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蒽咔唑生产线的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8421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蒽咔唑生产线的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精蒽咔唑生产线的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化工厂在生产产品或化工工程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废水的处理是化工厂所要进行的非常重要的工作,必须要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后才能排放,而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效率低且处理效果还有待于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精蒽咔唑生产线的污水处理系统,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精蒽咔唑生产线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

依次设置的预处理装置、生化处理装置以及深度净化装置,所述预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催化氧化池和混凝沉淀池,所述生化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厌氧反应器、好氧池、水解酸化池以及接触氧化池,所述厌氧反应器与所述混凝沉淀池的上部连接,所述深度净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二沉池、中间池、机械过滤器、保安过滤器、超滤过滤器以及浓缩液存储池,所述二沉池与所述接触氧化池的顶部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厌氧反应器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混合区、第一厌氧区、第二厌氧区以及沉淀区,所述第一厌氧区的上方设置有气液分离区,所述气液分离区的一侧设置有排气管,且所述气液分离区通过回流管与所述混合区连通,所述第二厌氧区通过沼气管与所述气液分离区连通,所述沉淀区底部的一侧通过排污管与所述第二厌氧区连接,且所述沉淀区上部的一侧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好氧池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接触氧化池的底部设置有提供氧气的风机,所述风机与一旋混式曝气器连接,所述旋混式曝气器的上方设置有一弹性填料层,所述弹性填料层为聚乙烯弹性填料层,所述弹性填料层的上表面铺设有生物膜,所述生物膜上设置有钢丝网,所述弹性填料层的下方设置有栅格板。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好氧池包括好氧池池体,所述好氧池池体的底部设置有曝气管道,所述好氧池池体内设置有悬浮载体,所述好氧池池体的顶部设置有滤板。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水解酸化池包括水解酸化池池体,所述水解酸化池池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水解菌补入口和产酸菌补入口。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二沉池包括设置在所述中间池一侧的池体,所述池体的底部设置有拆卸式底板,所述池体内位于所述拆卸式底板的上方倾斜设置有排污板,所述池体上靠近所述排污板靠下的一端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板上铰接有若干个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排污板平行设置,且所述挡板靠上的一端与所述排污板铰接,所述排污板上位于所述挡板的下方设置有通孔,所述池体上部的一侧通过管道与所述中间池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机械过滤器包括机械过滤器壳体,所述机械过滤器壳体顶部的一侧通过第一水泵与所述中间池连接,所述机械过滤器壳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石英砂填料层和活性炭填料层,所述石英砂填料层和所述活性炭填料层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网格板,所述机械过滤器壳体的底部与所述保安过滤器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保安过滤器包括保安过滤器壳体,所述保安过滤器壳体内依次设置有尼龙滤布层和聚丙烯过滤层。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超滤过滤器包括超滤过滤器壳体,所述超滤过滤器壳体内设置有内表面光滑的圆筒形滤膜,所述圆筒形滤膜的侧壁上对称的两侧交错设置有若干个微孔,所述圆筒形滤膜的外侧设置有多孔状支撑体,所述多孔状支撑体和所述超滤过滤器壳体之间设置有环形空腔,所述浓缩液存储池设置在所述超滤过滤器壳体的一侧,且与所述圆筒形滤膜的内腔相通,所述超滤过滤器壳体的另一侧通过第二水泵与所述保安过滤器壳体的内腔相通。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圆筒形滤膜内壁的两侧交错设置有挡流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预处理装置包括催化氧化池和混凝沉淀池,催化氧化池中投入双氧水作为氧化剂和二价铁离子作为催化剂,将废水中残留的难以通过常规生化降解的高分子有机物进行去除,反应后的污水进入混凝沉淀池,将PH调节至8~9后投入聚丙烯酰胺,再投入石灰石,最终将污水中的胶体、悬浮微小颗粒以及部分有机污染物进行沉淀,上层清液进入生化处理装置中的厌氧反应器进入生化处理阶段。

