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渗滤液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3924发布日期:2018-10-13 01:37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焚烧渗滤液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垃圾焚烧渗滤液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压实、发酵等生物化学降解作用,同时在降水和地下水的渗流作用下产生的一种高浓度有机或无机成份的液体。垃圾渗沥液水质极为复杂且有毒有害,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浓度废水处理技术难题。渗沥液水质受原生垃圾性质、填埋年限、填埋方式等多个因素影响,具有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COD/氨氮含量高、重金属含量高、水质水量变化大的特点,同时垃圾渗滤液水质水量受填埋年限影响较大,对于一些老龄化的垃圾渗滤液,氨氮含量高,可生化性差。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垃圾的产生量越来越多,对垃圾渗滤液也随之越来越多。而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也成为环保领域关注的一大重点。目前,“生化处理+深度处理”已经成为垃圾渗沥液处理的一种主要选择方向,垃圾渗沥液的生物处理主要是指依靠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以及微生物絮体对污染物的吸附作用来去除渗沥液中的有机污染物的污水处理方法。也发展产生了膜生物反应+纳滤膜+反渗透的工艺处理系统,但是该工艺系统对垃圾渗滤液的回收率仅为60%左右,并且处理得到的浓水难以进行再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焚烧渗滤液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膜生物反应+纳滤膜+反渗透处理系统在处理垃圾焚烧渗滤液时水回收率低、浓水难以再处理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垃圾焚烧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顺次连接的集液井、调节池、UASB厌氧反应装置、中沉池、第一A/O处理装置、第二A/O处理装置、外置式MBR装置、清水池、加药池、软化膜装置、DTRO装置、清水回收池;

在所述集液井与所述调节池相互连接的管道上还安装有将所述集液井内的渗滤液提升至所述调节池的第一提升泵;

在所述调节池与所述UASB厌氧反应装置相互连接的管道上还安装有将所述调节池内的渗滤液输送至所述UASB厌氧反应装置的第二提升泵,在所述第二提升泵与所述UASB厌氧反应装置相互连接的管道上安装有用于对所述第二提升泵输送出的渗滤液进行加热的第一换热器;

在所述外置式MBR装置和所述第二A/O处理装置相互连通的管道上安装有将所述第二A/O处理装置内的液体提升至所述外置式MBR装置的第三提升泵;

在所述清水池和所述加药池相互连接的管道上安装有将所述清水池内的液体提升至所述加药池的第四提升泵;

在所述软化膜装置和所述DTRO装置相互连接的管道上安装有将所述软化膜装置排出的水提升至所述DTRO装置的第五提升泵。

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器还与为所述第一换热器提供热量的蒸汽发生装置连通。

优选地,所述UASB厌氧反应装置安装有将所述UASB厌氧反应装置内的液体回流至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回流泵;

和/或所述外置式MBR装置还通过硝化液回流管道与所述第一A/O处理装置连通。

优选地,所述垃圾焚烧渗滤液处理系统还包括对所述第一A/O处理装置、第二A/O处理装置进行氧气补给的氧气补充装置,所述氧气补充装置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A/O处理装置、第二A/O处理装置连通。

优选地,所述垃圾焚烧渗滤液处理系统还包括用于对所述软化膜装置排出的湿泥进行脱水处理的脱水装置和用于对所述DTRO装置排出的废液进行收集处理的浓缩液池;所述脱水装置通过管道与所述软化膜装置连通,同时,所述脱水装置还通过管道与所述加药池连通;所述浓缩液池通过管道与所述DTRO装置连通。

优选地,所述垃圾焚烧渗滤液处理系统还包括用于对所述中沉池排出的污泥进行处理的污泥处理装置,所述中沉池通过管道与所述污泥处理装置连通,连接所述中沉池与所述污泥处理装置的管道上还安装有污泥提取泵,所述外置式MBR装置通过污泥回流管道与所述污泥处理装置连通。

