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处理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81288发布日期:2019-01-14 17:59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废水处理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牲畜饲养过程冲洗排泄物的废水往往需要处理后才能排放。但目前,在对该废水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虽然能够实现处理到满足排放标准再排放,但处理设备的处理效率太低。小型处理设备虽然能够节约成本,但是当废水量大时,则没有办法处理到满足排放标准再排放。而大型处理设备虽然能够满足废水量大时的处理效果,但却设备成本过高。

因此,如果有效的提高对冲洗排泄物的废水的处理效率是目前业界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及系统,以有效改善上述缺陷。

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加热器、温度控制模块、第一主转轮、第二主转轮和容纳网。所述壳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加热器用于获得外部输入的电能,根据所述电能加热所述壳体内的待处理废水。所述温度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温度控制模块用于监测所述待处理废水的当前温度值,在所述当前温度值高于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加热器停止加热,在所述当前温度值低于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加热器启动加热,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容纳网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容纳网用于放置处理所述待处理废水的除臭菌剂。所述第一主转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靠近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一主转轮用于被第一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第二主转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靠近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主转轮用于被第二电机驱动转动,以使所述待处理废水被所述第一主转轮和所述第二主转轮推动后与所述除臭菌剂接触;其中,所述第二主转轮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一主转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控制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控制器,所述加热器为多个,多个加热器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温度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多个加热器均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待处理废水的所述当前温度值,将所述当前温度值输出至所述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用于判断在所述当前温度值高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多个加热器停止加热,在所述当前温度值低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多个加热器启动加热;在所述当前温度值位于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第二阈值之间时,控制所述多个加热器中的任一部分加热器停止加热,其中,所述任一部分加热器的数量小于所述多个加热器的数量。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网为多个。所述第一主转轮的中心和所述第二主转轮的中心之间的连线具有一中点,多个容纳网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多个容纳网中每个所述容纳网距所述中点的距离与其它所述容纳网距所述中点的距离均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从转轮。所述从转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从转轮距所述中点的距离大于所述多个容纳网中每个所述容纳网距所述中点的距离,所述从转轮用于被第三电机驱动而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从转轮为多个。多个从转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多个从转轮中每个所述从转轮距所述中点的距离与其它所述从转轮距所述中点的距离均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导流片和第二导流片。所述第一导流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导流片距所述第一主转轮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导流片距所述第二主转轮的距离;所述第一导流片用于导流所述第一主转轮推动的所述待处理废水。所述第二导流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导流片距所述第二主转轮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导流片距所述第一主转轮的距离,所述第二导流片用于导流所述第二主转轮推动的所述待处理废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流片为多个。多个第一导流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多个第一导流片中每个所述第一导流片距所述第一主转轮的距离与其它所述第一导流片距所述第一主转轮的距离均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流片为多个。多个第二导流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多个第二导流片中每个所述第二导流片距所述第二主转轮的距离与其它所述第二导流片距所述第二主转轮的距离均相同。

进一步的,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过滤组件。所述壳体设有一进水口和一出水口,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出水口处,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出水口处。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系统,所述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废水处理装置的第一主转轮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废水处理装置的第二主转轮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温度控制器控制加热器的加热或停止,使得壳体内的待处理废水的当前温度值维持在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之间,该当前温度值能够有效催化除臭菌剂的除臭反应,进而极大的增加了容纳网内的除臭菌剂对待处理废水的除臭效率。此外,通过在容纳网内放置处理待处理废水的除臭菌剂,当第一主转轮被第一电机驱动转动,以及第二主转轮被第二电机驱动转动,且第二主转轮的转动方向与第一主转轮的转动方向相反。进而第一主转轮和第二主转轮共同推动整个壳体内的待处理废水在壳体中以“8”字循环流动,从而使得待处理废水流动后与除臭菌剂进行了充分的接触,进而防止待处理废水产生沉淀作用,因而也显著的提高了废水处理时的处理效率。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通过附图所示,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发明的主旨。