2、本实用新型中,厌氧反应器能去除废水中大量的有机物和悬浮物,使进入好氧池中的有机负荷减小,好氧污泥产量也相应的降低,废水首先进入厌氧反应器中的厌氧反应起到了均衡的作用,减少了后续好氧池工艺负荷的波动,也使好氧池中需氧量减少且较为稳定,厌氧反应器和好氧池的组合方式提高了废水处理的效率,厌氧反应器和好氧池处理后易降解物质已经基本降解完毕,后续的水解酸化池和接触氧化池分别将污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进行降解以及生物膜氧化,高效的完成污水的生化处理过程。

3、本实用新型中,厌氧反应器的底部为混合区,污水以及污泥在此区进行混合后,进入第一厌氧区,在高浓度污泥的作用下,大部分有机物转化为沼气,混合液上升流和沼气的剧烈扰动使该区内污泥呈膨胀和流化的状态,加强了泥水表面的接触,污泥由此保持着较高的活性,随着产生沼气的增多,部分污泥和污水混合物被沼气提升到上方的气液分离区,气液分离区中的沼气由排气管排出,泥水混合物则沿着回流管返回最下端的混合区,第一厌氧区处理后的废水出了一部分进入气液分离区,剩余的进入第二厌氧区,该区污泥浓度较低,且废水中大部分有机物已经在第一厌氧区中被降解,因此沼气产生量较少,沼气通过沼气管导入气液分离区中,该区扰动小为污泥的停留提供了有力的条件,第二厌氧区的处理后泥水混合物进入沉淀区,上清液由出水管进入好氧池中,沉淀的污泥由排污管返回第二厌氧区中,循环的设置提高了废水处理的效率。

4、本实用新型中,水解酸化池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接触氧化池中,风机提供氧源,旋混式曝气器具有气泡细、氧利用率高以及气布均匀的特点,使整体装置氧化效率更高,弹性填料层作为生物膜的载体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生物膜上设置有钢丝网,弹性填料层的下方设置有栅格板,钢丝网的设置对生物膜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生物膜抱团,栅格板起到支撑弹性填料层的作用,也防止填料的流失,因此厌氧反应器、好氧池、水解酸化池以及接触氧化池的相互配合作用下提高了整体废水处理的效率。

5、本实用新型中,弹性填料层为聚乙烯弹性填料层,聚乙烯弹性填料层具有比表面积大,易持膜的特点,进一步防止生物膜结成球团;曝气管道提供所需要的氧气,悬浮载体提高看以污水接触的面积,因此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部设置有滤板的设置防止悬浮载体的流失;水解菌补入口和产酸菌补入口分别用于补入水解菌和产酸菌,水解菌和产酸菌的配合作用下有效的将大分子进行降解,为后续的生化处理提供有利条件。

6、本实用新型中,二沉池使污水中泥污分离,泥污沉入底部,混合澄清液流入中间池中,中间池起到过渡的作用,由中间池经过一定压力输送给机械过滤池,避免了二沉池底部的污泥受到扰动而上扬,机械过滤池将污水中的悬浮物以及颗粒物等杂志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流体进入保安过滤器中,保安过滤器中的过滤层的孔径为10~50微米,将流体中的微小颗粒、胶体以及微生物进行过滤,之后流体进入超滤过滤器中,超滤过滤器中含有超滤过滤膜,超滤过滤膜将细菌、微小胶体等物质阻挡,透过超滤过滤膜的液体即为符合工业要求的水,整体装置过滤效果高,高效的将污水进行处理,并且净化效果优异,满足工业补水的要求。

7、本实用新型中,池体内位于拆卸式底板的上方倾斜设置有排污板,排污板靠下的一端设置有排污口,排污板倾斜设置,沉淀下来的污泥在排污板上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流向排污口处,当污泥储存到一定量后打开排污口,将污泥排出,排污板需要清洗时,打开拆卸式底板,将通孔与外部水管连接,通入一定压力的水,水压将挡板的自由端打开,对排污板进行清洗,挡板靠上的一端与排污板铰接,因此污泥在排污板上向下流动时,挡板不会打开,防止污泥进入通孔中,也方便清洗,提高工作效率。

