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气池曝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3777发布日期:2019-02-01 19:45阅读:792来源:国知局
曝气池曝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曝气池曝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紧缺的问题日益严重,水将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水资源的再生利用成为一项越来越重要的工程,其中对污水的曝气处理技术是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曝气池利用活性污泥法进行污水处理,池内提供一定污水停留时间,满足好氧微生物所需要的氧量以及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的混合条件。其目的在于将空气中的氧溶解于水中,或者将水中不需要的气体和挥发性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促进气体与液体之间物质交换。

现有的曝气装置通常在曝气池内固定多根曝气软管,利用风机对曝气软管进行供气,曝气软管将气体均匀的传递到池水中,实现对污水的曝气处理。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曝气软管容易发生局部破损,影响曝气的正常进行,此时需要对破损的曝气软管进行更换。通常需要将池内污水放空,然后工作人员下入池底进行更换,采用这种方法不仅消耗大量的工作时间,而且,在更换过程中对曝气池内微生物产生了破坏,需要重新培养和驯化,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在部分安装有生物填料的曝气池内,还必须清空填料,工作量较大且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曝气装置中存在的曝气软管不易更换、消耗大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低、破损池内微生物环境等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曝气池曝气装置,能够实现在不停机和放空池水时更换曝气软管,更换操作便捷,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曝气池曝气装置,在曝气池底部铺设若干根水平的曝气软管,在曝气池的前端设置若干根竖直的空气支管,空气支管下端通过空气分布器分别连接相邻的两根曝气软管的前端,在曝气池的后端设有若干根牵引绳,牵引绳一端与曝气软管后端连接,空气支管上端与空气总管通过转接头连接,在曝气池底部设置若干个水平的平衡装置以限位曝气软管管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平衡装置包括设置在曝气池左右内壁上的钢丝绳、固定在钢丝绳上的若干个曝气软管固定件以及竖直支撑杆,竖直支撑杆设置在曝气池底部且顶部与钢丝绳连接。

曝气软管固定件包括圆环和与圆环相连的连接部,连接部固定在钢丝绳上,圆环下垂在钢丝绳下方,曝气软管位于圆环内部。

钢丝绳的两端通过花篮螺栓连接在曝气池的左右内壁上。

在曝气池底部前后端设置水平的稳压滚轴,稳压滚轴包括固定在池底的横条、分布在横条上方的多个竖直架以及架设在竖直架顶部的横轴,在相邻竖直架之间的横轴上套设有空心滚轴。

牵引绳的长度大于曝气软管和前后端曝气池高度的总和。

空气总管一端封闭,另一端通过气管与风机连通。

在气管管路上设置有储气罐。

空气总管的进气端设有进气阀。

在空气总管和转接头之间设有进气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曝气软管一端设置牵引绳,利用牵引绳的牵引作用和平衡装置的约束作用,在更换曝气软管时由牵引绳代替曝气软管的位置,更换完成后曝气软管被牵引绳重新拉入原位置,不需要停机或排空池体,更加节省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平衡装置的圆环分节约束曝气软管的移动,实现稳定可靠的曝气操作。平衡装置的钢丝绳设置在曝气池左右内壁上,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固定在池底的固定支架,更加节省资源,而且安装和拆卸方便,同时不会对池底部造成过多的破坏,减少了施工的工作量。钢丝绳的两端通过花篮螺栓连接在曝气池的左右内壁上,能够根据需要自行调节钢丝绳的张紧度,操作简单。圆环连接部固定在钢丝绳上,并下垂在钢丝绳下方,实现对曝气软管的有效约束。

本实用新型通过气管连通空气总管与风机,在气管管路上设置有储气罐,能够更加均匀的对空气总管进行供气,使每个空气支管及曝气软管中的气流更加稳定,提高曝气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稳压滚轴采用空心滚轴结构,减少曝气软管拉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便于在更换时曝气软管拉出和拉入池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为空气支管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B-B的剖视图。

