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废水处理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8409发布日期:2019-03-27 09:43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用途废水处理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多用途废水处理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环保领域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于人们生产或生活类型的不同,排放污水的类型也是不同的。而处理不同类型污水的方法也是不同的。为了了解所处理污水的性质并有针对性进行处理,现在的专业机构通常会在将不同类型的污水引到装备现场(或者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之前做一些具体的分析研究,因此,需要采用相应的实验装置。现有的污水处理实验装置通常都是单一的、专业性很强的,一个实验装置往往只针对一种污水处理工艺,而且多属于静态研究,并且对处理工艺产生的废气时没有研究的。这样,对不同类型污水的分析研究就需要各种实验装置,这既浪费,也不便于使用和保存。要促进对各类污水及时有效地处理,应该有相应的、具有通用性的实验装置,这也是实际工作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多用途废水处理实验装置,它采用了A反应池和B反应池,能对污水进行处理的同时对处理中产生的气体进行采集和分析,具有装置灵活多变,处理流程简单,运行成本低,设备维护方便等优点,可用之对不同类型废水的处理进行前期的研究,可对多种废水的大规模处理提供相应的理论及数据支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用途废水处理实验装置,含有A反应池和B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A反应池近侧下部的进水口通过第一单向阀连接有第一输送泵;在所述A反应池上设有A池搅拌器,在所述A反应池远离侧的上部通过第二单向阀设有A池气体取样口,通过第三单向阀设有A池溢流口,在所述A反应池的下方通过第四单向阀设有A池放空口;所述A反应池远离侧上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第二输送泵和第五单向阀与所述B反应池近侧上部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B反应池由若干隔板分割为多格池体,每格池体相互连通,在每格池体的上方设置一个搅拌器,在每格池体的下方设置一个曝气盘;所述B反应池连接有一个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与所述的若干曝气盘通过管道连接;在所述B反应池的上端设有若干B池药品投加口和若干B池气体取样口;在所述B反应池近侧的下部设有B池出水口、在所述B反应池中侧和远侧的下部设有若干放空口;所述A反应池和B反应池处理的废水能通过B池出水口排放,相应的沉淀物能通过若干放空口排空。

进一步,所述A反应池和B反应池采用有机玻璃或者不锈钢的池体结构。

进一步,所述A反应池以及A反应池与B反应池之间废水的流动方式为连续式流动;所述B反应池的水流方式为折流式流动。

进一步,所述若干B池药品投加口的每一个投加口的下方都设有一个单向阀。

进一步,所述若干B池气体取样口的每一个取样口的下方都设有一个单向阀。

进一步,所述曝气装置为提供空气、臭氧或者其它气体的曝气装置。

进一步,所述若干曝气盘的曝气量能各个曝气盘单独控制,控制模式或是手动控制或是PLC控制。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废水处理实验装置的积极效果是:

(1)采用了A反应池和B反应池,能通过加药和曝气的方式对污水进行处理,同时对处理中产生的气体也能进行采样和分析。

(2)具有装置灵活多变,处理流程简单,运行成本低,设备维护方便的优点。

(3)可用之对不同类型废水的处理进行前期的研究,能准确得出针对各种污水的处理方案,还能准确测出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的组成,可对多种废水的大规模处理提供相应的理论及数据支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废水处理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废水处理实验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应该指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多用途废水处理实验装置,含有A反应池1、第一输送泵2、第一单向阀3、A池搅拌器4、第二单向阀5、A池气体取样口6、第三单向阀7、A池溢流口8、第四单向阀9、A池放空口10、第二输送泵11、第五单向阀12、B反应池13、第一隔板14、第二隔板15、第三隔板16、第四隔板17、第五隔板18、第一搅拌器19、第二搅拌器20、第三搅拌器21、第四搅拌器22、第五搅拌器23、第六搅拌器24、曝气装置25、第一曝气盘26、第二曝气盘27、第三曝气盘28、第四曝气盘29、第五曝气盘30、第六曝气盘31、第六单向阀32、B池出水口33、第七单向阀34、B池第一放空口35、第八单向阀36、B池第一药品投加口37、第九单向阀38、B池第二药品投加口39、第十单向阀40、B池第三药品投加口41、第十一单向阀42、B池第四药品投加口43、第十二单向阀44、B池第五药品投加口45、第十三单向阀46、B池第六药品投加口47、第十四单向阀48、B池第一气体取样口49、第十五单向阀50、B池第二气体取样口51、第十六单向阀52、B池第三气体取样口53、第十七单向阀54、B池第四气体取样口55、第十八单向阀56、B池第五气体取样口57、第十九单向阀58、B池第六气体取样口59、第二十单向阀60、B池第二放空口61、第二十一单向阀62和B池第三放空口63。

所述A反应池1和B反应池13采用有机玻璃或者不锈钢的池体结构,采用的B反应池13应大于所述的A反应池1。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中,采用的部件最好能采用市场有供应的部件,可取料方便,节约成本,也方便制造或制作。

将所述A反应池1近侧下部(以图1中的展示方向为准进行描述)的进水口通过第一单向阀3与第一输送泵2连接,使第一输送泵2输送的水体通过第一单向阀3的控制能进入所述A反应池1。在所述A反应池1的上放设置A池搅拌器4,以对A反应池1内的污水进行搅拌混匀。

在所述A反应池1远离侧的上部设置一个A池气体取样口6和一个A池溢流口8,在所述A池气体取样口6和A池溢流口8的下方各设置一个单向阀(第二单向阀5和第三单向阀7),以之对A池气体取样口6和A池溢流口8进行控制。在所述A反应池1的下方设置A池放空口10,在所述A池放空口10的下方设置一个第四单向阀9,以之对所述A池放空口10进行控制。

