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浊水的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72029发布日期:2018-11-16 23:32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浊水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近年来提倡废水回用,减少水资源浪费及污水排放,企业中对工业废水实行“清浊分流”处理,即,工业清水经过氧化和/ 或还原→沉淀→过滤→反渗透后得到水质优良的回用水,可回用于一般镀前处理和镀后清洗,而工业浊水则经过中和→沉淀→过滤后获得排放达标的排放水,其还可回用于要求不高的工艺,如除油、绿化和清洁等,而现有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统一收集工业浊水,并统一中和、沉淀的方式进行处理,然而,工业浊水水质复杂,污染物要求的处理工艺不同,甚至矛盾,采用统一的方式难以达到稳定处理的效果,时常出现排放不达标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业浊水的处理系统,包括有第一集水系统、第二集水系统、反应沉淀系统及,依次管接的第一纤维球慢滤罐、生物活性炭池、第二纤维球滤罐及回用水池,其中;

所述第一集水系统及第二集水系统分别与反应沉淀系统管接,

所述第一集水系统包括有依次管接的第一集水池及气浮设备;

所述第二集水系统包括有第二集水池;

所述反应沉淀系统包括有至少三个反应沉淀池及分别与反应沉淀池管接的硫化反应池,反应沉淀池分别与第一集水系统及第二集水系统管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集水系统还包括有与第一集水池管接的硫化沉淀池。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纤维球慢滤罐与生物活性炭池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厌氧池。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生物活性炭池与缓冲池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MBR池。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反应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倾斜底面。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生物活性炭池与第二纤维球滤罐之间管接有缓冲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集水系统分别收集生产中的工业浊水,并通过固液分离、中和沉淀后,再统一进行过滤及生物处理,既能根据不同的水质进行沉淀,又能将浊水统一过滤处理,分别采用分流及混流的方式,提升工业浊水的处理效率及处理稳定性;再者,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次过滤后先进行生物处理,再进行第二次过滤,保证工业浊水的处理质量,保证工业浊水的处理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的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工业浊水的处理系统,如图1与图2所示,包括有第一集水系统、第二集水系统、反应沉淀系统及,依次管接的第一纤维球慢滤罐7、生物活性炭池9、第二纤维球滤罐31及回用水池32,其中;所述第一集水系统与第二集水系统分别与反应沉淀系统管接,在第一集水系统及第二第三系统分别收集不同水质的工业浊水,再分别通入反应沉淀系统中,分别进行中和反应并产生沉淀物,即,对流入系统中的不同水质的工业浊水采用分流→中和的方式进行初步处理,保证后续混流过滤处理的稳定性;所述第一集水系统包括有依次管接的第一集水池11及气浮设备13,气浮设备13可以是气浮机,第一处理废水汇集至第一集水池11中,再通入气浮机中进行固液分离,从而得到第一浊水,保证后续反应沉淀的效率及稳定性,第一处理废水可以是总前处理废水及滚镀前处理废水;第二集水系统包括有第二集水池21,第二处理废水通过管道流入第二集水池21中形成第二浊水,并从第二集水池21中流入反应沉淀池3进行中和沉淀反应,第二处理废水可以是地面水,反应沉淀系统包括有至少三个反应沉淀池3及分别与反应沉淀池3管接的硫化反应池6,其分别与第一集水系统及第二集水系统管接,第一浊水与第二浊水分别接入反应沉淀系统中进行中和沉淀反应,根据第一浊水与第二浊水的不同水质进行中和,保证中和的准确性及效率,也能够保证后续过滤处理的效率及稳定性;中和沉淀后得到的工业浊水再统一进入第一纤维球慢滤罐7进行第一次过滤后,再进入生物活性炭池9进行好氧生物处理和/或厌氧生物处理,再在第一纤维球滤罐中进行第二次过滤,即可输送至回用水池32中准备回用或外排。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所示,第一集水系统还包括有与第一集水池11管接的硫化沉淀池,其目的在于,化学镍槽液经过沉沙井1后流入硫化沉淀池中进行中和沉淀反应后,得到的中和液再与第一处理废水汇集到第一集水池11中,增强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及处理效率。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与如图2所示,第一纤维球慢滤罐7与生物活性炭池9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厌氧池8,其目的在于,在生物处理阶段可以有选择性地做好氧生物处理和/或厌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即为在厌氧状态下,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厌氧细菌分解、代谢、消化,使得污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大幅减少,同时产生沼气的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方式,其目的在于,根据工业浊水的水质,可以选择采用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和/或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对工业浊水进行生物处理,提升本处理工艺方法的适用性。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生物活性炭池9与缓冲池4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MBR池10,MBR又称膜生物反应器 MembraneB i o-Reactor,是一种由活性污泥法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具有出水水质稳定、生物污泥产量少、占地面积小等特点,本改进方案的目的在于,在生物处理后采用MBR池 10去除可生化有机物以及能被活性污泥吸附的悬浮固体和其他一些物质,同时对进行生物处理后的工业浊水进行膜分离过滤,保证工业浊水回用和/或外排达标。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反应沉淀池3的底部设置有倾斜底面,其目的在于,中和后的工业浊水产生沉淀物残渣,采用倾斜面设计的反应沉淀池3方便排出沉淀的残渣。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生物活性炭池9与第二纤维球滤罐31之间管接有缓冲池4,即经过生物处理后的工业浊水流入缓冲池4中,准备第二次过滤,其作用在于根据处理节拍的不同设置缓冲池4,提升本实用新型处理工艺方法的流畅性。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