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田含油污泥回收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2355发布日期:2018-09-05 00:58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行业的固体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对含油污泥的环保处理和回收利用。



背景技术:

含油污泥是一种富含矿物油的固体废物,主要来自石油勘探开发业和石油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油泥、油砂,具有产生量大、含油量高、重质油组分高、综合利用方式少、处理难度大等特点,它的存在对周围的环境质量产生着不良的影响,是目前固体废物处理中一个比较大的难题。作为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的“伴生品”,含油污泥主要来自中转站、联合站、污水处理站的油罐、沉降罐、污水罐、隔油池的底泥、含油污水处理设施、轻烃加工厂、天然气净化装置等,其产生量为原油产量的0.5%~1%。特别是我国许多大型油田已进入开发后期,含油污泥和油砂的产生量还要大于这个数据,按照我国目前原油产量估算(1.6×108t/a),每年将有近百万吨的油泥、油砂产生。据有关部门统计,仅大庆、胜利、辽河三大油田每年产出的含油污泥就达200万吨以上。由于环保部门禁止外排,致使含油污泥在水罐中长期积存,严重影响了油田生产的正常运行。

目前,我国含油污泥多采取焚烧处理,但焚烧带来的二次污染,如二噁英等问题引起了人们对焚烧方式的争议。二噁英环境毒性大,不易降解,对居民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田含油污泥回收处理系统,该系统通过对含油污泥的绝氧热解,从根本上解决了二噁英的生成问题。

一种油田含油污泥回收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加热螺旋预破乳装置、高干振动筛、脱稳破乳沉降罐、水处置装置、离心机、旋流分离器、旋转床热解系统和油气分离净化器;

含油污泥中的上层和下层油泥通过管路接入加热螺旋预破乳装置,加热螺旋预破乳装置顺序连通高干振动筛和脱稳破乳沉降罐,脱稳破乳沉降罐沉降出的上清液和底泥分别进入水处置装置和离心机,底泥经离心机脱水后进入旋转床热解系统,热解出的油气进入油气分离净化器,辐射管烟气达标排放,热解碳残渣回存储再利用;油气分离净化器分离出的热解油、热解水和热解气分别进入储油罐、水处置装置和旋转床热解系统;含油污泥的中层含油水通过管路接入水处置装置,水处置装置沉降的底泥排入离心机中,水处置装置过滤出的污水接入旋流分离器,旋流分离器将分离出的油接入储油罐中,分离后的污水进入储水罐后去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其中部分污水接入加热螺旋预破乳装置。

进一步地,利用加药装置向所述脱稳破乳沉降罐中加入破乳和絮凝药剂实现污泥和水的初步分离。

进一步地,利用加药装置向所述水处置装置中加入药剂对含油污水进行预处理。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脱水后的底泥采用旋转床热解系统进行热解,热解过程为绝氧热解,因此能够杜绝二噁英的生成,达到环保处理的要求;同时热解后能够产生热解油气,热解油气可回收利用,有效降低了含油污泥的处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田含油污泥回收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加热螺旋预破乳装置、高干振动筛、脱稳破乳沉降罐、加药装置、水处置装置、离心机、旋流分离器、旋转床热解系统、油气分离净化器、储油罐和储水罐;

含油污泥在污泥池中分为三层,上层和底层为油泥层,中间为含油污水层。污泥池上层和下层油泥输送到加热螺旋预破乳装置进行初步处理后进入高干振动筛清除杂物和大颗粒等杂质;而后污泥进入脱稳破乳沉降罐,利用加药装置向脱稳破乳沉降罐内添加破乳和絮凝药剂实现污泥和水的初步分离。分层后的底泥输送到压滤机或离心机内进行脱水处理,上清液进入水处理装置;脱水后的底泥进入旋转床热解系统进行热解,将助燃空气引入旋转床热解系统提供高温热量,热解后的残渣存储后再利用,旋转床热解系统辐射管烟气到达国家排放标准直接排放。热解产生的热解油气进入油气分离净化器,其中热解油进入储油罐作为回收可利用的原油。热解气作为回用气返回旋转床热解系统用于热解能源消耗。净化设备产生的热解水统一进入水处置装置。污泥池中层含油污水输送到水处置装置,通过加药装置加入药剂(絮凝,助凝,PH调节),在含油污水进行气浮、沉降、过滤的过程中对其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旋流分离器高效分离油和水,油送入储油罐作为回收原油重新利用。分离后的污水进入储水罐后去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部分污水接入加热螺旋预破乳装置进行循环利用。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