器31相连。

所述喷连管24位于所述曝气生物滤池2内的部分设置有若干喷淋孔,所述喷淋管24的一端连接有喷淋泵26。

所述喷气管25上设置有若干密布的排气口,所述喷气管25的一端连接有风机27。

所述斜管沉淀池1的下部设置有第二沉降斗14,所述第一沉降斗14和所述第二沉降斗22的底部分别连接有排污管15。

所述曝气生物滤池2的上部设置有反冲出水口28。本实用新型的曝气生物池,污水先进入所述斜管沉淀池1,大颗粒的污物在所述斜管沉淀池1中分离,从所述溢流口12溢出的水进入所述曝气生物滤池2中,由所述中心筒3的布水器 31布水后,经过所述填料层21,空气从所述喷气管25进入所述曝气生物滤池2,污水经曝气后形成循环,从所述曝气生物滤池2的周向溢流出水,在所述喷气管25的下方设置喷淋管,进行反复冲洗操作,闭合所述反冲门23时,水流自下而上,冲刷堆积的污物,最后从所述反冲出水口28出水;所述反冲门可以防止在反冲操作时,所述第一沉降斗22中的污泥会随着射流被带到所述曝气生物滤池2上部,污染所述填料层。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