在所述A反应池1的远离侧上部设置A反应池1的出水口。所述A反应池1在其出水口处通过管道、管道上设置的第二输送泵11和第五单向阀12与所述B反应池13近侧上部的进水口连接。

将所述B反应池13用若干隔板分割为多格池体,在本实施介绍中是用第一隔板14、第二隔板15、第三隔板16、第四隔板17和第五隔板18分成6格池体,由于分割的位置不是全部一致的(见图中所示),使每格池体保持相互连通的状态。在每格池体的上方设置一个搅拌器,本实施例采用了第一搅拌器19、第二搅拌器20、第三搅拌器21、第四搅拌器22、第五搅拌器23和第六搅拌器24。此外,在每格池体的下方设置一个曝气盘,本实施例采用了第一曝气盘26、第二曝气盘27、第三曝气盘28、第四曝气盘29、第五曝气盘30和第六曝气盘31。所述B反应池13连接有一个曝气装置25,所述曝气装置25能提供空气、臭氧或者其它气体进行曝气。将所述曝气装置25与所述的第一曝气盘26、第二曝气盘27、第三曝气盘28、第四曝气盘29、第五曝气盘30和第六曝气盘31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曝气盘26、第二曝气盘27、第三曝气盘28、第四曝气盘29、第五曝气盘30和第六曝气盘31都能单独控制其曝气量,控制的方式或是手动控制或是PLC控制。

在所述B反应池13的上端设置若干B池药品投加口,本实施例与B反应池13的6格池体相对应,设置了六个B池药品投加口——B池第一药品投加口37、B池第二药品投加口39、B池第三药品投加口41、B池第四药品投加口43、B池第五药品投加口45、B池第六药品投加口47;所述每个B池药品投加口的下方都设有一个单向阀——第八单向阀36对应B池第一药品投加口37、第九单向阀38对应B池第二药品投加口39、第十单向阀40对应B池第三药品投加口41、第十一单向阀42对应B池第四药品投加口43、第十二单向阀44对应B池第五药品投加口45、第十三单向阀46对应B池第六药品投加口47。所述药品投加可以是手动投加,也可以是机械输送。所述药品投加方式可以是一次性加入,也可以是连续加入。

在所述B反应池13的上端设置若干B池气体取样口,本实施例与B反应池13的6格池体相对应,设置了六个B池气体取样口——B池第一气体取样口49、B池第二气体取样口51、B池第三气体取样口53、B池第四气体取样口55、B池第五气体取样口57和B池第六气体取样口59;所述每个B池气体取样口的下方都设有一个单向阀——第十四单向阀48对应B池第一气体取样口49、第十五单向阀50对应B池第二气体取样口51、第十六单向阀52对应B池第三气体取样口53、第十七单向阀54对应B池第四气体取样口55、第十八单向阀56对应B池第五气体取样口57、第十九单向阀58对应B池第六气体取样口59。

在所述B反应池13近侧的下部设有B池出水口33,在所述B池出水口33的下方设置一个第六单向阀32,以之对所述B池出水口33进行控制。

在所述B反应池13中侧和远侧的下部设置若干放空口,本实施例采用了设置三个放空口的方式:在中侧的下部设置了B池第二放空口61和B池第三放空口63;在远侧的下部设置了B池第一放空口35,所述每个放空口的上方都设有一个单向阀——第七单向阀34对应B池第一放空口35、第二十单向阀60对应B池第二放空口61、第二十一单向阀62对应B池第三放空口63。所述A反应池1和B反应池13处理的废水通过B池出水口33能实现排放,污水处理后相应的沉淀物则能通过所述三个放空口实现排空。

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废水处理实验装置,所述A反应池1以及A反应池1与B反应池13之间废水的流动方式为连续式流动;所述B反应池13的水流方式为折流式流动。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废水处理实验装置的工作方式为:

(1)当实验工艺为A/O工艺时,污水先从储存处通过第一输送泵2输入A反应池1,在所述A反应池1内存有反硝化菌污泥;

经A反应池1处理后,泥水混合物通过第二输送泵11输入B反应池13,在B反应池13内存有硝化菌和好氧菌污泥;在B反应池13内的泥水混合物在第一格池体内通过第二隔板15的底部到达第二格池体;经第四隔板17的顶部到达第三格池体;经中间隔板的边缘到达第四格池体;经第五隔板18的顶部到达第五格池体,经第三隔板16的底部到达第六格池体,最后经第一隔板14到达B池出水口33,污水经B反应池13处理后,通过管道和第六单向阀32经B池出水口33实现排放。

(2)当实验工艺为粉末活性炭投加吸附处理工艺时,污水处理流程与上述的A/O工艺相同,污水处理中需在六个B池药品投加口——B池第一药品投加口37、B池第二药品投加口39、B池第三药品投加口41、B池第四药品投加口43、B池第五药品投加口45、B池第六药品投加口47投加粉末活性炭。

(3)当实验工艺为臭氧或臭氧+过氧化氢处理工艺或类似气液或气固处理工艺时,在A反应池1和B反应池13内不加入污泥,曝气装置25采用气体为气源。六个B池药品投加口可在不同停留时间内投加不同量的药品。

A反应池1和B反应池13可在对应的六个B池气体取样口——B池第一气体取样口49、B池第二气体取样口51、B池第三气体取样口53、B池第四气体取样口55、B池第五气体取样口57和/或B池第六气体取样口59取样,测取B反应池13对应的分格池体内所产生的气体,分析其组成,从而制定出对应的废气处理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