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纤维膜以及发光微生物培养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4299发布日期:2019-03-15 20:20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棉纤维膜以及发光微生物培养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纤维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棉纤维膜以及发光微生物培养膜。



背景技术:

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和治理是水污染处理中最为复杂和难解决的问题。目前,针对富营养化水体污染的治理,大多采用疏浚、曝气,注水冲稀等物理法;投入包括絮凝剂,化学药剂等的化学法以及投加微生物等的生物法。但物理法涉及工程实施强度大、设备转运费用巨额,治理成本高,化学法和微生物法均有可能对原水生态系环境造成影响,存在治理时间长,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急需合理有效的新技术来支持和提升治理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棉纤维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吸附能力不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棉纤维膜,所述的棉纤维膜由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棉纤维层依次叠加压制而成,相邻的两层棉纤维层之间通过连接棉纤维连接,所述棉纤维层包括相互成交错分布的第一方向棉纤维和第二方向棉纤维,所述的棉纤维膜中位于顶层和底层的棉纤维层的密度为所述的棉纤维膜中位于中间层的棉纤维层密度的1.5-2.5倍,所述的棉纤维膜中位于顶层和底层的棉纤维层的孔径为所述的棉纤维膜中位于中间层的棉纤维层孔径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作为优选,所述的棉纤维层为由至少一层的所述第一方向棉纤维和至少一层的所述第二方向棉纤维压制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棉纤维层中所述第二方向棉纤维的重量占比为所述第一方向棉纤维的重量占比的1.5-3倍。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方向棉纤维和第二方向棉纤维之间所形成的夹角为70°-110°,所述棉纤维层的孔径为1-10μm。

作为优选,所述棉纤维层重量为2-20g/m2

棉纤维膜由于其多层化结构,且每层棉纤维层都具有相互成交错分布的第一方向棉纤维和第二方向棉纤维以及棉纤维的特性,具有吸附的能力且不易堵塞。其中第一方向棉纤维和第二方向棉纤维均匀的分布在棉纤维膜上,并构成均匀分布的间隙。使得棉纤维膜可以作为微生物附着担体供微生物附着并健康成长。同时由于其较强的吸附的能力,可以使其吸附有足够分量的营养液,以供微生物更为健康的成长。另外当其放置于水中时,还可以吸附污浊物。

棉纤维膜由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棉纤维层依次叠加压制而成,相邻的两层棉纤维层之间通过连接棉纤维连接,使得本棉纤维膜在竖直方向具有间隙,增加了本棉纤维膜的弹性以及吸附的能力。故可利用本棉纤维膜吸附的能力以及可作为微生物附着担体的能力,将本棉纤维膜应用于水质处理中,具有成本低廉,治理时间短,实施设备小,便于转运,便于实施,且效果明显,且对原水生态系环境不会造成不良影响的优点。另外,棉纤维膜由六层的棉纤维层依次叠加压制而成的吸附效果最好。

棉纤维膜中位于顶层和底层的棉纤维层的密度为棉纤维膜中位于中间层的棉纤维层密度的1.5-2.5倍,棉纤维膜中位于顶层和底层的棉纤维层的孔径为棉纤维膜中位于中间层的棉纤维层孔径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使得棉纤维膜中位于顶层和底层的棉纤维层相较于棉纤维膜中位于中间层的棉纤维层的其缝隙分布更为严密,具有更强的光滑度,使棉纤维膜表面粗糙度降低,从而获得更为光亮、平整的上下表面,并使得棉纤维膜的结构构造为“外紧内松”的结构,使其可以容纳更多的污浊物或者营养液,但所吸附的物质在正常状态下不容易脱出,具有更强的吸附的能力。但是当棉纤维膜中位于顶层和底层的棉纤维层的密度大于棉纤维膜中位于中间层的棉纤维层密度的2.5倍时,会造成棉纤维膜中位于顶层和底层的棉纤维层过厚,其缝隙变小,使得污浊物不容易通过,降低其吸附的能力;而当棉纤维膜中位于顶层和底层的棉纤维层的密度小于棉纤维膜中位于中间层的棉纤维层密度的1.5倍时,会造成棉纤维膜中位于顶层和底层的棉纤维层过薄,其缝隙变大,使其所吸附的污浊物在正常状态下容易从表面脱出,降低了其吸附的能力,效果不好。

