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苗孵化用水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3694发布日期:2018-09-21 22:53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育苗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苗孵化用水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水产企业规模化育苗一般采用孵化环道、孵化桶和孵化槽进行受精卵孵化,这三种孵化方式都需要大量的用水,但对水体的净化处理却不尽人意,往往是将原水经过简单的沉淀、过滤后就用于苗种孵化,而受精卵和刚孵出的幼鱼非常脆弱,极易因为水体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致病菌、氨氮、亚硝酸氮等有害物质而影响到鱼苗孵化率和成活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鱼苗孵化用水净化装置,能够有效去除水中悬浮物、胶体物质、细菌和病毒等,并对水体进行脱色、脱臭,极大的改善了水质,提高了育苗成功率。本实用新型可为青、草、鲢、鳙等大宗鱼类,以及黄颡鱼、鳜鱼、光唇鱼、细鳞斜颌鲴、长吻鮠等名优鱼类人工繁殖提供孵化用水。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鱼苗孵化用水净化装置,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设的镂空环状的第一隔墙、第二隔墙以及第三隔墙;第一隔墙内围成蓄水池;第一隔墙和第二隔墙之间设有活性炭过滤层;第二隔墙和第三隔墙之间设有石英砂过滤层;蓄水池正中的底部设有一水泥墩,水泥墩的顶部安装潜水泵;水泥墩的顶部设有围在潜水泵外侧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的顶部支撑有一条状踏板;踏板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与固定支架的顶部固定,踏板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伸至装置外部;潜水泵的水管和电源线路沿条状踏板的长度方向布置。

作为优化方案,第一隔墙的内表面、第三隔墙的外表面均设有隔离网。

作为优化方案,隔离网为20目不锈钢网。

作为优化方案,第一隔墙的外径为8m,第二隔墙的外径为9m,第三隔墙的外径为10m;第一隔墙、第二隔墙和第三隔墙的厚度均为0.24m,高度均为2.5m;水源塘的水深为2m。

作为优化方案,水泥墩呈圆柱状,直径为0.8m,高0.5m。

作为优化方案,固定支架包括三根竖直的钢管,钢管的一端固定在水泥墩上,钢管的另一端与第一隔墙的上缘平齐。

作为优化方案,潜水泵为3kw的潜水泵。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设置两道过滤层,能够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致病菌、氨氮和亚硝酸氮等,显著提高鱼苗的孵化率。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直接建设在水源塘中,成本低廉,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鱼苗孵化用水净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鱼苗孵化用水净化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镂空隔墙的结构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包括:

第一隔墙1、第二隔墙2、第三隔墙3、蓄水池4、活性炭过滤层5、石英砂过滤层、6水泥墩7、潜水泵8、固定支架9、钢管901、踏板10、水管和电源线路11、隔离网12、通孔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鱼苗孵化用水净化装置,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设的镂空环状的第一隔墙1、第二隔墙2以及第三隔墙3。第一隔墙1内围成蓄水池4,第一隔墙1和第二隔墙2之间设有活性炭过滤层5,第二隔墙2和第三隔墙3之间设有石英砂过滤层6。在实际建造时,将第一隔墙1内围砌成圆形蓄水池4,池地平整,并经水泥硬化。活性炭过滤层5内填充有活性炭滤料,石英砂过滤层6内填充有石英砂滤料。

第一隔墙1、第二隔墙2以及第三隔墙3均采用镂空设计,墙体表面均布有若干个镂空的通孔13,使得外部的水能够依次经过石英砂过滤层6和活性炭过滤层5渗透至蓄水池。为了兼顾蓄水池4的适宜面积以及石英砂过滤层6和活性炭过滤层5的过滤效果,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三道隔墙的具体尺寸可设计为:第一隔墙1的外径为8m,第二隔墙2的外径为9m,第三隔墙的外径为10m;第一隔墙1、第二隔墙2和第三隔墙的厚度均为0.24m,高度均为2.5m。本实施例的隔墙高度适宜用于水源塘水深在2m的情况下,针对其他不同水深的水源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隔墙的高度。

为了防止鱼类、老鼠等动物通过镂空隔墙破坏石英砂滤料和活性炭滤料,甚至进入蓄水池,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隔墙1的内表面以及第三隔墙的外表面均设有一层隔离网12。一般情况下,隔离网12可选用20目不锈钢网。

蓄水池4正中的底部设有一水泥墩7,水泥墩7的顶部安装潜水泵8。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水泥墩7可设计为圆柱状,直径为0.8m,高0.5m;潜水泵8可选用3kw的潜水泵。潜水泵8将蓄水池4的水抽至装置外部,用于鱼卵孵化。蓄水池4水位降低后,水源塘的水经过三道隔墙和滤料不断渗入蓄水池4内,以供后续使用。将潜水泵8设置在水泥墩7顶部的作用在于:可有效避免将蓄水池4底部的杂质抽提到水塔。

水泥墩7的顶部设有围在潜水泵8外侧的固定支架9,固定支架9的顶部支撑有一条状踏板10。固定支架9的作用在于为踏板10提供支撑,且围在潜水泵8外部防止潜水泵8移动到水泥墩7外。为了降低制造成本和难度,一般情况下,固定支架9可设计为包括三根竖直的钢管901,三根钢管901围成三角形截面,钢管901的一端固定在水泥墩7的顶部,钢管901的另一端与第一隔墙1的上缘平齐。

踏板10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与固定支架9的顶部固定,踏板10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伸至装置外部;潜水泵8的水管和电源线路11沿条状踏板10的长度方向布置。踏板10的设计便于铺设潜水泵8的水管和电源线路。为了降低制造成本和难度,一般情况下,踏板10可选用木质踏板。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如下:

将鱼苗孵化用水净化装置设置在水源塘内,保证水源塘内的水位低于第一隔墙1、第二隔墙2以及第三隔墙3的高度。水源塘内的水能够依次经过石英砂过滤层6和活性炭过滤层5渗透至蓄水池。两侧过滤层能够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致病菌、氨氮和亚硝酸氮等。潜水泵8将蓄水池4中的水抽提到外部水塔中,一次性可抽提约50吨水,待水塔中的水耗尽时,蓄水池4内的水位也已恢复,可再次抽提,如此反复,直到鱼苗孵化结束。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