图1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废水处理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示出了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示出了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废水处理装置;110-壳体;111-第一端;112-第二端;113-进水口;114-出水口;210-加热器;220-温度控制模块;221-温度传感器;222-温度控制器;120-第一主转轮;130-第二主转轮;140-容纳网;150-从转轮;160-第一导流片;170-第二导流片;180-过滤组件;181-过滤网;20-废水处理系统;21-第一电机;22-第二电机;23-第三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牲畜饲养场中,牲畜的排泄物往往需要用水冲洗。为保证环保,则需要对冲洗后的废水进行净化处理,其首要便是对废水进行除臭处理。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目前对废水的除臭处理大多依靠自然净化,进而导致对废水处理的效率过低。发明人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提出一种废水处理装置,该废水处理装置通过增加废水和除臭菌剂的接触效率,从而来缩短废水处理的时间,进而提高废水除臭处理效率。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装置100,该废水处理装置100包括:壳体110、第一主转轮120、第二主转轮130、容纳网140、从转轮150、第一导流片160、第二导流片170和过滤组件180。

壳体110为封闭的空心柱状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10的具体形状可以为:圆柱、立柱或多棱柱等。为保证壳体110在实际使用中的实用性,以便于壳体110的安装和放置,可选的,壳体110的形状可以为圆柱,但并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其圆柱的尺寸大小可根据实际场地和成本需求大小进行选择,可选的,本实施例中可选择壳体110的长为1000mm-2000mm,壳体110的直径为800mm,以便实现小型化的废水处理装置100的应用。

壳体110的半封闭空心圆柱结构使其能够具备相对的两端,当壳体110置于水平面上时,其远离水平面的一端为壳体110的第一端111,其与水平面接触的另一端为壳体110的第二端112。

为便于待处理废水能够进入到壳体110中进行处理,壳体110的第一端111开放,即壳体110的第一端111具有一进水口113。为保证待处理废水的进水效率,可选的,该进水口113的形状也可以为圆形,且该进水口113的直径可为400mm。应当理解的是,进水口113具体的尺寸和形状仅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并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限定,而进水口113尺寸和形状均可根据实际实施进行调整。

为便于处理后的废水能够从壳体110中流出,壳体110的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之间还设有一出水口114,该出水口114用于排出处理后的废水。为保证处理后的废水的排出效率,可选的,该出水口114的形状也可以为圆形,且该出水口114的直径可为400mm。应当理解的是,进水口113具体的尺寸和形状仅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并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限定,而出水口114尺寸和形状均可根据实际实施进行调整。此外,为保证待处理废水在除臭处理过程中无法从出水口114排出,出水口114设有电磁阀。在待处理废水在除臭处理过程中时,出水口114被该电磁阀封闭,而除臭处理形成处理后的废水时,电磁阀将出水了打开,以将处理后的废水排出。

请参阅图1和图2,加热器210设置在壳体110内,加热器210用于获得外部输入的电能,根据获得电能加热壳体110内的待处理废水。本实施例中,为保证加热器210的较佳加热效果,加热器21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即多个加热器210均设置在壳体110内,其中,多个加热器210的设置方式应当是均匀的分布在壳体110内,以保证对壳体110内各处的待处理废水均具有加热效果,以使各处待处理废水的水温较为均衡。作为一种方式,每个加热器210与壳体110内壁的连接方式可以为每个加热器210均贴合在壳体110的内壁,以实现每个加热器210与壳体110内壁的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多个加热器210中,每个加热器210均可以为热敏电阻丝,其型号可以为ptc型,且每个加热器210的电阻丝长度可根据实际实施情况进行选择。每个加热器210均可获得外部电源输入的电能,从而每个加热器210将获得电能转换为热能,以加热壳体110中的待处理废水。此外,每个加热器210的输入端可通过一个继电器与温度控制模块220电连接,以使温度控制模块220通过控制继电器来控制每个加热器210是否加热。

如图1和图2所示,温度控制模块220可以为各电路模块的集成,温度控制模块220用于监测待处理废水的当前温度值。在当前温度值高于第一阈值时,温度控制模块220控制加热器210停止加热。在当前温度值低于第二阈值时,温度控制模块220控制加热器210启动加热,其中,第一阈值大于第二阈值。

具体的,温度控制模块220包括:温度传感器221和温度控制器222。其中,温度控制器222分别与温度传感器221和多个加热器210电连接。

温度传感器221的型号可以为例如:wzp-100型温度传感器221。温度传感器221可安装在壳体110的内壁上。之后,温度传感器221可持续的监测壳体110内待处理废水的当前温度值。温度传感器221的输出端则可将采集的到的当前温度值持续的输出至温度控制器222。

