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污水生态环保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52175发布日期:2018-08-24 20:02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生活污水生态环保处理装置,属于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生活污水主要是城市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洗涤剂和污水、垃圾、粪便等,多为无毒的无机盐类,生活污水中含氮、磷、硫多,致病细菌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污水排放越来越严重,现有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污水处理效率低,且每年大量的污水也造成环境污染,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不能进行水资源的二次利用。传统的处理方法是将生活污水集中,进行自然沉积和降解,该方法耗时长且处理设备过于庞大,占用土地面积,而且在生活用水输送中间需要建设大量的管道,浪费资源和劳动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地针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有效改善生活污水排放水质,减少环境污染的生活污水生态环保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生活污水生态环保处理装置,包括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所述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上端连接有顶板,所述左支撑柱右侧上部设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左侧上部连接有进水管,所述顶板上部左侧设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下部连接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下部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形状与过滤腔的形状相匹配,所述过滤板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左支撑柱左侧中间位置设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下部设有第三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和第三液压缸右侧分别连接有第二液压杆和第三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和第三液压杆右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过滤腔内部右侧设有支撑板,所述过滤腔下部连接有有机肥发酵池,所述有机肥发酵池右侧下部连接有有机肥卸料阀,所述右支撑柱左侧上部设有渗滤池,所述渗滤池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水生植物层、细碎石层、中碎石层、粗碎石层、活性炭层和过滤膜层,所述渗滤池左侧设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下部连接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另一端与过滤腔右侧相连接,所述抽水泵上部连接有上水管,所述上水管另一端设置在水生植物层内部左侧位置,所述渗滤池下部连接有若干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下部连接有消毒箱,所述消毒箱下部连接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下部连接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右侧连接有排放管,所述排放管上设有出水龙头,所述右支撑柱右侧中间位置设有投药口,所述投药口下部连接有进药管,所述进药管左端设置在消毒箱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肥发酵池下部设有下料台。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肥发酵池右侧上部设有抽真空泵,所述抽真空泵出口处设有气体导流器,所述气体导流器下方设有燃烧器。

进一步地,所述消毒箱左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右侧连接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侧面设有若干搅拌叶片。

