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景观水体污染治理与监测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5169发布日期:2019-01-04 23:47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城市景观水体污染治理与监测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景观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景观水体污染治理与监测机器人。



背景技术:

城市水体是承载城市文明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如今多功能景观城市水体已经成为人们新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生态文明城市及和谐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个城市品质的标志之一。然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城市水体污染日益严重。为了解决城市水体污染问题,目前控源截污、底泥疏浚、生态修复等环境工程或生态治理工程技术开始逐渐应用,很多城市景观水,湖泊水水质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然而,城市水体污染的治理和保持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城市景观水体仍然存在很多突出问题。

经过环境或生态修复后的景观水体在短时间内水质改善显著,但是景观水体的维护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经常检查,传统较大的景观水体缺乏日常的智能监测和管理体系,这样很有可能导致景观水体质量的下降;城市景观水体水流量大,人为造成的水面垃圾和漂浮物一方面有碍观瞻,传统的处理方法是人工打捞漂浮物,这样增加了成本,同时也比较危险,另一方面,果皮和食物类,增加水体污染BOD负荷,加剧水体污染。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城市景观水体污染治理与监测机器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治理污染和监测机器人,通过设有动力装置使本机器人移动,而且在叶轮上还设有生物膜,能净化水质;通过设有转向装置使本机器人转向,转向装置通过底部的转向喷头喷射出由鼓风机喷射出的气体达到转向的效果,转向喷头向水下喷射气体,能增加水中的含氧量;通过设有去污装置能将水面漂浮物勾起,然后收集到收集箱中,同时在去污装置的盘体上也设有生物膜,能净化水质;通过设有太阳能电池板,为机器人上的各个部件供电,免去了充电的麻烦,同时也较为节省资源,即一种城市景观水体污染治理与监测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城市景观水体污染治理与监测机器人,包括船体、动力装置、转向装置、去污装置、检测装置和太阳能电池板,所述船体设有两个,且船体并排设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叶轮、传动杆和电机,所述叶轮设在船体外侧靠尾部的位置,所述叶轮之间通过传动杆连接,所述传动杆上设有一皮带轮,所述电机设船体内部,所述电机主轴和皮带轮通过一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转向装置包括鼓风机、风道和转向喷头,所述转向喷头等间距设在船体底部,所述转向喷头上方设有风道,所述风道在船体内部,所述风道一端连接鼓风机出风口,所述去污装置包括传送带和收集箱,所述传送带设在两个船体中间,所述传送带斜置,所述传送带前方最低位置深入水中,所述传送带后侧的下方设有收集箱,所述传送带表面等间距设有盘体,所述盘体呈四分之一圆,所述盘体垂直连接传送带表面,所述船体底部设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深入水中,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设在船体上表面,所述叶轮和盘体表面均设有生物膜。

进一步优化,所述风道上方设有一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输出端设在鼓风机出风口前端。

进一步优化,所述收集箱底部设有滤水孔。

进一步优化,所述船体内部前方设有一药剂箱,所述药剂箱下方设有一投放口,所述投放口上设有一电磁阀门,所述药剂箱上方设有一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位于船体上方表面。

进一步优化,所述船体的四周均设有雷达和摄像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叶轮上设有生物膜,使叶轮即能为本机器人提供动力,又能通过叶轮表面上的生物膜与水接触,净化水质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船体下方设有转向喷头,转向喷头能根据本机器人需要前进的方向而调整转向喷头的角度,转向喷头喷射出来的是由鼓风机工作产生的气体,即能为本机器人调整前进的方向,不会污染水质,又能作为曝气装置,提高水中的含氧量。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鼓风机出风端前端设有一臭氧发生器,使转向喷头喷向水中的气体携有臭氧,这样能有效降低黑臭水体或景观湖泊中的COD,且同时能有效降低BOD,生态净化效果更好。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一传送带,传送带表面设有盘体,在传送带转动时,盘体会将水中漂浮物钩起,然后倾倒进收集箱,这样能有效的去除水体表面的漂浮物。

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盘体表面设有生物膜,使盘体即能钩起垃圾,也能净化水质。

6.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船体底部设有检测装置,能时时刻刻检测出水体的指标,在船体上还设有一药剂箱,但检测装置检测水体指标异常的情况下,药剂箱下方的电磁阀门会自动打开,为下方的水体添加药剂,达到自动净化水质的效果。

7.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船体的四周设有雷达和摄像头,雷达配合摄像头的时候能使本机器人在运动的过程中不会触碰到水岸、岛屿、景观等固定物体上,还能通过雷达和摄像头发现漂浮在水面的漂浮物,使本机器人移动到指定位置进行清理。

