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纺除尘材料及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35124发布日期:2018-10-12 21:22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清洁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纺除尘材料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汽车、船舶、飞机等金属表面的涂装工序、电脑显示屏、电视机壳等电子塑胶制造的喷漆工序以及钢琴制造、家具制造等木材表面喷漆工序中,都需要在油漆喷涂前彻底清除粘附在待喷涂件表面的灰尘,以保证喷漆前喷涂件上绝对洁净,保证喷漆的质量,防止由于灰尘的存在而使油漆面产生缩孔颗粒感、凹凸感,影响漆面美观。因此,不掉屑是对涂装用清洁材料的基本要求。

为了解决普通清洁材料纤维屑脱落问题,一般会使清洁材料表面具有粘性。这种工业除尘材料是一种新型清洁材料,经特殊的工艺制造而成,具有质地柔软、吸附力强、去污率高、不掉纤维等多种功能,是喷漆作业前清理喷漆表面的最佳用品,可以有效去除待喷漆表面的灰尘和异物,使喷漆后的漆面更加光滑和有光泽。工业除尘材料广泛用于电子工厂、精密制造业领域的保洁擦试、汽车、摩托车、飞机、高档塑料件油漆中涂或面漆喷漆前的预处理。

中国专利cn97106889.5公开了一种喷漆用除尘布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先将醇酸树脂置入反应槽内,再加入净洗剂、增湿剂、表面活性剂、缓释剂和防老剂,经均匀搅拌,制成浸渍剂。然后将脱脂精漂纯棉纱布置入浸渍剂内浸渍后取出,用压辊压去多余浸渍剂,最后,将浸有浸渍剂的单层纱布缓慢送入烘箱内进行干燥,制成喷漆用除尘布。使用该发明的方法制成的除尘布对诸如汽车等金属物体喷漆前的表面进行处理,除尘效果明显,可大大提高产品质量。

cn201010228598.1公开了一种环保粘性除尘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称量物质;(2)将水置入容器内,再在室温下将胶、稀释剂、防固化剂,加湿剂混装入容器经均匀搅拌,制成浸渍剂;(3)将脱脂精漂纯棉纱布置入压力机内,再把浸渍剂均匀的泼洒入压力机,通过压辊压去多余浸渍剂,最后将浸有浸渍剂的纱布均匀的摊开置于晾晒间进行自然挥发晾晒,进而制成粘性除尘布。由于该发明环保粘性除尘布的制备方法中所用的浸渍剂的主要成分为聚异丁烯,其对物体表面灰尘的吸附力强,除尘效果好,且没有异味对人身体无害。因此用该发明制备方法所生产的除尘布对物体、尤其是如汽车一类的金属物体表面进行处理后再喷漆,可大大提高物体的表面外观质量。

cn201010102402.4公开了一种粘尘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首先在基材的表面涂有吸尘涂层;步骤二、将涂有吸尘涂层的基材进行烘干后制得粘尘布;步骤三、烘干后再将粘尘布进行分切,包装。本发明在基材的表面涂有吸尘涂层,吸尘涂层包括己烷、聚异丁烯和防腐剂,吸尘涂层就具有了粘性,表面光滑无污染对尘埃有很好的吸附作用,这样不但可以直接擦拭灰尘进行除尘,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而且制作简单,制作成本低,在擦拭时无残胶。同时不会产生静电,不会与化学药品发生化学反应。该发明的基材为脱脂纱布、棉料、人造丝纤维或化纤布,它不但不会起球或散落纸粉,且韧性强,不会划伤物体表面。

包括上述技术方案在内的现有工业用除尘材料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材料容尘性低,不能防止清洁布上的粉尘颗粒脱落,造成二次污染。

目前,具有粘性的工业除尘材料一般为普通棉布或无纺布,与被擦拭物接触的均为平整表面,在清洁过程中,虽然粉尘被粘附在清洁布表面,但由于没有容尘空间,容尘能力受到局限,不能保证已粘附在清洁布表面的粉尘颗粒脱落,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2、清洁效果受限,不能满足高端要求。

由于现有工业用除尘材料布面平整、光滑,而被擦拭物表面通常也是光滑的,因此,这种清洁巾在擦拭过程中与被擦拭物表面摩擦系数低,无法彻底地去除掉牢牢吸附在表面的粉尘,去污效果受限。

