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菌框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5058发布日期:2019-02-11 00:26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食用菌菌框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用菌菌框清洗机。



背景技术:

食用菌的菌包通常放置在一个菌框中进行各种作业,当菌包处理完毕后,从菌框中取出,菌框需要清洗后才能继续使用,避免污染后续的菌包,因此需要开发一种专用于清洗菌框的设备。现有的菌框的内侧壁是平齐,外侧壁设置有凸起的加强筋,菌框为上大下小状,可以一个套一个的堆成一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食用菌菌框清洗机,能够快速的对菌框进行清洗,并将清洗好的堆成一摞。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食用菌菌框清洗机,包括一蓄水池,所述蓄水池上部设置有传送带,所述蓄水池上部设置有罩住传送带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内两侧和顶部均设置有若干个喷头,所述蓄水池的后端设置有与传送带出口相对接的导向槽口,所述导向槽口的内径大于菌框外径,所述导向槽口的上方两侧均设置有一撑杆,所述撑杆后侧设置有驱使其移动的气缸。

进一步的,所述蓄水池前端倾斜设置有与传送带入口相对接的输送架,所述输送架上铰接有若干个无动力滚筒。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内两侧和顶部均设置有一导向杆,三导向杆之间的间距能够让菌框穿过。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杆前端向外弯折,以使三导向杆所形成的入口呈喇叭状。

进一步的,所述撑杆所在高度与防护罩内两侧的导向杆平齐。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槽口后端上方设置有行程开关,以使菌框前端触碰到行程开关时,气缸带动撑杆后退,菌框落入导向槽口。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槽口的开口呈上大下小的喇叭口状。

进一步的,所述蓄水池内底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入口设置有过滤器,所述水泵的出口通过管道与喷头一一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为电机驱使转动的双排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能够快速的对菌框进行清洗,并将清洗好的堆成一摞,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撑杆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1-蓄水池,11-传送带,2-防护罩,21-喷头,3-导向杆,4-输送架,41-滚筒,5-导向槽口,51-行程开关,6-撑杆,61-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一种食用菌菌框清洗机,包括一蓄水池1,所述蓄水池上部设置有传送带11,所述蓄水池上部设置有罩住传送带的防护罩2,所述防护罩内两侧和顶部均设置有若干个喷头21,所述蓄水池的后端设置有与传送带出口相对接的导向槽口5,所述导向槽口的内径大于菌框外径,所述导向槽口的上方两侧均设置有一撑杆6,所述撑杆后侧设置有驱使其移动的气缸61。

本实施例中,所述蓄水池前端倾斜设置有与传送带入口相对接的输送架4,所述输送架上铰接有若干个无动力滚筒41。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罩内两侧和顶部均设置有一导向杆3,三导向杆之间的间距能够让菌框穿过。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杆前端向外弯折,以使三导向杆所形成的入口呈喇叭状。

本实施例中,所述撑杆所在高度与防护罩内两侧的导向杆平齐。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槽口后端上方设置有行程开关51,以使菌框前端触碰到行程开关时,气缸带动撑杆后退,菌框落入导向槽口。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槽口的开口呈上大下小的喇叭口状。

本实施例中,所述蓄水池内底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入口设置有过滤器,所述水泵的出口通过管道与喷头一一相连通。图中未示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带为电机驱使转动的双排链。

本实施例中,防护罩呈筒状,两端出入口设置有门帘。

使用时,菌框是倒扣着进入输送架,这样便于清洗菌框的底部,菌框外侧壁底部设置有突出的加强筋条,两侧的导向杆刚好托住该加强筋条,同样,撑杆也是托住该加强筋条。传送带将菌框送入两撑杆之间,当菌框触碰到行程开关后,气缸带动撑杆后撤,菌框掉入导向槽口内,自动一一嵌套堆成一摞。当然,行程开关也可以换成红外传感器,设置在导向槽口一侧后端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