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蚕蛹中提取不饱和脂肪酸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62207发布日期:2018-09-05 00:57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不饱和脂肪酸的提取领域,具体是一种从蚕蛹中提取不饱和脂肪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中药大辞典》中有如下记载:蚕蛹油可治小儿疳热、消瘦、消渴;蚕蛹油富含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及n-3和n-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目前,对蚕蛹油的开发研究,更多的是侧重降低血浆,胆固醇,改善肝脏功能的作用,增加体内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生成,并且具有调整血脂、抗氧化作用;同时,蚕蛹当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即关注点放在了降脂方面和营养保健当中。

目前蚕蛹油提取的方法主要有溶剂浸出法和溶剂压榨法,然而这些方法都存在有一定的缺陷。蚕蛹是高蛋白、高油脂物质,粗纤维含量低,质地比较软,所以溶剂压榨提取油脂困难较大,同时蚕蛹油得率也很低。溶剂浸出法提取油脂,虽然不受油料质地软硬的影响,油料经适当的预处理后,选用合适的溶剂.,即可浸出油脂,但现在的溶剂浸出法普遍采用二氯甲烷、丙酮等毒性较大的单一溶剂提取蚕蛹油.,这样不仅污染大.,而且产率低,不利于工业化的生产;即使经过改进后的方法,(例鄂旭等利用环己烷-石油醚混合溶剂提取蚕蛹毛油)但对溶剂的需求量大,消耗时间长。

在现有技术中,不饱和脂肪酸在原料中含量一般不是很高,例如dha,epa在鱼油中的含量在15%-30%。不饱和脂肪酸在分离以及纯化过程中,容易受氧、热等作用而发生氧化、聚合、降解、异构化等反应,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同时,作为医药工业和保健食品原料时,必须除去原料中含有的色素和产生臭味的化合物如醛、酮类,产品内也不能残留分离过程中引入的有毒溶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单,可快速从蚕蛹中提取高纯度不饱和脂肪酸的方法。提取得到的不饱和脂肪酸清香自然、无有机溶剂残留、α-亚麻酸含量高,可有效预防及治疗高血脂症和促进肝细胞再生,预防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从蚕蛹中提取不饱和脂肪酸的方法,从粗制油中提取不饱和脂肪酸的步骤为:将粗制油置于超临界co2装置中,进行超临界萃取,采用的夹带剂为含有5~10%乙酸乙酯和0.01~0.02%氧氟沙星的乙醇溶液,收集萃余液,得到成品油。超临界co2萃取法是一种新型的无毒溶剂萃取技术,利用超临界co2流体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利用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差别将其分离,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特别适用于脂溶性、高沸点、热敏性物质的提取。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从蚕蛹中提取得到的不饱和脂肪酸,无腥味臭味、色泽透明亮黄、无有机溶剂残留,α-亚麻酸含量高,对血脂有较好的调节作用,降低大鼠血清中tc及mda含量、升高hdlc/tc比值、降低肝组织中mda含量,并增加人体体内epa和dha合成,具有调整血脂、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可有效预防及治疗高血脂症。具有促进肝细胞再生作用,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作用,通过调整脂质代谢,具有十分显著的预防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超临界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为35~40℃,萃取压力为30~40mpa,萃取时间0.6~1.0h;分离釜ⅰ压力10~12mpa,温度40~45℃;分离釜ⅱ压力5~7mpa,温度15~20℃。上述萃取条件下游离脂肪酸、醛和酮类等杂质在超临界co2流体中的溶解度高,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α-亚麻酸在超临界co2流体中的溶解度极低,当超临界co2流体进入解压釜中,调节到上述解压条件时杂质析出,co2再经过冷凝器冷凝后进入co2储罐中循环使用。

采用的夹带剂为含有5~10%乙酸乙酯和0.01~0.02%氧氟沙星的乙醇溶液。其中,氧氟沙星的组成为80~90%左旋氧氟沙星和10~20%右旋氧氟沙星。上述夹带剂中各成分相互作用,通过化学谛合作用,大大提高游离脂肪酸、醛和酮类等杂质在超临界co2流体中的溶解度对的温度、压力的敏感程度,提高最终得到的不饱和脂肪酸的纯度。在夹带剂乙醇溶液中加入0.01~0.02%氧氟沙星,特别是氧氟沙星的组成为80~90%左旋氧氟沙星和10~20%右旋氧氟沙星,能把提高夹带剂的抑菌性,减缓提取过程中不饱和脂肪酸的腐败速度。上述特定配比的氧氟沙星可缠绕在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处,通过范德华力和氢键作用,将其与超临界co2流体分子隔离开,降低提取的不饱和脂肪酸对氧的敏感程度,提高超临界co2的萃取效率。