温度控制器222可以为集成电路芯片,例如,温度控制器222可以为stm32f103zet型单片机。温度控制器222安装在壳体110的内壁上,并进行防水处理。其中,温度控制器222的usart1引脚可以与温度传感器221的输出端连接,而温度控制器222中26个i/o引脚可以与多个加热器210。即温度控制器222的一个i/o引脚可对应的一个加热器210的继电器连接。例如,加热器210为8个时,温度控制器222中的pb0-pb8引脚可与对应的8个加热器210连接。可以理解到,加热器210的数量应当不大于温度控制器222的i/o引脚数量。

温度控制器222的寄存器中预先存储了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温度控制器222在获取到当前温度值后,温度控制器222可将当前温度值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均进行匹配。

通过匹配,若当前温度值高于第一阈值时,则说明待处理废水的温度已经超出最佳催化温度范围,进而温度控制器222通过每个连接的i/o引脚发送一低电平信号至对应加热器210的继电器,使得对应的每个继电器的开关断开,进而实现了控制多个加热器210均停止加热。故在该状态下待处理废水的温度会自然回落。

通过匹配,若当前温度值小于第二阈值时,则说明待处理废水的温度已经低于最佳催化温度范围。可以理解到,若温度值低于第二阈值,则说明多个加热器210是处于未工作状态。进而温度控制器222通过每个连接的i/o引脚发送一高电平信号至对应加热器210的继电器,使得对应的每个继电器的开关闭合,进而实现了控制多个加热器210均启动加热。故在该状态下待处理废水的温度会开始上升。

通过匹配,若当前温度值位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之间时,则说明待处理废水的温度已经位于最佳催化温度范围以内,从而需要以低功耗的状态保持温度。进而温度控制器222通过任一部分连接的i/o引脚发送一低电平信号至对应加热器210的继电器,以使任一部分继电器的开关断开,进而实现了控制任一部分加热器210均停止加热。但在该多个加热器210中,除该任一部分的加热器210的另一部分加热器210任处于加热的工作状态。例如,在该状态下,10个加热器210中,有7个加热器210处于停止工作状态,而剩余的3个加热器210处于加热工作状态。通过该控制方式,能够在维持温度值在最佳催化温度范围以内时,还能够有效的控制功耗。其中,第一阈值至第二阈值的温度范围为35℃-42℃,在该温度范围以内时,壳体110内的除臭菌剂对待处理废水的除臭时长可缩短30%左右。

如图1所示,第一主转轮120设置于壳体110内,具体的,第一主转轮120可通过轴承与壳体110的内壁转动连接,以使第一主转轮120以轴承为圆心相对于壳体110转动。此外,第一主转轮120也通过轴承与外部的第一电机21连接。故第一主转轮120可被第一电机21驱动而转动,其中,第一主转轮120可顺时针转动,也可逆时针转动。且由于重力导致待处理废水中物质的具有沉淀作用,该沉淀作用会严重影响到待处理废水的处理效果不一致。因此,为防止沉淀作用造成的影响,第一主转轮120在位于竖直平面上转动,以推动壳体110中的待处理废水沿主动轮的转动方向在壳体110内的竖直平面上循环流动。也为便于推动待处理废水的流动效果,其对第一主转轮120的尺寸由一定的需求。若第一主转轮120的尺寸过大,不仅会导致成本过高,且还导致壳体110内的空间过小,不利于其他的元件的安装,并降低待处理废水的流动效果。若第一主转轮120的尺寸过小,则无法满足待处理废水的流动效果。可选的,第一主转轮120的尺寸为第一主转轮120的直径为400mm,但并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限定。

本实施例中,在维持成本并保证待处理废水的流动效果的情况下,第一主转轮12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即第一主转轮120可位于壳体110内并靠近在第一端111,以有效的保证第一主转轮120对第一端111区域内的待处理废水的推动效果。

也如图1所示,第二主转轮130设置于壳体110内,具体的,第一主转轮130可通过轴承与壳体110的内壁转动连接,以使第二主转轮130以轴承为圆心相对于壳体110转动。此外,第二主转轮130也通过轴承与外部的第二电机22连接。故第二主转轮130可被第二电机22驱动而转动,其中,第二主转轮130可顺时针转动,也可逆时针转动,且第二主转轮130的转动方向与第一主转轮120相反。且由于重力导致待处理废水中物质的具有沉淀作用,该沉淀作用会严重影响到待处理废水的处理效果不一致。因此,为防止沉淀作用造成的影响,第二主转轮130在位于竖直平面上转动,以推动壳体110中的待处理废水沿主动轮的转动方向在壳体110内的竖直平面上循环流动。也为便于推动待处理废水的流动效果,其对第二主转轮130的尺寸由一定的需求。若第二主转轮130的尺寸过大,不仅会导致成本过高,且还导致壳体110内的空间过小,不利于其他的元件的安装,并降低待处理废水的流动效果。若第二主转轮130的尺寸过小,则无法满足待处理废水的流动效果。可选的,第二主转轮130的尺寸为第二主转轮130的直径为400mm,但并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限定。

