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湖水环境污染原位修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71823发布日期:2018-11-16 23:31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河湖水污染的修复领域,特别是一种河湖水环境污染原位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关于水污染的话题不断被提起,水污染情况不断加剧,尤其是河湖水污染的污染越来越严重,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每年投入许多资金,也多次治理,就全国的治理效果来看,收效甚微,投入产出比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污水源头太多,并逐年增加,即使在一处建立污水厂,也只能控制一段河湖,无法控制整段河流,导致一端河流污染后,其下游立即被污水污染,最终导致这段污水处理后,下端还需处理,这样源源不断,最终导致污染效果差,污水处理不彻底,同时目前在河湖污水的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淤泥,而对这些污染淤泥的清理过程就是简单的堆放或直接固化,最终对河湖、土地造成“二次污染”,因此目前并没有一种既能够快速处理污水、且对污水进行彻底处理净化,最终在处理过程中对产生的淤泥进行后期零污染排的河湖污水处理方法,故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对河湖污水处理效果好、对河湖污水进行彻底处理,同时降低成本、实现后期淤泥“零污染”排放的一种河湖水环境污染原位修复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河湖水环境污染原位修复系统,包括将河湖进行间隔分布的第一水闸门,在每一段河湖内设有河湖污染检测装置,在河湖一侧设有控制整个系统工作的控制器,在河湖的一侧设有与每一段河湖通过阀门连接的污水管道,所述污水管道连接一侧设有抽真空装置的污水井,在污水井的输出口连接有过滤室,所述过滤室从上到下间隔设有两个孔径不同的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在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之间填充有火山岩滤料,过滤室的输出连接混凝池,在混凝池的输出连接有过滤池,在过滤池内挂有过滤网兜,过滤网兜上端一侧铰接在两根横杆上,过滤网兜上端另一侧分别通过一个定位销定位在对应的横杆上,两根横杆上部的四周固定在支架上,支架的上部固定在震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在过滤池一侧设有搅拌室,搅拌室的输出连接有泥液二级分离室,泥液二级分离室的出水口连接带固化剂储存箱的固液混合器,泥液二级分离室的出泥口与淤泥固化搅拌机连接,固液混合器的输出与淤泥固化搅拌机连接,过滤池下部出水口汇入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内包括微生物过滤层、石榴沙过滤层、重金属过滤层,且过滤装置的底部输出分别通过一个电子阀门与每一段的河湖进行连接。

进一步,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所述泥液二级分离室的出水口和出泥口分别通过一个提升泵连接下一级设备。

进一步,为了方便后期倾倒淤泥,在支架上设有给过滤网兜旋转时避让的避让位。

进一步,为了提高净化效果,所述微生物过滤层内种植有千屈菜、黄花鸢尾、再力花和美人蕉。

为了方便操作,所述过滤网兜一侧通过一根转轴转动连接在两根横杆上。

为了方便操作,过滤装置内的层与层之间通过第三过滤网隔开,且泥液二级分离室内设有第四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得到的一种河湖水环境污染原位修复系统,能够根据实时情况对河湖的污染水进行分段处理,然后立即对污染的污水进行过滤,过滤后送入下游,最终实现快速净化污水,且对污水进行彻底处理净化的过程通,同时在处理污水过程中产生的淤泥进行二次杀菌、过滤,最终通过加入固化剂固化淤泥,防止淤泥二次污染,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河湖水环境污染原位修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支架与过滤网兜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水闸门1、河湖污染检测装置2、控制器3、污水管道4、抽真空装置6、污水井5、过滤室7、第一过滤网8、第二过滤网9、火山岩滤料10、混凝池11、提升泵12、过滤池13、过滤网兜14、横杆15、纵杆16、震动电机17、避让位18、转轴19、搅拌室20、泥液二级分离室21、固液混合器22、固化剂储存箱23、淤泥固化搅拌机24、过滤装置25、微生物过滤层26、石榴沙过滤层27、重金属过滤层28、电子阀门29、支架30、第三过滤网31、第四过滤网32、定位销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河湖水环境污染原位修复系统,包括将河湖进行间隔分布的第一水闸门1,在每一段河湖内设有河湖污染检测装置2,在河湖一侧设有控制整个系统工作的控制器3,在河湖的一侧设有与每一段河湖通过阀门连接的污水管道4,所述污水管道4连接一侧设有抽真空装置6的污水井5,在污水井5的输出口连接有过滤室7,所述过滤室7从上到下间隔设有两个孔径不同的第一过滤网8和第二过滤网9,在第一过滤网8和第二过滤网9之间填充有火山岩滤料10,过滤室7的输出连接混凝池11,在混凝池11的输出连接有过滤池13,在过滤池13内挂有过滤网兜14,过滤网兜14上端一侧铰接在两根横杆15上,过滤网兜14上端另一侧分别通过一个定位销定位在对应的横杆15上,两根横杆15上部的四周固定在支架30上,支架30的上部固定在震动电机17的输出轴上,在过滤池13一侧设有搅拌室20,搅拌室20的输出连接有泥液二级分离室21,泥液二级分离室21的出水口连接带固化剂储存箱23的固液混合器22,泥液二级分离室21的出泥口与淤泥固化搅拌机24连接,固液混合器22的输出与淤泥固化搅拌机24连接,过滤池13下部出水口汇入过滤装置25,所述过滤装置25内包括微生物过滤层26、石榴沙过滤层27、重金属过滤层28,且过滤装置25的底部输出分别通过一个电子阀门29与每一段的河湖进行连接。