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动力装置使本机器人移动,而且在叶轮上还设有生物膜,能净化水质;通过设有转向装置使本机器人转向,转向装置通过底部的转向喷头喷射出由鼓风机喷射出的气体达到转向的效果,转向喷头向水下喷射气体,能增加水中的含氧量;通过设有去污装置能将水面漂浮物勾起,然后收集到收集箱中,同时在去污装置的盘体上也设有生物膜,能净化水质;通过设有检测装置和药剂箱,使本机器人能时时刻刻检测水质,如果发现水质问题,药剂箱下方的电磁阀门将会自动打开,释放药剂,净化下方的水质;通过设有太阳能电池板,为机器人上的各个部件供电,免去了充电的麻烦,同时也较为节省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动力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船体剖面图。

图中:1、船体;2、检测装置;3、太阳能电池板;4、叶轮;5、传动杆;6、电机;7、皮带轮;8、皮带;9、鼓风机;10、风道;11、转向喷头;12、传送带;13、收集箱;14、盘体;15、臭氧发生器;16、药剂箱;17、投放口;18、电磁阀门;19、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根据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城市景观水体污染治理与监测机器人,包括船体1、动力装置、转向装置、去污装置、检测装置2和太阳能电池板3,所述船体1设有两个,且船体1并排设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叶轮4、传动杆5和电机6,所述叶轮4设在船体1外侧靠尾部的位置,所述叶轮4之间通过传动杆5连接,所述传动杆5上设有一皮带轮7,所述电机6设船体1内部,所述电机6主轴和皮带轮7通过一皮带8传动连接,所述转向装置包括鼓风机9、风道10和转向喷头11,所述转向喷头11等间距设在船体1底部,所述转向喷头11上方设有风道10,所述风道10在船体1内部,所述风道10一端连接鼓风机9出风口,所述去污装置包括传送带12和收集箱13,所述传送带12设在两个船体1中间,所述传送带12斜置,所述传送带12前方最低位置深入水中,所述传送带12后侧的下方设有收集箱13,所述传送带12表面等间距设有盘体14,所述盘体14呈四分之一圆,所述盘体14垂直连接传送带12表面,所述船体1底部设有检测装置2,所述检测装置2深入水中,所述太阳能电池板3设在船体1上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叶轮4和盘体14表面均设有生物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道10上方设有一臭氧发生器15,所述臭氧发生器15输出端设在鼓风机9出风口前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收集箱13底部设有滤水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船体1内部前方设有一药剂箱16,所述药剂箱16下方设有一投放口17,所述投放口17上设有一电磁阀门18,所述药剂箱16上方设有一进料口19,所述进料口19位于船体1上方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船体1的四周均设有雷达和摄像头。

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过程:

首先电机6转动,通过皮带8带动皮带轮7转动,皮带轮7带动传动杆5转动,传动杆5带动叶轮4转动,叶轮4的转动使本机器人能前后移动,叶轮4表面设有生物膜,在叶轮4转动与水接触的过程中会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然后通过鼓风机9工作,鼓风机9出风口喷射的气体会进入风道10中,在鼓风机9工作产生的气体进入风道10之前会先经过臭氧发生器15,使风道内的气体含有臭氧,再根据需要转动的方向调整转向喷头11的方向,转向喷头11喷射出气体使本机器人转向,通过含有臭氧的气体进入水下,即能增加水中的含氧量,又能净化水质,在移动过程中,传送带12一直工作,传送带12表面上设有的盘体14能将漂浮在水面的漂浮物勾起,然后通过传送带12的转动,使盘体14上的漂浮物进入收集箱13中,盘体14表面也设有生物膜,在盘体14经过水面的时候同样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船体1下方的检测装置2如果检测到下方水质较差时,会打开药剂箱16的电磁阀门18释放药剂箱16中的药剂,通过药剂改善的水质。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动力装置使本机器人移动,而且在叶轮4上还设有生物膜,能净化水质;通过设有转向装置使本机器人转向,转向装置通过底部的转向喷头11喷射出由鼓风机9喷射出的气体达到转向的效果,转向喷头11向水下喷射气体,能增加水中的含氧量;通过设有去污装置能将水面漂浮物勾起,然后收集到收集箱13中,同时在去污装置的盘体14上也设有生物膜,能净化水质;通过设有检测装置和药剂箱16,使本机器人能时时刻刻检测水质,如果发现水质问题,药剂箱16下方的电磁阀门18将会自动打开,释放药剂,净化下方的水质;通过设有太阳能电池板3,为机器人上的各个部件供电,免去了充电的麻烦,同时也较为节省资源。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