8、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水泵将中间池中的水以一定的压力流入机械过滤器中,石英砂填料层和活性炭填料层将污水中的悬浮物以及颗粒物等杂志进行过滤,石英砂填料层和活性炭填料层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网格板,网格板的设置防止反冲洗时石英砂填料层和活性炭填料层中填料的流失。

9、本实用新型中,尼龙滤布层和聚丙烯过滤层,使用寿命长,过滤效果好,有效的将流体中的微小颗粒、胶体以及微生物进行过滤;流体经过保安过滤器后进入圆筒形滤膜的内腔中,圆筒形滤膜内表面光滑,减少对流体的阻力且不容易堵塞,圆筒形滤膜的侧壁上对称的两侧交错设置有若干个微孔,微孔交错设置使流体流动时形成剪切作用力,减少污物的沉积,流体透过微孔进入环形空腔中,环形空腔中即为净化后的水,可以满足工业补水的要求,剩余在圆筒形滤膜中的为浓缩液进入浓缩液存储池中;挡流板的设置对流体起到了阻挡的作用,增加流体在圆筒形滤膜内的时间,提高过滤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生化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深度净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预处理装置,11-催化氧化池,12-混凝沉淀池,2-生化处理装置,21-厌氧反应器,211-混合区,212-第一厌氧区,213-气液分离区,214-第二厌氧区,215-沉淀区,216-排气管,217-回流管,218-沼气管,219-排污管,210-出水管,22-好氧池,221-好氧池池体,222-曝气管道,223-悬浮载体,224-滤板,23-水解酸化池,231-水解酸化池池体,232-水解菌补入口,233-产酸菌补入口,24-接触氧化池,241-风机,242-旋混式曝气器,243-弹性填料层,244-生物膜,245-钢丝网,246-栅格板,3-深度净化装置,31-二沉池,311-池体,312-拆卸式底板,313-排污口,314-排污板,315-挡板,316-通孔,32-中间池,33-机械过滤器,331-机械过滤器壳体,332-第一水泵,333-石英砂填料层,334-活性炭填料层,335-网格板,34-保安过滤器,341-保安过滤器壳体,342-尼龙滤布层,343-聚丙烯过滤层,35-超滤过滤器,351-超滤过滤器壳体,352-圆筒形滤膜,353-环形空腔,354-微孔,355-多孔状支撑体,356-挡流板,357-第二水泵,36-浓缩液存储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精蒽咔唑生产线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

依次设置的预处理装置1、生化处理装置2以及深度净化装置3,预处理装置1包括依次连接的催化氧化池11和混凝沉淀池12,生化处理装置2包括依次连接的厌氧反应器21、好氧池22、水解酸化池23以及接触氧化池24,厌氧反应器21与混凝沉淀池12的上部连接,深度净化装置3包括依次连接的二沉池31、中间池32、机械过滤器33、保安过滤器34、超滤过滤器35以及浓缩液存储池36,二沉池31与接触氧化池24的顶部连接。

本实施例中,预处理装置1包括催化氧化池11和混凝沉淀池12,催化氧化池11中投入双氧水作为氧化剂和二价铁离子作为催化剂,将废水中残留的难以通过常规生化降解的高分子有机物进行去除,反应后的污水进入混凝沉淀池12,将PH调节至8~9后投入聚丙烯酰胺,再投入石灰石,最终将污水中的胶体、悬浮微小颗粒以及部分有机污染物进行沉淀,上层清液进入生化处理装置2中的厌氧反应器21进入生化处理阶段,厌氧反应器21能去除废水中大量的有机物和悬浮物,使进入好氧池22中的有机负荷减小,好氧污泥产量也相应的降低,废水首先进入厌氧反应器21中的厌氧反应起到了均衡的作用,减少了后续好氧池22工艺负荷的波动,也使好氧池22中需氧量减少且较为稳定,厌氧反应器21和好氧池22的组合方式提高了废水处理的效率,厌氧反应器21和好氧池22处理后易降解物质已经基本降解完毕,后续的水解酸化池23和接触氧化池24分别将污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进行降解以及生物膜氧化,高效的完成污水的生化处理过程。