3、生产中材料消耗大、能耗高、效率低。

现有工业用除尘材料一般采用浸渍整理工艺,将粘性材料施加到基材表面,这种工艺粘合剂耗用多、生产能耗大,在生产中粘合剂很容易粘到烘筒上,不仅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也容易破坏材料表面,导致粘性材料分布不均匀,影响除尘材料的去污及容尘性能。

4、机织类粘性除尘布使用场合受限。

采用普通机织物为基材的粘性除尘布虽然对物体表面的污垢、灰尘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但是因材料柔软度偏低、表面平滑,不适合用于清洁偏中、小的颗粒和毛屑,使用受到局限。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需要一种既具有质地柔软、吸附能力强的特点,又具有较强的容尘能力,去污率高的新型工业用除尘材料。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除尘材料容尘性差、易掉屑、清洁效果受限以及后整理过程中材料消耗大、能耗高、效率低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纺除尘材料及制作方法,本发明的无纺除尘材料容尘性好,不易掉屑造成二次污染,清洁效果好。并且本发明方法在后整理过程中消耗少、能耗低、效率高。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无纺除尘材料,包括无纺布基材以及附着于所述无纺布基材表面上的粘性材料;所述无纺布基材的表面设有规律排列的凸起或孔穴;所述凸起高度或孔穴深度为0.5~4.6mm。

在现有技术中,普通水刺无纺布的外观主要有平纹和网孔两种类型。平纹型水刺无纺布表面比较平滑,材料厚度的高低差异很小,一般仅为0.1~0.2mm;网孔型水刺无纺布的厚度高低差异也仅为0.4~0.5mm左右。

在本申请中,无纺布基材表面均匀分布有凸起或孔穴,使得材料在厚度方向上的高低差异达0.5~4.6mm,材料表面的凹凸效果非常明显,一方面增加了收集灰尘和颗粒的容尘空穴,大大提高了材料的容尘性能。另一方面使无纺除尘材料表面具有明显的凹凸效果,在擦拭时,增大了除尘材料与被擦拭物体的摩擦力,大大提高了清洁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或孔穴的形状包括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或孔穴呈交错式排列或并列式排列方式。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为交错排列的长方形凸起条纹;条纹长度为30~60mm,宽度为4~8mm,相邻条纹的间距为a和b,其中,2mm≤a≤4mm,1mm≤b≤3mm。

本发明团队通过大量试验发现,将条纹尺寸以及间距严格限定在上述范围内时,在除尘使用时,无纺布与清洁对象表面的摩擦效果最佳。分布在无纺布基材表面的长方形凸起条纹,增加了材料表面的凹凸效果,大大提高了除尘材料的容尘空间;长方形凸起条纹呈交错排列,加大了材料与被擦拭物表面的摩擦系数,更加有利于提高清洁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无纺布基材为水刺法无纺布、针刺法无纺布或热轧法无纺布;厚度为0.6~5mm。

作为优选,所述无纺布基材的材质为涤纶纤维、丙纶纤维、es纤维、粘胶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在上述纤维中,涤纶和丙纶纤维回弹性好、具有挺括性,能够增强无纺除尘材料表面的凸起或凹陷效果;此外,上述两种纤维回潮率低,静电吸附效果好,可以提高材料的容尘性。es纤维是一种双组份热熔纤维,具有热熔的效果,能够使材料的凸起或凹陷部分得到固定,使其立体感更强,产品清洁效果更好。粘胶纤维有较好的吸油吸湿性能,可以使材料更好地吸附油污、水渍等液态污渍。

作为优选,按质量百分数计,所述粘性材料的配方包括:粘性整理剂10~60%、pa粘合剂0~40%、氨水0.6~3.0%和余量的水;所述粘性整理剂为阴离子型丙烯酸酯共聚物的水性乳液,固含量为55%,ph值为6~7.5,玻璃化温度为-55℃,在4#转子、25℃、60rpm条件下的粘稠度为2~10pa.s。

所述粘性整理剂其化学分子主链结构和普通粘合剂分子的结构一致,主要区别为支链的官能团分子不同,而发挥粘性作用的就是支链上的官能团。所述粘性整理剂具有柔软、有弹性和稍发粘的特性;具有良好的水洗和干洗牢度;耐光、气候、水解和老化。将粘性整理剂的玻璃化温度要求达到-55℃,是因为玻璃化温度低,使丙烯酸酯不容易在布面交联成膜,这样粘性整理剂本身就不会影响布面的整体软硬程度,同时玻璃化温度低能使丙烯酸酯在布面不易结晶,始终保持较好的胶状,不易干燥,这样产品的保存及使用周期就能更持久。此外,在2-10pa.s的粘稠度范围下,粘性整理剂能配制成适宜于上浆工艺生产需要的浆液,同时又能更好的附着于布面的纤维之间而不容易脱落。

