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养殖肥水灌溉菊芋的过滤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9282发布日期:2019-02-26 17:57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养殖肥水灌溉菊芋的过滤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养殖肥水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养殖肥水灌溉菊芋的过滤池。



背景技术:

菊芋具有高蛋白和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的特性,适应性广泛,在生长旺季割取地上茎叶直接用做青饲料,也可在秋季粉碎后制作干饲料,对其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有重要作用。

随着中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养殖造成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养殖肥水具有典型的“三高”特征即有机物浓度高、氨氮高、悬浮物SS超标数十倍;可生化性一般;臭味大;冲洗排放时间集中,冲击负荷大,根据该污水的特点,如果直接排放会对广大农村、河流甚至饮用水源地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如何降低养殖肥水对环境的影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利用养殖肥水灌溉菊芋的过滤池,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采用过滤净化、生物净化和植物净化对养殖肥水进行处理,处理后将其用于菊芋灌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利用养殖肥水灌溉菊芋的过滤池,包括依次设置且相互连通的过滤净化池、生物净化池和植物净化池,且三者一体成型;所述过滤净化池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粗颗粒过滤层、细颗粒过滤层、粘附剂过滤层和第一过滤网;生物净化池内设有活性生物菌剂层和第二过滤网;植物净化池内种有水生植物;生物净化池的进水口和植物净化池的进水口均位于各自池体的下端,且两个进水口处均设有溢流堰。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净化池、生物净化池和植物净化池的顶部覆盖有硬质金属网。

进一步的,所述的利用养殖肥水灌溉菊芋的过滤池,还包括暂存池;所述暂存池位于植物净化池的后面,且暂存池与过滤净化池、生物净化池和植物净化池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净化池、生物净化池、植物净化池和暂存池的顶部覆盖有硬质金属网;暂存池的进水口位于其池体下端,且其进水口处设有溢流堰。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净化池、植物净化池和暂存池内的溢流堰的高度依次降低。

进一步的,所述粗颗粒过滤层、细颗粒过滤层和粘附剂过滤层的厚度均为15-20cm。

进一步的,粗颗粒过滤层和细颗粒过滤层的颗粒组成均为陶粒,且粗颗粒过滤层陶粒的平均粒径大于细颗粒过滤层陶粒的平均粒径;所述粘附剂过滤层为活性炭过滤层。

进一步的,水生植物为芦苇、铺子和水白菜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植物净化池内安装有用于固定水生植物的固定网格,固定网格可在植物净化池内一定高度内上下晃动。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净化池内设有微孔曝气管,微孔曝气管位于活性生物菌剂层内。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利用养殖肥水灌溉菊芋的过滤池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利用养殖肥水灌溉菊芋的过滤池,利用畜牧养殖产中干湿分离的废水,通过过滤净化、生物净化、植物净化后对菊芋进行灌溉,一般10-15天左右完成一次净化,具有水肥兼施的特点。施用后菊芋枝叶生长旺盛,根茎粗壮株高可达1.8米左右,易于采挖,平均亩产3吨左右,高产可达5吨以上。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利用养殖肥水灌溉菊芋的过滤池的简单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的利用养殖肥水灌溉菊芋的过滤池的简单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述的利用养殖肥水灌溉菊芋的过滤池的简单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过滤净化池;2-生物净化池;3-植物净化池;4-粗颗粒过滤层;5-细颗粒过滤层;6-粘附剂过滤层;7-第一过滤网;8-活性生物菌剂层;9-第二过滤网;10-水生植物;11-进水口;12-溢流堰;13-硬质金属网;14-暂存池;15-微孔曝气管;16-固定网格。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利用养殖肥水灌溉菊芋的过滤池,包括长方体结构的池体,池体内依次设有过滤净化池1、生物净化池2、植物净化池3和暂存池14,且相邻两池体用隔墙隔开;池体顶部用硬质金属网13覆盖,可防止人员坠入。硬质金属网13材质可以是不锈钢等。

