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炭高效沉淀池的活性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90169发布日期:2018-09-08 01:02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炭高效沉淀池的活性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活性炭是水处理中广泛应用的主要吸附剂,它用烟煤、无烟煤、褐煤、果核或者木屑等多种原材料碳化和活化处理制成的黑色多孔颗粒。它的主要物理特性是孔隙结构及其分布,在活化过程中晶格间生成各种形状和大小的空隙,因而形成巨大的表面积,所以炭水接触面积很大,吸附能力很强。

现代的水处理技术中,高效沉淀池加入活性炭是一种很常见的污水处理技术,因为活性炭的强吸附性,使得高效沉淀池出水水质更优,处理效率更快,但是由于在高效沉淀池处理整过过程时间比较短,活性炭吸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活性炭并没有达到饱和状态,虽然高效沉淀池用了污泥回流,但此方法对于提高活性炭的利用率是有限的,还有大部分的活性炭随着污泥而外排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不仅是一种资源浪费而且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所以对高效沉淀池外排污泥里的活性炭回收利用是相当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炭高效沉淀池的活性炭回收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炭高效沉淀池的活性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上部分的分离区和下部分的收集区;上部分的分离区主要有进水管、集水槽、圆形分水板、V型漏斗、出水管道、出水阀门;下部分的收集区主要设有V 型收集斗、排炭管道和排炭阀门。

所述的分离区的进水管上安装有进水阀门,进水管直接与集水槽相连。

所述的分离区的集水槽下方是V型漏斗,漏斗中间安装有圆形分水板,可以让泥水均匀分布;分离区设置有出水管道。

所述的分离区V型漏斗与收集区直接相连。

所述的收集区设置V型收集斗、排炭管道和排炭阀门。

本实用新型加炭高效沉淀池的活性炭回收装置,装置操作简单,回收时间短,运行成本低,提高了活性炭的利用率,降低了污水处理的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了解。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A-分离区;B-收集区;

1-进水管;2-进水阀门;3-集水槽;4-圆形分水板;5-V型漏斗;6-出水管道;7-出水阀门;8-V型收集斗;9-排炭管道;10-排炭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体进行具体描述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此实用新型主要包括上部分的分离区A和下部分的收集区B;上部分的分离区A主要有进水管1、进水阀门2、集水槽3、圆形分水板4、V型漏斗5、出水管道6、出水阀门7;下部分的收集区B主要设有V型收集斗8、排炭管9和排炭阀门10。

本实施例中,装置的分离区A,打开进水阀门2泥水从进水管1进入到集水槽3,水从集水槽底部流向圆形分水板4,将泥水均匀分布到V型漏斗5,泥水在V型漏斗5里从上往下旋流,能够有效的将泥水和活性炭很好的分离,当水位到达一定位置时泥水从V型漏斗5顶部翻流出来,打开排水阀门7,泥水通过排水管6排出,活性炭从V型漏斗5下端进入到收集区B;装置的收集区B,设有V型收集斗8,由于收集斗是V型结构,直接依靠重力,更容易对活性炭的收集,打开排炭阀门10,活性炭通过排炭管道9排出收集,最终达到活性炭回收。

本实用新型实施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案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均属如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