一种上述无纺除尘材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一种或多种纤维送入开包机进行初步开松、混合,然后将纤维送入开松机通过撕扯使大块的纠结纤维松解成块状纤维或束状纤维,并去除纤维中的杂质。

2)将经过开松、混合的纤维喂入梳理机中,通过梳理机上的针布继续将块状纤维梳理成束状纤维,再将束状纤维梳理成单根纤维,制成蓬松纤维网。

3)将蓬松纤维网送入预湿工序,排除蓬松纤维网中的空气,降低蓬松纤维网厚度,得到湿态纤网;然后将湿态纤网送入水刺机中,首先利用高压水刺头上产生的高压水流对湿态纤网进行加固,使湿态纤网内部的纤维产生初步缠结,得到水刺纤网;然后将水刺纤网送入提花水刺圆鼓,在提花水刺圆鼓上设有具有凹凸纹理或孔穴的提花圆网,利用水刺头中高压水流的冲击,使提花圆网上的凹凸纹理映射到蓬松的水刺纤网上或利用高压水流的冲击在水刺纤网上形成孔穴,得到具有凸起或孔穴的湿态水刺材料,在形成上述凸起或孔穴的同时水刺纤网内部的纤维相互缠结,使布面的凸起纹理或孔穴得到固定。

4)将经过提花加固后的湿态水刺材料经过抽吸工序以控制材料的含水率,并保持水刺纤网的布面凸起或孔穴效果不受影响。

5)将抽吸后的湿态水刺材料送入泡沫上浆机,通过泡沫上浆机将粘性材料施加到湿态水刺材料上。

6)将泡沫上浆后的湿态水刺材料送入烘干机,经过烘干、成卷后制得无纺除尘材料。

在步骤5)中,本发明采用泡沫上浆,其基本原理是把空气通入浓缩浆液中产生泡沫,并用泡沫施加器将泡沫施加到无纺布基材上,泡沫上浆整理吸液率低、能源消耗少。与现有水刺布常用的浸渍整理工艺相比,本申请泡沫上浆整理工艺具有以下特点:

(1)浆料浓度高,含水量低,用浆量小,可以有效节省浆料;

(2)由于浆料含水量低,与浸渍上浆相比,其在烘干时,更加节能,也避免了浸渍上浆时因带液量大,导致的浆料粘烘筒的问题;

(3)浸渍上浆为了控制带液量及保证上浆的均匀性,上浆辊的压强通常都要达到0.3mpa以上,但是高的压强会破坏布面表面的凹凸效果。而在本发明中,泡沫上浆的浆辊的压力要求只需达到0.08mpa-0.15mpa即可,能够很好地保护布面凹凸效果的完好;

(4)由于泡沫上浆中上浆辊压力低及含水量低的特性,故能很好的保持产品本身挺括蓬松的特性,使得浆料泡沫能够进入产品孔隙内部,这可以使产品的粘性得到很好的控制,其表现为本发明产品无纺除尘材料,受到压力时会明显的感觉到较粘的手感,但是只是正常的用手接触不会有明显的粘性,这样在使用时施加压力就能达到很好的擦拭效果,但是在包装或卷绕等过程中则不会因为其粘性产生不利的影响(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需要在包装、卷绕前在粘性材料表面贴附一层离型膜等保护膜以防止粘连)。

作为优选,步骤2)中,在纤维开松、混合后设置两台梳理机,其中一台梳理机形成直铺纤网,另一台梳理机后配置一台交叉铺网机形成交叉纤网,将直铺纤网和交叉纤网交错叠加后形成半交叉的蓬松纤维网。

采用上述方法形成的蓬松纤维网为半交叉纤网,与单一的直铺纤网和交叉纤网相比,其纵横向强力差异小,产品尺寸稳定性好,使用中不易变形。

采用上述设备配置制得的水刺材料纵横向强力差异小,产品尺寸稳定性好,使用中不易变形。

作为优选,泡沫上浆过程中的压强为0.08~0.15mpa。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由于选定特定的纤维原料,提花花纹的立体感更强,挺括性更好。使用粘性整理剂上浆后,其去污性能提升50%以上,容尘性能提升60%以上。

