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机组用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3685发布日期:2018-09-21 22:53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换热机组用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换热机组应用热泵的基本原理以处理后的外排再生水作为低位热源,实现冬季供暖、夏季制冷的目的。冬季供暖为例说明,再生水经中水循环泵输送到热泵机组的蒸发器,与蒸发器内部工质进行热交换;制冷剂吸热后蒸发经热泵机组压缩机加压,并提升温度;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流进冷凝器,与末端系统循环水进行热交换,使末端循环水温度升高(可达60℃)。目前现有技术为了避免进入换热机组的再生水堵塞热泵机组,采用了中间换热措施,这种间接式系统由于增加了中间换热设备,增加了系统的热能损失,从节能环保和提高效率方面考虑,直进式系统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直进式系统的脏堵问题没有得到很有效的解决。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换热机组用水处理系统,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机组用水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换热机组用水处理系统,包括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上端固定连接有初级过滤网,所述进水口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右端固定连接有初级增压泵,所述初级增压泵右端通过第二连接管固定连接有次级过滤器,所述次级过滤器上端左侧通过第一转轴活动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右端固定连接有搭扣,所述次级过滤器右端通过第三连接管固定连接有离心沉降机,所述离心沉降机内腔中部插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轴侧壁固定连接有叶轮,所述离心沉降机右端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管,所述第四连接管上端通过弯管固定连接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检测器和进料口,所述弯管下端通过第二电动转轴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第四连接管右端固定连接有次级增压泵,所述次级增压泵右端通过第五连接管固定连接有混合室,所述混合室内腔侧壁固定连接有陶瓷防腐壁,所述陶瓷防腐壁上固定连接有导流螺纹,所述混合室右侧通过第六连接管固定连接有出水口。

优选的,所述次级过滤器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栅,所述分隔栅两侧均活动插接有次级过滤网,所述次级过滤网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管固定连接在离心沉降机的左侧下端,所述第四连接管固定连接在离心沉降机的右侧上端。

优选的,所述叶轮为钢质环状螺旋叶轮。

优选的,所述检测器中包括温度检测器和pH值检测器。

优选的,所述初级增压泵、次级增压泵、驱动电机和第二电动转轴均与控制器电性并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换热机组用水处理系统,通过设置初级过滤网和次级过滤器的结构,达到了能够充分规律水中杂质的效果,能够避免在换热器管道中造成沉积和堵塞;通过设置离心沉降机的结构,达到了进一步沉降、分离无法过滤的细小杂质的效果;通过设置分流管、检测器和进料口的结构,达到了能够实时监测换热器中水流的温度和酸碱度的效果,同时能够利用进料口,达到实时调节水的酸碱度的效果,避免对换热器管道造成腐蚀;通过设置混合室的结构,达到了使得水流和酸碱调节剂充分混合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次级过滤器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离心沉降机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分流管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混合室的剖视图。

图中:1进水口、11初级过滤网、2第一连接管、21第二连接管、22第三连接管、23第四连接管、24第五连接管、25第六连接管、26弯管、27分流管、3初级增压泵、4次级过滤器、41分隔栅、42次级过滤网、43把手、 44密封盖、45第一转轴、46搭扣、5离心沉降机、51驱动电机、52驱动轴、 53叶轮、6控制器、61检测器、62进料口、7混合室、71陶瓷防腐壁、72导流螺纹、8出水口、9第二电动转轴、91密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换热机组用水处理系统,包括进水口1,所述进水口1上端固定连接有初级过滤网11,所述进水口1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2,所述第一连接管2右端固定连接有初级增压泵3,所述初级增压泵3右端通过第二连接管21固定连接有次级过滤器4,所述次级过滤器4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栅41,所述分隔栅41两侧均活动插接有次级过滤网42,所述次级过滤网42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43,上述结构达到了能够充分规律水中杂质的效果,能够避免在换热器管道中造成沉积和堵塞,所述次级过滤器4上端左侧通过第一转轴45活动连接有密封盖44,所述密封盖44右端固定连接有搭扣46,所述次级过滤器4右端通过第三连接管22固定连接有离心沉降机5,所述离心沉降机5内腔中部插接有驱动轴52,所述驱动轴52上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51,所述驱动轴52侧壁固定连接有叶轮53,所述叶轮53为钢质环状螺旋叶轮,上述结构达到了进一步沉降、分离无法过滤的细小杂质的效果,所述离心沉降机5右端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管23,所述第三连接管22固定连接在离心沉降机5的左侧下端,所述第四连接管23固定连接在离心沉降机5的右侧上端,所述第四连接管23上端通过弯管26固定连接有分流管27,所述分流管27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6、检测器61和进料口62,所述检测器61中包括温度检测器和pH值检测器,上述结构达到了能够实时监测换热器中水流的温度和酸碱度的效果,同时能够利用进料口,达到实时调节水的酸碱度的效果,避免对换热器管道造成腐蚀,所述弯管26下端通过第二电动转轴9固定连接有密封板91,所述第四连接管 23右端固定连接有次级增压泵31,所述初级增压泵3、次级增压泵31、驱动电机51和第二电动转轴9均与控制器6电性并联,所述次级增压泵31右端通过第五连接管24固定连接有混合室7,所述混合室7内腔侧壁固定连接有陶瓷防腐壁71,所述陶瓷防腐壁71上固定连接有导流螺纹72,上述结构达到了使得水流和酸碱调节剂充分混合的效果,所述混合室7右侧通过第六连接管25固定连接有出水口8。

工作原理:

首先,将未处理的水经过初级过滤网11的过滤引入进水口1;

然后,经过初级增压泵3的加压后通过次级过滤器4,再通过离心沉降机 5进入第四连接管23,再通过次级增压泵31加压后通过混合室7;

最后,通过出水口8流出;

此外,还可以通过分流管27上的检测器61和进料口62监测并调节水流的pH值。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