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纳米聚合氯化铝及粉煤灰处理城市污泥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09807发布日期:2019-08-10 00:53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特别是一种应用纳米聚合氯化铝及粉煤灰处理城市污泥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污泥处理技术大都采用板框压滤技术工艺路线,此工艺处理污泥,是在稀释污泥中加入三氯化铁和生石灰对污泥进行调质改性,虽然改性成品污泥可以达标处置,但是由于成品污泥中含大量氯离子和钙离子,成品污泥在水泥厂协同掺烧时因对设备腐蚀,影响工况,资源化路线严重受限,无法实现全部成品资源化或者零排放。本发明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应用纳米聚合氯化铝及粉煤灰处理城市污泥的方法,所处理成品可用于水泥厂协同掺烧,从而实现污泥处理成品全部资源化或零排放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纳米聚合氯化铝及粉煤灰处理城市污泥的方法,可实现污泥处理成品全部资源化或零排放的目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采用这样的方法实现的:应用纳米聚合氯化铝及粉煤灰处理城市污泥的方法是采用在稀释池加水使污泥含水率达95%,将含水率达95%的污泥泵进调理池,加入纳米聚合氯化铝,进行充分搅拌,再加入粉煤灰,进行充分搅拌,后分别经低压、高压泵注入压滤机,经压滤后排出泥饼。

所述的纳米聚合氯化铝具有比传统三氯化铁更强的电中和及架桥能力,首先在调理池加入纳米聚合氯化铝后,迅速生成正电荷羟基呈聚合状态对污泥胶体颗粒产生巨大吸附、破解作用,使污泥胶体颗粒破壁、脱稳、产生絮凝作用,进而形成架桥,即将污泥胶体颗粒束缚在聚合分子微端活性基团上,进一步形成桥连状的粗大絮体,促使结合水释放,从而为污泥高压脱水创造有利条件。

纳米聚合氯化铝投加量由传统三氯化铁湿污泥量5%—7%,降低至湿污泥量1.5%—2%。搅拌时间由传统搅拌时间25分钟—35分钟,减少至15分钟—25分钟。

所述的粉煤灰具有比传统生石灰更强的比表面积、除臭和消毒作用,更可增强颗粒结构,提供极佳的孔隙,减少其压缩性,起到巨大的骨架作用。

粉煤灰颗粒呈多孔型蜂窝状组织,具有较高的吸附活性,颗粒的粒径范围为0.5--300μm。并且珠壁具有多孔结构,孔隙率高达50%-80%,有很强的吸水性。

在加入纳米聚合氯化铝搅拌时间20分钟—30分钟后加入粉煤灰,其遇纳米聚合氯化铝酸性物质发生泡沸,并溶解,产生的热量更加有利于污泥的下一步高压脱水进程。

粉煤灰的加入量由传统生石灰投加湿污泥量的6%—10%,降低至湿污泥量的1%—1.5%。搅拌时间也由传统搅拌时间25分钟—35分钟减少至8分钟—12分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纳米聚合氯化铝和粉煤灰对原泥进行调质改性的配方,突破了传统压滤机工艺添加三氯化铁和生石灰药剂,成品污泥无法深入资源化的瓶颈。并且节约了工艺时间,增加了日处理污泥的能力,进一步实现污泥处理的减量化,传统方法由于大量投加生石灰,污泥干固量增加10%,本发明仅增加1.5%—2%,彻底解决了传统工艺在水泥厂协同掺烧时因对设备腐蚀,影响工况的问题,可实现污泥处理成品全部资源化或零排放的目标。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用纳米聚合氯化铝及粉煤灰处理城市污泥的方法是采用在稀释池加水使污泥含水率达95%,将含水率达95%的污泥泵进调理池,加入纳米聚合氯化铝,进行充分搅拌,再加入粉煤灰,进行充分搅拌,后分别经低压、高压泵注入压滤机,经压滤后排出泥饼。

在调理池加入湿污泥量的1.5%—2%的纳米聚合氯化铝,经充分搅拌15分钟—25分钟;

在加入纳米聚合氯化铝充分搅拌15分钟—25分钟后加入湿污泥量的1%—1.5%粉煤灰;充分搅拌8分钟—12分钟;

然后分别经低压、高压泵注入污泥压滤机,压滤180分钟—210分钟;排出泥饼。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一种应用纳米聚合氯化铝及粉煤灰处理城市污泥的方法。它是采用在稀释池加水使污泥含水率达95%,将含水率达95%的污泥泵进调理池,加入纳米聚合氯化铝,进行充分搅拌,再加入粉煤灰,进行充分搅拌,后分别经低压、高压泵注入压滤机,经压滤后排出泥饼。本发明采用纳米聚合氯化铝和粉煤灰对原泥进行调质改性的配方,突破了传统压滤机工艺添加三氯化铁和生石灰药剂,成品污泥无法深入资源化的瓶颈。并且节约了工艺时间,增加了日处理污泥的能力,进一步实现污泥处理的减量化,彻底解决了传统工艺在水泥厂协同掺烧时因对设备的腐蚀,可实现污泥处理成品全部资源化或零排放的目标。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环;潘东风;刘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德智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1.30
技术公布日:2019.08.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