优选地,所述垃圾焚烧渗滤液处理系统还包括用于对所述UASB厌氧反应装置产生的沼气进行收集的沼气收集装置,所述沼气收集装置与所述UASB厌氧反应装置连通。

优选地,所述垃圾焚烧渗滤液处理系统还包括用于对所述调节池产生的臭气进行收集的臭气收集装置,所述臭气收集装置通过管道与所述调节池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A/O处理装置还通过回流管道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所述回流管道上安装有用于实现所述第一A/O处理装置内产生的上清液进行回流的第二回流泵。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垃圾焚烧渗滤液处理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垃圾焚烧渗滤液处理系统采用MBR+TUF(软化膜)+DTRO(碟管式反渗透)相互结合,实现垃圾焚烧渗滤液中水的回收率达到85%及以上的效果,并且,系统脱盐率高,产水稳定达到回用标准,完全可以再次用于生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垃圾焚烧渗滤液处理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垃圾焚烧渗滤液处理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再一垃圾焚烧渗滤液处理系统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集液井,2-调节池,3-UASB厌氧反应装置,4-中沉池,5-第一A/O处理装置;6-第二A/O处理装置,7-外置式MBR装置,8-清水池,9-加药池,10-软化膜装置,11-DTRO装置,12-清水回收池,13-蒸汽发生装置,14-氧气补充装置,15-脱水装置,16-浓缩液池,17-污泥处理装置,18-沼气收集装置,19-臭气收集装置;E1-第一换热器;

01-第一提升泵,02-第二提升泵,03-第三提升泵,04-第四提升泵,05-第五提升泵,06-第一回流泵,07-第二回流泵,08-污泥提取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实用新型中提到的无物理接触,指的是两个物体不相互靠近,在空间上有间隔。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软化膜装置,指的是TUF管式软化膜设备;

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UASB指的是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DTRO指的是碟管式反渗透;MBR指的是与膜生物反应器有关的技术。

请一并参阅图1,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垃圾焚烧渗滤液处理系统进行说明。

一种垃圾焚烧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集液井1、调节池2、UASB厌氧反应装置3、中沉池4、第一A/O处理装置5、第二A/O处理装置6、外置式MBR装置7、清水池8、加药池9、软化膜装置10、DTRO装置11、清水回收池12,还包括第一换热器E1。

其中,集液井1、调节池2、UASB厌氧反应装置3、中沉池4、第一A/O处理装置5、第二A/O处理装置6、外置式MBR装置7、清水池8、加药池9、软化膜装置10、DTRO装置11、清水回收池12顺次通过管道进行连接,构成垃圾焚烧渗滤液处理系统的主体结构。

并且,集液井1用于收集渗滤液原液,并且起到初级过滤的作用,经过初级过滤的渗滤液,需要通过管道输送至调节池2中。由于集液井1与调节池2之间具有高度差,需要在集液井1与调节池2相互连接的管道上安装有将集液井1内的渗滤液提升至调节池2的第一提升泵01,通过第一提升泵01,使得集液井1内经过初级过滤的渗滤液得到很好的输送,也起到提高本实用新型系统工作效率的目的。

由于渗滤液进入UASB厌氧反应装置3时,一般需要在30~35℃左右的温度下才能发生反应,因此需要在调节池2与UASB厌氧反应装置3相互连接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二提升泵02和第一换热器E1,通过第二提升泵02实现将调节池2内的渗滤液输送至UASB厌氧反应装置3中,并且通过第一换热器E1,实现对渗滤液加热至35℃左右。

经过第二A/O处理装置6处理排出的水,需要通过泵将其输送至外置式MBR装置7中。因此,需要在第二A/O处理装置6和外置式MBR装置7相互连通的管道上安装有将第二A/O处理装置6内的液体提升至外置式MBR装置7的第三提升泵03。

清水池8和加药池9相互连接的管道上安装有将清水池8内的液体提升至加药池9的第四提升泵04;

