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浓度倍增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6804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泥浓度倍增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泥浓度倍增器。



背景技术:

污水中BOD、COD主要通过好氧池活性污泥中的好氧菌氧化去除,曝气后的污水进入后续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再将沉淀污泥回流到好氧池,保证生化处理阶段污泥的物料平衡。这种运行方式存在以下不足:

污水曝气和泥水分离是在两座构筑物中分开完成,需要设置污泥回流泵提升才能维持污泥平衡。

回流污泥泵高速旋转的叶片对沉淀后的污泥絮体具有较大的破坏作用,降低了污泥的活性,不利于污水中BOD、COD的降解。

好氧池中的污泥浓度不能进一步提高,导致污泥负荷较低,污泥龄较长,好氧池有效容积较大,好氧池占地面积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污泥浓度倍增器,为了解决常规工艺中降解污水中BOD、COD运行方式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将泥水分离同步在好氧池中进行,从而达到污泥回流及提高污泥浓度的目的。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泥浓度倍增器,包括沉淀箱和外层隔离箱;所述沉淀箱设于所述外层隔离箱内,所述沉淀箱和所述外层隔离箱之间设有配水室;

所述沉淀箱包括锥形的配水部、悬浮污泥层和沉淀区;

所述配水部的底部设有孔洞,所述配水部内设有配水导流板;

所述悬浮污泥层位于所述配水部的上方,所述沉淀区位于所述悬浮污泥层的上方,所述沉淀区设有斜管。

所述外层隔离箱的底部设有锥形的收集部,所述收集部的底部设置有污泥浓度控制板;

所述外层隔离箱的顶部的近端处的外壁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配水室。

进一步,还包括穿孔集水槽,其设于所述沉淀箱内;

所述穿孔集水槽位于所述沉淀区的上方;

所述穿孔集水槽的两侧等间距地设有多个穿孔。

进一步,还包括出水管,其一端连通于所述穿孔集水槽,其另一端连通于外部。

进一步,还包括固定架,其设于所述外层隔离箱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配水导流板包括上配水导流板和下配水导流板,所述配水导流板和下配水导流板均为椎体。

本实用新型大幅度提高了好氧生物池的污泥浓度,缩短了好氧生物池有效容积及污水停留时间,减少了好氧生物池占地面积。

避免了污泥回流泵对活性污泥絮体的破坏,增加了污泥活性。

通过水体在所述沉淀箱1中自下而上的流动,增加了污水与悬浮污泥层12的接触,强化了悬浮污泥层12及沉淀区的截留作用,提高了污水沉淀的固体负荷及水力负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面图;

图3是图1的B-B向剖面图。

其中:沉淀箱1、配水部11、孔洞111、悬浮污泥层12、沉淀区13、配水导流板112、上配水导流板1121、下配水导流板1122、沉淀区13、外层隔离箱2、收集部21、污泥浓度控制板211、进水口22、配水室3、穿孔集水槽4、穿孔41、出水管5、固定架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污泥浓度倍增器,包括沉淀箱1和外层隔离箱2;所述沉淀箱1设于所述外层隔离箱2内,所述沉淀箱1和所述外层隔离箱2之间设有配水室3;

所述沉淀箱1包括锥形的配水部11、悬浮污泥层12和沉淀区13;

所述配水部11的底部设有孔洞111,所述配水部11内设有配水导流板112;

所述悬浮污泥层12位于所述配水部11的上方,所述沉淀区13位于所述悬浮污泥层12的上方,所述沉淀区13设有斜管。

所述外层隔离箱2的底部设有锥形的收集部21,所述收集部21的底部设置有污泥浓度控制板211;

所述外层隔离箱2的顶部的近端处的外壁设有进水口22,所述进水口22连通所述配水室3。

本实用新型在好氧生物池中使用,污水从所述进水口22进入至所述配水室3,污水自上而下流至所述配水部11底部的孔洞111,从所述孔洞111自下而上经过所述配水导流板112进行均匀配水,所述配水导流板112包括上配水导流板1121和下配水导流板1122,所述上配水导流板1121和下配水导流板1122均为椎体,使得配水效果更好;配水后的污水经过所述悬浮污泥层12的截污作用后,再进入至所述沉淀区13的斜管内进行进一步的沉淀,经过所述斜管的进一步沉淀后,污水变成清水,清水从所述穿孔41流入穿孔集水槽4,再从所述出水管5流向外部的,进入下一道深度处理构筑物。

当所述悬浮污泥层12的污泥积累到一定的厚度后,随着污泥密度的增加,向上流动的进水不足以承托污泥后,污泥再通过所述配水部11的底部的孔洞111下沉至所述收集部21,当所述收集部21的污泥积累到一定的厚度后,再开启所述污泥浓度控制板211向好氧生物池排放高浓度的污泥,从而实现污泥倍增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好氧生物池污泥浓度的需要,在好氧生物池中布置多组同时运行。

本实用新型大幅度提高了好氧生物池的污泥浓度,缩短了好氧生物池有效容积及污水停留时间,减少了好氧生物池占地面积。

避免了污泥回流泵对活性污泥絮体的破坏,增加了污泥活性。

通过水体在所述沉淀箱1中自下而上的流动,增加了污水与悬浮污泥层12的接触,强化了悬浮污泥层12及沉淀区的截留作用,提高了污水沉淀的固体负荷及水力负荷。

进一步,还包括穿孔集水槽4,其设于所述沉淀箱1内;

进一步,所述穿孔集水槽4位于所述沉淀区13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穿孔集水槽4的两侧等间距地设有多个穿孔41。

进一步,还包括出水管5,其一端连通于所述穿孔集水槽4,其另一端连通于外部。

进一步,还包括固定架6,其设于所述外层隔离箱2的底部。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