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除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4190发布日期:2018-08-10 20:15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灰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线缆除灰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线缆的制造工艺中,线缆在涂覆机上涂覆之前需要将线缆表面上的灰尘等杂质去除,保持线缆表层洁净以便于后续涂覆。

现在技术中一般是采用吹气装置沿着线缆对线缆表层的灰尘、水分进行吹扫,但这种吹气装置内部结构相对比较简陋,灰尘去除效果不是很好,体积较大,不易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缆除灰装置,用于提升线缆表面的除灰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缆除灰装置,包括活动式安装在线缆上的罩体,罩体内部具有一个气体导流环槽,罩体前端开设有与所述气体导流环槽连通的进线孔;其中:

所述的气体导流环槽的直径沿靠近进线孔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的气体导流环槽与吹气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罩体内部设置有吹气腔,吹气腔中可拆卸地装配有滑块,所述的滑块前端与吹气腔前端形成所述的气体导流环槽;所述的滑块上沿轴向开设有与所述进线孔同轴的过线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吹气腔包括圆形的固定腔,以及连通在圆形固定腔前端的锥形导流腔,导流腔的小端与所述的进线孔连接;其中,所述的导流腔穿出罩体的后端。

进一步地,所述的罩体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导流腔连通的进气孔,所述的吹气装置连接在进气孔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滑块包括圆柱形的固定块以及位于固定块前端的锥形导流块。

进一步地,所述的滑块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的吹气腔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的滑块的后端设置有底座,滑块上可拆卸地装配有螺母。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滑块和罩体配合,形成了气体导流环槽,通过导流环槽将气体进行汇聚后,吹向线缆表面,从而有效地增强了气流强度,提升了除灰效果;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体积小,底座与螺母配合形成卡槽,便于在机器设备上安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轴向剖视示意图;

图2为罩体的轴向剖视示意图;

图3为滑块的轴向剖视示意图;

图中标号代表:1—滑块,2—罩体,3—过线孔,4—进线孔,5—进气孔,6 —吹气腔,7—底座,8—螺母,9—外螺纹,10—内螺纹,11—导流块,12—固定块,13—导流腔,13-1—气体导流环槽,14—固定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缆除灰装置,包括活动式安装在线缆上的罩体2,罩体2内部具有一个气体导流环槽13-1,罩体2前端开设有与所述气体导流环槽13-1连通的进线孔4;其中:

所述的气体导流环槽13-1的直径沿靠近进线孔4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的气体导流环槽13-1与吹气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罩体2装配在线缆上,所述的活动式安装是指,在使用时可使线缆相对于罩体2移动,也可以使本装置沿着线缆移动。在罩体2的内部设置有一个气体导流环槽13-1,所述的气体导流环槽13-1的直径是渐变的,具体地,其直径沿靠近进线孔4的方向逐渐减小;吹气装置,例如风机通过进气管将气体吹入到所述的气体导流环槽13-1中,在气体顺着所述气体导流环槽13-1移动的过程中,由于气体导流环槽13-1内径逐渐减小,因此使得气流强度在靠近进线孔4的方向上逐渐增大,最终气体从进线孔4吹出到线缆表面上,在强力的气流作用下,实现对线缆表面的除灰。所述的进线孔4具有两个作用,其一是使线缆穿过进线孔4,继而穿过罩体2;其二是罩体2内的气流从进线孔4吹出到线缆上。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简单精巧,在线缆沿罩体2移动的过程中,可对线缆表面有效除灰。

可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的罩体1内部设置有吹气腔6,吹气腔6中可拆卸地装配有滑块1,所述的滑块1前端与吹气腔6前端形成所述的气体导流环槽 13-1;所述的滑块1上沿轴向开设有与所述进线孔4同轴的过线孔3。所述的吹气腔6是自罩体2后端开设的、延伸向罩体1前端的腔体,所述的滑块1是一个实心块体,当滑块1装配在罩体2内的吹气腔6中以后,由于滑块1的前端填充了吹气腔6前端的部分空间,故而在滑块1前端外壁与吹气腔6前端内壁之间形成所述的气体导流环槽13-1。在实际使用时,通过调节滑块1在吹气腔6中的位置,可以改变所述气体导流环槽13-1的大小,从而影响从进线孔4中吹出的气流强度大小;滑块1上的过线孔3至自前端至后端的通孔,线缆依次穿过进线孔4、过线孔3,相当于将本装置套在了线缆上。

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吹气腔6包括圆形的固定腔14,以及连通在圆形固定腔14前端的锥形导流腔13,导流腔13的小端(即直径较小的一端)与所述的进线孔4连接;其中,所述的导流腔13穿出罩体2的后端;所述的滑块1包括圆柱形的固定块12以及位于固定块12前端的锥形导流块11。

滑块1的整体形状与所述的吹气腔6的形状相适配,前端均为锥形结构,这样在装配时,使滑块1上的导流块11进入到导流腔13中,但不与导流腔13最前端接触,使得导流腔13与导流块11之间形成所述的气体导流环槽13-1;气体导流环槽13-1在轴向上的形状亦为锥形,这样气体在所述气体导流环槽13-1 后端至前端流动方向上,气流强度会逐渐增大。优选地,所述的锥形可以为圆锥形、棱锥形或其他形锥形。

优选地,所述的罩体2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导流腔13连通的进气孔5,所述的吹气装置连接在进气孔5上;吹气装置可以有多种选择,例如空压机、风机等,通过吹气管连接进气孔5。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滑块1上设置有外螺纹9,所述的吹气腔6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9配合的内螺纹10,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来方便地实现滑块1与罩体2的装配,同时也能调节滑块1与罩体1的轴向相对位置。

本装置在使用时,可将本装置固定在生产线上合适的位置,例如安装在涂覆机一侧的支架上,使线缆穿过进线孔4、过线孔3,并牵引线缆,即可在线缆移动过程中对线缆表面进行除灰;除灰后的线缆进入到涂覆机后,进行表面的涂覆。

可选地,所述的滑块1的后端设置有底座7,滑块1上可拆卸地装配有螺母 8,螺母8与底座7之间形成卡槽,利用该卡槽可方便地将本装置安装在所述的支架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