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SA试验中U型反应板清洗消毒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6729发布日期:2019-05-15 23:43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ELISA试验中U型反应板清洗消毒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学和医学科学领域,涉及一种反应盒,具体是一种ELISA试验中U型反应板清洗消毒器。



背景技术:

ELISA是酶联接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nent Assay)的简称。它是继免疫荧光和放射免疫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免疫酶技术。此项技术自70年代初问世以来,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已被广泛用于生物学和医学科学的许多领域。

ELISA是以免疫学反应为基础,将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与酶对底物的高效催化作用相结合起来的一种敏感性很高的试验技术。由于抗原、抗体的反应在一种固相载体──聚苯乙烯微量滴定板的孔中进行,每加入一种试剂孵育后,可通过洗涤除去多余的游离反应物,从而保证试验结果的特异性与稳定性。

在液相阻断ELISA试验过程中需要用到一种U型反应板,反应板上具有横纵排列的U型凹槽,用来加入血清(抗体)与抗原进行特异性反应,反应所需时间一般是在4℃过夜,或者37℃90min;反应完毕后,将抗原抗体反应物移入酶标板中,移走抗原抗体反应物的U型板是可以重复利用的,但需要高温清洗消毒。据测试,U型板经过100℃30s,既可以清洗干净,重复利用。因此在试验完毕后,需要进行U型反应板的清洗消毒,尤其是凹槽内的试剂残留物。

目前采用的清洗消毒方法是,同过清书冲洗反应板,将U型凹槽内的残留物洗去;随后通过电磁炉与锅完成,在锅内盛放去离子水,将反应板放入锅中,沸水浴30秒左右,时间完全由实验人员估计。目前这种清洗方法,清洗时间不准确,经常出现时间短,不能达到清洗消毒的目的,时间长,板子容易扭曲变形的现象。再者,往锅里放U型反应板,锅需要打开锅盖,锅是开放性的,100℃滚烫的开水,实验人员用镊子一个板子一个板子加入和取出,容易烫伤;锅的容量是有限的,一般一次性放入3-4板,取出后,再陆续放入U型板,锅内100℃高温下持续一定时间后,用镊子夹取,聚苯乙烯的板子极容易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ELISA试验中U型反应板清洗消毒器,可通过控制系统可精确控制U型反应板清洗消毒的时间,操作人员不会烫伤,板子不会变形,节省时间和人力。

本实用新型ELISA试验中U型反应板清洗消毒器,具有清洗消毒箱,进排水系统与控制系统。清洗消毒箱内具底部安装有加热器,顶部通过上盖密封;内部具有由驱动电机驱动转动的反应板定位套筒。反应板定位套筒周向上设计有条形插槽,反应板插入插槽内与反应板定位套筒间固定。

进排水系统包括离子水进水管、清水进水管与排水管;其中,离子水进水管、清水进水管的出水端均与清洗消毒箱内部连通,进水端分别连接离子水发生器与自来水管;排水管入水端与清洗消毒箱内部连同,出水端连接外部排水管道;上述离子水进水管、清水进水管的出水端,与排水管的进水管处安装有电磁阀。

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控制模块、进水控制模块与排水控制模块;其中,温度控制模块与加热器相连;进水控制模块与离子水进水管、清水进水管上的电磁阀相连;排水控制模块与排水管上的电磁阀相连。

本实用新型ELISA试验中U型反应板清洗消毒器,通过控制系统控制进排水系统向清洗消毒箱内注入请水,实现反应板上残留物的洗净。通过控制系统控制进排水系统向清洗消毒箱内注入离子水后,进一步控制加热器加热离子水,实现多块反应板的消毒作业。在消毒作业完毕后,通过开启驱动电机,可带动反应板周向旋转,甩干反应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

1、本实用新型ELISA试验中U型反应板清洗消毒器,可精确控制U型反应板清洗消毒的时间,达到所需温度有提示音,时间准确。温度达到100℃,保持温度,待冷却后,统一甩干和取出U型板,操作人员不会烫伤,板子不会变形。

2、每次可以清洗消毒10快U型板,节省时间和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ELISA试验中U型反应板清洗消毒器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ELISA试验中U型反应板清洗消毒器中反应板安装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清洗消毒箱 2-反应板定位套筒 3-旋转机构

4-反应板 5-反应板 101-支架

102-把手 103-定位轴 104-上盖

105-手柄 201-插槽 202-矩形槽

301-驱动电机 302-电机安装筒 303-传动轴

304-矩形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ELISA试验中U型反应板清洗消毒器,包括清洗消毒箱1、反应板定位套筒2、旋转机构3、加热器4、进排水系统与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