软化膜装置10和DTRO装置11相互连接的管道上安装有将软化膜装置10排出的水提升至DTRO装置11的第五提升泵0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垃圾焚烧渗滤液处理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垃圾焚烧渗滤液处理系统通过采用MBR+TUF(软化膜)+DTRO(碟管式反渗透)相互结合,实现垃圾焚烧渗滤液回收率达到85%及以上的效果,并且,系统脱盐率高,产水稳定达到回用标准,完全可以再次用于生产。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垃圾焚烧渗滤液处理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换热器E1需要外界供热以给渗滤液加热,为了更好的实现供热,在第一换热器E1附近安装有蒸汽发生装置13,并且所述蒸汽发生装置13通过管道与第一换热器E1连通。当然,本实用新型的供热方式并不局限于增加蒸汽发生装置13,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供热,只要是能够向第一换热器E1提供热量的供热模式,均属于本使用新型的发明构思。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或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垃圾焚烧渗滤液处理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垃圾焚烧渗滤液处理系统在第一换热器E1和UASB厌氧反应装置3之间,还安装有回流管,通过回流管将UASB厌氧反应装置3内的上清液回流至第一换热器E1中进行再次利用。为了更好的实现UASB厌氧反应装置3内的上清液的回流,在回流管上安装有第一回流泵06,通过第一回流泵06,实现更好的回流,同时,由于回流的上清液具有一定的温度,可以有效的减少供热,进一步节约能源,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高效率和更加节能效果。

优选地,在外置式MBR装置7和第一A/O处理装置5之间还安装有一硝化液回流管,通过该硝化液回流管实现外置式MBR装置7反应产生的多余的硝化液的回收再次利用,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紧凑性和资源利用率。

在第一A/O处理装置5、第二A/O处理装置6进行反应处理时,需要补充适量的氧气。为了更好的实现氧气的补给,优选地,本使用新型的处理系统还包括对第一A/O处理装置5、第二A/O处理装置6进行氧气补给的氧气补充装置14。该氧气补充装置14安装在第一A/O处理装置5、第二A/O处理装置6附近,并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A/O处理装置5、第二A/O处理装置6连通。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氧气补充装置14,也可以直接与其他氧气源进行接通实现氧气的补给。

更进一步地,经过软化膜装置10的处理后,会排出湿泥,为了更好的对产生的废弃湿泥进行处理,在软化膜装置10附近安装有脱水装置15,通过脱水装置15,实现对软化膜装置10排出的湿泥进行脱水处理。由于脱水处理时,产生一定量的水,为了提高药剂和水的利用率,减少药剂和水的浪费,脱水装置15还通过一管道与加药池9连接,从而实现脱水装置15产生的水的回流利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DTRO装置11处理后的水会产生一定量的浓缩液,为了避免浓缩液直接排放至环境中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可以在DTRO装置11附近设置一浓缩液池16。通过浓缩液池16实现对DTRO装置11排出的浓缩液的收集,收集的浓缩液可以回喷垃圾焚烧炉或炉渣的冷却。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垃圾焚烧渗滤液处理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A/O处理装置5在进行A/O反应处理时,会有上清液产生,为了使得本处理系统结构更加紧凑,可以通过回流管道将第一A/O处理装置5与第一换热器E1连通,使得第一A/O处理装置5产生的上清液回流至第一换热器E1里进行再次换热利用,为了使得更好的发生回流,在所述回流管道上安装有用于实现第一A/O处理装置5内产生的上清液进行回流的第二回流泵07。

由于在中沉池4的沉淀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污泥,因此可以在中沉池4附近安装一污泥处理装置17,该污泥处理装置17通过管道与中沉池4连通,并且为了更好地将污泥从中沉池4中转移至污泥处理装置17,在中沉池4与污泥处理装置17相互连接的管道上还安装有污泥提取泵08,通过污泥提取泵08抽取中沉池4中的产生的污泥。污泥处理装置17产生的清液可以回流至第一A/O处理装置5进行二次处理。

在UASB厌氧反应装置3的反应过程中,有沼气生成,生成的沼气直接排入空气中一方面产生臭味,另一方面会浪费资源,为了实现沼气的收集与利用,在UASB厌氧反应装置3附近安装有沼气收集装置18,通过沼气收集装置18实现对UASB厌氧反应装置3反应产生的沼气的收集。由于UASB厌氧反应装置3自带罩盖,沼气收集装置18通过管道与UASB厌氧反应装置3上方的罩盖相互连通即可实现沼气的收集,收集后的沼气可以通过管道送入垃圾焚烧炉燃烧发电。