本实施例中,在维持成本并保证待处理废水的流动效果的情况下,第二主转轮13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即第二主转轮130可位于壳体110内并靠近在第二端112,以有效的保证第二主转轮130对第一端112区域内的待处理废水的推动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主转轮120和第二主转轮130的转动配合,能够使得整个壳体110内的待处理废水在壳体110内形成“8”字循环流动。其中,“8”字循环流动可以使得待处理废水在壳体110内由壳体110的第一端111循环至第二端112,例如,位于第二端112一处待处理废水首先通过第二主转轮130的推动循环至第一主转轮120和第二主转轮130之间,之后,该待处理废水再通过第一主转轮120的推动而循环至第一端111,并再在第一主转轮120的推动下又循环至第一主转轮120和第二主转轮130之间,并再由第二主转轮130的推动至第二端112,从而形成循环。因此,通过“8”字循环流动使得待处理废水的沉淀作用被完全的消除,进而使得壳体110内各处待处理废水的处理保持均衡。

请参阅图1和图3,容纳网140可以为由不锈钢丝或柔性塑料丝所编制而成的网状结构,以使除臭菌剂能够放置在容纳网140中,并被容纳网140包裹后与壳体110中的待处理废水接触。此外,容纳网140的网状结构中,其网格的尺寸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例如,除臭菌剂以包装的形式,该包装尺寸小时,则网格尺寸相应的小,反之,若包装尺寸大时,则网格尺寸也相应的大。

容纳网140设置在壳体110内,其可以与壳体110的内壁固定连接,当然,固定连接的方式本实施例并不限定。作为一种方式,当容纳网140为一个,其设置在壳体110内的任意位置。该方式虽然能够实现本方案所需要的废水处理效率,但为进一步提高废水处理效率,作为另一种方式,容纳网140可以为多个。多个容纳网140均设置在壳体110内,并均与壳体110的内壁固定连接,例如,容纳网140的数量可以为4个。

此外,当容纳网140为多个时,为保证对废除处理的延续性,来提高对废水的处理效率,例如容纳网140a中的除臭菌剂处理某部分的废水后,该某部分的废水继续流动到容纳网140b,以便容纳网140b中的除臭菌剂继续对其处理。由于废水的流动方向是在竖直平面内做“8”字循环流动,故为保证该延续性,多个容纳网140在壳体110内的设置应当是多个容纳网140设置在待处理废水的“8”字循环流动方向上。且多个容纳网140中一部分容纳网140靠近第一主转轮120,而多个容纳网140中出该一部分容纳网140的另一部分容纳网140靠近第二主转轮130。此外,为进一步增加多个容纳网140中设置除臭菌剂后对待处理废水的处理效果,多个容纳网140可为等距设置,即第一主转轮120的中心和第二主转轮130的中心之间的连线具有一中点,则多个容纳网140中每个容纳网140距该中点的距离与其它容纳网140距所述中点的距离均相同。

请参阅图1和图3,从转轮150设置于壳体110内,具体的,从转轮150可通过轴承与壳体110的内壁转动连接,以使从转轮150以轴承为圆心相对于壳体110转动。此外,从转轮150也通过轴承与外部的第三电机23连接。故从转轮150可被第三电机23驱动而转动,其中,从转轮150可顺时针转动,也可逆时针转动,且从转轮150应当与主动轮的转动方向相反。且从转轮150的设置也是为辅助第一主转轮120来进一步防止沉淀作用造成的影响,进而从转轮150在位于竖直平面上转动。此外,也为便于推动待处理废水的流动效果,其对从转轮150的尺寸由一定的需求。若从转轮150的尺寸过大,不仅会导致成本过高,且还导致壳体110内的空间过小,不利于其他的元件的安装,并降低待处理废水的流动效果。若从转轮150的尺寸过小,则无法满足待处理废水的流动效果。可选的,从转轮150的尺寸为第一主转轮120的直径为150mm,但并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限定。

