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内循环利用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3714发布日期:2019-02-01 19:45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泥内循环利用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是一种污泥内循环利用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对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水污染情况也越来越严重,据统计数据分析,我国水污染主要分为两类: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2017我国污水总量约794亿吨,其中生活污水为600亿吨,且占比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所以我国高度重视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自2007年政府将环保支出科目正式纳入国家财政预算后,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三五规划纲要》等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促进环境污染治理行业的发展。随着我国对水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环境治理投资也稳定增长。截至2015年,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已达到2.17亿立方米/日,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2%,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85%,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

目前,适用我国水体污染特性的水治理技术有物理法、化学法、物化法、生物法及其组合法等,生物法是微生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利用生物(既细菌、酶及原生动物)的代谢作用,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分解和转化,生物处理技术以其消耗少、效率高、工艺操作管理方便可靠和无二次污染产生等显著优点而广泛被应用。

但长期以来,生物污水治理一直受到两个方面的困扰:一是基建投资过大,运行费用过高;二是运行效果不稳定,二者已成为阻碍水处理事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为解决技术瓶颈,我国针对好氧区的技术进行了活性污染法、氧化沟、BAF、生物接触氧化和MBBR等一系列的开发与应用。

好氧区是利用污水中的好氧微生物在有游离氧(分子氧)存在的条件下,硝化、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好氧微生物有细菌(杆菌、菌胶团、丝状细菌)、真菌、原生动物(鞭毛虫、变形虫、钟虫、盖纤虫等)、后生动物和藻类等。有硝化过程和吸磷过程,对废水中的COD、氨氮、TP等污染物均有去除效果。为了提高好氧区的污染物去除效果,严格控制温度、DO等条件,并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目前多采用污泥回流、投加固定填料或移动填料等方法增加微生物生长空间,从而达到去除水中污染物的作用。虽然这些方法能提高好氧区的效能,但均存在以下不足:增加运行成本,增加的污泥回流泵和固定填料装置或移动填料装置,污泥回流泵和固定填料装置或移动填料装置均需要定期维护或更换;运维操作复杂,污泥回流泵需定期巡检和保养,固定填料或移动填料需定期清洗长时间运行而累积过多的生物污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污泥内循环利用污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污泥内循环利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好氧池和隔板,隔板与好氧池侧壁的夹角为15度~45度,隔板将好氧池分为好氧区和静水区,静水区位于好氧池的右上角或左上角,隔板的底部与好氧池侧壁形成污泥内循环利用回流口,静水区与好氧区通过内循环利用回流口连通,好氧池内设有空气搅拌器,好氧池的静水区侧顶部设有出水口。

一种优选方案是隔板与好氧池侧壁的夹角为30度。

一种优选方案是好氧区与静水区的体积比为4:1到5:1。

一种优选方案是隔板的顶部与好氧池侧壁为转动连接,隔板的近底部设有挂钩。

一种优选方案是好氧池的静水区侧顶部的出水口连接有二沉池。

综合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静水区内沉降下来的活性污泥回流至好氧区内,保证了好氧区内较高污泥浓度的活性污泥,为好氧区内的微生物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从而提高好氧区内去除污染物的效果;因为污水中的部分污泥回流至好氧区内,有效降低二沉池处理负荷,提高出水悬浮物效果;污泥内循环利用污水处理装置取代了原有的污泥外循环污泥泵,节约运行成本,且该结构改进不需要定期巡检和维护,不增加任何操作工序。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隔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污泥内循环利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好氧池1和隔板2,隔板2与好氧池1侧壁的夹角为15度~45度,隔板2将好氧池1分为好氧区11和静水区12,静水区12位于好氧池1的右上角或左上角,隔板2的底部与好氧池1侧壁形成污泥污泥内循环利用回流口13,静水区12与好氧区11通过内循环利用回流口13连通,好氧池1内设有空气搅拌器,好氧池1的静水区12侧顶部设有出水口14。

优选方案的,如图1和图2所示,隔板2与好氧池1侧壁的夹角为30度。

优选方案的,如图1和图2所示,好氧区11与静水区12的体积比为4:1到5:1。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好氧池的出水侧设置一15度~45度倾斜角的隔板2,该隔板2将好氧池1划分成好氧区11和静水区12,好氧池1内设有空气搅拌,好氧区11内维持曝气状态,提供好氧微生物对DO的需求;静水区12则因为隔板2的作用形成一个与好氧区11相对的静置区域,好氧区11中的泥水混合物在静水区12中有一段相对静置分离时间,静置沉降下来的活性污泥从隔板底部的内循环利用回流口13进入好氧区11中,从而确保好氧区11维持相对较高的污泥浓度,为微生物的生存提供载体,此外内循环的污泥延长了部分污泥泥龄,为世代时间较长的微生物提供生存条件,增加了好氧池内微生物的种类,提高了污泥物的去除率;此外从静水去内进行硝化液回流,硝化液中的DO含量较低,对兼氧池的反硝化作用冲击小,提高了系统脱氮的能力。

如图1和图2所示,好氧池1的静水区12侧顶部设有出水口14连接有二沉池3,因为好氧池1中隔板2的作用形成的相对静水区域,泥水混合物在静水区12中有部分污泥进行了沉降回流,减小了泥水中污泥的含量,降低二沉池3的处理负荷,提高了出水悬浮物的效果。

优选方案的,如图1和图2所示,隔板2的顶部为转动支撑轴21,转动支撑轴21与好氧池1侧壁为转动连接,隔板2的近底部设有挂钩23,与好氧池通过柔性连接件形成可伸缩连接。

由图1和图2所示,隔板2由三部分组成:顶部的连接轴21、长方形钢板22和挂钩23。其中,连接轴21件采用8~16mm的圆钢材料制成,与好氧池1侧壁转动连接,成相对好氧池1可旋转360度;长方形钢板22则采用4~8mm的钢板材料制成,钢板上焊接挂钩23,挂钩23采用6~10mm的圆钢材料制成,与外部柔性连接件组合使用,结合转动连接轴21可使隔板2与好氧池1的倾斜角度进行变换。

优选方案的,如图1和图2所示,好氧池1的静水区12侧顶部设有出水口14连接有二沉池3,二沉池3对静水区12的出水进一步净化。

由图1和图2所示,污泥内循环利用污水处理装置是在好氧池内增设隔板,形成污泥内循环利用的目的,代替原有的污泥外循环系统,减小了污泥泵及污泥回流管道的工序,有效节约了运行成本,取消了污泥泵和管道的维护和检修的操作程序,大大实现了设备操作的简化。此外污泥内循环利用污水处理装置仅仅是对好氧池1的内部结构进行改进优化,不需要定期巡检和维护,不增加任何操作工序,不增加任何额外运行成本。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