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污染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46168发布日期:2019-04-17 05:39阅读:6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道污染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河道污染处理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河道污染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社会的高速发展,一些河流的流域当中大量的生活污水以及工业废水未经有效的处理直接进行排放、水土流失以及污水处理厂未处置污泥的直接排放,都会对河道当中的水质产生污染,大量的污染物沉积到河道的底泥当中。

污染物大多积存到河道的底泥当中,并且不断的向水体当中释放有机质和营养盐等,被污染的底泥的存在也会对水体产生二次污染,使得水质不断的进行恶化,底泥当中含有大量的污染性物质,其长时间的存在与底泥当中。在进行河道污染治理的过程当中,无法对底泥进行治理,往往只是针对水体进行治理,治理完成之后底泥再次将污染物释放到水体当中,从而无法对被污染的河道进行有效的治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污染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其通过将河道当中的底泥从河道当中抽取出,进行治理,消除底泥中的污染物,既能够防止底泥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也能够对处理结束的底泥进行二次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道污染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包括挖掘模块、曝气模块、螯合模块、清洗模块、固化模块和再利用模块;

所述挖掘模块包括泥浆泵和拦挡坝,用于将河道中的底泥挖掘出;

所述曝气模块包括曝气池、用于向曝气池中充气的曝气装置和用于对底泥中有机物进行分解的微生物;

所述螯合模块包括螯合池以及添加到底泥中的金属螯合剂;

所述清洗模块包括过滤网和用于对底泥进行清洗的喷淋装置;

所述固化模块包括固化池和用于对底泥进行固化的固化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泥从河道当中被挖掘出,然后通过向底泥当中不断的充入空气,使得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分解,将底泥中的有机污染物清理干净,然后通过加入螯合剂以及喷淋清洗的方式将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物清洗出,然后对底泥进行固化处理,便于对底泥进行再利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化剂包括粉煤灰和石灰,粉煤灰和石灰的重量比为10: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粉煤灰和石灰,能够使得底泥中的水分含量快速减少,提高底泥的固化速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分离模块、清洗模块和搅拌模块;

所述分离模块包括用于将砂石与水和泥分离的过滤筛;

所述清洗模块包括清洗池和水;

所述搅拌模块包括用于将水、泥和清洗砂石的水进行搅拌的搅拌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砂石上不容易存留污染物,将砂石清理干净之后减少了后期对底泥的清理量,提高了底泥的处理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烘干模块;

所述烘干模块包括用于将清洗模块清洗出的水进行烘干从而得到重金属粉末的烘干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清洗出来的水进行烘干,得到重金属粉末,能够对重金属粉末进行二次利用,防止水的排放造成二次污染。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再利用模块为将固化结束的底泥用于建筑填料、植物肥料以及填海原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底泥用于建筑填料、植物废料以及填海原料能够实现对底泥的再利用,节省资源。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回收模块;

所述回收模块为将冲洗干净的砂石用于建筑原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砂石清洗干净之后可以直接的应用到建筑领域,从而更好的节省了建筑资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与提供一种河道污染处理方法,通过该方法对河道污染进行处理能够有效的对污染的底泥进行清理,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淤泥挖掘:选择水流流速较缓的河段,利用拦挡坝对水流进行阻挡,然后利用泥浆泵将河底的底泥抽出;

b.分离:利用过滤筛对底泥进行过滤,将底泥中的砂石与水和泥进行分离;

c.清洗:将砂石放入到清洗池当中,反复用清水对清洗池当中的砂石进行清洗;

d.回收:将清洗干净的砂石作为建筑原料进行回收利用;

e.搅拌:将过滤出来的水、泥和清洗砂石的过程中产生的水混合在一起,通入到搅拌池当中进行充分搅拌;

f.曝气:将搅拌结束的混合物通入大曝气池当中,在混合物中加入分解有机物的微生物,然后利用曝气装置向曝气池中通入空气,提高混合物中的含氧量,直至微生物将混合物中的有机物分解完毕为止;

g.螯合:将曝气结束的混合物通入到螯合池当中,向螯合池当中加入螯合剂;

h.清洗:利用过滤网将螯合结束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将其中的泥和水分离开,并且通过喷淋装置对泥进行清洗,将其中的金属沉淀物清洗到水中;

i.烘干:利用烘干池对清洗泥的水进行烘干,得到重金属粉末;

j.固化:将过滤出的泥通入到固化池当中,然后向固化池当中通入固化剂,固化剂包括粉煤灰和石灰,粉煤灰和石灰的重量比为10:5

k.再利用:将固化结束的底泥用于建筑填料、植物肥料以及填海原料,进行回收利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种河道污染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包括挖掘模块、曝气模块、螯合模块、清洗模块、固化模块和再利用模块;

