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纳米曝气喷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4939阅读:15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纳米曝气喷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泡发生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纳米曝气喷头。



背景技术:

目前,曝气是指水与气体接触,进行溶氧或散除水中溶解性气体和挥发性物质的过程。现有的曝气装置末端曝气头有膜片曝气头、填充曝气头、曝气软管、旋混式曝气器、散流曝气器、管道式曝气器等。现有技术的客观缺点:气泡直径大;通过压缩空气通过传统曝气头、曝气器的微小细孔形成微小气泡,通常直径是数百微米至毫米级直径的气泡,仍然属于宏观气泡范畴,不具备微纳米气泡的气泡尺寸小,比表面积大,吸附效率高,在水中上升速度慢等特点;因此,发明一种微纳米曝气喷头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纳米曝气喷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纳米曝气喷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表面设有保护层,所述壳体内部设有转杆,所述转杆一端设有扇叶,所述扇叶一侧设有进液管,所述保护层一侧设有通液管,所述转杆另一端设有电动机,所述转杆表面设有转刀,所述转刀一侧设有拨液板,所述壳体一侧设有护罩,所述壳体顶部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一侧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一端设有滤板。

优选的,所述进液管与扇叶之间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壳体内壁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液管表面设有固定圈,所述通液管与保护层通过固定圈连接。

优选的,所述保护层由氰凝高聚物材料制成,所述扇叶数量设置为四个,所述扇叶一端与转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刀数量设置为两个,所述转刀以转杆中线为对称轴相对称,所述转刀与转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杆一端与电动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滤板表面设有滤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滤板,有利于增加曝气喷头的曝气几率,原溶于高压液体中的气体在释压的同时根据高压溶气低压释气的原理,会迅速以微纳米气泡的方式逃逸出液体,产生大量的微纳米级气泡,再通过滤板后被进一步剪切形成更小的气泡,曝气所得气泡直径在数百纳米至数十微米之间,是真正微纳米级直径的气泡,通过设有转杆,有利于将氧气与液体充分混合,利用扇叶将进液管进入的液体打散,进一步增加氧气与液体的接触面积,主要通过电动机工作带动转杆转动,进一步利用转刀使壳体内部的液体来回运动,通过设有保护层,有利于对壳体进行保护,减少养殖池内部的液体对壳体的腐蚀,增加曝气喷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保护层、3转杆、4扇叶、5进液管、6通液管、7电动机、8转刀、9拨液板、10护罩、11进气管、12出液口、13滤板、14固定板、15固定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2所示的一种微纳米曝气喷头,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表面设有保护层2,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转杆3,所述转杆3一端设有扇叶4,所述扇叶4一侧设有进液管5,所述保护层2一侧设有通液管6,所述转杆3另一端设有电动机7,所述转杆3表面设有转刀8,所述转刀8一侧设有拨液板9,所述壳体1一侧设有护罩10,所述壳体1顶部设有进气管11,所述进气管11一侧设有出液口12,所述出液口12一端设有滤板13。

所述进液管5与扇叶4之间设有固定板14,所述固定板14与壳体1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通液管6表面设有固定圈15,所述通液管6与保护层2通过固定圈15连接,所述保护层2由氰凝高聚物材料制成,所述扇叶4数量设置为四个,能够将水柱变成散液,提前使液体与氧气接触,减少混合时间,所述扇叶4一端与转杆3固定连接,所述转刀8数量设置为两个,所述转刀8以转杆3中线为对称轴相对称,能使壳体1内部的液体来回运动,增加氧气溶解率,所述转刀8与转杆3固定连接,所述转杆3一端与电动机7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滤板13表面设有滤孔。

本实用工作原理:电动机7工作带动转杆3转动,转杆3转动从而带动扇叶4、转刀8和拨液板9转动,向通液管6内部通入液体,液体从进液管5进入壳体1内部,利用扇叶4将高压水柱打散,使液体水汽充满壳体1内部,通过进气管11将氧气通入壳体1内部,在转刀8的作用下使液体在壳体1内部来回晃动,使液体初步吸收氧气,利用拨液板9将液体拨向出液口12,通过滤板13进入养殖池,由于电动机7工作产生振动,利用出液口12不同方向喷出的氧气与养殖池内部液体再次混合,进一步吸收氧气,增加了曝气喷头的曝气几率和氧利用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