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排污口的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9936发布日期:2018-08-17 20:27阅读:6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河道排污口的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河道污染是我国大部分城市普遍面临的重大环境与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造成城市河道污染的原因主要包括:(1)城市排污管网不健全,导致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便直接排入河道;(2)城市降水形成的地面迳流裹挟大量面源污染物排入河道。因此,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排入河道即污水处理是控制河道污染、改善河道水质的关键。

现有的河道排污口的污水处理装置大体包括清淤、截污、驳岸、曝气等工程措施,以及人工水草、人工浮岛、水体养殖等生态修复措施。由于截污不彻底或根本没有截污措施,污水源源不断地排入河道。尽管生态修复措施能对控制河道水体污染产生一定作用,但这些措施基本上都是治“标”而不治“本”的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河道污染问题。此外,尽管污水处理纳管工程可以比较彻底地解决污水直排河道造成的污染问题,然而目前城市很多区域特别是老城区和城郊结合部的污水治理规划难以落实,污水截流后难寻出路,也就是说,这些区域的污水即使截流后也难以排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因此,将污水在排污口进行就地截留和处理,是在管道截污困难区域实现河道水质改善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河道排污口的污水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道排污口的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有壳体,壳体上一侧设置有进水口,在另一侧设置有是出水口,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有浮板,浮板置于壳体上部,其边缘延伸出壳体外沿;壳体下侧设置有出泥口,出泥口在进水口下侧;壳体内部开有腔体,所述腔体被其中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隔为三个腔室,依次为水泥分离室、第一过滤室和第二过滤室。

所述水泥分离室中部设置有过滤层,水泥分离室在过滤层分隔开的上部填充有填料,同时第一过滤室和第二过滤室均填充有填料。在第一隔板和浮板之间设置有过滤网,在第二隔板和壳体底板之间也设置有过滤网。

所述浮板外壳由PVC材料制成,浮板内部填有泡沫塑料材料,且在浮板上表面植有水生浮游植物。所述过滤层由三层组成,从下至上依次为粗过滤层、细过滤层和除臭层。

本实用新型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壳体由轻质不透水材料制成,轻质不透水材料为土工布、无纺布或塑料,填料为弹性填料、碳纤维填料、硅藻土、沸石、膨润土和陶粒中的一种或多种的轻质多孔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污水处理装置,采用水泥分离,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

能针对单个或数个邻近的排污口,对污水就处理并就地消化,特别适合纳管困难区域的就地污水处理以及初期雨水污水处理。污水处理装置能浮动于排污口附近河道水体之中,无需占用岸边土地,也不影响河道行洪。

采用浮块既可在水面形成污水处理场地的边界,又可在水面形成支持人员可以活动的亲水平台,并且种植的植物具有美观效果,可实现污水处理与河道景观的统一;通过浮块形成具有河道美化功能的亲水平台,可以随时方便地清除污水处理装置中积累的杂质和污泥,并对植物和填料进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浮板;3-进水口;4-出泥口;5-水泥分离室;61-粗过滤层;62-细过滤层;63-除臭层;7-填料;8-过滤网;9-第一隔板;10-第一过滤室;11-第二隔板;12-第二过滤室;13-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河道排污口的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有壳体1,壳体1由轻质不透水材料制成,轻质不透水材料为土工布。壳体1上一侧设置有进水口3,在另一侧设置有是出水口13,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有浮板2,浮板2置于壳体1上部,其边缘延伸出壳体1外沿;壳体1下侧设置有出泥口4,出泥口4在进水口3下侧;壳体1内部开有腔体,所述腔体被其中的第一隔板9和第二隔板11分隔为三个腔室,依次为水泥分离室5、第一过滤室10和第二过滤室12。

所述水泥分离室5中部设置有过滤层,水泥分离室5在过滤层分隔开的上部填充有填料7,同时第一过滤室10和第二过滤室12均填充有填料7,填料7为碳纤维填料。在第一隔板9和浮板2之间设置有过滤网8,在第二隔板11和壳体1底板之间也设置有过滤网8。

所述浮板2外壳由PVC材料制成,浮板2内部填有泡沫塑料材料,且在浮板2上表面植有水生浮游植物。所述过滤层由三层组成,从下至上依次为粗过滤层61、细过滤层62和除臭层6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污水通过进水口3通入水泥分离室5,污泥通过沉淀沉到水泥分离室5底,由出泥口4排出;污水通过过滤层的三层结构实现第一次物理过滤,进入水泥分离室5的上部。再通过第一过滤室10和第二过滤室12中的填料以及两个过滤网的处理,使污水得到充分的净化处理,最终从出水口13排出。

浮板2由PVC材料制成,其内部填充有泡沫塑料材料,其上还植有水生浮游植物,使整个装置漂浮在水面上。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