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元器件灰尘清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14758发布日期:2018-10-09 21:06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子元器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元器件灰尘清扫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元器件存放时会有灰尘粘附在其表面上,为了保证电子元器件正常的使用需要对其进行除尘处理。现有的除尘方式需要通过人工进行,人工作业效率低,并且除尘的不干净,除尘效果不理想,虽然市面上出现了一些除尘装置,但是其除尘效果不显著,无法将电气元器件上的灰尘充分的清除掉,同时操作繁琐,使用不便,影响对电子元器件除尘的效率。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电子元器件灰尘清扫装置。

为达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元器件灰尘清扫装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框体装置、设置于所述框体装置上的进气装置、第一电缸装置、清扫装置、设置于所述框体装置下方的抽气装置、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方的第二电缸装置,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位于其上方的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连接块,所述框体装置包括框体、设置于所述框体上的密封块、设置于所述框体右侧的支撑板,所述进气装置包括盖板、设置于所述盖板下方的定位框、设置于所述盖板上方的进气管、设置于所述进气管上的第一风机、第一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一风机左侧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电缸装置包括第一电缸、设置于所述第一电缸上的第一推动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推动杆左侧的连接杆、设置于所述连接杆右侧的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弹簧左侧的挡板,所述清扫装置包括第一过滤网、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上方的若干刷毛、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下方的若干定位杆、设置于所述定位杆下方的限定杆、设置于所述限定杆上方的第二弹簧、位于所述定位杆之间的若干第三弹簧,所述抽气装置包括集中框、收容于所述集中框内的第二过滤网、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网下方的若干第四弹簧、设置于所述集中框下方的抽气管、设置于所述抽气管上的第二阀门、第二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二风机右侧的第三支架,所述第二电缸装置包括第二电缸、设置于所述第二电缸上的第二推动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推动杆上的滚轮、设置于所述第二推动杆右侧的固定杆、设置于所述固定杆上方的第五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二电缸上方的定位块。

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支架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架枢轴连接。

所述连接块的右表面与所述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框体的右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框体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密封块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与所述框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左表面与所述框体固定连接。

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定位框的上端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所述框体的上端收容于所述定位框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进气管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且与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风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下端与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电缸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电缸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贯穿所述密封块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连接杆的上端顶靠在所述盖板的下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一推动杆的左端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左端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右端与所述框体内腔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的上表面顶靠在所述盖板的下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挡板的右表面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过滤网收容于所述框体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刷毛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顶靠在所述框体的内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定位杆贯穿所述框体的内外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定位杆的下端与所述限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限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框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框体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集中框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中框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二过滤网收容于所述集中框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四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下端与所述集中框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抽气管的上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且与所述集中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上端与所述集中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下端与所述第二风机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电缸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电缸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二推动杆枢轴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推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电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贯穿所述定位块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电子元器件灰尘清扫装置能够在对电子元器件除尘的同时实现其充分的晃动,提高对其除尘的效率,并且保证了对电气元器件除尘的效果,同时操作简单,使用便利,除尘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子元器件灰尘清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电子元器件灰尘清扫装置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电子元器件灰尘清扫装置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框体装置2、设置于所述框体装置2上的进气装置3、第一电缸装置4、清扫装置5、设置于所述框体装置2下方的抽气装置6、设置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第二电缸装置7。

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位于其上方的第一支架11、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11上的连接块12。所述底板1为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支架11为弯折状,所述第一支架11位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支架1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支架11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对所述第一支架11起支撑作用。所述连接块12为长方体,所述连接块12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架11枢轴连接,使得所述连接块12可以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旋转。

