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催化联合光电催化处理生物难降解废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2206发布日期:2018-09-05 00:57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化学氧化法处理污水技术和光电催化处理污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催化联合光电催化处理生物难降解废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印染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有机废水排放导致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合成的越来越复杂的有机物,其中生物难降解的有机物占了很大的比例。这类污染物包括:活性染料、染料中间体、多环芳烃、杂环类化合物、卤代烃等。其特点是:成分复杂、毒性大、化学需氧量高,传统生物处理工艺无法彻底降解。环境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国家在此加大环保力度,尤其是针对难生物降解的“三致”有机废水。国内外广大的水处理领域科研工作者一直在积极寻找高效的水处理技术,如何有效的治理这类污染物已经是水处理领域的热点和难题。

早在20世纪40年代国外就有学者提出利用电化学法处理废水,发展至今形成了以DSA阳极为核心的电催化氧化法(AEOP)被称为“环境友好”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在电场作用下,有机物在阳极材料表面直接发生氧化反应或者被阳极产生的活性物种羟基自由基氧化,最终将有机污染物矿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羟基自由基是一种活性极高的粒子,能够无选择的氧化各种有机物并使之矿化,因此是未来将有广阔的前景高级氧化工艺之一。

另外在光催化领域,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钛具有良好的抗光腐蚀性和光催化活性,而且化学性质稳定,价格低廉,无毒无害,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光催化材料。其催化机理是由于二氧化钛半导体内部能带的不连续,存在充满电子的最高层价带和未充满电子的最底层导带,在两者这间有一个间隙为禁带。当半导体接受到大于或等于禁带宽度的光子的能量时,位于价带的电子就会吸收能量变为激发态电子跃迁到导带,这样在价带就形成了空穴,在导带就有自由电子。在半导体内部就形成了空穴-电子对。在电场的作用在空穴转移到半导体表面与吸附在表面的水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性极强的羟基自由基,羟基自由基与其他有机物反应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长期以来,传统的水处理方法主要以生物法为主,由于废水水质成分越来越复杂,导致微生物大面积死亡,对于生物难降解废水继续一种高效的处理方法。光催化技术难以实际应用的原因是废水色度、浊度对紫外线的吸收和紫外线本身随距离的衰减导致光催化剂能有效利用的光源能量大大降低,进而处理效率低下。另外传统悬浮于溶液体系中的光催化剂难以回收重复利用,且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几率高。采用电化学辅助光催化而产生的新型光电催化技术,通过施加一定的偏电压,使得半导体内部的光生电子迁移到外电路,抑制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同时采用多孔金属载体负载催化剂,解决的光催化剂粉末难以回收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催化联合光电催化处理生物难降解废水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包括与待处理废水相连的废水调节池,调节池废水通过管道与一组电催化氧化装置或多组串联的电催化氧化装置相连,经电催化后的废水通过管道与一组光电催化装置或多组串联的光电催化装置相连,经光电催化后的净水经管道排入出水储备池。

所述的电催化氧化装置采用圆筒形的壳体,在壳体内自圆心依次向外分布着环状的阴极、阳极和阴极,所述的阴极采用网孔钛阴极或网孔不锈钢阴极,阳极采用DSA阳极二氧化铅、二氧化钌、二氧化钽或钛镀铂金阳极。

所述的电催化氧化装置底部设置曝气装置。

所述的光电催化装置采用圆筒形的耐腐蚀壳体,从圆心依次向外布置有带石英管套的紫外灯、环状阳极和环状阴极,其中环状阳极采用多孔钛为基体,表面负载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环状阴极采用网状环形钛阴极或不锈钢阴极。

所述的废水调节池与电催化氧化装置相连接的管道上还设置有耐腐蚀磁力泵和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过程如下:

1)生物难降解有机废水进入废水调节池进行水质调节,并停留5~10min;

2)废水调节池出水由耐腐蚀磁力泵引入到电催化氧化装置,并通过阀门调节进水流速,控制废水在电催化氧化装置内的停留时间在30~60min;

3)电催化氧化装置处理后的废水引入光电催化装置并停留时间30~60min后得到的净水进入储备池。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催化氧化法对生化出水的浓水进行预处理,达到脱色除悬浮物的目的,进一步采用光电催化技术深度处理生物难降解有机废水。实现废水的稳定处理达标或回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催化氧化装置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光电催化装置的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与待处理废水相连的废水调节池1,废水调节池1通过管道及安装在管道上的耐腐蚀磁力泵2和阀门3与一组电催化氧化装置4或多组串联的电催化氧化装置4相连,经电催化后的废水通过管道与一组光电催化装置5或多组串联的光电催化装置5相连,经光电催化后的净水经管道排入出水储备池6。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的电催化氧化装置4采用圆筒形的壳体9,电催化氧化装置4底部设置曝气装置,在壳体9内自圆心依次向外分布着环状的阴极7、阳极8和阴极7-1,所述的阴极采用网孔钛阴极或网孔不锈钢阴极,阳极采用DSA阳极二氧化铅、二氧化钌、二氧化钽或钛镀铂金阳极。

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的光电催化装置5采用圆筒形的耐腐蚀壳体13,从圆心依次向外布置有带石英管套的紫外灯10、环状阳极11和环状阴极12,其中环状阳极11采用多孔钛为基体,表面负载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环状阴极12采用网状环形钛阴极或不锈钢阴极。

本实用新型的对废水处理的过程如下:

1)生物难降解有机废水进入废水调节池1进行水质调节,并停留5~10min;

2)废水调节池1出水由耐腐蚀磁力泵2引入到电催化氧化装置4,并通过阀门3调节进水流速,控制废水在电催化氧化装置内的停留时间在30~60min;

3)电催化氧化装置4处理后的废水引入光电催化装置5并停留时间30~60min后得到的净水进入储备池6。

本实用新型的废水经废水调节池1后由耐腐蚀磁力泵3从电催化氧化装置4的底部打入,通过阀门3控制流速改变废水停留时间,电催化氧化装置4底部设置曝气装置,消除反应系统中的浓差极化,出水直接进入光电催化装置5。光电催化装置5的电极结构均为环形网状结构,有利于废水在电极间流动,水从上一级电催化氧化系统引出,直接从光电催化系统底部进入,再由出口流出进入储备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