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喷涂油漆生产线高效清洁预处理装置及其预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0483发布日期:2019-03-20 00:37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自动喷涂油漆生产线高效清洁预处理装置及其预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喷涂油漆生产线高效清洁预处理装置及其预处理工艺,属于喷涂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对塑料制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大,涂装工艺在塑料件的防腐以及修饰性能上开始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很多外观件,例如保险杠、扰流板、车身装饰条等对涂装后的外观质量要求都十分严格。而对于各汽车生产厂而言,获得良好漆膜质量以及外观质量的产品是提高整车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在涂装业界把涂装前的工序称为前处理(预处理),是涂装工程的基础,对涂层的最终质量有很大影响。涂装前处理简称为前处理,所用设备称前处理设备。现有汽车塑料件的涂装前处理设备工艺流程设计不合理,不仅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前处理效果不理想,会对最终的产品喷涂效果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喷涂油漆生产线高效清洁预处理装置及其预处理工艺,不仅能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有效保证了最终的前处理效果,为最终的产品喷涂质量提供了保障。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喷涂油漆生产线高效清洁预处理装置,它包括水洗通道,所述水洗通道包括自前至后依次布置的一次脱脂段、二次脱脂段、一次循环水洗段、二次循环水洗段、三次循环水洗段和新鲜水洗段,所述一次脱脂段、二次脱脂段、一次循环水洗段、二次循环水洗段和三次循环水洗段下方分别设置有一次脱脂水箱、二次脱脂水箱、一次水洗水箱、二次水洗水箱和三次水洗水箱,所述一次脱脂段、二次脱脂段、一次循环水洗段、二次循环水洗段、三次循环水洗段和新鲜水洗段内均设置有喷淋管组件。

优选的,所述喷淋管组件包括左右两个喷淋单元,所述喷淋单元包括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底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集水槽顶部设置有多个短喷淋管和长喷淋管,所述短喷淋管和长喷淋管交错间隔布置。

优选的,左侧喷淋单元的短喷淋管位置与右侧喷淋单元的长喷淋管位置相对应,左侧喷淋单元的长喷淋管位置与右侧喷淋单元的短喷淋管位置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短喷淋管和长喷淋管上均开设有多个喷淋口,处于相邻位置的短喷淋管和长喷淋管上的喷淋口错位布置。

优选的,所述水洗通道外设置有ro水管路和自来水管路,所述ro水管路通过连接管路分别与一次脱脂水箱、二次脱脂水箱、三次水洗水箱的ro补水口以及新鲜水洗段内的喷淋管组件相连接,所述自来水管路通过连接管路分别与一次脱脂水箱、二次脱脂水箱、一次水洗水箱、二次水洗水箱和三次水洗水箱的自来水补水口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三次水洗水箱上设置有溢流口,所述三次水洗水箱上的溢流口通过溢流管路与二次水洗水箱相连接,所述二次水洗水箱上也设置有溢流口,所述二次水洗水箱上的溢流口通过溢流管路与一次水洗水箱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洗通道上方设置有排风风管,所述排风风管包括风管前段和直风管,所述直风管一端与风管前段相连通,所述直风管另一端通过通过弯头连接设置于二次脱脂水箱和一次水洗水箱之间,所述风管前段下端连接设置于水洗通道一次脱脂段前侧,所述风管前段上设置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与预处理排风风机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直风管上设置有风阀。

优选的,所述水洗通道内设置有轨道,所述轨道上设置有滑撬,待预处理的工件挂置于滑撬上。

一种自动喷涂油漆生产线高效清洁预处理工艺,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取一滑撬,将待预处理的工件挂至于滑撬上,将滑撬放置于预处理装置内,滑撬携带工件在预处理装置内的轨道上自前至后缓慢移动,在预处理装置内依次经过一次脱脂、二次脱脂、一次循环纯水洗、二次循环纯水洗以及三次循环纯水洗以及新鲜纯水洗,从而完成工件的喷涂前处理作业;

其中:

一次脱脂使用60~70℃加油脱脂剂的热水,一次脱脂工艺时间为2min;

二次脱脂使用60~70℃加油脱脂剂的热水,二次脱脂工艺时间为1.5min;

一次循环纯水洗在室温下采用纯水清洗,其工艺时间为1min;

二次循环纯水洗在室温下采用纯水清洗,其工艺时间为1min;

三次循环纯水洗在室温下采用纯水清洗,其工艺时间为0.5min;

新鲜纯水洗在室温下采用新鲜纯水清洗,其工艺时间为0.3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不仅能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有效保证了最终的前处理效果,为最终的产品喷涂质量提供了保障;

2、本发明喷淋管组件包括左右两个喷淋单元,左右喷淋单元的长喷淋管和短喷淋管相匹配,各喷淋单元上长喷淋管和短喷淋管的喷淋口错位布置,能够大大提高喷淋的均匀性,有效保证工件的预处理效果;

3、本发明将三级水洗段的溢流水返回至二级水洗段回用,将二级水洗段的溢流水返回至一级水洗段回用,大大减少了水量的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