(2)本发明中所采用的粘性整理剂具有很好的粘性附着性,能与无纺布很好的结合,不会在擦拭过程中粘附到被擦拭表面,有良好的耐水洗及干洗性能,且耐老化、气候、水解、耐光性能优良;

(3)本发明所用粘性整理剂使用条件宽松,能够使用多种涂层工艺进行涂层上浆;

(4)本发明采用泡沫上浆工艺,上浆后能赋予产品粘性,且不会影响产品本身的性能,产品粘性的大小可以通过改变浆料的浓度及上浆量调节;并且在正常的用手接触情况下不会有明显的粘性,只有在使用时施加压力的情况下才能表面出粘性,因此在包装或卷绕等过程中则不会因为其粘性产生不利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凸起外观的无纺除尘材料外观效果图;

图2为具有孔穴外观的无纺除尘材料外观效果图;

图3为具有长方形凸起条纹的水刺除尘材料俯视图。

附图标记为:无纺布基材1、凸起2、孔穴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总实施例

一种无纺除尘材料,包括无纺布基材以及附着于所述无纺布基材表面上的粘性材料;所述无纺布基材的表面设有规律排列的凸起或孔穴;所述凸起高度或孔穴深度为0.5~4.6mm。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或孔穴的形状包括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或孔穴呈交错式排列或并列式排列方式。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为呈纵向交错排列的长方形横向凸起条纹;条纹长度为30~60mm,宽度为4~8mm,相邻条纹的纵向距离为a,横向距离为b,其中,2mm≤a≤4mm,1mm≤b≤3mm。

作为优选,所述无纺布基材为水刺法无纺布、针刺法无纺布或热轧法无纺布;厚度为0.6~5mm。

作为优选,所述无纺布基材的材质为涤纶纤维、丙纶纤维、es纤维、粘胶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按质量百分数计,所述粘性材料的配方包括:粘性整理剂10~60%、pa粘合剂0~40%、氨水0.6~3.0%和余量的水;所述粘性整理剂为阴离子型丙烯酸酯共聚物的水性乳液,固含量为55%,ph值为6~7.5,玻璃化温度为-55℃,在4#转子、25℃、60rpm条件下的粘稠度为2~10pa.s。

一种上述无纺除尘材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一种或多种纤维送入开包机进行初步开松、混合,然后将纤维送入开松机通过撕扯使大块的纠结纤维松解成块状纤维或束状纤维,并去除纤维中的杂质。

2)将经过开松、混合的纤维喂入梳理机中,通过梳理机上的针布继续将块状纤维梳理成束状纤维,再将束状纤维梳理成单根纤维,制成蓬松纤维网。

3)将蓬松纤维网送入预湿工序,排除蓬松纤维网中的空气,降低蓬松纤维网厚度,得到湿态纤网;然后将湿态纤网送入水刺机中,首先利用高压水刺头上产生的高压水流对湿态纤网进行加固,使湿态纤网内部的纤维产生初步缠结,得到水刺纤网;然后将水刺纤网送入提花水刺圆鼓,在提花水刺圆鼓上设有具有凹凸纹理或孔穴的提花圆网,利用水刺头中高压水流的冲击,使提花圆网上的凹凸纹理映射到蓬松的水刺纤网上或利用高压水流的冲击在水刺纤网上形成孔穴,得到具有凸起或孔穴的湿态水刺材料,在形成上述凸起或孔穴的同时水刺纤网内部的纤维相互缠结,使布面的凸起纹理或孔穴得到固定。

4)将经过提花加固后的湿态水刺材料经过抽吸工序以控制材料的含水率,并保持水刺纤网的布面凸起或孔穴效果不受影响。

5)将抽吸后的湿态水刺材料送入泡沫上浆机,通过泡沫上浆机在0.08~0.15mpa压强下将粘性材料施加到湿态水刺材料上。

6)将泡沫上浆后的湿态水刺材料送入烘干机,经过烘干、成卷后制得无纺除尘材料。

作为优选,步骤2)中,在纤维开松、混合后设置两台梳理机,其中一台梳理机形成直铺纤网,另一台梳理机后配置一台交叉铺网机形成交叉纤网,将直铺纤网和交叉纤网交错叠加后形成半交叉的蓬松纤维网。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无纺除尘材料,由无纺布基材1(水刺无纺布)及其表面上附着的粘性材料构成;所述无纺除尘材料表面均匀分布有间隔排列的圆形凸起2部分。所述水刺无纺布厚度为3.5mm;所述无纺布表面分布的凸起部分高度为2mm。所述圆形凸起在布面上交错排列,并呈四方连续无限定边界方式分布。