粗制油的制备步骤为:

1)液压冷榨:将蚕蛹置于液压榨油装置内,室温下加压至40~60kg/cm2,保压出油,得到初油和油渣;

2)螺旋冷榨:将油渣粉碎,然后将其置于螺旋榨油装置内,挤压得到第二道冷榨油。通过分步冷榨的方式提取蚕蛹油,不仅能保证油品不会轻易被氧化酸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还能避免蚕蛹中的胶质等杂质混入油品中。在简化提取蚕蛹油的加工工艺的同时,保证了提取出的蚕蛹油的品质;

3)粗制油的制备:合并初油和第二道冷榨油,过滤,然后将滤液置于真空条件下,充氮静置5~8天后得到粗制油。利用充氮工艺将蚕蛹油中的水分、氧气和一些易挥发物质排除,降低酸值增长率、过氧化值增长率和蚕蛹油的土腥味,保证得到的蚕蛹油清香自然,无苦涩的味道,可长期储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生产工艺简单,自动化高,可快速从蚕蛹中提取高纯度不饱和脂肪酸。本发明超临界co2萃取采用的夹带剂不仅能大大提高游离脂肪酸、醛和酮类等杂质在超临界co2流体中的溶解度对的温度、压力的敏感程度,提高最终得到的不饱和脂肪酸的纯度,还能降低提取的不饱和脂肪酸对氧的敏感程度,提高超临界co2的萃取效率。提取得到的不饱和脂肪酸清香自然、无有机溶剂残留、α-亚麻酸含量高,可有效预防及治疗高血脂症和促进肝细胞再生,预防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从蚕蛹中提取不饱和脂肪酸的方法,最优选步骤为:

1)液压冷榨:将蚕蛹置于液压榨油装置内,室温下加压至52kg/cm2,保压出油,得到初油和油渣;

2)螺旋冷榨:将油渣粉碎,然后将其置于螺旋榨油装置内,挤压得到第二道冷榨油;

3)粗制油的制备:合并初油和第二道冷榨油,过滤,然后将滤液置于真空条件下,充氮静置6天后得到粗制油;

4)从粗制油中提取不饱和脂肪酸:将粗制油置于超临界co2装置中,进行超临界萃取,采用的夹带剂为含有7%乙酸乙酯和0.01%氧氟沙星的乙醇溶液,收集萃余液,得到成品油。其中,氧氟沙星的组成为90%左旋氧氟沙星和10%右旋氧氟沙星。超临界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为37℃,萃取压力为35mpa,萃取时间0.8h;分离釜ⅰ压力11mpa,温度42℃;分离釜ⅱ压力6mpa,温度16℃。上述萃取条件下游离脂肪酸、醛和酮类等杂质在超临界co2流体中的溶解度高,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α-亚麻酸在超临界co2流体中的溶解度极低,当超临界co2流体进入解压釜中,调节到上述解压条件时杂质析出,co2再经过冷凝器冷凝后进入co2储罐中循环使用。提取得到的不饱和脂肪酸,无腥味臭味、色泽透明亮黄、无有机溶剂残留,α-亚麻酸含量高,对血脂有较好的调节作用,降低大鼠血清中tc及mda含量、升高hdlc/tc比值、降低肝组织中mda含量,并增加人体体内epa和dha合成,具有调整血脂、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可有效预防及治疗高血脂症。具有促进肝细胞再生作用,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作用,通过调整脂质代谢,具有十分显著的预防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实施例2:

从蚕蛹中提取不饱和脂肪酸的方法,具体步骤为:

1)液压冷榨:将蚕蛹置于液压榨油装置内,室温下加压至40kg/cm2,保压出油,得到初油和油渣;

2)螺旋冷榨:将油渣粉碎,然后将其置于螺旋榨油装置内,挤压得到第二道冷榨油;

3)粗制油的制备:合并初油和第二道冷榨油,过滤,然后将滤液置于真空条件下,充氮静置5天后得到粗制油;