棉纤维层为由至少一层的第一方向棉纤维和至少一层的第二方向棉纤维压制而成,避免了单一的棉纤维层过于单薄造成其容易扯坏,从而增加了由该棉纤维层组成的棉纤维膜的韧性。

其中,棉纤维层为第一方向棉纤维的层数小于第二方向棉纤维的层数,由于第二方向棉纤维相较于第一方向棉纤维占比较多,使得在棉纤维层第一方向拉伸时相较于第二方向拉伸易产生形变,甚至扯坏,即棉纤维层所能承受的第一方向拉伸力小于棉纤维层所能承受的第二方向拉伸力。再者第一方向棉纤维的层数小于第二方向棉纤维的层数,使得第一方向棉纤维与第二方向棉纤维所构成的间隙较大,从而使其吸附时,不易堵塞,即吸附能力大幅度增强,同时在吸附完成后,可以洗净,在重复循环使用,降低了使用成本。

另外,在棉纤维层压制之前,第一方向棉纤维和第二方向棉纤维可以先浸泡在水或者溶液里。该溶液可以是胶水溶液,或者碱性溶液。

棉纤维层中第二方向棉纤维的重量占比为第一方向棉纤维重量占比的1.5-3倍,即棉纤维层压制时第一方向棉纤维的层数小于第二方向棉纤维的层数,由于第二方向棉纤维相较于第一方向棉纤维占比较多,使得在棉纤维层第一方向拉伸时相较于第二方向拉伸易产生形变,甚至扯坏,即棉纤维层所能承受的第一方向拉伸力小于棉纤维层所能承受的第二方向拉伸力。再者第一方向棉纤维的层数小于第二方向棉纤维的层数,使得第一方向棉纤维与第二方向棉纤维所构成的间隙较大,从而使其吸附时,不易堵塞,即吸附能力大幅度增强,同时在吸附完成后,可以洗净,在重复循环使用,降低了使用成本。而棉纤维层为由一层的第一方向棉纤维和两层的第二方向棉纤维压制而成效果最好,厚薄适中,既具有较好透明度即透气性,也具有较强的吸附的能力,且不易堵塞。可以使微生物具有最舒适的生存环境。

第一方向棉纤维和第二方向棉纤维所形成的夹角为70°-110°,棉纤维层的孔径为1-10μm。棉纤维层重量为2-20g/m2。则所形成棉纤维膜各方面的性能最优,例如在棉纤维膜的伸缩性方面,棉纤维膜受湿后的平均伸长小于或者等于0.75%,而棉纤维膜干燥后的平均收缩小于或者等于1.00%;在棉纤维膜的平均纵横撕裂指数方面,棉纤维膜的平均纵横撕裂指数大于或者等于8.0mN·m/g;在棉纤维膜的平均纵横湿强度方面,棉纤维膜的平均纵横湿强度大于或者等于320mN;在棉纤维膜的平均紧度方面,棉纤维膜平均紧度为0.35g/cm左右;在棉纤维膜的平均纵横裂断长方面,棉纤维膜的平均纵横裂断长大于或者等于1.70km。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发光微生物培养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治理时间长,成本高且效果不明显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发光微生物培养膜,包括上述的棉纤维膜,所述的棉纤维膜上设有led灯带,所述的led灯带上电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供电源、控制开关以及功率放大器,所述led灯带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棉纤维层上。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包括尼龙扎带、粘合剂或者用于缝制的尼龙线。

作为优选,所述的led灯带与驱动装置之间以串联方式电性连接,所述的led灯带至少设有两个,且各led灯带以串联方式或者并联方式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两条相邻的所述led灯带构成一组led灯带,所述一组led灯带中的两条led灯带之间的距离小于相邻的两组led灯带之间的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led灯带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棉质纤维的方向成同向设置。

