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射型土壤修复处理一体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35236发布日期:2019-04-17 04:02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射型土壤修复处理一体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土壤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射型土壤修复处理一体化设备。



背景技术: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其厚度一般在2m左右。土壤不但为植物生长提供机械支撑能力,并能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肥力要素。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凡是妨碍土壤正常功能,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还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物质,都叫做土壤污染物。

人为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并进而造成农作物中某些指标超过国家标准的现象,称为土壤污染。污染物进入土壤的途径是多样的,废气中含有的污染物质,特别是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地面进入土壤,废水中携带大量污染物进入土壤,固体废物中的污染物直接进入土壤或其渗出液进入土壤。其中最主要的是污水灌溉带来的土壤污染。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板结,也是土壤污染的来源之一。土壤污染除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外,更为严重的是土壤对污染物具有富集作用,一些毒性大的污染物,如汞、镉等富集到作物果实中,人或牲畜食用后发生中毒。如我国辽宁沈阳张士灌区由于长期引用工业废水灌溉,导致土壤和稻米中重金属镉含量超标,人畜不能食用。土壤不能再作为耕地,只能改作他用。

由于具有生理毒性的物质或过量的植物营养元素进入土壤而导致土壤性质恶化和植物生理功能失调的现象。土壤处于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无机界和生物界的中心,不仅在本系统内进行着能量和物质的循环,而且与水域、大气和生物之间也不断进行物质交换,一旦发生污染,三者之间就会有污染物质的相互传递。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和积累的污染物常通过食物链传递而影响人体健康。

现有技术中对于土壤修复,一种是在原地喷洒药剂式,这种方式药液依靠渗透的方式,作用的深度有限,并且很容易挥发;另一种是将被污染的土壤挖走,进行药剂混合治理,这种方式易造成地面坑洼,步骤也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注射型土壤修复处理一体化设备。

(二)技术方案

一种注射型土壤修复处理一体化设备,包括壳体、电源、一号滚轮组件及二号滚轮组件;

壳体内设置有隔板,将壳体内腔左右分隔为储药腔和工作腔;工作腔内设置有前后方向的一号转轴,一号转轴上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梭形凸轮;梭形凸轮下方设置有一号压板,一号压板与工作腔底板之间设置有一号弹簧,一号压板向下连接有注射管,注射管底端穿出工作腔;梭形凸轮左侧设置有二号压板,二号压板与隔板之间设置有二号弹簧,二号压板向左连接有推拉杆;储药腔底部设置有下药口,推拉杆左端伸入到储药腔右部并向下连接有连杆,连杆底端连接有用于打开或封堵下药口的封堵板;下药口通过柔性管与注射管连通;

一号转轴一端伸出工作腔并连接有一号伺服电机,一号伺服电机驱动一号转轴转动,梭形凸轮跟着转动,并与一号压板、二号压板作用,带动注射管和封堵板协同作用;

一号滚轮组件设置在储药腔底部,二号滚轮组件设置在工作腔底部,均包括滚轮、连轴及支撑板,滚轮对称设置并通过连轴连接,支撑板固接在壳体底部,连轴穿过并转动连接支撑板。

优选的,注射管下压扎入地面对应于封堵板打开下药口,注射管上升远离地面对应封堵板重新封住下药口。

优选的,一号滚轮组件还包括二号伺服电机、拨盘及槽轮,二号伺服电机固定在储药腔底部,输出端连接有拨盘,连轴上对应设置有槽轮,拨盘转动间歇带动槽轮转动。

优选的,电源设置在工作腔顶部,用于一号伺服电机和二号伺服电机供电;壳体左侧还连接有推杆,壳体外壁还设置有调整一号伺服电机和二号伺服电机工作的控制面板。

优选的,储药腔左部设置有前后方向的二号转轴,二号转轴周向均匀设置有搅拌叶片,二号转轴一端伸出储药腔并连接有二号传动轮,一号转轴上对应设置有一号传动轮,一号传动轮与二号传动轮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注射管包括上部的实心段、下部的空心段及设置在空心段底端的尖头,柔性管与空心段上部连接,空心段下部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出药孔。

优选的,隔板对应推拉杆设置有滑动密封圈。

优选的,储药腔顶部还设置有补药口,补药口设置有盖体。

优选的,下药口连接有增压泵,增压泵出液口连接柔性管。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射型土壤修复处理一体化设备,具有以下的优点:

1,利用一号伺服电机带动一号转轴转动,通过梭形凸轮作用在一号压板和二号压板上,使注射管和封堵协同作用,实现注射管下压扎入地面对应于封堵板打开下药口,注射管上升远离地面对应封堵板重新封住下药口,这样注射管插入地面下进行注射,降低药水挥发,增加作用深度,增强作用效果。