4)从粗制油中提取不饱和脂肪酸:将粗制油置于超临界co2装置中,进行超临界萃取,采用的夹带剂为含有5%乙酸乙酯和0.02%氧氟沙星的乙醇溶液,收集萃余液,得到成品油。其中,氧氟沙星的组成为80%左旋氧氟沙星和20%右旋氧氟沙星。超临界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为35℃,萃取压力为40mpa,萃取时间1.0h;分离釜ⅰ压力10mpa,温度40℃;分离釜ⅱ压力5mpa,温度15℃。上述萃取条件下游离脂肪酸、醛和酮类等杂质在超临界co2流体中的溶解度高,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α-亚麻酸在超临界co2流体中的溶解度极低,当超临界co2流体进入解压釜中,调节到上述解压条件时杂质析出,co2再经过冷凝器冷凝后进入co2储罐中循环使用。提取得到的不饱和脂肪酸,无腥味臭味、色泽透明亮黄、无有机溶剂残留,α-亚麻酸含量高,对血脂有较好的调节作用,降低大鼠血清中tc及mda含量、升高hdlc/tc比值、降低肝组织中mda含量,并增加人体体内epa和dha合成,具有调整血脂、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可有效预防及治疗高血脂症。具有促进肝细胞再生作用,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作用,通过调整脂质代谢,具有十分显著的预防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实施例3:

从蚕蛹中提取不饱和脂肪酸的方法,具体步骤为:

1)液压冷榨:将蚕蛹置于液压榨油装置内,室温下加压至60kg/cm2,保压出油,得到初油和油渣;

2)螺旋冷榨:将油渣粉碎,然后将其置于螺旋榨油装置内,挤压得到第二道冷榨油;

3)粗制油的制备:合并初油和第二道冷榨油,过滤,然后将滤液置于真空条件下,充氮静置8天后得到粗制油;

4)从粗制油中提取不饱和脂肪酸:将粗制油置于超临界co2装置中,进行超临界萃取,采用的夹带剂为含有10%乙酸乙酯和0.01%氧氟沙星的乙醇溶液,收集萃余液,得到成品油。其中,氧氟沙星的组成为90%左旋氧氟沙星和10%右旋氧氟沙星。超临界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为40℃,萃取压力为30mpa,萃取时间0.7h;分离釜ⅰ压力12mpa,温度43℃;分离釜ⅱ压力7mpa,温度18℃。上述萃取条件下游离脂肪酸、醛和酮类等杂质在超临界co2流体中的溶解度高,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α-亚麻酸在超临界co2流体中的溶解度极低,当超临界co2流体进入解压釜中,调节到上述解压条件时杂质析出,co2再经过冷凝器冷凝后进入co2储罐中循环使用。提取得到的不饱和脂肪酸,无腥味臭味、色泽透明亮黄、无有机溶剂残留,α-亚麻酸含量高,对血脂有较好的调节作用,降低大鼠血清中tc及mda含量、升高hdlc/tc比值、降低肝组织中mda含量,并增加人体体内epa和dha合成,具有调整血脂、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可有效预防及治疗高血脂症。具有促进肝细胞再生作用,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作用,通过调整脂质代谢,具有十分显著的预防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实施例4:降血脂效果测试

wister雄性小鼠100只,体重18~24g,基础饲料饲养1周,以适应环境,然后按体重随机分成2个处理,灌喂号申请公布号为cn101892119a从蚕蛹油中提取的不饱和脂肪酸制品和本发明实施例1提取的不饱和脂肪酸制品。对照组:[高脂饲料+申请公布号为cn101892119a从蚕蛹油中提取的不饱和脂肪酸制品(1.5g/kg)];试验组:[高脂饲料+本发明实施例1提取的不饱和脂肪酸制品(1.5g/kg)];空白对照组:[高脂饲料+生理盐水]。各组试验小鼠均自由饮水,在自然光照、室温25℃条件下饲养,每日灌胃给药2次,0.6ml/次。高脂饲料:在基础饲料中加入1%胆固醇、0.3%胆酸、10%猪油、4%吐温80制成。

动物血样采集和检测:试验结束前1天所有小鼠禁食24h后摘眼球取血,血液样品5000r/min离心10min,取血清检测tc、tg、ldl-c、hdl-c。

统计方法:试验数据以x±s表示,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用lsd法和s-n-k法。

不饱和脂肪酸制品对小鼠血脂的影响(x±s)

由上表可知,本发明提取的不饱和脂肪酸制品在对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的降低优于现有技术,但进步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但降低总胆固醇的效果要远优于现有技术,具有显著的进步。

本发明的操作步骤中的常规操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进行赘述。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或类似方式替代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