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生态过滤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9443发布日期:2019-01-15 23:28阅读:8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型生态过滤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型生态过滤池。



背景技术:

生态滤池是一项新的污水处理生物技术,通过滤池中的水生植物和过滤物对污水进行过滤,有效的除去污水中的COD、氨氮和总磷,但是的水生植物都生长在叫温暖的环境中,一般天气变冷后,由于生态滤池的体积较小,使得内部的水会快速的冻结,从而造成内部水生植物的死亡,明年开春后需要重新的种植水生植物,大大的增加了经济成本,也增加了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物理导热的特性将地下的温度传递到生态滤池中,有效的加热水,避免了水生植物被冻死,同时能增加污水与生态滤池的接触时间,从而增加了过滤效率的微型生态过滤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微型生态过滤池,包括池体、存污水箱、导热管、环形结构的壳体和排水管,所述池体呈圆形结构设置,池体内部设有一圆形的金属底板,金属底板与池体螺纹连接,池体底面的中心处设有一通孔,导热管垂直设置于池体下端,导热管的长度为10米,导热管上端顺着通孔延伸至池体内部,并固定连接一金属导热块,金属导热块的外壁面固定安装一根以上的导热杆,导热管位于外界的一段插入土壤中,导热管位于池体下端的一段上套有一塑料管,塑料管的长度小于导热管的长度,塑料管与导热管之间填充保温层,导热管未套有塑料管的一段上固定安装一片以上的导热翅片。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金属底板与金属导热块之间存有空隙,壳体固定安装于金属底板的表面上,壳体内部至上而下分别设有土壤层和过滤层,金属底板上固定安装一第一出水管,第一出水管一端延伸至壳体内部的过滤层中,另一端延伸至金属底板下方,池体右侧固定安装一第二出水管,第二出水管一端设置于外界,另一端延伸至池体内部,第二出水管位于池体内部的一端上固定连接一软管,软管一端与第一出水管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出水管固定连接,第二出水管位于外界的一端上固定安装一第一滴水头,排水管设置于池体右侧,第一滴水头延伸至排水管中。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存污水箱设置于池体左侧,存污水箱上端开口,上端开口中固定安装一过滤网,存污水箱右侧固定安装一进水管,进水管一端穿过池体的外壁延伸至池体内部,并固定安装一第二滴水头,第二滴水头位于壳体的上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池体上端的开口中固定安装一密封开口的钢化玻璃板,池体的外壁面上设有一个以上与池体内部相通的通气孔,一个以上的通气孔呈环形结构分布。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壳体的外壁面上固定安装一块以上的固定块,固定块上端均固定安装一旋转握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物理导热的特性将地下的温度传递到生态滤池中,有效的加热水,避免了水生植物被冻死,同时能增加污水与生态滤池的接触时间,从而增加了过滤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热翅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型生态过滤池,包括池体9、存污水箱2、导热管22、环形结构的壳体12和排水管16,所述池体9呈圆形结构设置,池体9内部设有一圆形的金属底板13,金属底板13与池体9螺纹连接,池体9底面的中心处设有一通孔,导热管22垂直设置于池体9下端,导热管22的长度为10米,导热管22上端顺着通孔延伸至池体9内部,并固定连接一金属导热块19,金属导热块19的外壁面固定安装一根以上的导热杆,导热管22位于外界的一段插入土壤中,导热管22位于池体9下端的一段上套有一塑料管20,塑料管20的长度小于导热管22的长度,塑料管20与导热管22之间填充保温层21,导热管22未套有塑料管20的一段上固定安装一片以上的导热翅片23,其中,通过导热翅片增加了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增加了吸热效果,通过塑料管能有效的将上端的土壤与导热管隔开,避免了导热管上的热量在中间流失,通过保温层增加了保温效果。

本实施例中,金属底板13与金属导热块19之间存有空隙,壳体12固定安装于金属底板13的表面上,壳体12内部至上而下分别设有土壤层6和过滤层5(沙子、鹅卵石等),金属底板13上固定安装一第一出水管18,第一出水管18一端延伸至壳体12内部的过滤层5中,另一端延伸至金属底板13下方,池体12右侧固定安装一第二出水管14,第二出水管14一端设置于外界,另一端延伸至池体9内部,第二出水管14位于池体9内部的一端上固定连接一软管17,软管17一端与第一出水管18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出水管14固定连接,第二出水管14位于外界的一端上固定安装一第一滴水头15,排水管16设置于池体9右侧,第一滴水头15延伸至排水管16中。

本实施例中,存污水箱2设置于池体9左侧,存污水箱2上端开口,上端开口中固定安装一过滤网1,有效的将垃圾过滤,存污水箱2右侧固定安装一进水管3,进水管3一端穿过池体9的外壁延伸至池体9内部,并固定安装一第二滴水头4,第二滴水头4位于壳体12的上端。

本实施例中,池体9上端的开口中固定安装一密封开口的钢化玻璃板7,使阳光能照射到池体中,池体9的外壁面上设有一个以上与池体9内部相通的通气孔8,一个以上的通气孔8呈环形结构分布,使得池体与外界空气相同。

本实施例中,壳体12的外壁面上固定安装一块以上的固定块11,固定块11上端均固定安装一旋转握把10。

工作原理:往壳体内部倒入清水,并将水生植物种植在土壤层中或者直接的漂浮在水面上,水生植物在冬天后一般都会下沉到水的底部,因此,在冬天后,通过旋转握把旋转壳体,由于壳体与金属底板为一体设置,从而壳体的旋转带动了金属底板,直至使金属底板与金属导热块和导热杆相抵,导热管由于插入土壤中,地下10米中土壤的温度一般为恒温,该温度会远远的高于地面上的温度,通过热传递的特性,导热管能快速的将下端的热量传递到上端,直至传递到金属导热块和导热杆上,通过金属导热块和导热杆能有效的加热金属底板,同时也增加了位于金属底板上端的水,避免了水的冻结,避免了水生植物被冻死,增加了水生植物的存活率,其中,污水先流入存污水箱中,再从第二滴水头中一滴滴的流出,使得污水每次进入池体内部的量较少,从而通过水生植物和过滤层能快速的将其过滤和吸收,增加了过滤效率,避免了壳体内部的清水被污染,过滤后的水能进入第一、第二出水管中,直至从第一滴水头中流出,流出的水能进入排水管中,通过排水管将过滤后的水进行二次使用,第一滴水头的滴水速度和第二滴水头的滴水速度相同,使得壳体内部的水位不会下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