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螺旋清洗功能的炮管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66922发布日期:2019-03-30 10:08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具有螺旋清洗功能的炮管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炮膛清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螺旋清洗功能的炮管清洗机。



背景技术:

作为常规武器的火炮,当前仍然是各国军队的重要武器装备之一。因此,使用火炮的战士都非常注重保养它,尤其重视保养火炮的内膛,因为炮膛保养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火炮的精度和使用寿命,所以清洗炮膛就成了保养火炮的一个重要内容。

用一根长木棒,将裹着棉布的一头塞进炮膛,然后几个战士同时往复推拉木棒,以清除炮膛内的污垢和异物。这种方法由于是用人力来直接推拉克服摩擦力,所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清膛的效果差。

此外,炮膛内壁沿周向等距排布有轴向延伸的膛线,混乱的清洗方式无法有效清除炮膛内的污垢和异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自动设备代替人工、清膛效率高、清膛效果好的具有螺旋清洗功能的炮管清洗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基座及安装于基座的行走装置和洗刷装置,所述的行走装置驱动基座沿炮膛轴向移动于炮膛内,所述的洗刷装置包括刷体及刷体动作机构,所述的刷体动作机构驱动刷体同时沿炮膛轴向及炮膛周向移动并洗刷炮膛内壁,形成螺旋状的洗刷轨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行走装置带动基座沿炮膛轴向移动于炮膛内,达到指定位置后或移动过程中,由洗刷装置的刷体对炮膛内壁进行清洗,由自动清膛代替人工清膛,清膛效率大大提升,此外,为了配合膛线的排布,刷体动作机构驱动刷体沿炮膛轴向及炮膛周向移动并洗刷炮膛内壁,相较无规则或周向清膛的清膛方式,清膛效果大大提升,能够将炮膛内壁与膛线形成的转角处的杂质进行清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刷体动作机构包括位移座、圆柱凸轮及位移座转动组件,所述的位移座及圆柱凸轮沿炮膛轴向依次设置于基座,所述的位移座沿炮膛周向环绕安装于基座并沿炮膛轴向及炮膛周向滑移于基座,所述的位移座转动组件安装于基座并驱动位移座沿炮膛周向滑移于基座,所述的刷体安装于位移座外周,所述的圆柱凸轮沿炮膛轴向安装于基座,所述的圆柱凸轮外周设置有相对炮膛轴向呈起伏状的凸轮槽,所述的位移座沿炮膛轴向设置有延伸至凸轮槽的联动臂,该联动臂相对位移座的另一端端部设置有沿凸轮槽滑移的联动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位移座转动组件驱动位移座沿炮膛周向滑移于基座时,联动臂的联动块沿凸轮槽滑移,由于凸轮槽相对炮膛轴向呈起伏状,故同时会带动位移座沿炮膛轴向滑移于基座外周,从而实现螺旋状的洗刷功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清洗溶液喷洒机构,所述的清洗溶液喷洒机构包括清洗溶液源、喷洒平台及喷洒头,所述的喷洒平台沿炮膛周向设置于基座,所述的喷洒平台位于靠近喷洒平台的位置,所述的喷洒头由清洗溶液源供应清洗溶液,并沿炮膛周向等距排布于喷洒平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清洗溶液喷洒机构,在刷体洗刷炮膛内壁时,提供优化清洗效果的清洗溶液。