如图1所示,所述框体装置2包括框体21、设置于所述框体21上的密封块22、设置于所述框体21右侧的支撑板23。所述框体21为空心的长方体且上端设置有开口,使得所述框体21的纵截面为凹字形,所述连接块12的右表面与所述框体2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框体21的右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通孔211,所述框体2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第二通孔212,所述第一通孔211以及所述第二通孔212均为方孔且贯穿所述框体21的内外表面,所述框体21可以通过所述连接块12在所述第一支架11的上端左右晃动。所述密封块22为长方体,所述密封块22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211内且与所述框体2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3为长方体,所述支撑板23的左表面与所述框体21固定连接,所述框体21对所述支撑板23起支撑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进气装置3包括盖板31、设置于所述盖板31下方的定位框32、设置于所述盖板31上方的进气管33、设置于所述进气管33上的第一风机34、第一阀门35、设置于所述第一风机34左侧的第二支架36。所述盖板31为长方体,所述盖板31顶靠在所述框体21的上端,所述盖板31上设置有第三通孔311,所述第三通孔311为圆孔且贯穿所述盖板31的上下表面。所述定位框32为空心的长方体且上下表面相通,所述定位框32的上端与所述盖板31固定连接,所述框体21的上端收容于所述定位框32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定位框32可以在所述框体21上移动,所述定位框32可以使得所述盖板31稳定的上下移动。所述进气管33为空心状,所述进气管33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311且与所述盖板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通孔311使得所述进气管33的内部与所述盖板31的下方空间相连通。所述第一风机34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第一风机34上设置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开闭,该风机为正压风机,所述第一风机34的功率大小可以根据需要选定,所述第一风机34与所述进气管33相连通。所述第一阀门35可以控制所述进气管33内空气的流量。所述第二支架36为弯折状,所述第二支架36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风机3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36的下端与所述盖板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盖板31对所述第二支架36起支撑作用,所述第二支架36对所述第一风机34起支撑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电缸装置4包括第一电缸41、设置于所述第一电缸41上的第一推动杆42、设置于所述第一推动杆42左侧的连接杆43、设置于所述连接杆43右侧的第一弹簧44、设置于所述第一弹簧44左侧的挡板45。所述第一电缸41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第一电缸41上设置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开闭,该电缸为常规电缸,所述第一电缸41的功率大小可以根据需要选定,所述第一电缸41与所述支撑板2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3对所述第一电缸41起支撑作用。所述第一推动杆42为长方体,所述第一推动杆42的右端与所述第一电缸41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42贯穿所述密封块22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一电缸41可以带动所述第一推动杆42左右移动,所述第一推动杆42可以在所述密封块22上左右移动。所述连接杆43为长方体,所述连接杆43的上端顶靠在所述盖板31的下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一推动杆42的左端与所述连接杆4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42可以带动所述连接杆43左右移动。所述第一弹簧44的左端与所述连接杆4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44的右端与所述框体21内腔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框体21对所述第一弹簧44起支撑作用,所述第一弹簧44可以防止所述连接杆43过度的左右移动。所述挡板45为长方体,所述挡板45收容于所述框体21内,所述挡板45的上表面顶靠在所述盖板31的下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挡板45的右表面与所述连接杆43固定连接,所述挡板45可以挡住所述第三通孔311,所述连接杆43可以带动所述挡板45左右移动。

如图1所示,所述清扫装置5包括第一过滤网51、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网51上方的若干刷毛52、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网51下方的若干定位杆53、设置于所述定位杆53下方的限定杆54、设置于所述限定杆54上方的第二弹簧55、位于所述定位杆53之间的若干第三弹簧56。所述第一过滤网51为长方体,所述第一过滤网51收容于所述框体21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一过滤网51可以在所述框体21内上下移动,所述第一过滤网51上设置有若干滤孔,使其起过滤作用。所述刷毛52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一过滤网51的上表面上,所述刷毛52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51固定连接,所述刷毛52可以与电子元器件接触,以便其可以对电子元器件起到清洁作用。所述定位杆53为长方体,所述定位杆53设置有两个且左右相对设置,所述定位杆53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5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53顶靠在所述框体21的内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定位杆53贯穿所述框体21的内外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定位杆53可以在所述框体21上移动,所述定位杆53可以使得所述第一过滤网51稳定的上下移动。所述限定杆54为长方体,所述限定杆54设置有两个,所述定位杆53的下端与所述限定杆54固定连接,所述限定杆54位于所述框体21的下方,所述限定杆54可以限定所述定位杆53向上移动的范围。所述第二弹簧55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弹簧55的下端与所述限定杆5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55的上端与所述框体21固定连接,所述框体21对所述第二弹簧55起支撑作用,所述第二弹簧55可以通过所述限定杆54防止所述定位杆53过度的上下移动。所述第三弹簧56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三弹簧56的下端与所述框体21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56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5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框体21对所述第三弹簧56起支撑作用,所述第三弹簧56对所述第一过滤网51起支撑作用,所述第三弹簧56亦可使得所述第一过滤网51复位。