棉纤维膜可以作为微生物附着担体供微生物附着并健康成长。其中,led灯带的设置,可以激发微生物的活性,同时在棉纤维膜的作用下,土著微生物会大量增值,为棉纤维膜中的微生物提供了充足的光照,促进生物膜中的微生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新的氧气,增加了底层水的溶解氧,以提升污水处理效率。当将驱动装置设于水面岸边时,而棉纤维膜设于水底时,由于LED灯带的连接距离较长,功率放大器的设置,有助于控制LED灯带。将LED灯带作为发光件,电灯泡与通路被彻底包覆正在柔性塑胶中,绝缘、防水功能好,运用保险,不易决裂、运用寿数长,成本低,而且易于控制。另外,LED灯带可以直接发出红、黄、蓝、绿、青、橙、紫、白色的光,可以更好地模拟出适合微生物光合作用的良好环境,从而促进微生物的光合作用,以提升污水处理效率。

连接件为尼龙扎带、粘合剂或者用于缝制的尼龙线,其连接方式可靠,便于实施,且方便拆卸。其中连接件为尼龙扎带,由于尼龙扎带的自锁性质,可以与尼龙扎带机配合使用,实施起来最为方便,同时尼龙扎带的活扣可退,便于拆卸,便于led灯带的更换和维修。粘合剂包括但不限于防水胶。

两条相邻的led灯带构成一组led灯带,一组led灯带中的两条led灯带之间的距离小于相邻的两组led灯带之间的距离,发光部和不发光部交替设置,不仅可以避免产生过强的光照,导致生物膜在强光作用下剥离,而且有氧部和无氧部交替设置,容易发生反硝化反应即脱氮作用,污泥净化能力出色,水质改善效果好。

led灯带可以沿着棉纤维膜的长度方向设置,即棉纤维膜的第二方向棉纤维方向。在实际使用时,可将将棉纤维膜绕自身一端部形成的卷筒投入水中,再因棉纤维膜上的led灯带而回复原形,平铺于水底的底泥上,并将驱动装置设于水面岸边时。由于水底的底泥表层为絮状物,棉纤维膜设于其上,且led灯带为朝向河底设置,使得微生物所产生的氧气充斥于水底的底泥表层和棉纤维膜,促进微生物和藻类生长,从而可以改善湖泊底层、河道底层、海湾底层水质。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较之原有技术,具有治理成本低,治理时间短,实施设备小,便于转运,便于实施,且效果明显,且对原水生态系环境不会造成不良影响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两层的棉纤维膜的爆炸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层的棉纤维膜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棉纤维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向棉纤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棉纤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led灯带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绕自身一端部形成的卷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棉纤维膜; 11-棉纤维层; 12-连接棉纤维;

111-第一方向棉纤 112-第二方向棉纤 2-led灯带;

维; 维;

3-驱动装置; 31-供电源; 32-控制开关;

33-功率放大器; 4-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竖直”、“液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棉纤维膜的实施例一:

见图1、图2、图3、图4、图5,一种棉纤维膜1,棉纤维膜1由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棉纤维层11依次叠加压制而成,相邻的两层棉纤维层11之间通过连接棉纤维12连接,棉纤维层11包括相互成交错分布的第一方向棉纤维111和第二方向棉纤维112,棉纤维膜1中位于顶层和底层的棉纤维层11的密度为棉纤维膜1中位于中间层的棉纤维层11密度的1.5-2.5倍,棉纤维膜1中位于顶层和底层的棉纤维层11的孔径为棉纤维膜1中位于中间层的棉纤维层11孔径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见图3、图4、图5,棉纤维层11为由至少一层的第一方向棉纤维111和至少一层的第二方向棉纤维112压制而成。

见图3、图4、图5,棉纤维层11中第二方向棉纤维112的重量占比为第一方向棉纤维111的重量占比的1.5-3倍。

见图3、图4、图5,第一方向棉纤维111和第二方向棉纤维112之间所形成的夹角为70°-110°,棉纤维层11的孔径为1-10μm。

见图3、图4、图5,棉纤维层11重量为2-20g/m2。

棉纤维膜由于其多层化结构,且每层棉纤维层都具有相互成交错分布的第一方向棉纤维和第二方向棉纤维以及棉纤维的特性,具有吸附的能力且不易堵塞。其中第一方向棉纤维和第二方向棉纤维均匀的分布在棉纤维膜上,并构成均匀分布的间隙。使得棉纤维膜可以作为微生物附着担体供微生物附着并健康成长。同时由于其较强的吸附的能力,可以使其吸附有足够分量的营养液,以供微生物更为健康的成长。另外当其放置于水中时,还可以吸附污浊物。