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行走装置包括电机、清洗轴、前行走轮组及后行走轮组,所述的清洗轴沿炮膛轴向转动设置于基座内,所述的前行走轮组及后行走轮组分别位于洗刷装置相对炮膛轴向的两端,所述的前行走轮组及后行走轮组分别包括若干个沿炮膛周向排布于清洗轴外周并与基座转动配合的行走轮,所述的行走轮与炮膛内壁相抵,所述的清洗轴与各行走轮联动配合,在电机驱动清洗轴转动时行走轮沿炮膛轴向移动于炮膛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组行走轮组分别置于洗刷装置的两端,提供基座的移动稳定性,且由一个清洗轴同时驱动各行走轮组的行走轮,精简结构的同时提高动作一致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位移座转动组件包括驱动外齿轮及联动内齿轮,所述的驱动外齿轮固定安装于清洗轴外周并与清洗轴同步转动,所述的联动内齿轮固定安装于移动座内周并与驱动外齿轮位置相对应,所述的驱动外齿轮与内齿轮在移动座沿炮膛轴向移动时均保持联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外齿轮及联动内齿轮配合构成清洗轴与移动座的周向联动,简化驱动结构,提高结构精简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清洗轴位于与行走轮联动配合的位置设置有涡杆,各所述的行走轮设置有与涡杆啮合的蜗轮,所述的蜗轮外周的齿呈内凹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涡杆与涡轮的配合,构成清洗轴与行走轮的联动配合,此外,蜗轮外周的齿呈内凹状,与涡杆外周的弧形构成限位配合,使两者的联动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供液供电箱,所述的供液供电箱内设置有电源及清洗溶液储存腔,所述的清洗溶液设置有延伸至基座内并通过导线为电机供电的导线接口,所述的清洗溶液储存腔设置有延伸至基座内并通过导管为喷洒头提供清洗溶液的导管接口,所述的清洗溶液储存腔与导管组合构成清洗溶液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供液供电箱,在各种使用环境下均可为基座提供持久的电能及足量的清洗溶液,保证清洗效果,避免移动火炮至能够提供电能的场所所带来的不便,同时避免因基座内储存清洗溶液的容量短缺影响清洗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供液供电箱设置有供供液供电箱沿地面移动的滚轮、供工作人员拖行供液供电箱的拉杆及供基座竖向插入供液供电箱的放置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完毕后,将基座装入放置槽内,工作人员操作拉杆即可连同供液供电箱及基座一起移动,提高搬运的便捷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去除基座及保护壳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洗刷装置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位移座转动组件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后行走轮组与电机的配合立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螺旋清洗功能的炮管清洗机,包括基座1及安装于基座1的行走装置2和洗刷装置3,基座1外周设置筒状保护壳11,行走装置2驱动基座1沿炮膛轴向移动于炮膛内,洗刷装置3包括刷体31及刷体动作机构,刷体动作机构驱动刷体31同时沿炮膛轴向及炮膛周向移动并洗刷炮膛内壁,形成螺旋状的洗刷轨迹,由行走装置2带动基座1沿炮膛轴向移动于炮膛内,达到指定位置后或移动过程中,由洗刷装置3的刷体31对炮膛内壁进行清洗,由自动清膛代替人工清膛,清膛效率大大提升,此外,为了配合膛线的排布,刷体动作机构驱动刷体31沿炮膛轴向及炮膛周向移动并洗刷炮膛内壁,相较无规则或周向清膛的清膛方式,清膛效果大大提升,能够将炮膛内壁与膛线形成的转角处的杂质进行清除。