所述清洗消毒箱1为筒状结构,底部两侧设计有支架101,用于支撑,且清洗消毒箱1底部安装加热器4。清洗消毒箱1顶部两侧设计有把手102,用于搬运。清洗消毒箱1内部底面中心位置设计有圆柱状定位轴103,用于安装反应板定位套筒2。清洗消毒箱1配有上盖104,通过上盖104可实现清洗消毒箱1顶部密封。上盖104顶面中部安装有手柄105,用于上盖104的持握。

所述反应板定位套筒2为筒状结构,内径与清洗消毒箱1内部定位轴103配合,通过将反应板定位套筒2套在定位轴103上,实现反应板定位套筒2与定位轴103间的同轴定位。反应板定位套筒2周向上设计有条形插槽201,如图2所示,插槽201沿反应板定位套筒2轴向设计,尺寸与反应板5横向侧边尺寸相同,可将反应板5插入插槽201内,实现反应板5与反应板定位套筒2间的固定。上述插槽201沿反应板定位套筒2周向设计多个,具体数量视反应板定位套筒2直径所定,以10个为最优,由此实现在反应板定位套筒2上的多块反应板5的固定。反应板定位套筒2顶端内侧壁相对位置设计有矩形槽202,该矩形槽202用来与旋转机构3配合,实现反应板定位套筒2的旋转。

所述旋转机构3安装于上盖104底面中心位置,包括驱动电机301,电机安装筒302与传动轴303。其中,电机安装筒302同轴固定于上盖104底面,内部固定安装驱动电机301。驱动电机301的输出轴与传动轴303同轴固定,该转动轴303与电机安装筒302同轴设置,顶端置于电机安装筒302内,与电机安装筒302间通过轴承连接。转动轴303底端两侧设计有两矩形突起304,在盖上上盖104时,可使两矩形突起304分别与插入反应板定位套筒2顶部相对矩形槽202内。由此当驱动电机301工作时,通过传动轴303传动,带动反应板定位套筒2转动,实现周向上的反应板5绕反应板定位套筒2旋转运动。

所述进排水系统包括离子水进水管、清水进水管与排水管。其中,离子水进水管、清水进水管的出水端均与清洗消毒箱1内部连通,进水端分别连接离子水发生器与自来水管。排水管入水端与清洗消毒箱内部连同,出水端连接外部排水管道。上述离子水进水管、清水进水管的出水端,与排水管的进水管处安装有电磁阀。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控制模块、进水控制模块与排水控制模块。其中,温度控制模块用来实现加热器的加热控制,实现为清洗消毒箱1内的离子水进行加热;通过在温度空盒子模块中设定加热温度,温度保持时间,由加热器将离子水加热至设定温度,并在设定温度下持续温度保持时间。温度控制模块还具有定时提醒单元,用于在到达设定的温度保持时间后发出提示音。

进水控制模块用来控制离子水进水管、清水进水管上的电磁阀开启与关闭;实现两条进水管与清洗消毒箱1内的通断控制。同样排水控制模块用来控制排水管与清洗消毒箱1内的通断。

本实用新型应用时,具体步骤如下:

a、在反应板定位套筒2周向插槽201中插入反应板4固定,并将反应板定位套筒2插在清洗消毒箱1内部定位轴103上定位,随后关闭上盖。

b、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清水进水管上的电磁阀开启,在清理消毒箱1内注入清水,到达水位标志后,关闭清水进水管上的电磁阀;随后按下驱动电机301开关,使反应板4绕反应板定位套筒2旋转运动,由清水将U型凹槽内的残留物洗去。

上述清洗过程中,可通过按下驱动电机301开关,控制驱动电机301启动,使反应板4绕反应板定位套筒2旋转运动,使反应板清洗的更加干净。

d、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清水进水管上的电磁阀关闭,排水管上的电磁阀打开,使清理消毒箱1内的水排完全排出。

e、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排水管上的电磁阀关闭,离子水进水管上的电磁阀开启,在清理消毒箱1内注入离子水,到达水位标志后,关闭离子水进水管上的电磁阀。

f、在温度控制模块中设定好加热温度与温度保持时间,由温度控制模块控制加热器4加热离子水,直到到达设定温度后,按照设定的温度保持时间持续控制加热器4进行加热。当到达温度保持时间后,温度控制模块控制加热器4停止加热,并控制提醒单元发出提示音。

g、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控制排水管上的电磁阀打开,使清理消毒箱1内的水排完全排出。

h、按下驱动电机301开关,控制驱动电机301启动,使反应板5绕反应板定位套筒2旋转运动,对反应板5进行甩干操作。

i、打开上盖取下反应板定位套筒2,并将反应板5取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