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水力供电的曝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4303发布日期:2019-03-15 20:20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道水力供电的曝气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河道水力供电的曝气机,属于曝气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河道水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为水中溶氧量大幅降低,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修筑跌水、水车、瀑布以及喷泉等设施,通过增强河流水体的交换能力与流动性,增加水体溶氧量。

修筑跌水不利于河道的通航及行洪,水车、喷泉、微孔等设施需要消耗外在的电能。故需对供电方式进行改进,而国家鼓励风力、水力、太阳能清洁能源,而风能和太阳能均具有不确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河道水力供电的曝气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河道水力供电的曝气机,其包括水力供电装置、储电装置和曝气风机,所述水利供电装置与储电装置电连接,所述储电装置与曝气风机电连接。曝气风机输出的压缩空气通过曝气管路使河道下层水体充分接触空气增加氧气,上下层水体交换形成水体微循环,并兼具景观作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水力供电装置包括水轮机、转轴和水轮发电机,所述转轴连接于水轮机和水轮发电机之间。水轮机通过轴承与水力发电机的转轴连接,水轮机置于河道跌水下侧,在水流推动下转动获得机械能,推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储电装置包括蓄电池、整流器和逆变器,所述水力供电装置、整流器、蓄电池、逆变器和曝气风机串联形成回路。整流器将发电机发出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储存在蓄电池中,逆变器将蓄电池中的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为曝气机提供稳定的电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曝气风机外还连通有曝气管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曝气管路为微孔纳米增氧管。

作为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与曝气风机电连接或通讯连接。监测装置还连接有伸入水中的探头,通过探头可实时监测水中溶解氧含量,当溶解氧高于2mg/L时控制曝气机停止工作。

作为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于储电装置、曝气风机和监测装置的底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浮动台、两个套筒桩和两个固定桩,两个所述固定桩均固设于水中,每个所述套筒桩分别活动套设于一个固定桩的外侧,所述浮动台架设于两个套筒桩之间。储电装置、曝气风机和监测装置固设于浮动台的表面,浮动台通过套筒桩随水位变化但不会被冲走。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曝气风机可选择压力高、风量大、噪音低、无污染寿命长的漩涡风机,功率100~300W,曝气管路包括曝气主管和曝气支管,曝气主管选用内径6~9.8mm网纹增氧专用通气管,曝气支管选用内径4~8mm微孔纳米增氧管,曝气主管从鼓风机接出至河道底部,沿水流方向连接曝气支管;水轮机可选择过流量大、抗汽蚀性能好、运行稳定、使用寿命长的轴流式水轮机;水轮发电机为立式,功率为100~300W;整流器应选择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器件,逆变器应选择输出电压不平衡度小、额定输出频率偏差小、噪声小的器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选择水力供电方式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对曝气风机提供动力,通过曝气管路使河道下层水体充分接触空气,以增加水中的溶氧量,抑制水体中的厌氧菌繁殖,防止水体变黑、发臭,提高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并使上下层水体交换形成水体微循环,改善水质,恢复生态平衡。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1、水轮机;2、水轮发电机;3、转轴;4、整流器;5、蓄电池;6、逆变器;7、曝气风机;8、曝气管路;9、智能监测系统;10、固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河道水力供电的曝气机,其包括水力供电装置、储电装置和曝气风机,所述水利供电装置与储电装置电连接,所述储电装置与曝气风机电连接。

水力供电装置包括水轮机1、转轴3和水轮发电机2,转轴3连接于水轮机1和水轮发电机2之间。

储电装置包括蓄电池5、整流器4和逆变器6,水力供电装置、整流器4、蓄电池5、逆变器6和曝气风机7串联形成回路。

曝气风机7外还连通有曝气管路8。

曝气管路8为微孔纳米增氧管。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智能监测装置9,智能监测装置9与曝气风机7电连接或通讯连接。智能监测装置还连接有伸入水中的探头,以便于采集水体的数据。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固定装置10,固定装置10设置于储电装置、曝气风机7和智能监测装置9的底部。

固定装置包括浮动台、两个套筒桩和两个固定桩,两个所述固定桩均固设于水中,每个所述套筒桩分别活动套设于一个固定桩的外侧,所述浮动台架设于两个套筒桩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水轮机在水流的推动下运动,通过转轴带动发电机运转发电,发电机发出的电能通过整流器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储存于蓄电池内,蓄电池内的电能再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为曝气风机供电,曝气风机输出的压缩空气通过曝气管路输送至水体,增加水中的溶氧量,同时,智能监测装置实时监测水溶的溶氧量,当溶氧量高于2mg/L时,给曝气风机发出指令,曝气风机停止曝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选择水力供电方式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对曝气风机提供动力,通过曝气管路使河道下层水体充分接触空气,以增加水中的溶氧量,并使上下层水体交换形成水体微循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