刷体动作机构包括位移座32、圆柱凸轮33及位移座转动组件,位移座32及圆柱凸轮33沿炮膛轴向依次设置于基座1,位移座32沿炮膛周向环绕安装于基座1并沿炮膛轴向及炮膛周向滑移于基座1,位移座转动组件安装于基座1并驱动位移座32沿炮膛周向滑移于基座1,刷体31安装于位移座32外周,圆柱凸轮33沿炮膛轴向安装于基座1,圆柱凸轮33外周设置有相对炮膛轴向呈起伏状的凸轮槽331,位移座32沿炮膛轴向设置有延伸至凸轮槽331的联动臂34,该联动臂34相对位移座32的另一端端部设置有沿凸轮槽331滑移的联动块35,该联动块35可由滚轮代替,在位移座转动组件驱动位移座32沿炮膛周向滑移于基座1时,联动臂34的联动块35沿凸轮槽331滑移,由于凸轮槽331相对炮膛轴向呈起伏状,故同时会带动位移座32沿炮膛轴向滑移于基座1外周,从而实现螺旋状的洗刷功能。

还包括清洗溶液喷洒机构4,清洗溶液喷洒机构4包括清洗溶液源、喷洒平台41及喷洒头42,喷洒平台41沿炮膛周向设置于基座1,喷洒平台41位于靠近喷洒平台41的位置,喷洒头42由清洗溶液源供应清洗溶液,并沿炮膛周向等距排布于喷洒平台41,增设清洗溶液喷洒机构4,在刷体31洗刷炮膛内壁时,提供优化清洗效果的清洗溶液,下文提及的导管排布于筒状保护壳14的筒壁内并延伸至喷洒头42,清洗溶液可为各种有助于清洗的溶液,可为溶解油、清洗剂等。

行走装置2包括电机21、清洗轴22、前行走轮组24及后行走轮组23,清洗轴22沿炮膛轴向转动设置于基座1内,前行走轮组24及后行走轮组23分别位于洗刷装置3相对炮膛轴向的两端,前行走轮组24及后行走轮组23分别包括若干个沿炮膛周向排布于清洗轴22外周并与基座1转动配合的行走轮231,行走轮231与炮膛内壁相抵,清洗轴22与各行走轮231联动配合,在电机21驱动清洗轴22转动时行走轮231沿炮膛轴向移动于炮膛内壁,两组行走轮231组分别置于洗刷装置3的两端,提供基座1的移动稳定性,且由一个清洗轴22同时驱动各行走轮231组的行走轮231,精简结构的同时提高动作一致性,前行走轮组24及后行走轮组23的结构相同。

位移座转动组件包括驱动外齿轮221及联动内齿轮321,驱动外齿轮221固定安装于清洗轴外周并与清洗轴同步转动,联动内齿轮321固定安装于移动座内周并与驱动外齿轮221位置相对应,驱动外齿轮221与内齿轮在移动座沿炮膛轴向移动时均保持联动,驱动外齿轮221及联动内齿轮321配合构成清洗轴与移动座的周向联动,简化驱动结构,提高结构精简性,具体实施方式中,基座1位于驱动外齿轮221及联动内齿轮321之间转动设置有分别与两者啮合的传动齿轮12,驱动外齿轮221与传动齿轮12在移动座32沿炮膛轴向移动时均保持啮合。

清洗轴22位于与行走轮231联动配合的位置设置有涡杆222,各行走轮231设置有与涡杆222啮合的蜗轮232,蜗轮232外周的齿呈内凹状,由涡杆222与涡轮的配合,构成清洗轴22与行走轮231的联动配合,此外,蜗轮232外周的齿呈内凹状,与涡杆222外周的弧形构成限位配合,使两者的联动更加稳定。

基座1与各行走轮231对应设置有安装各走轮231的行走轮安装腔13,行走轮安装腔13一端与外界联通,另一端与蜗杆222相对,行走轮231设置有轴向穿过行走轮231并与行走轮231转动配合的轮轴233,行走轮安装腔13两侧分别设置有安装架131,安装架131设置有放入轮轴233的安装槽132,轮轴233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安装架131相对行走轮231的另一端端面相抵的限位板234,限位板234与安装架131中间穿设有固定件,这样结构的行走轮231使行走轮231作为一个通用模块,具备所有装配零件,拆装方便,更易于维修。

还包括供液供电箱5,供液供电箱5内设置有电源51及清洗溶液储存腔52,清洗溶液设置有延伸至基座1内并通过导线为电机21供电的导线接口56,清洗溶液储存腔52设置有延伸至基座1内并通过导管为喷洒头42提供清洗溶液的导管接口57,清洗溶液储存腔52与导管组合构成清洗溶液源,增设供液供电箱5,在各种使用环境下均可为基座1提供持久的电能及足量的清洗溶液,保证清洗效果,避免移动火炮至提供电能的场所所带来的不便,同时避免因基座1内储存清洗溶液的容量短缺影响清洗效果,虚线为供液供电箱5内的区域划分。

供液供电箱5设置有供供液供电箱5沿地面移动的滚轮53、供工作人员拖行供液供电箱5的拉杆54及供基座1竖向插入供液供电箱5的放置槽55,在使用完毕后,将基座1装入放置槽55内,工作人员操作拉杆54即可连同供液供电箱5及基座1一起移动,提高搬运的便捷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