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消除结块功能的水环泵水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1002发布日期:2018-12-18 21:40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消除结块功能的水环泵水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覆铜板加工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消除结块功能的水环泵水箱。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工艺的不断发展,印刷电路板已成为绝大多数电子产品达到电路互联的不可缺少的主要组件部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印刷电路板一般采用覆铜箔层压板制成,覆铜箔层压板是将增强材料浸以树脂,一面或两面覆以铜箔,经过热压而成的一种复合材料,简称覆铜板。

在覆铜板的加工工艺中,覆铜板在压机热压的过程中,真空泵组把压机中得以有机溶剂和树脂蒸汽吸入到水环泵水箱中。水箱中的微生物利用这些有机物生长繁殖,在此过程中形成固态代谢产物与微生物附着连接,从而导致水体内结块,堵塞水环泵管道与泵体,大大降低水环泵抽真空的效率。加大真空泵组中泵的负载,导致真空泵组中泵的损坏与烧毁,且压机在热压过程中由于真空度的异常波动造成覆铜板的品质异常。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微生物利用有机物快速繁殖,造成水体结块的问题,能够快速稳定的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从源头上杜绝了结块问题。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消除结块功能的水环泵水箱,所述水环泵水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前侧面设置有进液管,后侧面设置有排液管,所述箱体内中部竖直设置有放料框,所述放料框呈长方体形,所述放料框包括竖直设置的U型金属架、四个固定块、杀菌灭藻材料板和下压板,所述U型金属架包括两个竖直连接杆和用于连接两个竖直连接杆下端的水平连接杆,所述一个竖直连接杆的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两个固定块固定在箱体内部的左侧面上,所述另一个竖直连接杆的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两个固定块固定在箱体内部的右侧面上,所述水平连接杆与箱体内底面之间存在间距,所述杀菌灭藻材料板竖直设置,且底面与水平连接杆相接,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卡接在两个竖直连接杆上,所述下压板竖直设置,且底面与杀菌灭藻材料板的顶面相接,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卡接在两个竖直连接杆上,所述下压板的上部与箱体内顶面存在间距,所述水平连接杆与箱体内底面之间的间距内设置有主动轴,下压板与箱体的内顶面之间的间距内设置有从动轴,所述主动轴由电机驱动;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皮带,所述皮带套接在主动轴和从动轴上,且杀菌灭藻材料板位于皮带内侧,所述皮带采用微孔皮带。

所述微孔皮带的微孔孔径为4-6mm。

所述排液管的水平位置高于进液管的水平位置。

所述杀菌灭藻材料板采用含有杀菌灭藻材料的微孔板,所述微孔板的孔径为 2-3mm。

所述下压板采用不锈钢栅板。

所述不锈钢栅板的栅间距为5-8mm。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微生物利用有机物快速繁殖,造成水体结块的问题,能够快速稳定的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从源头上杜绝了结块问题。

2.本实用新型采用电机驱动主动轴转动,从而带动皮带在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的不断移动,防止皮带微孔堵塞影响杀菌灭菌材料的效率。

3.本实用新型采用排液管高于进液管的设置能够大大提升液体在箱体内的停留,同时也是为了提升杀菌灭藻材料在水体内的作用。

4.本实用新型采用下压板与杀菌灭藻材料板的组合,能够时刻保证杀菌灭藻材料板与水体的接触,保持杀菌灭藻效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放料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和图3,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不对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做任何限定。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具有消除结块功能的水环泵水箱,所述水环泵水箱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前侧面设置有进液管2,后侧面设置有排液管 3,所述箱体1内中部竖直设置有放料框8,所述放料框呈长方体形,所述放料框8包括竖直设置的U型金属架8-1、四个固定块8-2、杀菌灭藻材料板8-3和下压板8-4,所述U型金属架8-1包括两个竖直连接杆和用于连接两个竖直连接杆下端的水平连接杆,所述一个竖直连接杆的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两个固定块 8-2固定在箱体1内部的左侧面上,所述另一个竖直连接杆的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两个固定块8-2固定在箱体1内部的右侧面上,所述水平连接杆与箱体1内底面之间存在间距,所述杀菌灭藻材料板8-3竖直设置,且底面与水平连接杆相接,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卡接在两个竖直连接杆上,所述下压板8-4竖直设置,且底面与杀菌灭藻材料板8-3的顶面相接,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卡接在两个竖直连接杆上,所述下压板8-4的顶面与箱体1内顶面存在间距,所述水平连接杆与箱体内1底面之间的间距内设置有主动轴5,下压板与箱体的内顶面之间的间距内设置有从动轴4,所述主动轴5由电机6驱动,所述箱体1内还设置有皮带7,所述皮带7套接在主动轴5和从动轴4上,且杀菌灭藻材料8-3板位于皮带7内侧,所述皮带7采用微孔皮带。

微孔皮带7的微孔孔径为4-6mm。

排液管3的水平位置高于进液管2的水平位置。

杀菌灭藻材料板8-3采用含有杀菌灭藻材料的微孔板,微孔板的孔径为 2-3mm。

下压板8-4采用不锈钢栅板。

不锈钢栅板的栅间距为5-8mm。

本实用新型在箱体内竖直设置有主动轴与从动轴,并采用微孔皮带进行连接,通过该结构能够将箱体形成进水区域和排水区域,进水区域内的水通过微孔皮带进入排水区域,形成良好的流通效果;在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设置有微孔结构的杀菌灭藻材料板,水在流通过程中,与杀菌灭藻材料板相接触,起到良好的杀菌灭藻效果,且杀菌灭藻效果佳;由于水与材料之间的大面积接触,能够大幅度提高杀菌灭藻效率,大大提升泵的使用寿命,有效的降低了维修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压板与微孔结构的杀菌灭藻材料板相组合,能够利用下压板的重力将杀菌灭藻材料板下压,保证其浸没在水中,提高了杀菌灭藻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微生物利用有机物快速繁殖,造成水体结块的问题,能够快速稳定的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从源头上杜绝了结块问题。

2.本实用新型采用电机驱动主动轴转动,从而带动皮带在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的不断移动,防止皮带微孔堵塞影响杀菌灭菌材料的效率。

3.本实用新型采用排液管高于进液管的设置能够大大提升液体在箱体内的停留,同时也是为了提升杀菌灭藻材料在水体内的作用。

4.本实用新型采用下压板与杀菌灭藻材料板的组合,能够时刻保证杀菌灭藻材料板与水体的接触,保持杀菌灭藻效果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