2,还在滚轮组件上设置了基于槽轮工作原理的驱动件,二号伺服电机固定在储药腔底部,输出端连接有拨盘,连轴上对应装有槽轮,拨盘转动间歇带动槽轮转动,这样即实现设备的自动走走停停,以适应注射工作的进行。

3,还在储药腔内设置了搅拌组件,并通过传动轮、传动带将一号转轴的动力传递过去,利用一号转轴转动带动二号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搅拌叶片对药液进行混合搅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保护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中工作腔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储液腔和工作腔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中注射管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中一号滚轮组件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中拨盘和槽轮的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中二号滚轮组件的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中推拉杆的结构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储药腔,101-补药口,102-坡面,103-二号转轴,104-搅拌叶片,105-下药口,106-二号压板,107-二号弹簧,108-推拉杆,109-连杆,110-封堵板,111-柔性管,112-滑动密封圈,2-工作腔,201-一号伺服电机,202-一号转轴,203-梭形凸轮,204-一号压板,205-一号弹簧,206-注射管,2061-实心段,2062-空心段,2063-出药孔,207-尖头,208-一号传动轮,209-传动带,210-二号传动轮,3-电源,4-推杆,401-控制面板,5-一号滚轮组件,501-滚轮,502-连轴,503-支撑板,504-二号伺服电机,505-拨盘,506-槽轮,6-二号滚轮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注射型土壤修复处理一体化设备,包括壳体、电源3、一号滚轮组件5及二号滚轮组件6;

壳体内固接有隔板,将壳体内腔左右分隔为储药腔1和工作腔2;工作腔2内装有前后方向的一号转轴202,一号转轴202上均匀间隔装有若干梭形凸轮203;梭形凸轮203下方设有一号压板204,一号压板204与工作腔2底板之间连接有一号弹簧205,一号压板204向下连接有注射管206,注射管206底端穿出工作腔2;梭形凸轮203左侧设有二号压板106,二号压板106与隔板之间连接有二号弹簧107,二号压板106向左连接有推拉杆108;储药腔1底部开有下药口105,推拉杆108左端伸入到储药腔1右部并向下连接有连杆109,连杆109底端连接有用于打开或封堵下药口105的封堵板110;下药口105通过柔性管11与注射管206连通;

一号转轴202一端伸出工作腔1并连接有一号伺服电机201,一号伺服电机201驱动一号转轴202转动,梭形凸轮203跟着转动,并与一号压板204、二号压板106作用,带动注射管206和封堵板110协同作用;

一号滚轮组件5设置在储药腔1底部,二号滚轮组件6设置在工作腔2底部,均包括滚轮501、连轴502及支撑板503,滚轮501对称设置并通过连轴502连接,支撑板503固接在壳体底部,连轴502穿过并转动连接支撑板503。

工作原理为,利用一号伺服电机201带动一号转轴202转动,通过梭形凸轮203作用在一号压板204和二号压板106上,使注射管206和封堵板110协同作用,实现注射管206下压扎入地面对应于封堵板110打开下药口105,注射管206上升远离地面对应封堵板110重新封住下药口105,这样注射管206插入地面下进行注射,降低药水挥发,增加作用深度,增强作用效果;人工推动设备前行,走走停停,对土壤进行注射治理。

实施例2

一种注射型土壤修复处理一体化设备,包括壳体、电源3、一号滚轮组件5及二号滚轮组件6;

壳体内固接有隔板,将壳体内腔左右分隔为储药腔1和工作腔2;工作腔2内装有前后方向的一号转轴202,一号转轴202上均匀间隔装有若干梭形凸轮203;梭形凸轮203下方设有一号压板204,一号压板204与工作腔2底板之间连接有一号弹簧205,一号压板204向下连接有注射管206,注射管206底端穿出工作腔2;梭形凸轮203左侧设有二号压板106,二号压板106与隔板之间连接有二号弹簧107,二号压板106向左连接有推拉杆108;储药腔1底部开有下药口105,推拉杆108左端伸入到储药腔1右部并向下连接有连杆109,连杆109底端连接有用于打开或封堵下药口105的封堵板110;下药口105通过柔性管11与注射管206连通;

一号转轴202一端伸出工作腔1并连接有一号伺服电机201,一号伺服电机201驱动一号转轴202转动,梭形凸轮203跟着转动,并与一号压板204、二号压板106作用,带动注射管206和封堵板110协同作用;

