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连接器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22686发布日期:2018-12-19 05:45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纤连接器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光纤端面清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光纤连接器的适配器设有供光纤连接器插入的套筒,当两根光纤插入套筒内时,两根光纤的端面直接接触以完成光信号的传输。

但是当光纤连接器中光纤的端面上粘有皮脂、油污和灰尘等污染物时,这些污染物会增加光纤连接器的插入损耗值,影响光信号传输,甚至会导致光信号无法传输,因此有必要清洁光纤端面上的污染物。

现有的光纤连接器清洁装置中,清洁线从清洁器的内部绕过清洁器的顶端,清洁器的清洁针插入适配器的套筒中,推动清洁器使针接触光纤的端面,并因此驱动清洁线移动和清洁针转动来清洁光纤端面。但是现有光纤连接器清洁装置的清洁针转动时,使用过的清洁线与未使用过的清洁线易绕在一起,且两者有接触,导致清洁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光纤连接器清洁装置,收线梭芯和给线梭芯两者均单向转动,不会回转,有效避免了清洁过程中未使用的清洁线被污染的问题,且清洁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利于拆装。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

一种光纤连接器清洁装置,包括壳体组件和清洁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清洁组件包括清洁针、给线梭芯和收线梭芯,以及穿过所述清洁针并缠绕在所述给线梭芯、收线梭芯上的清洁线,所述外壳上固定有与所述清洁针连接的驱动件,所述清洁针带动所述内壳朝向第一方向运动,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清洁针旋转进行清洁动作,并带动所述收线梭芯转动完成收线动作;所述清洁针及内壳朝向同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运动时,所述清洁针回转且所述收线梭芯相对所述内壳静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清洁针包括清洁段、蜗杆和转轴,所述蜗杆上开有螺旋凹槽;所述驱动件包括顶板以及与所述外壳的端部闭合的驱动挡板,所述顶板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螺旋凹槽卡合的导向柱。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壳包括安装部和容纳所述蜗杆的容纳部,所述收线梭芯设置在所述安装部靠近所述清洁针的一端,所述给线梭芯与所述收线梭芯垂直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蜗杆朝向所述收线梭芯的端面设有第一斜齿,所述收线梭芯的端面开有与所述第一斜齿啮合的第二斜齿以使所述清洁针带动所述收线梭芯转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线梭芯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收线梭芯朝向所述给线梭芯一端的端面开有扣合凹槽,且所述内壳的底面固定有与所述扣合凹槽扣合以防止所述收线梭芯回转的第一弹性卡扣;所述给线梭芯包括绕线轴和固定在所述绕线轴两端的圆盘,所述圆盘上开有所述扣合凹槽,所述内壳的两侧壁上均设有与所述扣合凹槽扣合的第二弹性卡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的侧壁开有第一卡孔,所述驱动挡板的两侧沿所述外壳的轴向设置有卡入所述第一卡孔的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孔和第一卡扣扣合以将驱动件固定在外壳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开有开口,且所述开口处设有外壳止口,所述顶板覆盖所述开口,且所述顶板的端部设有与所述外壳止口卡合的驱动止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内壳朝向所述外壳的一端还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上套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同所述内壳抵持,另一端同所述外壳抵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清洁壳和容纳部分所述第一清洁壳的第二清洁壳,所述清洁针上套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清洁壳包括限位柱,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在所述蜗杆与所述限位柱之间;所述内壳的端部固定有与所述第二清洁壳滑动连接的圆筒,所述圆筒的外表面设有第二卡扣,且所述第二清洁壳上开有与所述第二卡扣适配的第二卡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清洁壳与所述圆筒连接的一端开有导向槽,且所述圆筒设有沿所述导向槽滑动的导向板。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清洁组件置于壳体组件中,可保证清洁组件不受灰尘等污染物的影响;由驱动件驱使清洁针旋转,并由清洁针转动带动收线梭芯转动,可将清洁线的缠绕路线分离开,能避免未使用的清洁线被污染,且该清洁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利于拆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光纤连接器清洁装置的左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a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光纤连接器清洁装置的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内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理解本发明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此外本发明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图中本发明各组成部分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光纤连接器清洁装置的左视图,图2为图1中的a-a视图,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光纤连接器清洁装置的分解图,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内壳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5示出了一种光纤连接器清洁装置,包括壳体组件和清洁组件,壳体组件包括外壳100和内壳200,清洁组件包括清洁针300、给线梭芯400和同清洁针300啮合的收线梭芯500,以及穿过清洁针并缠绕在给线梭芯400、收线梭芯500上的清洁线600,外壳100上固定有与清洁针300连接的驱动件700,清洁针300带动内壳200朝向第一方向运动,驱动件700驱动清洁针300旋转进行清洁动作,并带动收线梭芯500完成收线动作;清洁针300及内壳200朝向同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运动时,清洁针300回转且收线梭芯500相对内壳静止。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方向指沿外壳的长轴从外壳的开口端向封闭端运动的方向,第二方向同第一方向相反。

