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农村高效稳定净化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7707发布日期:2018-07-31 20:26阅读:7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新农村污水处理的净化槽。



背景技术:

现在,新农村污水处理净化槽装置已经在中国农村被广泛使用,用于分散型生活污水或者类似生活污水的处理。常规的净化槽按处理规模可分为处理人口5-50人的小型净化槽,处理人口51至几千人的大型净化槽。按制造方法分多为碳钢净化槽、现场施工的钢筋水泥净化槽、玻璃钢净化槽。碳钢净化槽的缺点是安装繁琐、易腐蚀;现场施工的钢筋水泥净化槽的缺点是占地面积大,施工时间长,制造成本高;玻璃钢净化槽的缺点是抗压能力差,产品耗材多,且玻璃钢制造行业为高污染行业。国内新农村污水处理净化槽装置推广应用的问题,如果引进日本产品,投入成本和运行费用高;国内大部分厂家生产的净化槽无统一规范,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而且缺乏净化槽专门技术人员,导致后期维护管理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效稳定,循环脱氮除磷处理,能耗少,槽内设计紧凑,轻量化,采用再生塑料制造的新农村高效稳定净化槽装置。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农村高效稳定净化槽装置,包括卧式壳体、开设于卧式壳体左侧近顶端的流入口、开设于卧式壳体右侧近顶端的放流口、设置于卧式壳体内的主隔板,主隔板将卧式壳体从左往右分成两个腔室,左腔室为厌氧区,右腔室为好氧区,其特征在于左腔室内包括设置于近顶端固液分离槽,其余空间构成污泥储留槽, 固液分离槽包括顶端敞口的槽体、设置于槽体近顶端的一号溢流口、开设于槽体近底端的出泥口,槽体内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将槽体从左往右分隔成固液分离一区、固液分离二区以及固液分离三区,第一、二隔板上开设有使相邻区域连通的二号溢流口、三号溢流口,流入口与固定分离一区连通;所述右腔体内通过第三、四隔板分隔成上中下三个腔室,分别为担体流动室、缓担体流动室、沉淀槽,右腔体近放流口处设置有消毒槽,消毒槽槽体上设置有进水口与沉淀槽近顶端连通,放流口与消毒槽连通,第三隔板近顶端设置有使担体流动室、缓担体流动室连通的四号溢流口,第四隔板底端与卧式壳体间隔设置构成缓担体流动室、沉淀槽之间的过水通道;固液分离三区近顶端设置出水口连通担体流动室,担体流动室与污泥储留槽之间设置有定量气提进水装置,反硝化装置与缓担体流动室内之间设置有可调节气提回流装置,担体流动室与缓担体流动室均设置有好氧曝气装置。

作为优选,固液分离一区内设置有反硝化装置包括置于固液分离一区内的入水槽、与入水槽连通的填料管以及与填料管末端连接的出水管,填料管从固液分离一区穿出伸入污泥储留槽近底端,出水管与填料管垂直设置,出水管管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出水口,填料管内设置有填料。

作为优选,反硝化装置与缓担体流动室之间设置有可调节混合液气提回流装置,可调节混合液气提回流装置包括流量控制阀、伸入缓担体流动室近底端的混合液气提主管,与混合液气提主管连通的回流管,回流管道连通至反硝化装置入水槽,回流管上部管壁开设有观察口。

作为优选,担体流动室和缓担体流动室底部均设置有好氧曝气装置,两个好氧曝气装置曝气量由一个双向控制阀控制。

作为优选,消毒槽包括密封壳体、安装于密封壳体内的消毒片定量投加装置。

作为优选,主隔板材质为玻璃钢。

作为优选,第四隔板的材质为玻璃钢。

作为优选,缓担体流动室与担体流动室之间的第三分隔板为一体化注塑成型。

作为优选,缓担体流动室与担体流动室内设置有担体,缓担体流动室内数量担体大于担体流动室内担体数量。

作为优选,卧式壳体为一体化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一、净化槽采用再生塑料(优选聚丙烯)注塑成型,工作可靠,产品轻量化,制造成本低,相比常规的FRP净化槽更为环保,比起现场施工的钢筋水泥净化槽占地面积大大减少,施工速度大大提升,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

二、净化槽通过可调节气提回流装置,定量气提进水装置,各分隔板的溢流口或过水口,实现了污水循环脱氮除磷,同步实现硝化反硝化过程。

三、操作简单,气提回流装置、气提进水装置使用了流量控制阀,可控制回流流量和进水流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四、净化槽通过双向控制阀,调节曝气区域和曝气量,实现了操作的便捷化、一体化。

五、净化槽使用风机气提回流,气提进水,还保证了好氧曝气功能,节省了能耗。

六、在好氧区内投入部分流动担体,微生物易附着生成,增加了污泥浓度,提高了生化效率。

七、在反硝化装置内投入悬浮填料,进一步提高污泥浓度,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主视图。