一号滚轮组件5设置在储药腔1底部,二号滚轮组件6设置在工作腔2底部,均包括滚轮501、连轴502及支撑板503,滚轮501对称设置并通过连轴502连接,支撑板503固接在壳体底部,连轴502穿过并转动连接支撑板503。

其中,一号滚轮组件5还包括二号伺服电机504、拨盘505及槽轮506,二号伺服电机504固定在储药腔1底部,输出端连接有拨盘505,连轴502上对应装有槽轮506,拨盘505转动间歇带动槽轮506转动,这样即实现设备的自动走走停停,以适应注射工作的进行。

其中,电源3装在工作腔3顶部,用于一号伺服电机201和二号伺服电机504供电;壳体左侧还连接有推杆4,壳体外壁还装有调整一号伺服电机201和二号伺服电机504工作的控制面板401。

实施例3

一种注射型土壤修复处理一体化设备,包括壳体、电源3、一号滚轮组件5及二号滚轮组件6;

壳体内固接有隔板,将壳体内腔左右分隔为储药腔1和工作腔2;工作腔2内装有前后方向的一号转轴202,一号转轴202上均匀间隔装有若干梭形凸轮203;梭形凸轮203下方设有一号压板204,一号压板204与工作腔2底板之间连接有一号弹簧205,一号压板204向下连接有注射管206,注射管206底端穿出工作腔2;梭形凸轮203左侧设有二号压板106,二号压板106与隔板之间连接有二号弹簧107,二号压板106向左连接有推拉杆108;储药腔1底部开有下药口105,推拉杆108左端伸入到储药腔1右部并向下连接有连杆109,连杆109底端连接有用于打开或封堵下药口105的封堵板110;下药口105通过柔性管11与注射管206连通;

一号转轴202一端伸出工作腔1并连接有一号伺服电机201,一号伺服电机201驱动一号转轴202转动,梭形凸轮203跟着转动,并与一号压板204、二号压板106作用,带动注射管206和封堵板110协同作用;

一号滚轮组件5设置在储药腔1底部,二号滚轮组件6设置在工作腔2底部,均包括滚轮501、连轴502及支撑板503,滚轮501对称设置并通过连轴502连接,支撑板503固接在壳体底部,连轴502穿过并转动连接支撑板503。

其中,一号滚轮组件5还包括二号伺服电机504、拨盘505及槽轮506,二号伺服电机504固定在储药腔1底部,输出端连接有拨盘505,连轴502上对应装有槽轮506,拨盘505转动间歇带动槽轮506转动,这样即实现设备的自动走走停停,以适应注射工作的进行。

其中,电源3装在工作腔3顶部,用于一号伺服电机201和二号伺服电机504供电;壳体左侧还连接有推杆4,壳体外壁还装有调整一号伺服电机201和二号伺服电机504工作的控制面板401。

其中,储药腔1左部装有前后方向的二号转轴103,二号转轴103周向均匀装有搅拌叶片104,二号转轴103一端伸出储药腔1并连接有二号传动轮210,一号转轴202上对应安装有一号传动轮208,一号传动轮208与二号传动轮210通过传动带209传动连接,这样利用一号转轴202转动带动二号转动103转动,进而带动搅拌叶片104对药液进行混合搅拌。

实施例4

一种注射型土壤修复处理一体化设备,包括壳体、电源3、一号滚轮组件5及二号滚轮组件6;

壳体内固接有隔板,将壳体内腔左右分隔为储药腔1和工作腔2;工作腔2内装有前后方向的一号转轴202,一号转轴202上均匀间隔装有若干梭形凸轮203;梭形凸轮203下方设有一号压板204,一号压板204与工作腔2底板之间连接有一号弹簧205,一号压板204向下连接有注射管206,注射管206底端穿出工作腔2;梭形凸轮203左侧设有二号压板106,二号压板106与隔板之间连接有二号弹簧107,二号压板106向左连接有推拉杆108;储药腔1底部开有下药口105,推拉杆108左端伸入到储药腔1右部并向下连接有连杆109,连杆109底端连接有用于打开或封堵下药口105的封堵板110;下药口105通过柔性管11与注射管206连通;

一号转轴202一端伸出工作腔1并连接有一号伺服电机201,一号伺服电机201驱动一号转轴202转动,梭形凸轮203跟着转动,并与一号压板204、二号压板106作用,带动注射管206和封堵板110协同作用;

一号滚轮组件5设置在储药腔1底部,二号滚轮组件6设置在工作腔2底部,均包括滚轮501、连轴502及支撑板503,滚轮501对称设置并通过连轴502连接,支撑板503固接在壳体底部,连轴502穿过并转动连接支撑板503。

