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净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5719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源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净水系统。



背景技术:

饮水健康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如今,人们不仅对生活质量要求有所提高,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步提升,而水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水也有健康之分,水中也有很多人们不知道的秘密,例如细菌、铁锈、余氯等有害物质的存在,那么这些物质该怎么去除呢。

活性碳滤芯:活性炭可去除水中的嗅和味、色度、余氯、胶体、有机物、(合成洗涤剂、农药、除草剂、合成染料、三卤甲烷、卤乙酸、内分泌干扰物如邻苯二甲酸酯paes等)、重金属(如汞、银、镉、鉻、铅等等)、放射性物质等,是净水器中使用最早、最广泛实用的净水材料。

活性炭需有一定的吸附速度,因此在净水器中水的流速不宜过快。一般普通活性炭净水器采用加大活性炭填充量以及增加活性炭级数来解决,但大多效果不理想。目前市场上已推出微渗透净水器,主要采用微滤膜(孔径约0.1-0.5μ)加活性炭涂层技术(发明专利号zl200710024532.9)。由于水流的作用,在开始使用微渗透净水器时,净水器壳体中的原水将粉末活性炭带至微滤膜表面,由于微滤膜孔径极小,粉末活性炭无法透过膜而只能涂布于膜表面,并在膜表面形成2-3mm厚的涂层,以后每次净水器工作制水时,原水都要透过这个活性炭涂层。由于涂层面积大(一般在3000cm2左右),而出水流量小(2000ml/min),对于某一涂层的局部(1cm2),水的通量为2000÷3000=0.66ml/min,也就是说每0.6ml的水要和2-3mm厚的粉末活性炭涂层接触1分钟的时间才能透过,极大的延长了水和活性炭的接触时间。相对于任何其它方式的普通活性炭净水器,微渗透净水器的净化率(对水中有机污染、化学污染等)去除率要提高数倍以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净水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普通净水器净水不利的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泵、粗过滤器、上升管、循环流入管、主过滤器、导流斗、分离器、过渡管、蒸发器、加热装置、电源、蒸汽出口、再循环管、排气管、导流管、净化水箱、废液导出管、废液箱、液位计、限位板、导流板、冷凝网、输入管、输出管,所述水泵连接所述粗过滤器,所述上升管在所述粗过滤器的上面,所述输入管、输出管在所述粗过滤器上,所述循环流入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上升管,所述循环流入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主过滤器,所述液位计在所述主过滤器的一侧,所述导流斗在所述主过滤器的下面,所述分离器在所述导流斗的底部,所述过渡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分离器,所述过渡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蒸发器,所述电源、废液导出管连接所述蒸发器,所述废液导出管连接所述废液箱,所述加热装置在所述蒸发器的里面,所述电源连接所述加热装置,所述蒸汽出口在所述蒸发器的上面,所述排气管在所述蒸汽出口的顶部,所述再循环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蒸汽出口,所述再循环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蒸发器,所述限位板在所述再循环管的旁边,所述冷凝网在所述限位板的上面,所述导流板在所述冷凝网的底部,所述导流板连接所述导流管,所述净化水箱在所述蒸发器的旁边,所述导流管连接所述净化水箱。

所述蒸发器在所述循环流入管的下面。

所述废液导出管在所述电源的下面。

所述输出管在所述输入管的下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高效净水系统,设置粗过滤器、主过滤器、分离器、蒸发器、净化水箱,实现净水高效便捷。

2粗过滤器进行初级过滤。

3导流板方便液体流动。

4液位计观察液位高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图中:1-水泵,2-粗过滤器,3-上升管,4-循环流入管,5-主过滤器,6-导流斗,7-分离器,8-过渡管,9-蒸发器,10-加热装置,11-电源,12-蒸汽出口,13-再循环管,14-排气管,15-导流管,16-净化水箱,17-废液导出管,18-废液箱,19-液位计,20-限位板,21-导流板,22-冷凝网,23-输入管,24-输出管。

实施例:

本实施例包括水泵1、粗过滤器2、上升管3、循环流入管4、主过滤器5、导流斗6、分离器7、过渡管8、蒸发器9、加热装置10、电源11、蒸汽出口12、再循环管13、排气管14、导流管15、净化水箱16、废液导出管17、废液箱18、液位计19、限位板20、导流板21、冷凝网22、输入管23、输出管24,水泵1连接粗过滤器2,上升管3在粗过滤器2的上面,输入管23、输出管24在粗过滤器2上,循环流入管4的一端连接上升管3,循环流入管4的另一端连接主过滤器5,液位计19在主过滤器5的一侧,导流斗6在主过滤器5的下面,分离器7在导流斗6的底部,过渡管8的一端连接分离器7,过渡管8的另一端连接蒸发器9,电源11、废液导出管17连接蒸发器9,废液导出管17连接废液箱18,加热装置10在蒸发器9的里面,电源11连接加热装置10,蒸汽出口12在蒸发器9的上面,排气管14在蒸汽出口12的顶部,再循环管13的一端连接蒸汽出口12,再循环管13的另一端连接蒸发器9,限位板20在再循环管13的旁边,冷凝网22在限位板20的上面,导流板21在冷凝网22的底部,导流板21连接导流管15,净化水箱16在蒸发器9的旁边,导流管15连接净化水箱16。

蒸发器9在循环流入管4的下面。

废液导出管17在电源11的下面。

输出管24在输入管23的下面。

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水源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净水系统,包括水泵、粗过滤器、上升管、循环流入管、主过滤器、导流斗、分离器、过渡管、蒸发器、加热装置、电源、蒸汽出口、再循环管、排气管、导流管、净化水箱、废液导出管、废液箱、液位计、限位板、导流板、冷凝网、输入管、输出管,所述水泵连接所述粗过滤器,所述上升管在所述粗过滤器的上面,所述输入管、输出管在所述粗过滤器上,所述循环流入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上升管,所述循环流入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主过滤器,所述液位计在所述主过滤器的一侧,所述导流斗在所述主过滤器的下面,所述分离器在所述导流斗的底部。

技术研发人员:姜长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小小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1.18
技术公布日:2018.05.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