图6为平衡装置的局部图。

图7为稳压滚轴的俯视图。

图中:1、曝气软管;2、平衡装置;3、空气支管;4、空气分布器;5、空气总管;6、转接头;7、进气阀;8、气管;9、牵引绳;10、钢丝绳;11、固定件;12、支撑杆;13、花篮螺栓;14、圆环;15、连接部;16、稳压滚轴;17、横条;18、竖直架;19、横轴;20、滚轴;21、储气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定义曝气池的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其中设有空气总管5的一端为前端,曝气池的宽度方向为左右方向。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曝气池曝气装置在曝气池底部铺设若干根水平的曝气软管1,曝气软管1沿曝气池长度方向排布,前端开口,后端封闭,管身上分布有曝气孔。在曝气池底部设置若干个水平的平衡装置2,平衡装置2设置在曝气池的宽度方向上,且在长度方向上等间距分布。每根曝气软管1的管身被多个平衡装置2限位。在曝气池的前端设置若干根竖直的空气支管3,空气支管3沿曝气池高度方向设置。空气支管3下端连接空气分布器4的入口端,空气分布器4有两个出口端,分别连接相邻的两根曝气软管1的前端,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式连接。空气分布器4的入口端与出口端相垂直。在曝气池的前端顶部设置两根水平的空气总管5,空气支管3上端间隔式连接在两根空气总管5的管身上。空气支管3与空气总管5通过转接头6连接,空气总管5和转接头6之间设有进气阀7。空气总管5一端封闭、另一端通过气管8与风机连通。空气总管5的进气端设有进气阀7,在气管8管路上设置有储气罐21。在曝气池的后端设有若干根牵引绳9,牵引绳9一端与曝气软管1后端连接,另一端沿曝气池高度方向延伸后固定在曝气池的后端顶部。牵引绳9与曝气软管1相对应且长度大于曝气软管1和前后端曝气池高度之和。

如图5和图6所示,平衡装置2包括设置在曝气池左右内壁上的钢丝绳10、固定在钢丝绳10上的若干个曝气软管固定件11以及竖直支撑杆12,竖直支撑杆12设置在曝气池底部,且顶部与钢丝绳10连接。钢丝绳10的两端通过花篮螺栓13连接在曝气池的左右内壁上,中部架设在竖直支撑杆12的顶部。钢丝绳10的高度为300mm。曝气软管固定件11包括圆环14和与圆环14相连的连接部15,连接部15固定在钢丝绳10上,圆环14下垂在钢丝绳10下方。曝气软管1穿过圆环14,且管径与圆环14内径相适配。

如图7所示,在曝气池底部前后端设置水平的稳压滚轴16,稳压滚轴16与平衡装置2平行且位于曝气软管1的前端和后端处。前后端各设有四个稳压滚轴16,每端的稳压滚轴16沿直线分布。稳压滚轴16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池底的横条17、分布在横条17上方的多个竖直架18以及架设在竖直架18顶部的横轴19,在相邻竖直架18之间的横轴19上套设有空心滚轴20,空心滚轴20在横轴19上能自由转动。每个稳压滚轴16含有四个空心滚轴20,每个空心滚轴20下方对应两根曝气软管1。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风机将空气气流导入储气罐21,储气罐21内蓄满气体后对空气总管5稳定供气,空气通过空气支管3流入曝气软管1,通过曝气孔对池内污水进行曝气处理。当发生曝气软管1破损时,通过观察曝气池内水中气泡的形状变化,可以查知某根曝气软管1发生破损。在更换破损的曝气软管1时,首先关闭对应的空气支管3的进气阀7,打开空气支管3的转接头6,拉起空气支管3并拉出通过空气分布器4连接在一起的曝气软管1,曝气软管1后端的牵引绳9被拉入水底,牵引绳9位于平衡装置2的圆环14内。拆卸下破损的曝气软管1,更换好新的曝气软管1后,通过曝气池后端的牵引绳9将曝气软管1拉入曝气池池底,曝气软管1位于平衡装置2的圆环14内。重新连接转接头6,固定牵引绳9即完成整个操作。整个更换过程不需要停机或排空池体,更加节省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