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滴漏滤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3718发布日期:2018-11-07 20:11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滤芯净水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滴漏滤芯。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冰箱制造洁净冰水的技术过程中,通常应用到滤芯,在滤芯的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更换时滤芯中存留的水经常会流出影响周围环境卫生,且不便于废滤芯的保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防滴漏滤芯,以在更换滤芯的过程中堵住滤芯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防止滤芯中留存的水漏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滴漏滤芯,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延伸出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侧壁开有进水口,所述出水管侧壁开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有斜面背向外壳的楔形堵头,所述楔形堵头与进水管或出水管的管壁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管壁上设有定位柱,所述楔形堵头向进水管或出水管内延伸出套管,所述弹簧套接在定位柱上,套管套接在弹簧上。

进一步的,所述套管端部为弧形,且当堵头进入进水管或出水管时套管端部与管体内壁相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套管的端部设有胶垫。用于保护弹簧,在滤芯使用过程中,水不与弹簧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楔形堵头沿周向外延伸出凸台,所述凸台能与进水管或出水管内壁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内设有滤芯,滤芯中心开有清水腔,所述滤芯和外壳之间设有原水腔,所述清水腔出水管连通,所述原水腔与进水管连通。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滴漏滤芯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采用楔形堵头,方便滤芯安装,采用套管和胶垫配合,实现弹簧在使用中不与水接触,防止生锈污染。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图2为进水管和出水管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壳;2-滤芯;3-楔形堵头;4-弹簧;5-套管;6-定位柱;7-进水管; 8-出水管;11-清水腔;12-原水腔;71-进水口;81-出水口;51-胶垫;31- 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防滴漏滤芯2,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延伸出进水管7和出水管8,所述进水管7侧壁开有进水口71,所述出水管8侧壁开有出水口81,所述进水口71和出水口81处分别设有斜面背向外壳1的楔形堵头3,所述楔形堵头3与进水管7或出水管8的管壁之间设有弹簧4,所述管壁上设有定位柱6,所述楔形堵头3向进水管7或出水管8内延伸出套管5,所述弹簧4套接在定位柱6上,套管5套接在弹簧4上。

所述套管5端部为弧形,且当堵头进入进水管7或出水管8时套管5端部与管体内壁相抵接。

所述套管5的端部设有胶垫51。用于保护弹簧4,在滤芯2使用过程中,水不与弹簧4接触。

所述楔形堵头3沿周向外延伸出凸台31,所述凸台31能与进水管7或出水管8内壁抵接。

所述外壳内设有滤芯2,滤芯2中心开有清水腔11,所述滤芯2和外壳之间设有原水腔12,所述清水腔11出水管8连通,所述原水腔12与进水管 7连通。

在使用时,将进、出水管插入相应管道内,楔形堵头进入进、出水管内打开进、出水口,使滤芯进入工作状态,当要更换滤芯时,拔出进、出水管,楔形堵头在弹簧作用下被顶出,堵住进、出水口,所述进、出水管所插入的管道内设有与楔形堵头配合的槽体,且槽体的截面为梯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