本实施例中,二沉池31与接触氧化池24的顶部连接,二沉池31使污水中泥污分离,泥污沉入底部,混合澄清液流入中间池32中,中间池32起到过渡的作用,由中间池32经过一定压力输送给机械过滤池33,避免了二沉池31底部的污泥受到扰动而上扬,机械过滤池33将污水中的悬浮物以及颗粒物等杂志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流体进入保安过滤器34中,保安过滤器34中的过滤层的孔径为10~50微米,将流体中的微小颗粒、胶体以及微生物进行过滤,之后流体进入超滤过滤器35中,超滤过滤器35中含有超滤过滤膜,超滤过滤膜将细菌、微小胶体等物质阻挡,透过超滤过滤膜的液体即为符合工业要求的水,整体装置过滤效果高,高效的将污水进行处理,并且净化效果优异,满足工业补水的要求,整体污水处理系统具有优异的处理效果以及较高的污水处理效率。

进一步,厌氧反应器21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混合区211、第一厌氧区212、第二厌氧区214以及沉淀区215,第一厌氧区212的上方设置有气液分离区213,气液分离区213的一侧设置有排气管216,且气液分离区213通过回流管217与混合区211连通,第二厌氧区214通过沼气管218与气液分离区213连通,沉淀区215底部的一侧通过排污管219与第二厌氧区214连接,且沉淀区215上部的一侧设置有出水管210,出水管210与好氧池22连接。

本实施例中,厌氧反应器21的底部为混合区211,污水以及污泥在此区进行混合后,进入第一厌氧区212,在高浓度污泥的作用下,大部分有机物转化为沼气,混合液上升流和沼气的剧烈扰动使该区内污泥呈膨胀和流化的状态,加强了泥水表面的接触,污泥由此保持着较高的活性,随着产生沼气的增多,部分污泥和污水混合物被沼气提升到上方的气液分离区213,气液分离区213中的沼气由排气管216排出,泥水混合物则沿着回流管217返回最下端的混合区211,第一厌氧区212处理后的废水出了一部分进入气液分离区213,剩余的进入第二厌氧区214,该区污泥浓度较低,且废水中大部分有机物已经在第一厌氧区212中被降解,因此沼气产生量较少,沼气通过沼气管218导入气液分离区313中,该区扰动小为污泥的停留提供了有力的条件,第二厌氧区214的处理后泥水混合物进入沉淀区215,上清液由出水管210进入好氧池22中,沉淀的污泥由排污管219返回第二厌氧区214中,循环的设置提高了废水处理的效率。

进一步,接触氧化池24的底部设置有提供氧气的风机241,风机241与一旋混式曝气器242连接,旋混式曝气器242的上方设置有一弹性填料层243,弹性填料层243为聚乙烯弹性填料层,弹性填料层243的上表面铺设有生物膜244,生物膜244上设置有钢丝网245,弹性填料层243的下方设置有栅格板246。

本实施例中,水解酸化池23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接触氧化池24中,风机241提供氧源,旋混式曝气器242具有气泡细、氧利用率高以及气布均匀的特点,使整体装置氧化效率更高,弹性填料层243作为生物膜244的载体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生物膜244上设置有钢丝网245,弹性填料层243的下方设置有栅格板246,钢丝网245的设置对生物膜244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生物膜244抱团,栅格板246起到支撑弹性填料层243的作用,也防止填料的流失,弹性填料层243为聚乙烯弹性填料层,聚乙烯弹性填料层具有比表面积大,易持膜的特点,进一步防止生物膜244结成球团,因此厌氧反应器21、好氧池22、水解酸化池23以及接触氧化池24的相互配合作用下提高了整体废水处理的效率。

进一步,好氧池22包括好氧池池体221,好氧池池体221的底部设置有曝气管道222,好氧池池体221内设置有悬浮载体223,好氧池池体221的顶部设置有滤板224。