棉纤维膜由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棉纤维层依次叠加压制而成,相邻的两层棉纤维层之间通过连接棉纤维连接,使得本棉纤维膜在竖直方向具有间隙,增加了本棉纤维膜的弹性以及吸附的能力。故可利用本棉纤维膜吸附的能力以及可作为微生物附着担体的能力,将本棉纤维膜应用于水质处理中,具有成本低廉,治理时间短,实施设备小,便于转运,便于实施,且效果明显,且对原水生态系环境不会造成不良影响的优点。另外,棉纤维膜由六层的棉纤维层依次叠加压制而成的吸附效果最好。

棉纤维膜中位于顶层和底层的棉纤维层的密度为棉纤维膜中位于中间层的棉纤维层密度的1.5-2.5倍,棉纤维膜中位于顶层和底层的棉纤维层的孔径为棉纤维膜中位于中间层的棉纤维层孔径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使得棉纤维膜中位于顶层和底层的棉纤维层相较于棉纤维膜中位于中间层的棉纤维层的其缝隙分布更为严密,具有更强的光滑度,使棉纤维膜表面粗糙度降低,从而获得更为光亮、平整的上下表面,并使得棉纤维膜的结构构造为“外紧内松”的结构,使其可以容纳更多的污浊物或者营养液,但所吸附的物质在正常状态下不容易脱出,具有更强的吸附的能力。但是当棉纤维膜中位于顶层和底层的棉纤维层的密度大于棉纤维膜中位于中间层的棉纤维层密度的2.5倍时,会造成棉纤维膜中位于顶层和底层的棉纤维层过厚,其缝隙变小,使得污浊物不容易通过,降低其吸附的能力;而当棉纤维膜中位于顶层和底层的棉纤维层的密度小于棉纤维膜中位于中间层的棉纤维层密度的1.5倍时,会造成棉纤维膜中位于顶层和底层的棉纤维层过薄,其缝隙变大,使其所吸附的污浊物在正常状态下容易从表面脱出,降低了其吸附的能力,效果不好。

棉纤维层为由至少一层的第一方向棉纤维和至少一层的第二方向棉纤维压制而成,避免了单一的棉纤维层过于单薄造成其容易扯坏,从而增加了由该棉纤维层组成的棉纤维膜的韧性。

其中,棉纤维层为第一方向棉纤维的层数小于第二方向棉纤维的层数,由于第二方向棉纤维相较于第一方向棉纤维占比较多,使得在棉纤维层第一方向拉伸时相较于第二方向拉伸易产生形变,甚至扯坏,即棉纤维层所能承受的第一方向拉伸力小于棉纤维层所能承受的第二方向拉伸力。再者第一方向棉纤维的层数小于第二方向棉纤维的层数,使得第一方向棉纤维与第二方向棉纤维所构成的间隙较大,从而使其吸附时,不易堵塞,即吸附能力大幅度增强,同时在吸附完成后,可以洗净,在重复循环使用,降低了使用成本。

另外,在棉纤维层压制之前,第一方向棉纤维和第二方向棉纤维可以先浸泡在水或者溶液里。该溶液可以是胶水溶液,或者碱性溶液。

棉纤维层中第二方向棉纤维的重量占比为第一方向棉纤维重量占比的1.5-3倍,即棉纤维层压制时第一方向棉纤维的层数小于第二方向棉纤维的层数,由于第二方向棉纤维相较于第一方向棉纤维占比较多,使得在棉纤维层第一方向拉伸时相较于第二方向拉伸易产生形变,甚至扯坏,即棉纤维层所能承受的第一方向拉伸力小于棉纤维层所能承受的第二方向拉伸力。再者第一方向棉纤维的层数小于第二方向棉纤维的层数,使得第一方向棉纤维与第二方向棉纤维所构成的间隙较大,从而使其吸附时,不易堵塞,即吸附能力大幅度增强,同时在吸附完成后,可以洗净,在重复循环使用,降低了使用成本。而棉纤维层为由一层的第一方向棉纤维和两层的第二方向棉纤维压制而成效果最好,厚薄适中,既具有较好透明度即透气性,也具有较强的吸附的能力,且不易堵塞。可以使微生物具有最舒适的生存环境。