而在调节池2内进行渗滤液的处理时,渗滤液中的臭气会挥发至空气中,造成垃圾焚烧渗滤液处理系统发生恶臭,因此,本实用新型还在调节池2附近安装了臭气收集装置19。通过臭气收集装置19,使得调节池2产生的臭气被收集。

当然,由于第一A/O处理装置5以及第二A/O处理装置6等也可以产生臭气,因此,臭气收集装置19也可以与第一A/O处理装置5以及第二A/O处理装置6等连接,以收集产生的臭气。

下面通过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垃圾焚烧渗滤液处理系统的工作过程及处理效果。

实施例1

本实施例1中涉及的垃圾焚烧渗滤液处理系统如图3所示。表1进水栏所示为进入调节池2的渗滤液水样的各项指标。

具体地步骤如下:

(1)垃圾焚烧发电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经过收集后,进入集液井1,集液井1内设有一体化旋转格栅,实现对渗滤液中大颗粒的悬浮物进行截留,以防止大颗粒悬浮物对后续各段设备的污堵。

(2)经过集液井1处理的污水流入调节池2,调节池2的主要作用是均衡水质和调节水量,并且通过搅拌防止悬浮物的沉积。调节池2产生的臭气,经过臭气收集装置19进行收集,然后进入除臭设备进行除臭处理,经过除臭处理的臭气,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的二级排放标准后进行排放。

(3)采用第一提升泵01将调节池2内的渗滤液提升至UASB厌氧反应装置3,并且在渗滤液提升过程中,与第一换热器E1进行热交换,实现对渗滤液的加热,确保在35℃左右下进行中温厌氧反应,以培养出较高浓度的厌氧活性污泥,并利用厌氧污泥的厌氧生物降解作用将污水中有机物分解成甲烷、水等小分子物质,UASB厌氧反应装置3反应产生的沼气经过沼气收集装置18收集后,进入沼气供给通道而被处理或者利用;经过处理的水流经中沉池4进行沉淀处理,使得污泥发发生沉淀,同时沉淀过程中产生的上清液依次流入第一A/O处理装置5、第二A/O处理装置6以及外置式MBR装置7,经过这三个装置,实现一级反硝化、一级硝化、二级反硝化、二级硝化、管式超滤,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水等小分子,并且氨气和总氮物质经过水解、硝化、反硝化的作用最终转化为氮气排放到空气中,其他一部分有机物分解和吸收被微生物利用进行增殖,并最终以生化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出系统,保证出水标准、氨氮和总氮要求高,强化生化脱氮以保证最终产水达标。产生的硝化液在管式超滤系统循环压力作用下,形成一部分超滤产水,压力作用下流入超滤清液箱,经过MBR处理,保证高污泥浓度、高污泥量,实现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达到95%以上,氨氮去除率在99.5%以上,总氮去除率在98%以上。而中沉池4产生的污泥,可以经过污泥提取泵08的提取,进入到污泥处理装置17,由污泥处理装置17对污泥进行处理。

(4)外置MBR处理产生的水,可生化降解物质基本已经去除,剩余物质主要为难降解有机物,这些难降解有机物无法通过生化方法进行处理,于是在进入清水池8缓冲后,通过第四提升泵04转移至加药池9中进行加药处理和软化膜装置10处理,以去除钙、镁、硅等容易结垢的离子,保证在高浓缩下,不结垢;去除易结垢离子后,由第五提升泵05提升至高压DTRO装置11处理,清水进入清水回收池12,至此,实现水回收达到85%及以上。由软化膜装置10产生的污泥,进入脱水装置15进行脱水处理,使得污泥含水率低于80%以上,脱水装置15产生的泥饼可以进入焚烧炉进行焚烧处置,而脱水产生的清液返回加药池9中,以实现水的回收运行;在DTRO装置11产生的浓液,其主要成分是腐植酸、胶体等难以降解的有机物和二价及多价盐物质,可以进入浓缩液池14,在浓缩液池14处理后可用于炉渣的冷却或回喷焚烧炉。

经过上述处理后,清水回收池12排出的水样各项指标如表1出水栏所示。由表1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垃圾焚烧渗滤液处理系统出水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敞开式循环水用水标准》(GB/T19923-2005)标准,可以回用于厂内循环冷却水补水。

表1实施例1进水和出水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