图2为实施例1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1左视图。

图4为反硝化装置结构简图。

图5为反硝化装置俯视图。

图6风机与气提装置及曝气区连接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新农村高效稳定净化槽装置,包括卧式壳体1、开设于卧式壳体1左侧近顶端的流入口1.1、开设于卧式壳体1右侧近顶端的放流口1.2、设置于卧式壳体1内的主隔板2,主隔板2将卧式壳体1从左往右分成两个腔室,左腔室3为厌氧区,右腔室4为好氧区,左腔室3内包括设置于近顶端固液分离槽5,其余空间构成污泥储留槽6, 固液分离槽5包括顶端敞口的槽体5.1、设置于槽体5.1近顶端的一号溢流口5.2,开设于槽体5.1近底端的出泥口5.3,槽体5.1内设置有第一隔板3.1、第二隔板3.2将槽体5.1从左往右分隔成固液分离一区7、固液分离二区8以及固液分离三区9,第一、二隔板(3.1、3.2)上开设有使相邻区域连通的二号溢流口3.1.1、三号溢流口3.2.1,流入口1.1与固定分离一区7连通;所述右腔体4内通过第三、四隔板(4.1、4.2)分隔成上中下三个腔室,分别为担体流动室10、缓担体流动室11、沉淀槽12,右腔体4近放流口1.2处设置有消毒槽13,消毒槽13槽体上设置有进水口13.3与沉淀槽12近顶端连通(即消毒槽与沉淀槽的共用壁开设有进水口),放流口1.2与消毒槽13连通,第三隔板4.1近顶端设置有使担体流动室10、缓担体流动室11连通的四号溢流口4.1.1,第四隔板4.2底端与卧式壳体1间隔设置构成缓担体流动室11、沉淀槽12之间的过水通道14;固液分离三区9近顶端设置出水口9.1连通担体流动室10(即两者的共用主隔板2上开设有出水口9.1),担体流动室10与污泥储留槽6之间设置有定量气提进水装置15,定量气提进水装置15包括流量控制阀15.1、伸入污泥储留槽6近底端的混合液气提进水主管15.2,与混合液气提进水主管15.2连通的出水管15.3,出水管15.3连通担体流动室10。

固液分离一区7内设置有反硝化装置16包括置于固液分离一区7内的入水槽16.1、与入水槽16.1连通的填料管16.2以及与填料管16.2末端连接的出水管16.3,填料管16.2从固液分离一区7穿出伸入污泥储留槽6近底端,出水管16.3与填料管16.2垂直设置,出水管16.3管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出水口16.4,填料管16.2内设置有填料16.5。

反硝化装置16与缓担体流动室11之间设置有可调节混合液气提回流装置17,可调节混合液气提回流装置17包括流量控制阀17.1、伸入缓担体流动室11近底端的混合液气提主管17.2,与混合液气提主管17.2连通的回流管17.3,回流管17.3连通至反硝化装置入水槽16.1,回流管17.3上部管壁开设有观察口。

定量气提进水装置15、可调节混合液气提回流装置17的混合液气提主管(15.2、17.2)内均设置有管道连接风机18。

担体流动室10和缓担体流动室11底部均设置有好氧曝气装置,两个好氧曝气装置曝气量由一个双向控制阀控制。好氧曝气装置的曝气管道19连接风机。

消毒槽13包括密封壳体13.1、安装于密封壳体13.1内的消毒片定量投加装置13.2。

上述实施例1中,主隔板2材质可为玻璃钢。第四隔板4.2的材质可为玻璃钢。缓担体流动室11与担体流动室10之间的第三隔板4.1可为一体化注塑成型。缓担体流动室11与担体流动室10内设置有担体,缓担体流动室11内担体数量大于担体流动室10内担体数量。

卧式壳体1可为一体化注塑成型。卧式壳体1顶端左右可各开设有观察人孔。

工作原理:

农村生活污水从入流口先后进入的固液分离槽5,固液分离一区7、固液分离二区8以及固液分离三区9进行固液分离,然后进入担体流动室10曝气处理,当污水液面到达担体流动室10与缓担体流动室11之间第三隔板4.1的过水口时,流入缓担体流动室11进一步曝气处理,实现硝化过程,之后混合液通过可调节气提回流装置17气提至回流管17.3内回流至反硝化装置16,实现反硝化过程,之后流入污泥储留槽6,污泥储留槽6内的污水可通过定量气提进水装置15气提至担体流动室10,当污泥储留槽6内的污水液面到达固液分离槽5一号溢流口,流入固液分离槽5,污水液面到达担体流动室10与污泥储留槽6之间主隔板2的过水口时,流入担体流动室10,实现循环脱氮除磷,在缓担体流动室11底部经处理的污水流入沉淀槽12底部的过水通道中,静止沉淀,当沉淀槽12中的污水液面到达沉淀槽12与消毒槽13槽体上连通的进水口时,流入消毒槽13内,当液面接触消毒滤片片消毒处理后,将处理好的污水通过放流口1.2排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