具体地,清洁针300包括清洁段310、蜗杆320和转轴330,蜗杆320上开有螺旋凹槽321,驱动件700包括顶板710,以及与外壳100的非封闭端部闭合的驱动挡板720,顶板710的内壁上设有与螺旋凹槽321卡合的导向柱711。外壳100的侧壁上开有第一卡孔110,驱动挡板720的两侧沿外壳100的轴向设置有可卡入第一卡孔110的第一卡扣721,第一卡孔110和第一卡扣721扣合可将驱动件700固定在外壳100上。

内壳200同外壳100之间还设有第一弹性件810,内壳200上固定有穿过第一弹性件810的导向柱。

此外,内壳200的侧壁端面延伸有卡槽,卡槽的外壁210为驱动件700相对内壳200滑动的导轨,顶板710的边沿上设有与外壁210滑动连接的卡钩712;且外壁210上设有弧形凸台211,驱动件700划过弧形凸台211时可发出“咔哒”声以提示清洁完毕;外壳100开有开口120,且开口120处设有外壳止口121,顶板710可覆盖开口120,且顶板710的端部设有可与外壳止口121卡合的驱动止口713。

壳体组件还包括第一清洁壳910和容纳部分第一清洁壳910的第二清洁壳920,清洁针300上套有第二弹性件820;第一清洁壳910包括限位柱911,第二弹性件820设置在蜗杆320与限位柱911之间;优选地,内壳200的端部固定有与第二清洁壳920滑动连接的圆筒220,第二弹性件820卡在圆筒220和蜗杆320之间并同内壳200的端部抵持。圆筒220的外表面设有第二卡扣221,且第二清洁壳920上开有与第二卡扣221适配的第二卡孔。

优选地,第二清洁壳920与圆筒连接的一端开有导向槽921,且圆筒220设有沿导向槽921滑动的导向板222。导向板的厚度与圆筒的厚度相同,且与圆筒相切。

内壳200包括安装部和容纳蜗杆的容纳部,安装部中设置有给线梭芯400和收线梭芯500,收线梭芯500设置在安装部靠近清洁针300的一端,且给线梭芯400和收线梭芯500垂直设置。

具体地,蜗杆320朝向收线梭芯500的端面设有第一斜齿322,收线梭芯500的端面开有与第一斜齿322啮合的第二斜齿510以使清洁针300带动收线梭芯500转动,清洁线600进而带动给线梭芯400转动。第一斜齿322和第二斜齿510构成进给结构。

清洁段310包括与清洁光纤端面的接触面,清洁时,接触面与光纤端面抵持使清洁针、内壳及内壳中的结构一同向外壳的封闭端部移动,导向柱711与螺旋凹槽321作用;收线梭芯500套设在转轴330上,由于收线梭芯500和蜗杆320的端面之间设置有进给结构,蜗杆320旋转,同时带动收线梭芯500转动;完成清洁后,第一弹性件810回弹,内壳200及清洁针300回弹,进给结构可防止收线梭芯500回转而引起清洁线混乱。

清洁针300朝向外壳100运动时,第二弹性件820的压缩量减少,而当第一弹性件810回弹后,第二弹性件820的压缩量增加,接触面与光纤端面接触后,有助于清洁针及内壳的移动。

为了防止给线梭芯和收线梭芯回转,收线梭芯500朝向给线梭芯400一端的端面开有扣合凹槽521,且内壳200的底面固定有与扣合凹槽521扣合以防止收线梭芯500回转的第一弹性卡扣230,给线梭芯400包括绕线轴410和固定在绕线轴410两端的圆盘420,圆盘420上开有上述的扣合凹槽421,内壳的两侧壁上均设有与扣合凹槽421扣合的第二弹性卡扣250。

具体地,内壳200上开有供绕线轴穿过的通孔240,第二弹性卡扣250设置在通孔240旁,一个圆盘420可对应一个第二弹性卡扣250,且分别设置在通孔240的两侧;若一个圆盘420对应设置两个第二弹性卡扣,则该两个第二弹性卡扣的扣合部需与绕线轴两侧扣合凹槽421的形状适配。收线梭芯的结构与给线梭芯的结构类似,除了朝向蜗杆的圆盘上设有第二斜齿,另一个圆盘上开有上述扣合凹槽521,本实施例中内壳的底面设置有两个第一弹性卡扣,且其绕线轴为中空结构以供转轴插入。

蜗杆320上还开有环形卡槽323,容纳部与安装部之间设有可卡入环形卡槽323的挡板260,挡板上还设置有可伸入环形卡槽323的弹片卡扣261。

内壳200的底面上还设置有使清洁线稳定缠绕的导线扣270及导线柱280。具体地,导线扣270靠近挡板260。

外壳100及内壳200的底部对应给线梭芯400的位置还设有视觉窗口以观察给线梭芯上的清洁线余量。

第一弹性件810和第二弹性件820均为弹簧。清洁线、给线梭芯和收线梭芯均由聚甲醛制成。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发明,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述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