第一方向棉纤维和第二方向棉纤维之间所形成的夹角为70°-110°,棉纤维层的孔径为1-10μm。棉纤维层重量为2-20g/m2。则所形成棉纤维膜各方面的性能最优,例如在棉纤维膜的伸缩性方面,棉纤维膜受湿后的平均伸长小于或者等于0.75%,而棉纤维膜干燥后的平均收缩小于或者等于1.00%;在棉纤维膜的平均纵横撕裂指数方面,棉纤维膜的平均纵横撕裂指数大于或者等于8.0mN·m/g;在棉纤维膜的平均纵横湿强度方面,棉纤维膜的平均纵横湿强度大于或者等于320mN;在棉纤维膜的平均紧度方面,棉纤维膜平均紧度为0.35g/cm左右;在棉纤维膜的平均纵横裂断长方面,棉纤维膜的平均纵横裂断长大于或者等于1.70km。

棉纤维层11为由至少一层的第一方向棉纤维111和至少一层的第二方向棉纤维112压制而成,避免了单一的棉纤维层11过于单薄造成其容易扯坏,从而增加了由该棉纤维层11组成的棉纤维膜1的韧性。

其中,棉纤维层11为第一方向棉纤维111的层数小于第二方向棉纤维112的层数,由于第二方向棉纤维112相较于第一方向棉纤维111占比较多,使得在棉纤维层11第一方向拉伸时相较于第二方向拉伸易产生形变,甚至扯坏,即棉纤维层11所能承受的第一方向拉伸力小于棉纤维层11所能承受的第二方向拉伸力。再者第一方向棉纤维111的层数小于第二方向棉纤维112的层数,使得第一方向棉纤维111与第二方向棉纤维112所构成的间隙较大,从而使其吸附时,不易堵塞,即吸附能力大幅度增强,同时在吸附完成后,可以洗净,在重复循环使用,降低了使用成本。

另外,在棉纤维层11压制之前,第一方向棉纤维111和第二方向棉纤维112可以先浸泡在水或者溶液里。该溶液可以是胶水溶液,或者碱性溶液。

棉纤维层11中第二方向棉纤维112的重量占比为第一方向棉纤维111重量占比的1.5-3倍,即棉纤维层11压制时第一方向棉纤维111的层数小于第二方向棉纤维112的层数,由于第二方向棉纤维112相较于第一方向棉纤维111占比较多,使得在棉纤维层11第一方向拉伸时相较于第二方向拉伸易产生形变,甚至扯坏,即棉纤维层11所能承受的第一方向拉伸力小于棉纤维层11所能承受的第二方向拉伸力。再者第一方向棉纤维111的层数小于第二方向棉纤维112的层数,使得第一方向棉纤维111与第二方向棉纤维112所构成的间隙较大,从而使其吸附时,不易堵塞,即吸附能力大幅度增强,同时在吸附完成后,可以洗净,在重复循环使用,降低了使用成本。而棉纤维层11为由一层的第一方向棉纤维111和两层的第二方向棉纤维112压制而成效果最好,厚薄适中,既具有较好透明度即透气性,也具有较强的吸附的能力,且不易堵塞。可以使微生物具有最舒适的生存环境。

