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总氮去除反应器以及总氮去除反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2340发布日期:2018-12-07 22:58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总氮去除反应器以及总氮去除反应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脱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总氮去除反应器以及总氮去除反应系统。



背景技术:

生物脱氮是指在微生物的联合作用下,使污水中的有机氮及氨氮经过氨化作用、硝化反应、反硝化反应,最后转化为氮气的过程。

氨化反应是指含氮有机物在氨化功能菌的代谢下,经分解转化为NH4+的过程。含氮有机物在有分子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被相应的微生物所分解,释放出氨。

硝化反应由好氧自养型微生物完成,在有氧状态下,利用无机氮为氮源将NH4+化成NO2-,然后再氧化成NO3-的过程。硝化过程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亚硝化菌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NO2-),第二阶段由硝化菌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NO3-)。

反硝化反应是在缺氧状态下,反硝化菌将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还原成气态氮(N2)的过程。反硝化菌为异养型微生物,多属于兼性细菌,在缺氧状态时,利用硝酸盐中的氧作为电子受体,以有机物(污水中的BOD成分)作为电子供体,提供能量并被氧化稳定。

简单来说,就是使使污水中的有机氮及氨氮首先在厌氧环境内,通过氨化作用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氮;然后在好氧环境内,通过硝化作用,将氨氮转化为硝态氮;随后在缺氧环境内,通过反硝化作用,将硝态氮转化为氮气,从水中逸出,进而实现脱氮。

这种生物脱氮的方法具有经济、有效、易操作以及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被普遍的采用。

但是,在目前的生物脱氮操作过程中,需要极大的占地面积,而且由于微生物密度低,微生物脱氮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总氮去除反应器以及总氮去除反应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微生物脱氮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总氮去除反应器,包括罐体和罐盖;所述罐盖密封盖合在所述罐体的罐口;

所述罐体内设置有多个厌氧生物附着球和多个厌氧食物球;

所述罐体内还设置有管路组件;所述管路组件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回流管和水泵;

所述回流管一端连接在所述罐体侧壁的上部,所述回流管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罐体侧壁的下部;其中,所述回流管的两端均穿透所述罐体侧壁与所述罐体的内腔连通;

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回流管上;

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回流管连通;所述出水管设置在所述罐体的上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所述总氮去除反应器对污水进行脱氮时首先需要将总氮去除反应器的罐体内腔中充满处理介质,然后将罐体的罐盖扣合在罐体上形成密封结构,然后将所述进水管上的进水阀也关闭,使进水管不与外界连通。

然后开启所述水泵使罐体内腔中的处理介质经过回流管在罐体内腔和回流管之间回流,用来培养厌氧区,让厌氧菌生长。当培养预设时间以后,再打开进水管的水阀,由于水泵在驱动罐体内部的处理介质在罐体内腔和回流管之间不断回流,所以可以产生吸取进水管中的外部的处理介质的负压,进而自动的将进水管中的处理介质吸取到回流管中,经过回流管进入罐体的内腔,对罐体内添加处理介质,并打开所述出水管使处理介质完成脱氮操作以后经所述出水管流出,在该过程中完成脱氮操作。

这种方式可以大大的降低生物脱氮操作所使用的占地面积,提高生物脱氮的效率,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管路组件还包括布水管;

所述布水管上设置有多个出水孔;

所述布水管与所述回流管连通,且所述布水管设置在所述罐体内腔的底部。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布水管包括不锈钢穿孔管。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罐体包括碳钢罐。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罐体的内壁设置有防腐层。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厌氧食物球与所述厌氧生物附着球的质量比例为1:50。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水阀,用于控制所述进水管的连通和闭合。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罐体与所述罐盖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包括橡胶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总氮去除反应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总氮去除反应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总氮去除反应系统采用了上述所述的总氮去除反应器,利用所述总氮去除反应器对污水进行脱氮时首先需要将总氮去除反应器的罐体内腔中充满处理介质,然后将罐体的罐盖扣合在罐体上形成密封结构,然后将所述进水管上的进水阀也关闭,使进水管不与外界连通。

然后开启所述水泵使罐体内腔中的处理介质经过回流管在罐体内腔和回流管之间回流,用来培养厌氧区,让厌氧菌生长。当培养预设时间以后,再打开进水管的水阀,由于水泵在驱动罐体内部的处理介质在罐体内腔和回流管之间不断回流,所以可以产生吸取进水管中的外部的处理介质的负压,进而自动的将进水管中的处理介质吸取到回流管中,经过回流管进入罐体的内腔,对罐体内添加处理介质,并打开所述出水管使处理介质完成脱氮操作以后经所述出水管流出,在该过程中完成脱氮操作。