4、本发明将喷淋产生的雾气通过排风风管排出车间,避免了车间内雾气弥漫,大大改善了车间的生产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自动喷涂油漆生产线高效清洁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4为图1中喷淋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水洗通道1

一次脱脂段1.1

二次脱脂段1.2

一次循环水洗段1.3

二次循环水洗段1.4

三次循环水洗段1.5

新鲜水洗段1.6

一次脱脂水箱2

二次脱脂水箱3

一次水洗水箱4

二次水洗水箱5

三次水洗水箱6

喷淋管组件7

集水槽7.1

进水管7.2

短喷淋管7.3

长喷淋管7.4

喷淋口7.5

喷淋头7.6

ro水管路8

自来水管路9

溢流口10

溢流管路11

排风风管12

风管前段12.1

直风管12.2

弯头12.3

排风口12.4

风阀12.5

轨道13

滑撬1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自动喷涂油漆生产线高效清洁预处理装置,它包括水洗通道1,所述水洗通道1包括自前至后依次布置的一次脱脂段1.1、二次脱脂段1.2、一次循环水洗段1.3、二次循环水洗段1.4、三次循环水洗段1.5和新鲜水洗段1.6,所述一次脱脂段1.1、二次脱脂段1.2、一次循环水洗段1.3、二次循环水洗段1.4和三次循环水洗段1.5下方分别设置有一次脱脂水箱2、二次脱脂水箱3、一次水洗水箱4、二次水洗水箱5和三次水洗水箱6,所述一次脱脂段1.1、二次脱脂段1.2、一次循环水洗段1.3、二次循环水洗段1.4、三次循环水洗段1.5和新鲜水洗段1.6内均设置有喷淋管组件7;

所述喷淋管组件7包括左右两个喷淋单元,所述喷淋单元包括集水槽7.1,所述集水槽7.1底部设置有进水管7.2,所述集水槽7.1顶部设置有多个短喷淋管7.3和长喷淋管7.4,所述短喷淋管7.3和长喷淋管7.4交错间隔布置;

左侧喷淋单元的短喷淋管7.3位置与右侧喷淋单元的长喷淋管7.4位置相对应,左侧喷淋单元的长喷淋管7.4位置与右侧喷淋单元的短喷淋管7.3位置相对应;

所述短喷淋管7.3和长喷淋管7.4上均开设有多个喷淋口7.5,每个喷淋口7.5上均设置有喷淋头7.6;

处于相邻位置的短喷淋管7.3和长喷淋管7.4上的喷淋口7.5错位布置;

所述水洗通道1外设置有ro水管路8和自来水管路9,所述ro水管路8通过连接管路分别与一次脱脂水箱2、二次脱脂水箱3、三次水洗水箱6的ro补水口以及新鲜水洗段1.6内的喷淋管组件7相连接,所述自来水管路9通过连接管路分别与一次脱脂水箱2、二次脱脂水箱3、一次水洗水箱4、二次水洗水箱5和三次水洗水箱6的自来水补水口相连接;

所述三次水洗水箱6上设置有溢流口10,所述三次水洗水箱6上的溢流口10通过溢流管路11与二次水洗水箱5相连接,所述二次水洗水箱5上也设置有溢流口10,所述二次水洗水箱5上的溢流口10通过溢流管路11与一次水洗水箱4相连接;

所述水洗通道1上方设置有排风风管12,所述排风风管12包括风管前段12.1和直风管12.2,所述直风管12.2一端与风管前段12.1相连通,所述直风管12.2另一端通过通过弯头12.3连接设置于二次脱脂水箱3和一次水洗水箱4之间,所述风管前段12.1下端连接设置于水洗通道1一次脱脂段1.1前侧,所述风管前段12.1上设置有排风口12.4,所述排风口12.4与预处理排风风机相连接;

所述直风管12.2上设置有风阀12.5;

所述水洗通道1内设置有轨道13,所述轨道13上设置有滑撬14,待预处理的工件挂置于滑撬14上。

其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取一滑撬,将待预处理的工件挂至于滑撬上,将滑撬放置于预处理装置内,滑撬携带工件在预处理装置内的轨道上自前至后缓慢移动,在预处理装置内依次经过一次脱脂、二次脱脂、一次循环纯水洗、二次循环纯水洗以及三次循环纯水洗以及新鲜纯水洗,从而完成工件的喷涂前处理作业;

其中:一次脱脂使用60~70℃加油脱脂剂的热水,除去工件外表面油污,一次脱脂工艺时间为2min;

二次脱脂使用60~70℃加油脱脂剂的热水,除去工件外表面油污,二次脱脂工艺时间为1.5min;

一次循环纯水洗在室温下采用纯水清洗,除去工件表面脱脂剂、清洗剂,冷却工件,其工艺时间为1min;

二次循环纯水洗在室温下采用纯水清洗,除去工件表面脱脂剂、清洗剂,冷却工件,其工艺时间为1min;

三次循环纯水洗在室温下采用纯水清洗,除去工件表面脱脂剂、清洗剂,冷却工件,其工艺时间为0.5min;

新鲜纯水洗在室温下采用新鲜纯水清洗,除去工件表面脱脂剂、清洗剂,冷却工件,其工艺时间为0.3min。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