其中,一号滚轮组件5还包括二号伺服电机504、拨盘505及槽轮506,二号伺服电机504固定在储药腔1底部,输出端连接有拨盘505,连轴502上对应装有槽轮506,拨盘505转动间歇带动槽轮506转动,这样即实现设备的自动走走停停,设备停止时对应注射管注射,设备行走时对应注射管收起,从而适应注射工作的进行。

其中,电源3装在工作腔3顶部,用于一号伺服电机201和二号伺服电机504供电;壳体左侧还连接有推杆4,壳体外壁还装有调整一号伺服电机201和二号伺服电机504工作的控制面板401。

其中,储药腔1左部装有前后方向的二号转轴103,二号转轴103周向均匀装有搅拌叶片104,二号转轴103一端伸出储药腔1并连接有二号传动轮210,一号转轴202上对应安装有一号传动轮208,一号传动轮208与二号传动轮210通过传动带209传动连接,这样利用一号转轴202转动带动二号转动103转动,进而带动搅拌叶片104对药液进行混合搅拌。

其中,注射管206包括上部的实心段2061、下部的空心段2062及设在空心段2062底端的尖头207,柔性管111与空心段2062上部连接,空心段2062下部周向均匀开有若干出药孔2063,这样尖头207便于插入地面,药液通过柔性管11流入空心段2062并从出药孔2063排除,实现注射。

实施例5

一种注射型土壤修复处理一体化设备,包括壳体、电源3、一号滚轮组件5及二号滚轮组件6;

壳体内固接有隔板,将壳体内腔左右分隔为储药腔1和工作腔2;工作腔2内装有前后方向的一号转轴202,一号转轴202上均匀间隔装有若干梭形凸轮203;梭形凸轮203下方设有一号压板204,一号压板204与工作腔2底板之间连接有一号弹簧205,一号压板204向下连接有注射管206,注射管206底端穿出工作腔2;梭形凸轮203左侧设有二号压板106,二号压板106与隔板之间连接有二号弹簧107,二号压板106向左连接有推拉杆108;储药腔1底部开有下药口105,推拉杆108左端伸入到储药腔1右部并向下连接有连杆109,连杆109底端连接有用于打开或封堵下药口105的封堵板110;下药口105通过柔性管11与注射管206连通;

一号转轴202一端伸出工作腔1并连接有一号伺服电机201,一号伺服电机201驱动一号转轴202转动,梭形凸轮203跟着转动,并与一号压板204、二号压板106作用,带动注射管206和封堵板110协同作用;

一号滚轮组件5设置在储药腔1底部,二号滚轮组件6设置在工作腔2底部,均包括滚轮501、连轴502及支撑板503,滚轮501对称设置并通过连轴502连接,支撑板503固接在壳体底部,连轴502穿过并转动连接支撑板503。

其中,一号滚轮组件5还包括二号伺服电机504、拨盘505及槽轮506,二号伺服电机504固定在储药腔1底部,输出端连接有拨盘505,连轴502上对应装有槽轮506,拨盘505转动间歇带动槽轮506转动,这样即实现设备的自动走走停停,以适应注射工作的进行。

其中,电源3装在工作腔3顶部,用于一号伺服电机201和二号伺服电机504供电;壳体左侧还连接有推杆4,壳体外壁还装有调整一号伺服电机201和二号伺服电机504工作的控制面板401。

其中,储药腔1左部装有前后方向的二号转轴103,二号转轴103周向均匀装有搅拌叶片104,二号转轴103一端伸出储药腔1并连接有二号传动轮210,一号转轴202上对应安装有一号传动轮208,一号传动轮208与二号传动轮210通过传动带209传动连接,这样利用一号转轴202转动带动二号转轴103转动,进而带动搅拌叶片104对药液进行混合搅拌。

其中,注射管206包括上部的实心段2061、下部的空心段2062及设在空心段2062底端的尖头207,柔性管111与空心段2062上部连接,空心段2062下部周向均匀开有若干出药孔2063,这样尖头207便于插入地面,药液通过柔性管11流入空心段2062并从出药孔2063排除,实现注射。

其中,储药腔1顶部还设有补药口101,补药口101装有盖体。

其中,储药腔1左部底面加工有左高右低的坡面102,用于药液导流。

其中,下药口105连接有增压泵(未画出),增压泵出液口连接柔性管111,为注射提供额外的辅助压力。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电控元件的控制方式为现有技术,为了避免叙述累赘,统一在此处说明。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过着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