如图1所示,所述抽气装置6包括集中框61、收容于所述集中框61内的第二过滤网62、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网62下方的若干第四弹簧63、设置于所述集中框61下方的抽气管64、设置于所述抽气管64上的第二阀门65、第二风机66、设置于所述第二风机66右侧的第三支架67。所述集中框61为空心的长方体且上端设置有开口,使得所述集中框61的纵截面为凹字形,所述集中框61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212且与所述框体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中框6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第四通孔611,所述第四通孔611为圆孔且贯穿所述集中框61的内外表面,所述第二通孔212使得所述框体21的内部与所述集中框6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框体21可以带动所述集中框61左右晃动。所述第二过滤网62为长方体,所述第二过滤网62收容于所述集中框61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二过滤网62可以在所述集中框61内上下移动,所述第二过滤网62上设置有若干滤孔,使其起过滤作用。所述第四弹簧63设置有两个,所述第四弹簧63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网62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63的下端与所述集中框61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集中框61对所述第四弹簧63起支撑作用,所述第四弹簧63对所述第二过滤网62起支撑作用,所述第四弹簧63亦可使得所述第二过滤网62复位。所述抽气管64为空心状,所述抽气管64的上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611且与所述集中框6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通孔611使得所述集中框61的内部与所述抽气管64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二阀门65可以控制所述抽气管64内空气的流量。所述第二风机66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第二风机66上设置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开闭,该风机为正压风机,所述第二风机66的功率大小可以根据需要选定,所述第二风机66与所述抽气管64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三支架67为弯折状,所述第三支架67的上端与所述集中框6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67的下端与所述第二风机66固定连接,所述集中框61对所述第三支架67起支撑作用,所述第三支架67对所述第二风机66起支撑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电缸装置7包括第二电缸71、设置于所述第二电缸71上的第二推动杆72、设置于所述第二推动杆72上的滚轮73、设置于所述第二推动杆72右侧的固定杆74、设置于所述固定杆74上方的第五弹簧75、设置于所述第二电缸71上方的定位块76。所述第二电缸71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第二电缸71上设置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开闭,该电缸为常规电缸,所述第二电缸71的功率大小可以根据需要选定,所述第二电缸71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对所述第二电缸71起支撑作用。所述第二推动杆72为竖直杆,所述第二推动杆72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电缸71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72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电缸71可以带动所述第二推动杆72上下移动。所述滚轮73为圆柱体,所述滚轮73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二推动杆72枢轴连接,所述滚轮73顶靠在所述框体21的下表面上,使得所述滚轮73可以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旋转,所述第二推动杆72可以带动所述滚轮73上下移动,所述滚轮73可以使得所述框体21在所述第一支架11的上端左右晃动。所述固定杆74为水平杆,所述固定杆74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推动杆72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推动杆72可以带动所述固定杆74上下移动。所述第五弹簧75的上端与所述框体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75的下端与所述固定杆74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74对所述第五弹簧75起支撑作用,所述第五弹簧75对所述框体21起支撑作用。所述定位块76为圆柱体且水平放置,所述定位块76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电缸7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72贯穿所述定位块76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二推动杆72可以在所述定位块76上移动,所述第二电缸71对所述定位块76起支撑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本发明电子元器件灰尘清扫装置使用时,首先握住所述第二支架36向上移动,以便使得所述进气装置3向上移动,直至将所述盖板31取下。然后将电子元器件放入到所述框体21内,且处于所述第一过滤网51的上方,然后将所述盖板31重新盖在所述框体21上,且所述框体21的上端收容于所述定位框32内。然后打开所述第一阀门35以及所述第二阀门65,且同时打开所述第一风机34的开关以及所述第二风机66的开关,使得外界的空气进入到所述进气管33内,然后进入到所述框体21内,且吹向所述第一过滤网51上方的电子元器件,然后穿过所述第一过滤网51的滤孔进入到所述集中框61内,然后经过所述第二过滤网62的过滤从所述抽气管64排出,同时使得所述第一过滤网51、所述第二过滤网62向下移动,且使得所述第三弹簧56、所述第四弹簧63被压缩,然后打开所述第一电缸41的开关,使得所述第一电缸41带动所述第一推动杆42不断的左右移动,所述连接杆43、所述挡板45随之不断的左右移动,以便使得所述挡板45可以周期性的挡住所述第三通孔311,以便使得所述进气管33内的空气可以周期性的经过所述第三通孔311进入到所述框体21内,同时由于所述第三弹簧56的设置,使得所述第一过滤网51可以周期性的上下移动,以便带动所述第一过滤网51上方的电子元器件与所述刷毛52充分接触,方便对其除尘,且由于所述第四弹簧63的设置,使得所述第二过滤网62可以不断的上下移动,防止杂质堵塞所述第二过滤网62的滤孔,以便可以保证其的过滤效果。然后打开所述第二电缸71的开关,使得所述第二电缸71带动所述第二推动杆72不断的上下移动,所述滚轮73随之上下移动,进而所述滚轮73在所述框体21的下表面上滚动,以便使得所述框体21通过所述连接块12在所述第一支架11的上端左右晃动,进而使得所述进气装置3、所述第一电缸装置4、所述清扫装置5、所述抽气装置6随之左右晃动,以便使得所述第一过滤网51上方的电子元器件不断的左右移动,左右移动中的电子元器件可以与所述刷毛52发生相对移动,使得所述刷毛52可以对电子元器件进行全面且充分的除尘处理,使得除尘的效果好,而且效率高。至此,本发明电子元器件灰尘清扫装置的使用过程讲述完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