该装置在具体实施时,第一液压缸控制第一液压杆收缩,使过滤板上升到过滤腔上方,第二液压缸控制第二液压杆收缩,第二液压杆带动第一挡板向左移动,第三液压缸控制第三液压杆伸长,第三液压杆带动第二挡板向右移动,使过滤腔下部封闭。污水从进水管进入过滤腔内,第一液压缸控制第一液压杆伸长,第一液压杆带动过滤板向下移动,过滤板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向下压,污水则从过滤板上的通孔流过。过滤板将有机物压到第二挡板上后,再重新上升到原位。此时,第二液压缸控制第二液压杆伸长,第二液压杆带动第一挡板向右移动进行封闭,同时第三液压缸控制第三液压杆收缩,第三液压杆带动第二挡板向左移动,第二挡板上的有机物掉落入下方的有机肥发酵池内。有机物在有机肥发酵池内进行发酵,从而转化成有机肥料。抽真空泵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异味气体向外抽出,并导流至燃烧器的燃烧嘴端部,利用燃烧器对抽取的气体进行燃烧,避免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直接排放至自然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启动抽水泵,将初步过滤后的污水抽入抽水管,污水从上水管进入水生植物层。利用水生植物吸收污水中的可利用营养物质,利用细碎石层、中碎石层和粗碎石层顺次拦截污水中的杂质,从而实现了污水的净化。利用活性炭层吸附污水中的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再利用过滤膜层中的过滤膜将水中杂质截留,水则从膜孔滤过。完成净化后的水从第一出水管进入消毒箱内。将消毒剂投入投药口内,消毒剂从进药管进入消毒箱内和污水混合,从而实现对污水的消毒处理。启动电机,电机轴带动搅拌叶片转动,对污水和消毒剂进行搅拌,使得污水和消毒剂能更充分地反应。完成消毒后的污水从第二出水管进入储水箱内进行储存。需要使用水时,打开出水龙头,储水箱中的水从排放管中流出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生活污水生态环保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左支撑柱;2、右支撑柱;3、顶板;4、过滤腔;5、进水管;6、第一液压缸;7、第一液压杆;8、过滤板;9、第二液压缸;10、第二液压杆;11、第一挡板;12、第三液压缸;13、第三液压杆;14、第二挡板;15、支撑板;16、有机肥发酵池;17、下料台;18、有机肥卸料阀;19、抽真空泵;20、气体导流器;21、燃烧器;22、抽水泵;23、抽水管;24、上水管;25、渗滤池;26、水生植物层;27、细碎石层;28、中碎石层;29、粗碎石层;30、活性炭层;31、过滤膜层;32、第一出水管;33、消毒箱;34、投药口;35、进药管;36、第二出水管;37、储水箱;38、排放管;39、出水龙头;40、电机;41、电机轴;42、搅拌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生活污水生态环保处理装置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生活污水生态环保处理装置,包括左支撑柱1和右支撑柱2,左支撑柱1和右支撑柱2上端连接有顶板3,左支撑柱1右侧上部设有过滤腔4,过滤腔4左侧上部连接有进水管5,顶板3上部左侧设有第一液压缸6,第一液压缸6下部连接有第一液压杆7,第一液压杆7下部连接有过滤板8,过滤板8的形状与过滤腔4的形状相匹配,过滤板8上设有若干通孔,左支撑柱1左侧中间位置设有第二液压缸9,第二液压缸9下部设有第三液压缸12,第二液压缸9和第三液压缸12右侧分别连接有第二液压杆10和第三液压杆13,第二液压杆10和第三液压杆13右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4,过滤腔4内部右侧设有支撑板15,过滤腔4下部连接有有机肥发酵池16,有机肥发酵池16右侧下部连接有有机肥卸料阀18,右支撑柱2左侧上部设有渗滤池25,渗滤池25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水生植物层26、细碎石层27、中碎石层28、粗碎石层29、活性炭层30和过滤膜层31,渗滤池25左侧设有抽水泵22,抽水泵22下部连接有抽水管23,抽水管23另一端与过滤腔4右侧相连接,抽水泵22上部连接有上水管24,上水管24另一端设置在水生植物层26内部左侧位置,渗滤池25下部连接有若干第一出水管32,第一出水管32下部连接有消毒箱33,消毒箱33下部连接有第二出水管36,第二出水管36下部连接有储水箱37,储水箱37右侧连接有排放管38,排放管38上设有出水龙头39,右支撑柱2右侧中间位置设有投药口34,投药口34下部连接有进药管35,进药管35左端设置在消毒箱33内部。进一步地,有机肥发酵池16下部设有下料台17。进一步地,有机肥发酵池16右侧上部设有抽真空泵19,抽真空泵19出口处设有气体导流器20,气体导流器20下方设有燃烧器21。进一步地,消毒箱33左侧设有电机40,电机40右侧连接有电机轴41,电机轴41侧面设有若干搅拌叶片42。

该装置在具体实施时,第一液压缸6控制第一液压杆7收缩,使过滤板8上升到过滤腔4上方,第二液压缸9控制第二液压杆10收缩,第二液压杆10带动第一挡板11向左移动,第三液压缸12控制第三液压杆13伸长,第三液压杆13带动第二挡板14向右移动,使过滤腔4下部封闭。污水从进水管5进入过滤腔4内,第一液压缸6控制第一液压杆7伸长,第一液压杆7带动过滤板8向下移动,过滤板8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向下压,污水则从过滤板8上的通孔流过。过滤板8将有机物压到第二挡板14上后,再重新上升到原位。此时,第二液压缸9控制第二液压杆10伸长,第二液压杆10带动第一挡板11向右移动进行封闭,同时第三液压缸12控制第三液压杆13收缩,第三液压杆13带动第二挡板14向左移动,第二挡板14上的有机物掉落入下方的有机肥发酵池16内。有机物在有机肥发酵池16内进行发酵,从而转化成有机肥料。抽真空泵19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异味气体向外抽出,并导流至燃烧器21的燃烧嘴端部,利用燃烧器21对抽取的气体进行燃烧,避免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直接排放至自然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启动抽水泵22,将初步过滤后的污水抽入抽水管23,污水从上水管24进入水生植物层26。利用水生植物吸收污水中的可利用营养物质,利用细碎石层27、中碎石层28和粗碎石层29顺次拦截污水中的杂质,从而实现了污水的净化。利用活性炭层30吸附污水中的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再利用过滤膜层31中的过滤膜将水中杂质截留,水则从膜孔滤过。完成净化后的水从第一出水管32进入消毒箱33内。将消毒剂投入投药口34内,消毒剂从进药管35进入消毒箱33内和污水混合,从而实现对污水的消毒处理。启动电机40,电机轴41带动搅拌叶片42转动,对污水和消毒剂进行搅拌,使得污水和消毒剂能更充分地反应。完成消毒后的污水从第二出水管36进入储水箱37内进行储存。需要使用水时,打开出水龙头39,储水箱37中的水从排放管38中流出进行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