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油渣用热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2804发布日期:2018-07-07 10:14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解装置的结构设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焦油渣用热解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充分利用煤炭资源,现已对煤炭进行化工综合利用,工艺形式分为气化、液化,其中最广泛使用的是干馏焦化工艺。焦炭在生产过程中含有大量的焦粉、煤粉、焦油等,焦油废水随冷却循环水进入煤焦油冷却水池,这些混杂物长时间沉淀在煤焦油冷却水池底部形成池底泥或称焦油渣。不同焦炉、不同干馏工艺和不同煤种所产出的池底泥成分不相同,主要成分不变,液体固体各占一半。焦油渣含有多种碳氢化合物和焦油废水,易污染环境,早期处理方法是填埋,此方法无法彻底解决污染问题。近年来大面积兴起了土法热解是采用大油罐作为热解设备,在罐底设置简易炉窑,明火加热,焦油渣受热分解成气体,再经过冷凝器冷却,将焦油渣的焦油进行二次回收,从而谋取一定的经济收益。然而土法热解由于生产工艺落后,热传导性差,劳动强度大,生产率低,产生的废水、废气严重污染环境。针对以上问题,开发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方便实用的焦油渣用热解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现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方便实用的焦油渣用热解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焦油渣用热解装置,该装置包括:横向筒体、设置在筒体外的烟气套、沿筒体轴向设置在筒体内的旋转轴,筒体上设置有与烟气套连通的等间距连通孔,旋转轴上连接有等间距刮板,所述刮板端部表面与筒体内的弧形壁相匹配,等间距连通孔设置在相邻刮板之间。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烟气套外部通过并联列管与烟气主进管连通,烟气套包裹在筒体外表面。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刮板通过固定支架安装在旋转轴上。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筒体右端设置有焦油渣进口和与旋转轴连接的轴套、电机,筒体左端设置有烟气出口和残渣出口。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焦油渣用热解装置的结构设计较为合理,热传导性较好,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并列列管和等间距连通孔的设置可有利于烟气的均匀传质,刮板的设置有利于避免焦油渣在筒体内的粘接,方便实用,适宜进一步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体,11.等间距连通孔,12.焦油渣进口,13.烟气出口,14.残渣出口,2.烟气套,21.并列列管,22.烟气主进管,3.旋转轴,31.刮板,32.轴套,33.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并且,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须的。

实施例一

如附图所示的一种焦油渣用热解装置,该装置包括:沿横向放置的筒体1、设置在筒体1外的烟气套2、沿筒体1轴向设置在筒体1内的旋转轴3,筒体1上设置有与烟气套2连通的等间距连通孔11,旋转轴3上连接有等间距刮板31,所述刮板31端部表面与筒体1内的弧形壁相匹配,等间距连通孔11设置在相邻刮板31之间。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烟气套2外部通过并联列管21与烟气主进管22连通,烟气套2包裹在筒体1外表面;所述刮板31通过固定支架安装在旋转轴3上;所述筒体1右端设置有焦油渣进口12和与旋转轴3连接的轴套32、电机33,筒体1左端设置有烟气出口13和残渣出口14;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在安装时,需将装置整体右端底部垫块,从而使得装置整体向左倾斜(一般为4-6°),从而有利于残渣进入固废箱和烟气出口13处的烟气收集,烟气出口13含有焦油渣分离的碳氢气体混合物及原烟道气体,可进入下一步气体分离设备进一步分离。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