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套废水超滤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2216发布日期:2018-09-05 00:57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超滤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整套废水超滤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重

要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但是,现代社会的人口增长、工农业生产活

动和城市化的急剧发展,对有限的水资源及水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冲

击。在全球范围内,水质的污染、需水量的迅速增加以及部门间竞争

性开发所导致的不合理利用,使水资源进一步短缺,水环境愈加恶化,

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威胁着人类的福祉。目前“水”存在

的两大主要问题: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超滤在污水处理中应用

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水污染的问题,因此,而提出的一种整套废水超

滤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整套废水超滤处理系统,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右端连接回流

管,所述回流管上部设有管口,所述管口右侧设有废水管,所述废水

管上设有压力阀且另一端连接超滤装置,所述超滤装置下部连接净水

管且外表面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下部连接底座,所述超滤装置包

括紫外线消毒层,所述紫外线消毒层下部设有上固定扣,所述上固定

扣下部连接有机超滤膜,所述有机超滤膜下部设有下固定扣,所述下

固定扣下部设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上固定扣和下固定扣与有机超滤膜配合使用。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与有机超滤膜配合使用,所述过滤网具体采用不锈钢网状格。

优选的,所述有机超滤膜具体采用醋酸纤维膜成聚合物。

优选的,所述电机与回流管配合使用,所述电机上部设有控制面板。

优选的,所述废水管通过管口与回流管配合使用,所述废水管与管口连接处设有密封橡胶垫圈。

优选的,所述底座与固定架焊接在一起,所述底座底部设有防滑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整套废水超滤处理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管口、超滤装置的设置,工艺设备简单,过滤效果明显,操作管理方便,节约能源,从而完善功能多样性,达到最佳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整套废水超滤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超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 电机、2 回流管、3 管口、4 废水管、5 压力阀、6 超滤

装置、61 紫外线消毒层、62 上固定扣、63 有机超滤膜、64 下固定扣、

65 过滤网、7 净水管、8 固定架、9 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

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

“前”、“后”、“左”、“右”、 “顶”、“底”、“内”、 “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 1-2,一种整套废水超滤处理系统,包括电机 1,所述电机 1 右端连接回流管 2,所述回流管 2 上部设有管口 3,所述管口 3

右侧设有废水管 4,所述废水管 4 上设有压力阀 5 且另一端连接超滤装置 6,所述超滤装置 6 下部连接净水管 7 且外表面设有固定架 8,

所述固定架 8 下部连接底座 9,所述超滤装置 6 包括紫外线消毒层 61,

所述紫外线消毒层 61 下部设有上固定扣 62,所述上固定扣 62 下部连接有机超滤膜 63,所述有机超滤膜下 63 部设有下固定扣 64,所述下固定扣 64 下部设有过滤网 65。

上固定扣 62 和下固定扣 64 与有机超滤膜 63 配合使用,所述过滤网 65 与有机超滤膜 63 配合使用,所述过滤网 65 具体采用不锈钢网状格,所述有机超滤膜 63 具体采用醋酸纤维膜成聚合物,所述电

机与 1 回流管 2 配合使用,所述电机 1 上部设有控制面板,所述废水管 4 通过管口 3 与回流管 2 配合使用,所述废水管 4 与管口 3 连接处设有密封橡胶垫圈,所述底座 9 与固定架 8 焊接在一起,所述底座 9

底部设有防滑垫。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紫外线消毒层达到消毒净化效果,通过有机超滤网 63 与过滤网 31 的配合达到分离效率高和节约能源的效果,通过电机 1 与控制面板、回流管 2、管口 3、压力阀 5 的配合达到操作管理方便,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上固定扣 62 与下固定扣 64 的配合使用达到固定效果,通过固定架 8 与底座 9 的配合使用达到工作稳定固定牢靠的效果,从而完善功能多样性,达到最佳使用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