这种方式可以大大的降低生物脱氮操作所使用的占地面积,提高生物脱氮的效率,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总氮去除反应器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总氮去除反应器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总氮去除反应器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总氮去除反应器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罐体;2-厌氧生物附着球;3-厌氧食物球;

4-进水管;5-出水管;6-回流管;

7-水泵;8-布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总氮去除反应器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总氮去除反应器,包括罐体1和罐盖;所述罐盖密封盖合在所述罐体1的罐口;

所述罐体1内设置有多个厌氧生物附着球2和多个厌氧食物球3;

所述罐体1内还设置有管路组件;所述管路组件包括进水管4、出水管5、回流管6和水泵7;

所述回流管6一端连接在所述罐体1侧壁的上部,所述回流管6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罐体1侧壁的下部;其中,所述回流管6的两端均穿透所述罐体1侧壁与所述罐体1的内腔连通;

所述水泵7设置在所述回流管6上;

所述进水管4与所述回流管6连通;所述出水管5设置在所述罐体1的上部。

具体使用时,利用所述总氮去除反应器对污水进行脱氮时首先需要将总氮去除反应器的罐体1内腔中充满处理介质,然后将罐体1的罐盖扣合在罐体1上形成密封结构,然后将所述进水管4上的进水阀也关闭,使进水管4不与外界连通。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总氮去除反应器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然后开启所述水泵7使罐体1内腔中的处理介质经过回流管6在罐体1内腔和回流管6之间回流,用来培养厌氧区,让厌氧菌生长,图2即表示了处理介质在所述回流管6和所述罐体1内腔之间不断回流的流动方向。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总氮去除反应器的第三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当培养预设时间以后,其中,一般可以培养二十天左右;然后再打开进水管4的水阀,此时,由于水泵7在驱动罐体1内部的处理介质在罐体1内腔和回流管6之间不断回流,所以可以产生吸取进水管4中的外部的处理介质的负压

所以,利用这种负压的作用就可以自动的将进水管4中的处理介质吸取到回流管6中,然后经过回流管6进入罐体1的内腔,完成对罐体1内添加处理介质的操作。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总氮去除反应器的第四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同时,可以打开所述出水管5,使处理介质在罐体1内腔经过脱氮操作以后经所述出水管5流出。

而在上述整个过程中,可以对污水中的有机氮及氨氮进行氨化作用、硝化反应、反硝化反等联合作用,完成脱氮操作。

这种方式可以大大的降低生物脱氮操作所使用的占地面积,提高生物脱氮的效率,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总氮去除反应器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管路组件还包括布水管8;

所述布水管8上设置有多个出水孔;

所述布水管8与所述回流管6连通,且所述布水管8设置在所述罐体1内腔的底部。

所以,利用所述布水管8可以使进入到罐体1内腔中的处理介质均匀的分布,提高处理效果。

可选择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布水管8包括不锈钢穿孔管。

可选择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罐体1包括碳钢罐。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罐体1的内壁设置有防腐层。

利用所述防腐层能够提高所述罐体1的使用寿命,防止内壁被腐蚀损坏。

可选择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厌氧食物球3与所述厌氧生物附着球2的质量比例为1:50。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4上设置有水阀,用于控制所述进水管4的连通和闭合。

可选择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罐体1与所述罐盖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可选择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包括橡胶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总氮去除反应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总氮去除反应器。

由于所述总氮去除反应器的具体结构、功能原理以及技术效果均在前文详述,在此便不再赘述。

所以,任何有关于所述总氮去除反应器的技术内容,均可参考前文对于所述总氮去除反应器的记载即可。

由上可知,所述总氮去除反应系统采用了上述所述的总氮去除反应器,利用所述总氮去除反应器对污水进行脱氮时首先需要将总氮去除反应器的罐体1内腔中充满处理介质,然后将罐体1的罐盖扣合在罐体1上形成密封结构,然后将所述进水管4上的进水阀也关闭,使进水管4不与外界连通。

然后开启所述水泵7使罐体1内腔中的处理介质经过回流管6在罐体1内腔和回流管6之间回流,用来培养厌氧区,让厌氧菌生长。当培养预设时间以后,再打开进水管4的水阀,由于水泵7在驱动罐体1内部的处理介质在罐体1内腔和回流管6之间不断回流,所以可以产生吸取进水管4中的外部的处理介质的负压,进而自动的将进水管4中的处理介质吸取到回流管6中,经过回流管6进入罐体1的内腔,对罐体1内添加处理介质,并打开所述出水管5使处理介质完成脱氮操作以后经所述出水管5流出,在该过程中完成脱氮操作。

这种方式可以大大的降低生物脱氮操作所使用的占地面积,提高生物脱氮的效率,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