本实施例中,在维持成本并保证待处理废水的处理效率的情况下,从转轮15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但若从转轮150的数量为多个时,其能够形成较佳的处理效果。可选的,本实施例中从转轮150的数量可为多个,且多个从转轮150中每个所述从转轮150距所述中点的距离与其它所述从转轮距140所述中点的距离均相同。例如,为4个,4个从转轮150对称分布在靠近壳体110的竖直平面上的四个顶角,即2个从转轮150位于靠近第一端111,而另外2个从转轮150位于靠近第而端112。每个转轮均被对应的第三电机23驱动。

在上述设置方式下,可以使得任意一个容纳网140位于对应的一从转轮150和第一主转轮120之间或位于对应的一从转轮150和第二主转轮130之间。此外,位于靠近第一端111的从转轮150的转动方向与第一主转轮120相反,而位于靠近第二端112的从转轮150的转动方向与第二主转轮130相反。

位于靠近第一端111的从转轮150的转动方向与第一主转轮120相反后,使得位于靠近第一端111的每个从转轮150和第一主转轮120形成第一对流处。而对应的容纳网140的位置又位于该第一对流处,由于第一对流处的待处理废水的相对流速更快,使得第一对流动的待处理废水与该对流处的容纳网140中的除臭菌剂的接触更充分,使得容纳网140中的除臭菌剂对待处理废水的处理效率进一步的提高。

位于靠近第二端112的从转轮150的转动方向与第二主转轮130相反后,使得位于靠近第二端112的每个从转轮150和第二主转轮130也形成第二对流处。而对应的容纳网140的位置又位于该第二对流处,由第二于对流处的待处理废水的相对流速更快,使得对流动的待处理废水与该第二对流处的容纳网140中的除臭菌剂的接触更充分,使得容纳网140中的除臭菌剂对待处理废水的处理效率也进一步的提高。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导流片160为具有一定弧度的片状结构,其可以为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流片160的弧度太小,其无法满足导流效果,而第一导流片160的弧度太大,则其还会影响而减弱导流效果,可选的。第一导流片160的弧度可以为30°,但并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限定。此外,第一导流片160尺寸可根据实际实施情况进行选择,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第一导流片160设置在壳体110中后,第一导流片160距第一主转轮120的距离小于第一导流片160距第二主转轮130的距离,即第一导流片160可以去规整由第一主转轮120带动的流动的待处理废水,以导流顺时针或逆时针流动的待处理废水,以增加待处理废水的流速,从而使得第一主转轮120和从转轮150之间的第一对流处的流速进一步的增加,并最终实现进一步加速对待处理废水的处理效率。

此外,当第一导流片160为一个时,其虽然能够实现增加流速的效果,但无法达到较佳的效果。可选的,本实施中的第一导流片160为多个,例如,为3个,以通过每个第一导流片160的导流与其他第一导流片160的导流形成配合,进而使得的流速达到较佳。另外,当第一导流片160为多个时,为保证对待处理废水导流的延续性,来提高对废水的流速,例如第一导流片160a导流某部分的废水后,该某部分的废水继续流动到第一导流片160b,以便第一导流片160b继续对其导流。由于废水的流动方向是在竖直平面内做循环流动,故为保证该延续性,多个第一导流片160在壳体110内的设置应当是多个第一导流片160围成圆形,即多个第一导流片160中每个第一导流片160距第一主转轮120的距离与其它第一导流片160距第一主转轮120的距离相同。

如图1和图4所示,第二导流片170为具有一定弧度的片状结构,其可以为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第二导流片170的弧度太小,其无法满足导流效果,而第二导流片170的弧度太大,则其还会影响而减弱导流效果,可选的。第二导流片170的弧度也可以为30°,但并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限定。此外,第二导流片170尺寸可根据实际实施情况进行选择,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第二导流片170设置在壳体110中后,第二导流片170距第二主转轮130的距离小于第二导流片170距第一主转轮120的距离,即第一导流片160可以去规整由第二主转轮130带动的流动的待处理废水,以导流顺时针或逆时针流动的待处理废水,以增加待处理废水的流速,从而使得第二主转轮130和从转轮150之间的第二对流处的流速进一步的增加,并最终实现进一步加速对待处理废水的处理效率。

