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浮生物载体拦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7258发布日期:2018-07-24 21:33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浮生物载体拦截装置,属于污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MBBR污水处理生物膜工艺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常用的污水处理生物膜工艺,它的主要构成之一是一种微生物可在其上附着生长的悬浮生物载体。在该生物污水处理工艺中,现在一般在MBBR污水处理池的出水口池用铁丝网筛网以阻挡该载体的流出池外;但是对于一般市政污水而言,不能被前面的格栅去除的许多纤维杂质仍较多,尤其是许多长纤维等污物容易挂在铁丝网筛网上,进而堵塞筛网,污水不能再通过筛网流出。

为了改善MBBR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生物池出水筛网的功能,发明该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克服现在MBBR污水处理池的出水口铁丝网筛网不能抗悬浮生物载体冲击的缺陷,提供一种悬浮生物载体拦截装置,可有效防止悬浮生物载体在MBBR生物膜污水处理池出口处的拥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悬浮生物载体拦截装置,包括上圆柱状本体,所述本体的一端头完全敞口,为敞口端,另一端头完全封闭,为封闭端面,本体的立面和封闭端面均匀布满了钻孔。

进一步的,所述钻孔的直径要足够小于悬浮生物载体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立面和封闭端面上所有钻孔的总面积占立面和封闭端面总面积的80%。

进一步的,所述封闭端面焊接在本体立面的端头上。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立面是通过不锈钢钢肋板焊接连接钻孔不锈钢板卷曲成的柱筒而制成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该装置可用于MBBR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对MBBR悬浮载体的拦截,在平滑立体圆柱面上均匀分布合适孔径的钻孔可有效地拦截大于钻孔直径的MBBR悬浮生物载体;在MBBR生物膜污水处理池内的高效流化也连续碰撞冲洗该装置,自动地防止了市政或工业污水中的长纤维等缠绕物堵塞其上的钻孔,有效拦截悬浮生物载体的同时,也充分保证了的MBBR生物膜污水处理池出水畅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本体立面,2、敞口端,3、封闭端面,4、不锈钢钢肋板,5、钻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 1 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包括本体立面 1,该本体立面为高度在 2000mm圆柱形,外圆的直径在1000mm,本体立面 1是由2mm厚的不锈钢板蜷曲而成,本体立面 1的圆状不锈钢板上均匀地布置了孔径20mm的钻孔5,可有效拦截直径25mm的MBBR悬浮生物载体。所述本体立面的一端头完全敞口,为敞口端2;另一端头完全封闭,为封闭端面3,封闭端面也均匀布满了孔径20mm的钻孔5,封闭端面3是被焊接在本体的立面的端头上的,也可有效拦截直径25mm的MBBR悬浮生物载体。所述本体的敞口端2设置在MBBR生物膜污水处理池出水口处,完全封闭出水口。所述本体立面1和封闭端面3上所有钻孔5的总面积占立面和封闭端面总面积的80%。高2000mm的所述本体立面通过不锈钢钢肋板4焊接连接钻孔不锈钢板卷曲成的柱筒而制成的,不锈钢钢肋板4突出的部分应向内伸向本体立面1的中心轴线方向。本体立面1和封闭端面3的外部表面应平滑,所有的钻孔5不留有任何毛刺,应避免损害流动的MBBR悬浮生物载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是:

1)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MBBR生化池的出水口上,敞口端面固定在出水口的池壁上,封闭端面和本体立面伸展到MBBR生化池内,本体立面和水平面平行,本体立面的顶面位于水平面30cm以下。

2)在曝气推动和充氧的作用下,MBBR生化池的活性污泥、污水和MBBR悬浮生物载体进行充分的混合和生化反应,MBBR悬浮生物载体上生长的生物膜也不断脱落和再生,反应后的部分泥水连续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钻孔流到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而MBBR悬浮生物载体被本实用新型截留在MBBR生化池内;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设计,挂靠在本体立面上的长纤维等污物也会被曝气冲起的MBBR悬浮生物载体连续的冲刷掉,不会堵塞悬浮生物载体拦截装置。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