所述粘性材料的配方为:40%粘性整理剂、24%pa粘合剂、3%氨水33%水。

所述粘性整理剂为阴离子型丙烯酸酯共聚物的水性乳液,含固量:55%,ph值:6~7.5,玻璃化温度:-55℃,粘稠度为(4#转子、25℃、60rpm):2~10pa.s。

所述水刺无纺布采用涤纶短纤维为原料,规格为1.56dtex×38mm。

一种无纺除尘材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纤维送入开包机进行初步开松、混合,然后将纤维送入开松机通过撕扯使大块的纠结纤维松解成小块或束状,并去除纤维中的杂质。

(2)将经过开松、混合的纤维通过管道喂入梳理机中,通过梳理机上的针布继续将块状纤维梳理成束状,再将束状纤维梳理成单根纤维,制成具有一定厚度的蓬松纤维网。

(3)将蓬松纤维网送入预湿工序,排除纤网中的空气,降低纤网厚度;然后,将湿态纤网送入水刺机中,首先利用高压水刺头上产生的高压水流对纤网进行加固,使纤网内部的纤维产生初步缠结,然后再将纤网送入提花水刺圆鼓,在提花水刺圆鼓上设有具有圆形凹凸效果的提花圆网,利用水刺头中高压水流的冲击,使提花网上的圆形凹凸纹理映射到蓬松的水刺纤网上,在上述形成圆形凸起的过程中同时使纤网内部的纤维相互缠结,使布面的圆形凸起纹理效果得到固定。

(4)将经过提花加固后的湿态水刺材料经过抽吸工序以控制材料的含水率,并保持水刺材料的布面圆形凸起效果不受影响。

(5)将抽吸后的湿态水刺材料送入泡沫上浆机,通过泡沫上浆机构将粘性材料施加到湿态水刺材料上;泡沫上浆整理的压强为0.1mpa。

(6)将泡沫上浆后的湿态水刺材料送入烘干机,经过烘干、成卷后制成具有粘性的无纺除尘材料。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无纺除尘材料,由无纺布基材1(水刺无纺布)及其表面上附着的粘性材料构成;所述无纺除尘材料表面均匀分布有交错排列的孔穴3,并呈四方连续无限定边界方式分布。

所述水刺无纺布采用水刺法制成,厚度为0.6mm,所述无纺布表面分布孔穴部分深度为0.5mm。

所述粘性材料的配方为:20%粘性整理剂、12%pa粘合剂、2%氨水、66%水。所述粘性整理剂为阴离子型丙烯酸酯共聚物的水性乳液,含固量:55%,ph值:6~7.5,玻璃化温度:-55℃,粘稠度为(4#转子、25℃、60rpm):2~10pa.s。

所述水刺无纺布采用丙纶短纤维为原料,规格为1.8dtex×40mm。

一种无纺除尘材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一种或多种纤维送入开包机进行初步开松、混合,然后将混合纤维送入开松机通过撕扯使大块的纠结纤维松解成小块或束状,并去除纤维中的杂质。

(2)将经过开松、混合的纤维通过管道喂入梳理机中,通过梳理机上的针布继续将块状纤维梳理成束状,再将束状纤维梳理成单根纤维,制成具有一定厚度的蓬松纤维网。

(3)将蓬松纤维网送入预湿工序,排除纤网中的空气,降低纤网厚度;然后,将湿态纤网送入水刺机中,首先利用高压水刺头上产生的高压水流对纤网进行加固,使纤网内部的纤维产生初步缠结,然后再将纤网送入提花水刺圆鼓,在提花水刺圆鼓上设有具有孔穴效果的提花圆网,利用水刺头中高压水流的冲击,使提花网上的孔穴纹理映射到蓬松的水刺纤网上,在上述形成孔穴的过程中同时使纤网内部的纤维相互缠结,使布面的孔穴效果得到固定。