所述过滤净化池1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粗颗粒过滤层4、细颗粒过滤层5、粘附剂过滤层6和第一过滤网7,粗颗粒过滤层4、细颗粒过滤层5和粘附剂过滤层6的厚度均为18cm;粗颗粒过滤层4和细颗粒过滤层5的颗粒组成均为陶粒,且粗颗粒过滤层4陶粒的平均粒径大于细颗粒过滤层5陶粒的平均粒径;所述粘附剂过滤层6为活性炭过滤层。

生物净化池2内设有活性生物菌剂层8和第二过滤网9,活性生物菌剂层8内的活性生物菌剂为市售的分解酶菌剂;植物净化池3内种有水生植物 10,水生植物10为芦苇;生物净化池2的进水口11、植物净化池3和暂存池14的进水口11均位于各自池体的下端,且三个进水口11处均设有溢流堰12。生物净化池2、植物净化池3和暂存池14内的溢流堰12的高度依次降低。进水口11为开闭闸口。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将畜牧养殖产中干湿分离的废水引入过滤净化池,依次经粗颗粒物过滤、细颗粒物过滤、粘附剂过滤和第一过滤网过滤,可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物充分过滤去除;过滤后的废水流入生物净化池,利用活性生物菌剂进行分解形成动物有机物,再经过第二过滤网过滤;经过生物净化的废水进入植物净化池,利用芦苇的根系对其进一步进行净化,净化后的废水经检测,水质符合《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可以将其引入暂存池蓄存,以用于菊芋灌溉。

整个净化过程中,可在植物净化池中放养河蟹,将根系残留物吃掉;过滤净化池中的水通过过滤溢进入到生物净化池,生物净化池中的水经过生物净化后水位上涨溢入到植物净化池,植物净化池通过植物净化溢入暂存池。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为了更好的固定水生植物,提高净化效率,所述植物净化池3内安装有用于固定水生植物10的固定网格,同时,为了延长水生植物10与单位废水的接触时间,将固定网格设置成与植物净化池3池体通过燕尾槽和燕尾块滑动连接的形式,这样在进水过程中,固定网格可在植物净化池3内一定高度内上下晃动,增加单位废水与水生植物10根系的有效接触时间,提高净化效率。所述生物净化池2内设有微孔曝气管15,微孔曝气管15位于活性生物菌剂层8内,可提高曝气效率,满足活性生物菌剂对于溶解氧的需求,提高净化效率。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一种利用养殖肥水灌溉菊芋的过滤池,包括依次设置且相互连通的过滤净化池1、生物净化池2和植物净化池3,且三者一体成型;所述过滤净化池1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粗颗粒过滤层4、细颗粒过滤层5、粘附剂过滤层6和第一过滤网7;生物净化池2内设有活性生物菌剂层8和第二过滤网9;植物净化池3内种有水生植物10;生物净化池2的进水口11 和植物净化池3的进水口11均位于各自池体的下端,且两个进水口11处均设有溢流堰12。

所述过滤净化池1、生物净化池2和植物净化池3的顶部覆盖有硬质金属网13。所述生物净化池2内的溢流堰12的高度大于植物净化池3内的溢流堰12的高度。所述粗颗粒过滤层4、细颗粒过滤层5和粘附剂过滤层6 的厚度均为19cm。粗颗粒过滤层4和细颗粒过滤层5的颗粒组成均为陶粒,且粗颗粒过滤层4陶粒的平均粒径大于细颗粒过滤层5陶粒的平均粒径;所述粘附剂过滤层6为活性炭过滤层。水生植物10为水白菜中。

所述植物净化池3内安装有用于固定水生植物10的固定网格,固定网格可在植物净化池3内一定高度内上下晃动。所述生物净化池2内设有微孔曝气管15,微孔曝气管15位于活性生物菌剂层8内。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