此外,当第二导流片170为一个时,其虽然能够实现增加流速的效果,但无法达到较佳的效果。可选的,本实施中的第二导流片170为多个,例如,为3个,以通过每个第二导流片170的导流与其他第二导流片170的导流形成配合,进而使得的流速达到较佳。另外,当第二导流片170为多个时,为保证对待处理废水导流的延续性,来提高对废水的流速,例如第二导流片170a导流某部分的废水后,该某部分的废水继续流动到第二导流片170b,以便第二导流片170b继续对其导流。由于废水的流动方向是在竖直平面内做循环流动,故为保证该延续性,多个第二导流片170在壳体110内的设置应当是多个第二导流片170围成圆形,即多个第二导流片170中每个第二导流片170距第二主转轮130的距离与其它第二导流片170距第二主转轮130的距离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为保证待处理废水的“8”字循环效果,在第一主转轮120和第二主转轮130之间不设置第一导流片160或第二导流片170。

请参阅图1和图4,过滤组件180设置在壳体110的出水口114处,为配合出水口114的电磁阀来发挥出过滤效果。当电磁阀将出水口114封闭时,过滤组件180应当位于出水口114中不与待处理废水接触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为充分的实现对臭味处理后的废水进行过滤,过滤组件180包括:多层过滤网181。其中,过滤网18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实施情况进行选择,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多层过滤网181可包括:pm2.5的过滤网181和pm10的过滤网181。当多层过滤网181中每层过滤网181均依次设置在所述出水口114处,每层过滤网181均将出水口114完全的覆盖,以保证每层过滤网181的过滤效果。因此,通过多层过滤网181的依次过滤,以将从出水口114排出的处理后的废水中的杂质全部过滤掉。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系统20,该废水处理系统20;包括:第一电机21、第二电机22、第三电机23和废水处理装置100。

第一电机21为常规型号的同步或异步电机。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21的输出转轴通过与废水处理装置100中第一主转轮120的轴承固定连接,从而第一电机21在获得220v市电之后,第一电机21可驱动第一主转轮120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第二电机22为常规型号的同步或异步电机。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机22的输出转轴通过与废水处理装置100中第二主转轮130的轴承固定连接,从而第二电机22在获得220v市电之后,第二电机22可驱动第二主转轮130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第三电机23也为常规型号的同步或异步电机。本实施例中,第三电机23的数量与废水处理装置100中从转轮150的数量相同,例如,从转轮150为4个,则第三电机23也为4个。每个第三电机23的输出转轴通过与废水处理装置100中对应的一从转轮150的轴承固定连接,从而每个第三电机23在获得220v市电后,每个第三电机23均可驱动对应的一从转轮150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及系统。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加热器、温度控制模块、第一主转轮、第二主转轮和容纳网。壳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加热器设置在壳体内,加热器用于获得外部输入的电能,根据电能加热壳体内的待处理废水。温度控制模块设置在壳体内,温度控制模块用于监测待处理废水的当前温度值,在当前温度值高于第一阈值时,控制加热器停止加热,在当前温度值低于第二阈值时,控制加热器启动加热,其中,第一阈值大于第二阈值。容纳网设置在壳体内,容纳网用于放置处理待处理废水的除臭菌剂。第一主转轮设置于壳体内靠近第一端,第一主转轮用于被第一电机驱动转动。第二主转轮设置于壳体内靠近第二端,第二主转轮用于被第二电机驱动转动,以使待处理废水被第一主转轮和第二主转轮推动后与除臭菌剂接触;其中,第二主转轮的转动方向与第一主转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通过温度控制器控制加热器的加热或停止,使得壳体内的待处理废水的当前温度值维持在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之间,该当前温度值能够有效催化除臭菌剂的除臭反应,进而极大的增加了容纳网内的除臭菌剂对待处理废水的除臭效率。此外,通过在容纳网内放置处理待处理废水的除臭菌剂,当第一主转轮被第一电机驱动转动,以及第二主转轮被第二电机驱动转动,且第二主转轮的转动方向与第一主转轮的转动方向相反。进而第一主转轮和第二主转轮共同推动整个壳体内的待处理废水在壳体中以“8”字循环流动,从而使得待处理废水流动后与除臭菌剂进行了充分的接触,进而防止待处理废水产生沉淀作用,因而也显著的提高了废水处理时的处理效率。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