(4)将经过提花加固后的湿态水刺材料经过抽吸工序以控制材料的含水率,并保持水刺材料的布面孔穴效果不受影响。

(5)将抽吸后的湿态水刺材料送入泡沫上浆机,通过泡沫上浆机构将粘性材料施加到湿态水刺材料上;泡沫上浆整理的压强为0.15mpa。

(6)将泡沫上浆后的湿态水刺材料送入烘干机,经过烘干、成卷后制成具有粘性的无纺除尘材料。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一种无纺除尘材料,由无纺布基材1(水刺无纺布)及其表面上附着的粘性材料构成;所述无纺除尘材料表面均匀分布有凸起2(长方形横向凸起条纹)。所述水刺无纺布厚度为4mm;所述无纺布表面分布的凸起部分高度为3mm。所述圆形凸起在布面上交错排列,并呈四方连续无限定边界方式分布。

所述长方形凸起条纹长度为50mm,凸起条纹的宽度为7mm,相邻凸起条纹的横向距离为:3mm,纵向距离为:2.5mm;所述长方形凸起条纹纵向错位排列。

所述粘性材料的配方为:40%粘性整理剂、24%pa粘合剂、3%氨水、33%水。

所述粘性整理剂为阴离子型丙烯酸酯共聚物的水性乳液,含固量:55%,ph值:6-7.5,玻璃化温度:-55℃,粘稠度为(4#转子、25℃、60rpm):2~10pa.s。

所述水刺无纺布采用涤纶短纤维和丙纶短纤维的组合为原料,规格为1.56dtex×38mm涤纶短纤维50%和1.8dtex×40mm丙纶短纤维50%。

一种无纺除尘材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多种纤维送入开包机进行初步开松、混合,然后将混合纤维送入开松机通过撕扯使大块的纠结纤维松解成小块或束状,并去除纤维中的杂质。

(2)将经过开松、混合的纤维通过管道喂入梳理机中,通过梳理机上的针布继续将块状纤维梳理成束状,再将束状纤维梳理成单根纤维,制成具有一定厚度的蓬松纤维网。

(3)将蓬松纤维网送入预湿工序,排除纤网中的空气,降低纤网厚度;然后,将湿态纤网送入水刺机中,首先利用高压水刺头上产生的高压水流对纤网进行加固,使纤网内部的纤维产生初步缠结,然后再将纤网送入提花水刺圆鼓,在提花水刺圆鼓上设有具有圆形凹凸效果的提花圆网,利用水刺头中高压水流的冲击,使提花网上的长方形纹理映射到蓬松的水刺纤网上,在上述形成长方形凸起的过程中同时使纤网内部的纤维相互缠结,使布面的长方形凸起纹理效果得到固定。

(4)将经过提花加固后的湿态水刺材料经过抽吸工序以控制材料的含水率,并保持水刺材料的布面长方形凸起效果不受影响。

(5)将抽吸后的湿态水刺材料送入泡沫上浆机,通过泡沫上浆机构将粘性材料施加到湿态水刺材料上;泡沫上浆整理的压强为0.1mpa。

(6)将泡沫上浆后过的湿态水刺材料送入烘干机,经过烘干、成卷后制成具有粘性的无纺除尘材料。

以下为实施例1-3的无纺除尘材料与普通材料擦拭性能对比测试报告:

备注:

1、吸尘率是指无纺除尘材料擦拭中吸附灰尘的能力,数值越大,代表材料吸附灰尘的能力越强。

2、容尘率指无纺除尘材料擦拭后再经过腕式震荡仪震荡后时灰尘的存留能力,数值越大,代表材料对灰尘的存留能力越强。

3、由于在测试时有效擦拭面积为81cm2(9cm×9cm),测试样布初始尺寸为400cm2(20cm×20cm),故测试面积的修正系数约为4.9(400÷81)。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步骤2)中,在纤维开松、混合后设置两台梳理机,其中一台梳理机形成直铺纤网,另一台梳理机后配置一台交叉铺网机形成交叉纤网,将直铺纤网和交叉纤网交错叠加后形成半交叉的蓬松纤维网。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粘性材料的配方包括:粘性整理剂10%、氨水0.6%和余量的水。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粘性材料的配方包括:粘性整理剂60%、pa粘合剂37%、氨水1.0%和余量的水。

本发明中所用原料、设备,若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用原料、设备;本发明中所用方法,若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换,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