所述挖掘模块包括泥浆泵和拦挡坝,用于将河道中的底泥挖掘出;

所述曝气模块包括曝气池、用于向曝气池中充气的曝气装置和用于对底泥中有机物进行分解的微生物;

所述螯合模块包括螯合池以及添加到底泥中的金属螯合剂;

所述清洗模块包括过滤网和用于对底泥进行清洗的喷淋装置;

所述固化模块包括固化池和用于对底泥进行固化的固化剂。

综上所述,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挖掘模块、曝气模块、螯合模块、清洗模块、固化模块和再利用模块,将河道当中的底泥从河道当中抽取出,进行治理,消除底泥中的污染物,既能够防止底泥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也能够对处理结束的底泥进行二次利用;

2、本发明通过设置分离模块、清洗模块和搅拌模块,将砂石清理干净之后减少了后期对底泥的清理量,提高了底泥的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系统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河道污染处理系统,参见附图1,包括挖掘模块、分离模块、清洗模块、搅拌模块、回收模块、曝气模块、螯合模块、烘干模块、清洗模块、固化模块和再利用模块。

挖掘模块包括泥浆泵和拦挡坝,用于将河道中的底泥挖掘出,挖掘出的底泥送入到分离模块当中;分离模块包括用于将砂石与水和泥分离的过滤筛,在过滤筛的过滤作用下,砂石留存到过滤筛的顶部,泥和水被过滤出,将过滤出的水和泥送入到搅拌模块,将留存下来的砂石送入到清洗模块;清洗模块包括清洗池和水,送入到清洗模块的砂石在清洗池当中用水进行反复清洗,清洗结束的水被送入到搅拌模块,清洗干净的砂石被送入到回收模块;回收模块包括运输设备,将清洗干净的砂石运送出,用作建筑原料,实现对砂石的再利用。

搅拌模块包括用于将水、泥和清洗砂石的水进行搅拌的搅拌池和搅拌设备,将水、泥和清洗砂石的水通入到搅拌池当中,利用搅拌设备将三者搅拌混合均匀;曝气模块包括曝气池、用于向曝气池中充气的曝气装置和用于对底泥中有机物进行分解的微生物,通过曝气装置向曝气池当中通入空气,使得底泥达到富氧状态,从而使得微生物能够快速生长,将底泥当中的有机物快速分解;螯合模块包括螯合池以及添加到底泥中的金属螯合剂,金属螯合剂能够与底泥中的重金属进行反映,从而得到重金属粉末;清洗模块包括过滤网和用于对底泥进行清洗的喷淋装置,在过滤网上用喷淋装置对底泥进行清洗,使得重金属粉末随随被清洗走,使得剩余的底泥中不含有重金属物质;烘干模块包括用于将清洗模块清洗出的水进行烘干从而得到重金属粉末的烘干池,将清洗泥的水通入到烘干池当中,对水进行加热,使得水蒸发掉,剩下重金属粉末;固化模块包括固化池和用于对底泥进行固化的固化剂,固化剂包括粉煤灰和石灰,粉煤灰和石灰的重量比为10:5,固化剂能够减少底泥中水的含量,并且能够加速底泥水的蒸发速度,使得底泥快速固化;再处理模块包括运输设备,将固化的底泥运输走,用于建筑填料、植物废料以及填海原料。

实施例二:一种河道污染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淤泥挖掘:选择水流流速较缓的河段,利用拦挡坝对水流进行阻挡,然后利用泥浆泵将河底的底泥抽出;

b.分离:利用过滤筛对底泥进行过滤,将底泥中的砂石与水和泥进行分离;

c.清洗:将砂石放入到清洗池当中,反复用清水对清洗池当中的砂石进行清洗;

d.回收:将清洗干净的砂石作为建筑原料进行回收利用;

e.搅拌:将过滤出来的水、泥和清洗砂石的过程中产生的水混合在一起,通入到搅拌池当中进行充分搅拌;

f.曝气:将搅拌结束的混合物通入大曝气池当中,在混合物中加入分解有机物的微生物,然后利用曝气装置向曝气池中通入空气,提高混合物中的含氧量,直至微生物将混合物中的有机物分解完毕为止;

g.螯合:将曝气结束的混合物通入到螯合池当中,向螯合池当中加入螯合剂;

h.清洗:利用过滤网将螯合结束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将其中的泥和水分离开,并且通过喷淋装置对泥进行清洗,将其中的金属沉淀物清洗到水中;

i.烘干:利用烘干池对清洗泥的水进行烘干,得到重金属粉末;

j.固化:将过滤出的泥通入到固化池当中,然后向固化池当中通入固化剂,固化剂包括粉煤灰和石灰,粉煤灰和石灰的重量比为10:5

k.再利用:将固化结束的底泥用于建筑填料、植物肥料以及填海原料,进行回收利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