本实施例中,曝气管道222提供所需要的氧气,悬浮载体223提高看以污水接触的面积,因此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部设置有滤板224的设置防止悬浮载体223的流失。

进一步,水解酸化池23包括水解酸化池池体231,水解酸化池池体23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水解菌补入口232和产酸菌补入口233。

本实施例中,水解菌补入口232和产酸菌补入口233分别用于补入水解菌和产酸菌,水解菌和产酸菌的配合作用下有效的将大分子进行降解,为后续的生化处理提供有利条件。

进一步,二沉池31包括设置在中间池32一侧的池体311,池体311的底部设置有拆卸式底板312,池体311内位于拆卸式底板312的上方倾斜设置有排污板314,池体311上靠近排污板314靠下的一端设置有排污口313,排污板314上铰接有若干个挡板315,挡板315与排污板314平行设置,且挡板315靠上的一端与排污板314铰接,排污板314上位于挡板315的下方设置有通孔316,池体311上部的一侧通过管道与中间池32连接。

本实施例中,池体311内位于拆卸式底板312的上方倾斜设置有排污板314,排污板314靠下的一端设置有排污口313,排污板314倾斜设置,沉淀下来的污泥在排污板314上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流向排污口313处,当污泥储存到一定量后打开排污口313,将污泥排出,排污板314需要清洗时,打开拆卸式底板312,将通孔316与外部水管连接,通入一定压力的水,水压将挡板315的自由端打开,对排污板314进行清洗,挡板315靠上的一端与排污板314铰接,因此污泥在排污板314上向下流动时,挡板315不会打开,防止污泥进入通孔316中,也方便清洗,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机械过滤器33包括机械过滤器壳体331,机械过滤器壳体331顶部的一侧通过第一水泵332与中间池32连接,机械过滤器壳体331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石英砂填料层333和活性炭填料层334,石英砂填料层333和活性炭填料层334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网格板335,机械过滤器壳体331的底部与保安过滤器34连通。

本实施例中,第一水泵332将中间池32中的水以一定的压力流入机械过滤器33中,石英砂填料层333和活性炭填料层334将污水中的悬浮物以及颗粒物等杂志进行过滤,石英砂填料层333和活性炭填料层334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网格板335,网格板335的设置防止反冲洗时石英砂填料层333和活性炭填料层334中填料的流失。

进一步,保安过滤器34包括保安过滤器壳体341,保安过滤器壳体341内依次设置有尼龙滤布层342和聚丙烯过滤层343。

本实施例中,尼龙滤布层342和聚丙烯过滤层343,使用寿命长,过滤效果好,有效的将流体中的微小颗粒、胶体以及微生物进行过滤。

进一步,超滤过滤器35包括超滤过滤器壳体351,超滤过滤器壳体351内设置有内表面光滑的圆筒形滤膜352,圆筒形滤膜352的侧壁上对称的两侧交错设置有若干个微孔354,圆筒形滤膜352的外侧设置有多孔状支撑体355,多孔状支撑体355和超滤过滤器壳体351之间设置有环形空腔353,浓缩液存储池36设置在超滤过滤器壳体351的一侧,且与圆筒形滤膜352的内腔相通,超滤过滤器壳体351的另一侧通过第二水泵357与保安过滤器壳体341的内腔相通。。

本实施例中,流体经过保安过滤器34后进入圆筒形滤膜352的内腔中,圆筒形滤膜352内表面光滑,减少对流体的阻力且不容易堵塞,圆筒形滤膜352的侧壁上对称的两侧交错设置有若干个微孔354,微孔354交错设置使流体流动时形成剪切作用力,减少污物的沉积,流体透过微孔354进入环形空腔353中,环形空腔353中即为净化后的水,可以满足工业补水的要求,剩余在圆筒形滤膜352中的为浓缩液进入浓缩液存储池中。

进一步,圆筒形滤膜352内壁的两侧交错设置有挡流板356。

本实施例中,挡流板356的设置对流体起到了阻挡的作用,增加流体在圆筒形滤膜352内的时间,提高过滤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