第一方向棉纤维111和第二方向棉纤维112之间所形成的夹角为70°-110°,棉纤维层11的孔径为1-10μm。棉纤维层11重量为2-20g/m2。则所形成棉纤维膜1各方面的性能最优,例如在棉纤维膜1的伸缩性方面,棉纤维膜1受湿后的平均伸长小于或者等于0.75%,而棉纤维膜1干燥后的平均收缩小于或者等于1.00%;在棉纤维膜1的平均纵横撕裂指数方面,棉纤维膜1的平均纵横撕裂指数大于或者等于8.0mN·m/g;在棉纤维膜1的平均纵横湿强度方面,棉纤维膜1的平均纵横湿强度大于或者等于320mN;在棉纤维膜1的平均紧度方面,棉纤维膜1平均紧度为0.35g/cm左右;在棉纤维膜1的平均纵横裂断长方面,棉纤维膜1的平均纵横裂断长大于或者等于1.70km。

发光微生物培养膜的实施例一:

见图6、图7,一种发光微生物培养膜,包括上述的棉纤维膜1,棉纤维膜1上设有led灯带2,led灯带2上电连接有驱动装置3,驱动装置3包括供电源31、控制开关32以及功率放大器33,led灯带2通过连接件4固定在棉纤维层11上。

见图6,连接件4包括尼龙扎带、粘合剂或者用于缝制的尼龙线。

见图6、图7,led灯带2与驱动装置3之间以串联方式电性连接,led灯带2至少设有两个,且各led灯带2以串联方式或者并联方式电性连接,其中,两条相邻的led灯带2构成一组led灯带2,一组led灯带2中的两条led灯带2之间的距离小于相邻的两组led灯带2之间的距离,led灯带2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方向棉质纤维的方向成同向设置。

棉纤维膜可以作为微生物附着担体供微生物附着并健康成长。其中,led灯带的设置,可以激发微生物的活性,同时在棉纤维膜的作用下,土著微生物会大量增值,为棉纤维膜中的微生物提供了充足的光照,促进生物膜中的微生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新的氧气,增加了底层水的溶解氧,以提升污水处理效率。当将驱动装置设于水面岸边时,而棉纤维膜设于水底时,由于LED灯带的连接距离较长,功率放大器的设置,有助于控制LED灯带。将LED灯带作为发光件,电灯泡与通路被彻底包覆正在柔性塑胶中,绝缘、防水功能好,运用保险,不易决裂、运用寿数长,成本低,而且易于控制。另外,LED灯带可以直接发出红、黄、蓝、绿、青、橙、紫、白色的光,可以更好地模拟出适合微生物光合作用的良好环境,从而促进微生物的光合作用,以提升污水处理效率。

连接件为尼龙扎带、粘合剂或者用于缝制的尼龙线,其连接方式可靠,便于实施,且方便拆卸。其中连接件为尼龙扎带,由于尼龙扎带的自锁性质,可以与尼龙扎带机配合使用,实施起来最为方便,同时尼龙扎带的活扣可退,便于拆卸,便于led灯带的更换和维修。粘合剂包括但不限于防水胶。

两条相邻的led灯带构成一组led灯带,一组led灯带中的两条led灯带之间的距离小于相邻的两组led灯带之间的距离,发光部和不发光部交替设置,不仅可以避免产生过强的光照,导致生物膜在强光作用下剥离,而且有氧部和无氧部交替设置,容易发生反硝化反应即脱氮作用,污泥净化能力出色,水质改善效果好。

led灯带可以沿着棉纤维膜的长度方向设置,即棉纤维膜的第二方向棉纤维方向。在实际使用时,可将将棉纤维膜绕自身一端部形成的卷筒投入水中,再因棉纤维膜上的led灯带而回复原形,平铺于水底的底泥上,并将驱动装置设于水面岸边时。由于水底的底泥表层为絮状物,棉纤维膜设于其上,且led灯带为朝向河底设置,使得微生物所产生的氧气充斥于水底的底泥表层和棉纤维膜,促进微生物和藻类生长,从而可以改善湖泊底层、河道底层、海湾底层水质。

下表是本实用新型在室内试验1周后的结果统计表:

其中,本实验材料是选用20L圆筒容器若干个、LED光源、自然纤维卷膜、水体底层直上水18L、底泥5cm。首先在全部容器底部加入5cm底泥,之后,在底泥上方约0.01m处的设置纤维膜和对照组;再将水体直上水加入各容器内,最后将全部实验容器设置于25℃恒温室内进行,实验期限为28天。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