进一步,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所述泥液二级分离室21的出水口和出泥口分别通过一个提升泵12连接下一级设备。

进一步,为了方便后期倾倒淤泥,在支架30上设有给过滤网兜14旋转时避让的避让位1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避让位18是为了防止将淤泥倒入搅拌室20时受到位置的遮挡,使其不能倾倒,从而设置避让位18,所述避让位18的构成只需要支架30上与横杆15四周固定的4根纵杆16长度长于过滤网兜14的长度即可。

进一步,为了提高净化效果,所述微生物过滤层26内种植有千屈菜、黄花鸢尾、再力花和美人蕉。

为了方便操作,所述过滤网兜14一侧通过一根转轴19转动连接在两根横杆15上。

为了方便操作,过滤装置25内的层与层之间通过第三过滤网31隔开,且泥液二级分离室21内设有第四过滤网32。

工作时,将河湖分成多段,并在每一段之间设置第一水闸门1,同时在每一段河湖内设置河湖污染检测装置2,通过河湖污染检测装置2,实时获取每一段河湖的污染情况,一旦发现该段污染时立即发送信号给控制器3,由控制器3立即关段该段与其下游配合的第一水闸门1,使得污水不会污染下一段,此时立即开启对应的与污水管道4连接的阀门,然后通过抽真空装置6工作将污水快速的引进污水井5内,汇入后关闭抽真空装置6,然后污水井5的污水送入过滤室7,由第一过滤网8对大的垃圾、杂质进行过滤,并利用第一过滤网8和第二过滤网9之间的火山岩滤料10吸附污水中的污染物,然后送入混凝池11,在混凝剂的作用下,使污水中的胶体和细微悬浮物凝聚成絮凝体,然后予以分离除去,它既可以降低原水的浊度、色度等水质的感观指标,又可以去除多种有毒有害污染物;然后送入过滤池13的过滤网兜14,在震动电机17的作用下震动过滤网兜14,使得淤泥和多余的水分快速分离,将湿性淤泥留在过滤网兜14上,水流入过滤网兜14下进行过滤分离,且过滤的水送入过滤装置25,在微生物过滤层26、石榴沙过滤层27、重金属过滤层28的作用下,将水进行微生物处理、杂质过滤、重金属过滤最终变成干净的水后开启对应的电子阀门29,将净化的水送入被污染的下一级,最终实现污水的快速处理,防止下游被污染,同时一旦过滤网兜14的淤泥过多时,立即将过滤网兜14另一侧的两个定位销33取下,使得过滤网兜14与横杆15一侧分离,此时抓取过滤网兜14与横杆15分离的一侧,旋转过滤网兜14,将淤泥倒入搅拌室20,并加入杀菌剂进行杀菌搅拌对淤泥水进行杀菌处理;然后送入泥液二级分离室21进行二次分离,将多余的水分分离,较干性的淤泥送入淤泥固化搅拌机24,且泥液二级分离室21下的水送入固液混合器22将水与固化剂储存箱23内的固化剂混合后,送入淤泥固化搅拌机24,最终对处理后的淤泥进行固化,最终实现零污染排放。在本实施中千屈菜对过滤后的水中的DOB、TP有效地进行的去除处理,美人蕉能够有效去除氮磷等物质,再力花能够去除TN、TP;黄花鸢尾能够去除COD、TN、TP。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检测效率,在每一段河湖内间隔设置多个河湖污染检测装置2,然后获取每一段河湖中各个河湖污染检测装置2的数值,并取平均值,一旦平均值大于规定数值,说明该段污水已经污染,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效率,可以在将水或淤泥送入下一个设备处理时增加相应的提升泵来提高输送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